“火车站和城市是命运的共同体,一座火车站往往与一座城市的历史紧密相连,是这座城市发展变革的最好见证者。到一个城市旅行,首先我会考虑拍摄这个地方的火车站。十多年来,我拍摄了京张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沪昆线、京哈线、京包线、沈大线、哈大线、陇海线、兰新线、兰青线、青藏线、北疆线、奎北线、沪汉蓉线、广珠线、长株潭城际、沪杭线、胶济线、皖赣线、萧甬线、兖石线、同蒲线、向莆线、宁杭线、新长线、温寿线、金温线、沪瑞线、浙赣线、杭长线、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合福客运专线。拍摄火车站系列确实很辛苦,距离较近的一部分火车站是我开车拍摄,还有一部分是我在火车站利用候车时机提前两个小时赶到火车站拍摄外,更多的是打车和坐公交车去拍摄,无论什么天气,不管刮风下雨,有时间的时候我会爬到楼顶寻找合适位置,有时没有带三脚架我会找火车站员工帮忙,拍杭州东站的时候遇到了狂风暴雨,我还会找旅客帮忙打伞,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品尝。<br> <h3>北京南站</h3><h3><br></h3><h3><br></h3> 北京南站——亚洲最大火车站<br> 北京南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立体化交通枢纽,这个“巨无霸”位于南二环与南三环、马家堡东路与西路之间,占地面积49.92万平方米,相当于70个足球场。主站房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相当于鸟巢体育场的1.5倍。北京南站共耗用了45万立方混凝土、8万吨钢筋和6.5万吨钢结构,由上百万个不同形状的钢构件组成了北京南站的主骨架。该工程总投资63亿元,于2005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设计寿命100年。作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起点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铁路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动车段与京山铁路、永丰铁路;集高速铁路、国有铁路、城际铁路、城市地铁及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功能于一身。被誉为“亚洲最大火车站”。 北京南站建筑外观为椭圆结构,长轴500米,短轴359米,高40米,沿长轴方向两翼部分为容纳24条铁轨的钢结构通透雨篷站台。中间为椭圆形主体建筑承担候车换乘等功能,远观似飞碟,气势恢宏。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坛祈年殿,既承载着皇家园林的风采,同时延续着古都文化之精髓。主体建筑从南北两个方向看,微微隆起,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大型钢结构雨篷站台,其主要建筑材料为银色的金属铝板,钢结构通透雨棚造型呈W型波浪起伏,最高点40米,檐口高20米,酷似横向拉伸的祈年殿,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佐证北京历史神韵与京城活力完美结合的产物。<br> <h3>北京站</h3> 北京站,位于东城区家湾胡同甲13号。北京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兴城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北京站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车站布局为纵列式,分为到发场、交接场、调车场。北京站站舍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40000平方米。北京站建筑艺术处理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立面装饰重点突出,钟楼、翼楼、三拱大窗等处采用了琉璃瓦屋顶及玻璃花饰,大厅大理石墙上打磨发亮的铝制通风花格和柱头纹样均采用了中国古青铜器纹,简洁大方。大厅的主体色调采用与外立面相协调的暖色,扁壳顶棚采用浅湖蓝色粉刷。在局部采用贴金线及彩画装饰,灯具设计以古典吊灯、壁灯为主,使其在轻快明朗的同时兼具浓烈的民族特色。<br> <h3>北京西站</h3> 北京西站又称北京西客站,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客运特等站,也是北京市四大铁路客运站之一,同时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的始发、终到站。北京西站于1996年1月21日开通运营,在开通运营时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道客运站之一。北京西站先后于2003年下半年、2005年进行了扩建,并于2015年建成了连接北京站的北京地下直径线。北京西站占地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约70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占约50万平方米,车场规模达10台(18台面)20线。北京西站设计为上进下出模式,即地面以上为旅客进站、候车系统,地下部分为旅客出站系统,地下负二层设有4个出站口,分别为北一出口、北二出口、南一出口和南二出口。 北京西站现有13个候车室,候车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可容纳2.5万人同时候车。北京西站强调了时代精神的表现。车站通过巨型钢架和钢亭的组合及巨大的门洞产生时代感,吸收了国外车站使用玻璃的做法,在西客站设计了玻璃大雨拥、中央大厅玻璃棚、中央通廊玻璃天栩等,在大量人流集散的部位尽量做到引入自然光,变过去车站的昏暗压抑为明亮通透。通过大球形网架的形象与传统建筑形象互相渗透,在主亭上用暴露结构的方法露出钢亭、屋顶网架杆件和支持飞檐的杆件,使门楼融进钢结构和网架形象,代替了木结构的斗拱,使主亭也具有时代特点。车站南北广场中心设置了两座城雕,其中,南广场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北广场为以走向21世纪为主题的雕塑,从而形成“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崛起”的完整构思,以此烘托西客站的纪念性主题。 北京北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隶属北京铁路局管辖。北京北站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上的车站。2005年,北京北站开始改造站台,2007年新建北京北站六层主站房,2008年12月竣工,2009年1月17日新建北京北站主站房正式启用。北京北站是北京市郊铁路S2线的始发站,也是规划中的京张城际铁路在北京的起点站。1906年8月竣工的“ 京张铁路 西直门车站” 由 中国著名的 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设计和监造,车站主体建筑、月台、连接两个月台的过街天桥均为詹天佑设计。由 詹天佑主持设计的 京张铁路一直被认为是 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于1905年开始动工,1909年9月全线完工。南起北京 丰台的 柳村,北至 张家口,全长197公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 西直门火车站并非是京张线铁路的起点,不过是 京张铁路线上一座非常重要的大站。1921年, 京张铁路通至 绥远,当时北京叫“ 北平”,故更名称“平绥铁路”,后通至 包头,更名为“ 京包铁路”。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区内几段铁路被拆除,其中就有 西直门到五路、 广安门到 西直门这两段。另外从西直门经 德胜门到 东直门的市内铁路,也因为 地铁的修建而拆除。从那以后, 西直门火车站就成了 京包铁路的起点站。从北京去往 内蒙古 通辽、 赤峰及 八达岭长城等地的旅客,都要从北京北站出发 。 西直门车站东西方向被 高梁河、护城河环绕,站北曾经有大片芦苇塘。京张铁路 西直门车站平面近似矩形,主站房面积2300平方米,车站正面入口为三孔外券廊,朝 站台一面也用连廊,站台为并列式,旅客进站方向与站台垂直,建有跨越铁道的铁架天桥。车站主站房经历了100年的风雨,仍在使用,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北京北站新建主站房正式启用后,旧式主站房作为平绥铁路 西直门站旧址被作为文物予以保留。<br> 成都南站始建于1958年,于1970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2011年5月8日,成都南站启动历时3年的封闭改造,于2014年12月20日正式恢复运营。<br>成都南站共有5个站台、11条股道线,站房总建筑面积13997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同时候车,规模接近于现在的成都站。成都南站开行成昆线普速客车、环线客车,成绵乐及成渝城际动车、环线客车,成昆和达成、成渝的跨线客车。<br>成都南站设计运力预计日均旅客发送量最高可达5万人次,高峰期小时旅客发送量约1万人次左右。<br> 成都东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隶属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是中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br><br>原成都东站位于八里庄,建站于1961年4月,因新建成都东站而于2010年12月更名为八里站。新成都东站在沙河堡(pù)站旧址新建,2008年12月正式动工。2011年5月8日,成都东站投入运营。<br><br>成都东站占地面积68.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4台26线,设计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2.4万人次。<br>成都东站整体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两个“三星堆”独特的青铜面具造型作为建筑正面支撑立柱,舒展、张扬的屋檐,形似太阳神鸟归来。成都东站设计中还融入了川西风格竹编幕墙,还有展现汉蜀文化的宫阙和雕刻。<br><br>成都东站是成都铁路枢纽城际列车和动车组的主要始发终到站,北端衔接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西成高速铁路,南端衔接成渝高速铁路、成贵高速铁路,主要办理北京、上海、武汉、兰州、西安、重庆、贵阳、昆明等各方向及成绵乐城际的动车始发终到作业,以及成都环线、南北、东南动车通过作业。<br><br> 成都西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客运三等站,是川藏铁路的始发站,是一个集铁路、公交、出租车、地铁、有轨电车及P+R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是成都铁路枢纽“两主两辅”客运站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r>成都西站站房面积7020.38平方米,其中候车室面积1966平方米,站场设4台8线,可供约1600人同时候车。<br>1994年5月,成都西站开工建设,为货运站;2002年12月,成都西站完工并交付试运转;2014年,新成都西站(客运站)在原址开工建设,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2019年12月28日,随着成雅铁路开通,成都西站办理运行成雅铁路动车客运业务。成都西站的投入运营,成都“两主(成都站、成都东站)两辅(成都南站、成都西站)”铁路客运格局成功实现闭合。<br>成都西站站房设计采用现代风格,突出地标性建筑特征,造型融入“太阳神鸟”姿态,体现了西客站作为成都“西部门户”的主题定位。 <br> 成都站为客运特等站,是集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铁路枢纽“三主三辅”客运站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br><br>1952年7月,成都站建成投入运营,为客货站;1961年4月划出货运部分析设成都东货站后改为客运站。成都站站房先后历经4次较大规模扩建或改建,其中1984年10月新建成的站房经2005年9月改造后使用至今。<br><br>成都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站房南侧单设站前广场,站场面积2.17万平方米,共设有6台12线,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br>成都站的建筑风格体现“蜀风竹韵、蓉城花开”的形象寓意。主体建筑构成轴线上的“城市门楼”的宏观意向,以竹编和蜀锦的编织纹理为元素,以“伞”形单元组合形成成都市花“芙蓉花”的意象。同时,主体骨架形成造型,构成在夜景中漂浮的“孔明灯”印象。<br> 长沙站是中国铁路客运一等站,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隶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br><br>1911年,在修筑粤汉铁路铺设长沙至武昌的铁轨期间,盖起了小吴门火车站;抗日战争时期,小吴门火车站化为一片瓦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小吴门火车站逐年改造;1974年起,新长沙站建设开始筹备工作。时任铁道部部长万里在看见湖南想建设新火车站的报告后,立即提笔签字同意,并在设计上提出一些建议,建议湖南在新车站设计上体现“一是长沙,二是车站,要比北京站小一点,比广州站好一点。”1975年7月,长沙新车站破土动工;1977年7月1日,长沙站成通车;2009年,长沙站获得了“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2015年,长沙站进行了改造。建成的长沙站由站场、站房、广场3大部分组成;车站大楼高23米,宽151米,建筑面积为19000多平方米,车站广场总面积为37000平方米。一次可同时容纳旅客6000人候车,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设7台16线。<br>长沙站的设计方案主要结构是“方盒子+钟楼+火炬”,方盒子是指下面的主楼,钟楼是为了方便大家看时间准时乘车,火炬则是为了体现长沙元素。长沙站为前后错层、地道进站的田字形平面;带有民族风格的钟楼火炬,象征着长沙是最早点燃革命烈火的地方。车站的火炬燃烧方案是由万里部长最终拍板:没有风,火炬火焰冲天燃烧,体现“风平浪静,国泰民安”。<br> 湘潭北站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隶属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座高铁车站,也是湘潭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为沪昆高速铁路长昆段的中间站。<br> 湘潭北站于2013年11月正式动工;于2014年12月16日建成通车。湘潭北站总建筑面积2.8147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3台7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2000人。<br>湘潭别称“莲城”,故湘潭北站房外形设计理念为一朵盛放的白色莲花。站房立面整体呈流线型,造型轻灵飘逸,弧线、飞檐多。<br>湘潭北站为具备始发站功能的长株潭中心站,辐射区域可以覆盖到湘潭、株洲、长沙西南部。湘潭北站的建成通车将极大增强湘潭与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交流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积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br> 湘潭火车站位于湘潭市雨湖区车站路。湘潭老火车站建于1936年,是湘潭建设的第一个火车站,为当时湘黔铁路第一站,由德国人设计建造。湘黔铁路于1936年10月全线动工,1939年1月通车。同年6月,为防止侵华日军利用铁路西侵,拆除了钢轨和枕木。新湘潭火车站始建于1965年,1966年开通投入使用,现为二等站,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株洲北站管辖。<br>湘潭站于2008年12月启动改扩建工程,2012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每天接发84列旅客列车。目前湘潭站拥有五站台十三股道、站房达到2万平米。湘潭站是南方各省最好的火车站之一。<br>湘潭火车站在设计上着重体现伟人故里的形象,庄重又不失现代气息,同时在取材、色彩的运用上增加一些现代元素。在功能设置上,除了电梯、过道等服务配套设施完全现代化之外,还将尽可能体现人性化,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让他们对湘潭的形象重新定位。而所有这些,将在未来一百年也不会落后。湘潭火车站南广场将以“莲城之光”为主题,以晶莹剔透、冰清玉洁的莲雕塑及广场中心东西两侧的荷叶张拉玻璃结构意象,形成鲜明而独特的“莲城之光”立体标志性景观。这个建筑选用采光穹顶,四周局部透空,实现中庭空间的自然采光通风。<br>湘潭火车站老站建于1940年,当时它叫湖南省铁路总公司湘潭车站。1943年,日本人侵略湘潭,对这里的铁路等设施实行“焦土”政策,铁路被毁坏。后来日本人投降,重新修建铁路、并改道新的火车站,这里就成为了火车货运站。<br><br><br> 株洲有“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中南部重要的铁路十字枢纽。株洲西站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群丰镇,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辖,现为一等站。<br>株洲西站于2007年5月开工建设,于2009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 <br>株洲西站总建筑面积46669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15436平方米,站台雨棚投影面积28988平方米,地下进出站地道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二层,建筑高度32.3米;站台雨棚高度为18.95米。由主站房和3座站台雨棚组成。站前广场共14万平米,设有4个停车场,面积达4万平米。<br>株洲西站设计以株洲工业腾飞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两翼框架展翅欲飞,点式玻璃幕墙的使用使得站内通透明亮,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新型建筑的完美结合。 <br> <h3>南京北站</h3> 南京北站原名浦口站,于1911年建成通车,为一等直属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通车于1914年(民国三年)。火车站是当年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南北交通要冲津浦铁路的终端。浦口火车站在近代发生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朱自清的《背影》;毛泽东送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此丢失一双布鞋;郭沫若在此中转到南昌去寻找革命同志;孙中山先生灵榇抵此举行迎灵仪式;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邓小平和陈毅到此过江,进驻总统府皆发生于此。 解放后,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火车站逐渐没落。1985年恢复部分客运,开通到齐齐哈尔、成都、兰州、徐州、新沂和连云港的列车,更名为“南京北站”,2004年永久性停运。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蒙蒙》、《国歌》、《金粉世家》等民国题材影视均在取景。2015年浦口火车站改造启动,包括火车站主体大楼外部修缮后内部作为火车历史博物馆,月台、雨廊、中山停灵台等进行修缮,车站外区域保留现有与铁路、港口工业相关的多处建筑和标志点,整个片区建为影视基地。此外,距离车站不远处,五座建的仓库改建为私人博物馆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大马路开发建设为民国风情商业街区,并开始建造新南京北站。<br><br>据悉,新南京北站将迁至浦口区林场地铁站附近,规划用地6.86平方公里,车站总规模为8座站台、2条正线、14条到发线,预测2020年、2030年、2049年客运量分别为764万人、2035万人、3600万人。南京北站是未来南京三个大型铁路客运站之一,同时作为江北新区主要客运站,主要处理宁滁合、宁蚌、宁通、宁淮的部分城际客车始发终到,以及合肥扬州方向(北沿江方向)、徐州扬州方向、合肥淮安方向途经客车的通过。少量处理沪宁城际、京沪高铁铁路跨线客车的始发终到。<br>目前,长江以南,南京南站解决南京主城区向北京、武汉、成都、芜湖、上海、杭州等方向城市的连接问题,南京站辅助南京南站,同时连接沪宁高速等通道。而南京北站主要服务长江北岸的客流,兼顾江南、江北、苏北及北京、合肥等方向,在功能上与前两者有所不同。据悉,南京北站规划区内共计有轨道3号线、4号线、15号线、宁滁南线、宁滁北线5条轨道线,规划部门建议宁滁南线和宁滁北线在南京北站站直接顺接成环。继宁滁城际后,宁淮高铁作为北站接入的第二条铁路线,也正式开始招标工作,力争在2020年前后开工建设。宁淮高铁起于淮安,向南经洪泽、金湖、安徽天长、南京六合区至南京北站,并进一步向南延伸,通过上元门过江隧道接入南京站。线路正线全长约203公里,其中江苏省境内线路长约163公里,安徽省境内线路长约40公里。推荐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建成后南京至淮安将实现1小时可达。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方案,除了宁滁城际、宁淮高铁外,宁扬城际、北沿江高铁、宁启铁路、京沪铁路等铁路都将在北站汇聚。同时,地铁3号线、4号线以及远期的15号线也会在北站实现换乘。<br><br> <h3>南京南站</h3> 南京南站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玉兰路98号,是中国铁路客运特等站、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连接八条高等级铁路的国家铁道枢纽站,南京南站占地近7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8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主站房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是亚洲第一大火车站和亚洲第一大高铁站。 <br>南京南站地处南京南部新城的核心区,北靠雨花台风景区、南临秦淮新河、西接牛首山,站房建筑秉承“古都新站”的设计理念,吸纳了大量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如藻井、斗拱、窗花和木纹肌理等,同时中西合璧、兼收并蓄,将中国宫殿建筑的优势及特点充分发挥,体现了古都南京浓郁的风格和特有的气质。 南京南站的高铁线路有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宁合城际铁路、宁启城际铁路、沿江高铁、宁通高铁。旅客可乘坐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3号线、南京地铁S1号线、南京地铁S3号线至南京南站,南京南站紧靠南京汽车客运南站,10分钟之内步行可实现普铁、动车、高铁、长途汽车与公交车、出租车、地铁、机场大巴的无缝换乘。南京南站主站房秉承“古都新站”的理念,以中国古典建筑构成元素为基础,柱廊、斗拱、双重屋檐,方正刚毅的直线和简约优雅的曲线营造出传统建筑的壮美神韵和现代化铁路车站的恢弘气势,完美的体现了古都南京浓郁的地域风格和特有的尊贵气质。南京南站南北两侧主要入口分别采用了8根和6根高大的列柱作为空间构成元素,既突出了建筑的庄重感,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北入口六根立柱寓意“六朝古都文脉”,南入口8根立柱寓意“笑迎八方宾朋”。玻璃幕墙采用黄铜镂花的传统吉祥纹样作为装饰构件,疏密有致的传统纹样与简洁庄重的木构穿插组合,与玻璃、铝板等现代材料有机结合,为建筑赋予了浓厚的文化韵味。南京南站将“山水城林”的和谐意境融入现代交通建筑中,屋顶挑棚的方正质朴,列柱空间的巍峨大气,都给人以历史时空的纵深体验;城墙肌理的外墙形式、层层叠叠的檐下空间、柱顶交织的穿插木构,使建筑形态与城市特质的深层契合,赋予南京南站浓厚的地域风格和独特气质。站台雨棚采用片状组合型式,顶部设侧向的通风和采光带,既可避免阳光直射,又能获得柔和的自然光线,形成美仑美奂的光影效果。南京南站主站房由支撑钢柱、站台层劲性钢结构、候车层平面箱形桁架结构和屋盖钢网架组成,占地面积约65000平方米,钢结构总面积约220000平方米。总共40000件钢件结构,全部由南京中建公司制作;南京南站主站房用钢重量约为80000吨,加上无柱雨篷、附属工程用钢,用钢总量约为110000吨。<br> <h3>南京西站</h3> 南京西站又称下关站,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在沪宁线终端,是一个以货运为主的、客货运综合性的百年老站。1908年建成投用,当时称南京站,是沪宁铁路终点站。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英国投资建设, 南京西站于1908年7月建成,称为 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同年12月15日全线通车营业。1947年3月,在下关火车站原址新建车站大楼,建成后更名为南京车站,堪称全国车站之冠,于右任先生题写站名:《南京车站》。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成 南京下关车站。1968年,因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南京车站在龙蟠路异地建成, 原南京车站更名为“南京西站”。南京西站的站台,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故事,虽然专家和民间说法不一,有待查证。但是南京西站的昔日的繁华、喧嚣依旧保留在苍凉古朴的站台上。无声的建筑,将载入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中。如今的南京西站已卸甲归隐,逝去往日的风采,作为景点被保存下来,港湾式月台,古老的铁轨,倍具民国时期的色彩,成为南京文青,摄影爱好者的必去之地。<br> <h3>南京站</h3> 南京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一等站,是南京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站前临玄武湖,后枕小红山,是中国唯一临湖依山的火车站,被誉为“中国最美火车站”南京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原址位于南京下关地区;于1968年9月迁入现址,与南京长江大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于2005年7月中旬完成车站改建工程,并率先采用“高进低出”的方式,成为中国各地火车站新建改建的范本;于2014年8月启用新建的北站房和北广场。南京站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南站房客流高峰期每小时可容纳1万名旅客候车,北站房客流高峰期每小时可容纳6415名旅客候车,站场规模为8台16线。南京站南站房外型采用法国AREP公司的设计方案,内部功能采用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的设计方案。车站站房采用桅杆斜拉索悬挂结构,用18根桅杆支撑起横向钢梁,像一艘竖起桅杆、拉满风帆的巨型帆船停泊在玄武湖畔,大面积、大跨度的斜拉索轻钢屋盖体系,现代化的悬挂结构技术,通透的点式玻璃幕墙,自动监控消防水炮,远距离送风大温差设计分层空调系统,处处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新型建筑的结合,既具有江南文化特色,又融合现代化气息。<br> 溧水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二等站,是宁杭高速铁路的中间站。<br>溧水站始建于2008年;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br>溧水站总建筑面积4978平方米,整体呈长方形,总长117米,宽30米,外墙采用灰蓝色玻璃结构。候车大厅主色调为灰白色,玻璃外墙由多根立柱支撑,并向内倾斜,顶部呈弧形,整体宽敞明亮。候车大厅整体为风帆波浪设计,体现溧水区名中“水”字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溧水站站前广场占地3.3万平方米铺装以花岗岩为主,采用黑色、深灰色进行分割,广场安装柱形路灯并搭配多个绿化景观。<br> <p style="margin: 0cm 0cm 10pt; text-indent: 40p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1.0pt;"><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无锡火车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车站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号,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年到发旅客超</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210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万人,主要途经线路为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Tahoma"> </font></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无锡站建筑面积</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2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万平方米,设有候车大厅</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3</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个及软席候车室、自动扶梯、微机售票系统、行包托运微机制票系统和车次、站台磁翻版电子导向系统等现代化设备。每天有</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52</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趟旅客列车在车站始发或停靠,可办理全国各地各种席别车票和行包业务。</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font face="Tahoma"> </font></span></span></font></p><font color="#000000" face="宋体" size="3"></font><p style="margin: 0cm 0cm 10pt; text-indent: 40pt; mso-char-indent-count: 2.5; mso-line-height-alt: 11.0pt;"><font color="#000000"><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无锡站始建于</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90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年,原为一等站;</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973</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年,无锡站开始扩建;</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976</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年,无锡站建成复线站场;</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font face="Tahoma">1999</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sans-serif"; font-size: 16pt;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年,无锡站成为特等站。</span></font></p> <h3>宜兴站</h3> 宜兴站,位于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南侧,始建于2011年。是宁杭客运专线的一个车站,隶属上海铁路局南京站管辖。车站规划面积为8.5万平方米,总投资9600万元,设计思想为一个茶壶、两个茶杯。其中,茶壶指的是主站房,茶杯分别指客运中心和旅客集散中心。宜兴站站台为双岛式,设2站台6线,其中正线2条,到发线4条,另有整备线4条,合计10线。站房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站房综合楼为地上一层,局部两层。高铁宜兴站的日均发送旅客量增至4000余人次,周末日均可达5000余人次。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发现80多个,开发开放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善卷洞风景区、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陶祖圣境风景区、张公洞风景区、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有始建于晋朝的周王庙(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宋代苏东坡亲自创建蜀山东坡书院和亲自手植的闸口天远堂西府海棠、始建于明朝的文昌阁、清乾隆时期建造的瀛园、太平天国时期改建的辅王府等人文景点。<br> <h3>扬州站</h3> 扬州站,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是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为宁启铁路的中间站。扬州站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4年3月建成。2004年4月18日,扬州站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5月,扬州站正式开行动车组列车。扬州站建筑面积20240.8平方米,站场规模为3台7线。1896年,曾在扬州行医的丹阳人刘鄂,上书请筑以天津为起点、扬州瓜洲镇为终点的津镇铁路,获得清廷的批准。然而,因遭遇镇江人民的反对而作罢,只得改道皖北而兴筑津浦路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张在苏中兴筑一条由扬州至南京江浦的铁路,作为沪宁铁路的支线,以便北连陇海、西接津浦。不料遭遇时任两淮盐务总理的张謇的反对而搁浅<br> <h3>常州站</h3> 常州站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关河中路138号,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常州站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898年,原沪宁铁路开始选线规划。在进行常州段的选址时,清朝驻沪商务大臣、沪宁铁路总公司督办、常州人盛宣怀定将沪宁铁路常州段绕过主城区,以避开常州城墙和城内的盛家祖坟。1907年,常州站站房建成,面积276平方米,为欧式风格,设有两个站台。由于常州站位于原沪宁铁路中段,以当时机车的能力运行100千米即需要加煤水,因此常州站成为了沪宁线上重要的补给点,所有列车均需要在常州站停车补给。1958年,常州站新建了客运大楼,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br>1 995年常州站新建站房(即现有南站房),同时于1998年、2003年对车站外立面进行了改造。2006年年底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之前,常州站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包括高站台改造、客场消防警报联网系统、自动引导系统、动车组候车室、修建了第二座人行天桥等。常州站分南北两个广场,南广场为京沪普速铁路车站,北广场为沪宁城际高铁车站。<br><br> <h3>徐州站</h3> 徐州站,位于徐州市复兴南路235号。徐州府站始建于1908年6月,由英国建筑师小古龙设计,中国人张伯、陈正庭承建。1910年1月,徐州府站建成通车。1915年,由比利时承建的陇海铁路接入徐州站,与由英国负责的津浦铁路负责各自独立运营:两线转乘旅客需要在车站下车换乘、货物则在车站进行倒装过轨的“联票运输”;但由于陇海线位于徐州境内的铜山县站(现徐州西站)无编组能力,故陇海线列车均委托津浦铁路管理局在徐州站南场进行编组。1927年,徐州府站改名徐州站。1936年,车站又改名铜山站。抗战胜利后车站复名徐州站至今。1938年,徐州会战时车站被日军炸毁,之后日军掌握陇海线后对车站实施军事管制。由于陇海线东段的连云港距离日本本土的门司港仅500海里,使得利用陇海线将中国获得的物资通过海运运送至日本本土十分方便,因此日占当局整修了徐州站站台,修建了6股火车道和站台旅客上下车的地下通道。增加了机务段中机车的数量,从原来的30辆增加到了40辆。抗战胜利后车站复名徐州站。1948年车站以及陇海线线路在淮海战役中再次被毁。1948年12月1日解放军攻占徐州后,徐州铁路和徐州政府紧急抢修在战争中被毁的铁路。1996年,新客站竣工并投入使用,徐州站站房通过白色贴砖外立面、青色滤光玻璃、拱形天顶组成了类似风帆的造型,颇有即“一路顺风”的寓意。徐州站,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主楼高45米,高架候车室1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万人候车。站内有9台10线、10个候车室,候车室面积共9851平方米,采用高架进站、线上候车、地道出站的流程方式组织旅客。<br><br> <h3>连云港站隶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客运一等站,是中国“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中陇海铁路与沿海铁路的交汇点,是中国“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和陆桥通道的交汇点,是连云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省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之一。连云港站始建于1925年,原名新浦站。1998年陇海铁路东段复线化改造完成通车,陇海铁路改绕连云港市区外围,新浦站迁址新建。2004年1月1日,新浦站更名为连云港站。2015年3月20日,连云港站随青盐铁路工程正式进行改造。2018年12月26日,改建后的连云港站正式投入运营。连云港站建筑面积20120.6平方米,站场规模为9台22线(预留2台6线);设计年客流量650万人次。连云港站从现代交通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出发,以轻盈流畅的线条体现滨海港口城市的新面貌。屋顶飘逸飞扬的姿态象征连云港经济腾飞的动力,屋身两侧渐变的线条既隐喻波浪,又契合羽翼的形态,中间的拱形线条优美流畅,使人产生“海上生明月,玲珑筑连云”的联想。连云港站采撷海滨城市风情,取山之形,取水之曲,取海之蓝,采用海浪造型吊顶。优化光线射入角度,改向下直射为平射,LED蓝色曲线灯带如浪花起伏,营造出海天一色、如梦似幻的空间氛围。连云港站在站房设计上采取屋顶出挑、设置百叶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西晒;候车大厅室内通透明亮。</h3><h3><br></h3> <h3>连云港东站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五羊路西,属于二等站。是陇海铁路东部始发车站,徐连客运专线东部终点站。 连云港东站,为铁道部东陇海电气化改造重点工程之一,连云港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工程建设总投资3.3亿元,新建候车室1个,建筑面积约1.5万平米,新增高站台3个、线路5股、旅客地道及天桥各1座,新建无柱雨棚约3万平米。站房采用全景观落地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远看如碧海之中一只白色的帆船在航行,造型新颖,山水相融,现代感极强。车站站前广场按照园林花园式广场设计,融观赏、休闲、候车于一体。历经三年建设的新连云港东站,在设计上充分展示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的设计理念,采用高站台和无柱雨棚设计,1座人行天桥将3个站台连成整体,是一所现代化的新海滨火车站。</h3><h3><br></h3> <h3><br></h3> 苏州站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客货一等站,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上重要的中间站。苏州站毗邻苏州汽车北站,是苏州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苏州站于1906年5月25日投入运营。苏州站于1940年8月、1946年、1958年8月和1976年先后进行一次复建和三次扩建。苏州站站房建筑面积为54000平方米,采用线上高架候车结构,包括南北两个站房和高架站房,并在北站房设置站前高架和落客平台。为了实现旅客不出站就可完成与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换乘,苏州站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苏州站候车厅架空设在16条铁路线上方,乘客乘坐扶梯便可“空降”到站台,站台上没有一根柱子,特殊情况下汽车可直接开到站台上。内部设计运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大量使用声屏障、吸声材料用以降低噪音,室内空调热源采用地热,应用自动售检票系统。 <h3>南通站</h3> 南通站,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永兴大道,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是宁启铁路的中间站。<br>南通站于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办理货运,2004年7月1日开办客运。2007年4月18日,南通站经扩建后投入使用。2016年5月15日,南通站正式开行动车组列车。南通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1740.6平方米,站台规模为3台7线。南通站站房采用对称式布置,总平面呈“一”字形,中轴对称,庭院式布局,以广厅和候车厅为中心,东西两侧依次对称布置行包库、车站办公及设备用房、贵宾候车室、售票厅。售票厅设14个售票窗口。南通站造型取“大鹏展翅”之意,表达城市之门的寓意,象征南通站为南通市的外部枢纽,也表达了南通作为区域的江海门户、交通枢纽地位。<br> <h3>泰州火车站车站主体站房建筑面积12187平方米,车站站房长150米,进深43.6米,高23.6米。外观设计新颖独特,内部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整个设计风格上体现了铁路跨越式的发展理念。车站建筑与泰州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协调,站房设计方案采用神似大海中行进的航船,建筑主体赋予“航船”的寓意,主体设计为棱形两侧屋面顶采用曲线型钢结构,站前高架桥的广场寓意为“大海”,栏杆采用波浪式曲线造型如大海的波浪,象征着泰州市的广阔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站房棱形主体暴露部分受力钢结构杆件功能与结构造型完美结合,体现结构美、力量美,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跨度54.6 米的钢网架结构,屋顶履以闪光的银色铝板与大面积的点式玻璃幕墙构筑了开敞、明亮的候车环境,为旅客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候车环境。车站的站前广场充分利用原有的天然地势,让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和谐统一,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风格,通向市区的道路为京泰路。作为长江北岸的铁路客运中心,火车站设计先进、功能完备,特别是站台是大跨度、全钢结构雨棚,是无站台柱式雨棚的车站,一号站台上没有任何柱子和障碍物。站台全长550米,站台高度1.25m,方便旅客上下车,下车的旅客可以从专用通道直接出站,直通车站广场,站台良好的视觉效果,为南来北往的旅客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视觉空间。<br></h3> <h3>淮安站,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珠江路18号,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是新长铁路的中间站。淮安火车站由铁道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投资,总投资额逾2亿元。淮安火车站总建筑面积10575平方米。主体高22米、局部高30.3米,长180米、宽47.7米。淮安火车站主站房矗立在广场北侧,气势磅礴,主体总平面形如“一”字,象征着总理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28根罗马柱象征着周恩来总理开国后丰功伟绩的28年。为彰显淮安的地方特色,在火车站贵宾厅显著位置,设置周恩来亲笔书写的诗词《大江歌罢掉头东》。淮安火车站的站台长度和钢结构外挂石材设计理念为全国最长和全国最先进,虹吸排水系统技术也属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淮安火车站和国内其他5个火车站一起已被列为世界火车站论坛的观摩点。淮安火车站出入的旅客,无不为其雄伟、舒适所打动。淮安火车站2003年旧站办理货运,于2004年7月开通客运列车,2005年7月1日起可通往全国各地。2007年4月18日新站启用。新淮安火车站设计精巧,站前广场美观大方,按航站楼建造标准建设的候车室共有两层,总建筑面积达10669平方米。为旅客提供周到的候车服务。</h3> <h3>镇江南站(原名镇江西站,2011年5月18日正式更名镇江南站),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既有京沪铁路线以南,隶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镇江站管辖,现为国家铁路二等站。镇江南站站台规模为2站台6线,其中正线2条,到发线4条,站台为双岛式。站房形式为线正下式站房,由中心站房(大雨蓬)和东西两边的站台(小雨篷)组成。其中站房建筑面积42314平方米,东西两边站台(小雨蓬)建筑面积22343平方米,站房形式采用线下式站房的布局,提供最便捷的“下进下出”的旅客流线。镇江是国务院第二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曾产生过许多令人瞩目的传世佳作,其厚重的精神承载力对后世的文明化进程催化出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滔滔东去的长江,渺远幽深的大运河,萋萋的芳草,潺潺的流水,远古的足音,如歌的天籁……总之,当人们漫步在这座城市山林的时候,随处可觅那千古流芳的缠绵,随时能够感受到怡人的温馨和浪漫。 “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寥寥数语便形象地道出了镇江雄峻显要的军事地位。自秦汉起直到建国前,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譬如确立魏、蜀、吴三分下的赤壁之点,其发韧地便是镇江;南宋韩世忠率八千精锐困十万金兵于黄天荡,杀得金兵丢盔卸甲仓皇北窜;元蒙灭宋那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水战,两军水师即会猎于镇江江面;太平天国定都后更在这“东南锁钥”与清军鏖战长达十二年之久;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脱手斩得小楼兰”的韦岗伏击战,奏响了江南抗战的首曲凯歌;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果断地向妄图阻碍中国革命进程的英军“紫石英”号发起炮击,终结了大英帝国在华的炮舰政策。诸如此类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留下可圈可点的记录。<br></h3> 昆山南站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柏庐路与新312国道交会口,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8千2百平方米,停车场占地4.6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泊车辆500辆左右。<br>昆山南站始建于2009年4月; 2010年7月1日,伴随着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昆山南站投入使用。<br>昆山南站为线上式站房,站房的设计构思由“并蒂莲”演化而成。该建筑屋面呈现“圆润流畅”的形态,中间高,两侧低的造型形成高低起伏的整体形态,优美而富有流动感,犹如莲花一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br>昆山南站设计最高日发送量可达2.5万人次,开设40个检票口,长途线路覆盖江苏及上海、安徽、湖北等周边9省市。<br> 昆山火车站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始建于1905年。1937年昆山站在侵华战争中被摧毁。1940年昆山站重建,增建站台和天桥各1座。1949年后车站经过初步扩建,达到了二台五线的规模,同时设有389平方米旅客候车大厅。<br>昆山站原为上海铁路局的直属站。2003年12月苏州车务段撤销后,沪宁铁路外跨塘至安亭区间车站划归昆山直属站管辖。2005年5月16日,昆山直属站整体建制并入苏州直属站。<br>2008年上半年,昆山站开始了站改工程,新建南站房、4号站台和西南北连接天桥。改造后的昆山站启用于2010年12月28日,总占地面积为10205㎡的南北站屋候车室4个,拥有室内面积共计850㎡的南北票房2个,售票窗口28个;昆山站日均办理列车268列,日均发送旅客1.6万人。<br><br> <h3>合肥南站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及经济开发区交界处,连接老城区和滨湖新区。占地面积约70万平米,由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场站、合肥客运中心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除合肥南站高铁站房外,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8.5万平米,股道四角用地9.7万平米。结合周边新建及改建市政道路项目,合肥南站枢纽项目(不含合肥高铁南站站房)总投资约74.5亿元。站房设计为全高架支撑上悬结构。南、北广场总占地面积约12.5万平米,内设综合换乘厅、配套商业、设备管理用房、社会车辆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米。合肥南站站台采用高架方案,充分利用站台下空间布置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与社会车辆停车场。线下场站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立体矩阵式出租场站及室内候车式公交场站是枢纽线下场站的设计特色与亮点,可较好地适应高铁突发大客流的换乘特点,并有效提升枢纽服务水平。合肥南站于2014年11月12日建成通车,是连接沪汉蓉客运专线、商合杭客运专线、京福客运专线的国家级客运枢纽站。合肥南站设计规模不仅是安徽省最大的火车站,也是仅次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的华东第四大铁路枢纽站。<br></h3> <h3>合肥站</h3> <h3><br></h3> <h3>合肥站</h3> 合肥站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合肥火车站正式开展铁路旅客运输业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合肥站改名为庐江站。1977年,合肥火车站迁至现址至今。<br>截至2017年底,合肥站南北广场总占地面积达到9.2万平方米,南广场总面积4.9万平方米,站房面积10万平方米,北广场总面积4.3万平方米,合肥站站房建筑面积27355平方米,天桥面积2480平方米;地道面积1977平方米。<br>合肥站设计铁路线共9台13线,是合宁客运专线、合武客运专线、合蚌高铁、宁西铁路、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合福高铁等多条客运专线及城际高速铁路的交会节点。<br> 阜阳站,位于安徽省阜阳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站管辖的一等站,建于1971年。<br>阜阳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阜六、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米” 字型框架,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如今,阜阳站已成为全路春运五大民工源头站之一,春运旅客发送量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7年,铁道部再度注资十亿之巨,把阜阳站全面改造成为“50年、100年不落后”的现代化“农民车站”。<br>阜阳站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八大枢纽站之一,日均客流稳定在1.6万人左右,春运单日客流最高曾超过13万人。改造后的阜阳火车站,候车室面积扩充至11869平方米;新建售票大厅2579平方米,共设40个售票窗口;站前广场纯使用面积增至36000平方米,新建2592平方米的景观候车棚,可同时容纳近5000名旅客候车;新建宽度为12米的钢结构站内人行天桥。<br>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蔓延,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阜阳站旅客稀少,不见往日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br><br> 阜阳西站,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 是郑阜高速铁路上的主要客运站,也是安徽省境内第二大高铁站。 阜阳西站于2015年底开工建设,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br>站房的设计构思源于“黄淮门户,魅力阜阳”。大气沉稳的体量呼应黄淮文化的内涵,起伏动感的水平线条契合阜阳“三清贯颍”的地理特征,门头、墙面等处印刻着篆体“阜阳”两字,既隐喻文化的源远流长又彰显现代交通建筑的速度感和时代感。<br>阜阳西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40000㎡,站型为高架式,采用线上候车、线下出站的上进下出旅客流线模式。车站站场规模为7台17线(含4条正线),其中东侧商合杭场(京港场)为5台10线,西侧郑阜场为2台7线;预留阜淮城际3台5线。开站初期预计日均发送旅客43000人左右。<br> 寿县站,是位于安徽省寿县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br>寿县站总占地面积45619.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10平方米;站房规模为10000平方米,站房长117米,宽 37.5米。站房采用带架空层、带落客平台的线侧平式。<br>寿县站造型设计主题为“楚都寿春,汉阙迎宾”。方案取楚都之神,借汉阙之灵。屋面以楚都宫殿的神韵,营造现代建筑的庄重。主入口两侧对称的汉阙,典雅灵动,给旅客以宾至如归的感受。建筑整体形象大气稳重,以简洁灵动的建筑语汇描绘楚都的悠远意境。建筑细部以斗拱、城墙、吻兽等传统构件为造型元素,将地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与寿春古城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干净湛蓝的玻璃幕墙与金色的斗拱相融合,立面上点缀“寿”字纹刻,灵巧雅致。<br> <h3>六安站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南行政中心区,毗邻六安市三一二国道和六安汽车客运南站。站房建筑面积:20000㎡,站前广场65000㎡,5个电气化站台,是安徽省继合肥、阜阳、蚌埠之后的第4大火车站。2008年,合武铁路穿境而过,动车组也开进了六安市,西安-南京铁路、上海-武汉-成都快速铁路、合肥-九江铁路、阜阳-六安铁路相继使六安成为安徽西部的铁路枢纽。2018年8月16日,六安高铁新站开通启用。<br></h3> <h3>全椒站,位于安徽省全椒县城南新区,儒林路与万福路交叉口南侧,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宁客运专线)和宁西铁路上的一座三等站。全椒站建于2007年2月16日,2008年4月18日建成。车站总建筑面积约为6000㎡。站场规模为2台5线,侧式站台1座,中间站台1座,宽12m,长约为500m,正线2条,到发线3条。全椒站现已不办理普铁业务,全部为动车组和高速动车业务,车站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80余趟,可直达合肥、南京、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广州等众多各大城市,极大方便了全椒居民、滁州市民以及附近县市居民出行。<br></h3> <h3>太湖站,建于1995年,是合九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法华路北首。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br></h3> <h3>滁州北站,原名滁州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建于1909年。1909年,滁州北站(原滁州站)建立。滁州北站造型由醉翁亭演化而来,两侧沿角取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的寓意,其中站名“滁州北”三字摘自苏轼的书法遗墨中。站房按最高集聚人数1600人设计,建成后的站房为二层,局部三层的框架结构,长110 米,宽34. 8米,屋顶高度27. 85米,总建筑面积7390平方米,候车室总面积4300平方米,其中临时候车室1300米2,售票厅的面积为650平方米,设有跨线人行天桥,各功能设计齐全,配套设备完善。<br></h3> <h3>滁州站</h3> 滁州站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腰铺镇洪武西路, 2009年9月开建,2012年通车, 2011年6月1日,经铁道部重新命名,正式更名为滁州站。原滁州站更名为滁州北站。<br>站房主体为1层,两侧局部为2层,总建筑面积为4000㎡。建筑主体高度为17.5 m,总长117 m,总宽32.4 m。<br>站台雨棚为无站台柱雨棚,长421 m,结构型式为H型钢结构。<br> <h3>绩溪站</h3> <h3><font color="#010101">绩溪县站,位于安徽省绩溪县扬之南路, 1984年6月1日正式运营,是徽州地区第二个二级站(第一个为黄山站)。</font></h3> <h3>泾县站</h3> 泾县站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站房高峰每小时客流量按1380人标准设计。车站总规模为2站台面4线,正线2条、到发线2条,设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一座。泾县站是宣城市内主要承接宣州区市民乘坐高铁的站点。泾县以特产宣纸,宣笔而闻名。云岭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发生地就在泾县茂林地区。著名景点有:新四军军部、 桃花潭、 江南第一漂、 查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等。泾县山水毓秀,人杰地灵。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之称。不仅有李白、杜牧、王安石、文天祥等人的遗踪,亦为文风昌盛之乡。明代盛行王阳明理学,春秋二季在水西会讲者逾三百人。清代崛起皖学泾派,胡承珙等人以训诂学阐释经度,考订了大量古籍。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的书法理论,至今仍为书法界推崇。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孕育出近现代许多著名人物,例如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历史学家胡道静、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小说家予且、书法家吴玉如、音乐家朱践耳、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等,都是蜚声海内外的人物。<br><br> <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芜湖站站址在安徽省芜湖市赭山路两站广场。建于1933年。现为二等站。建成于1992年芜湖老火车站站房,历经20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正式停用了,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font></h3> <h3><br></h3> 宿州站站址在安徽省宿州市人民路。建于1910年。现为二等站。 池州站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永明路,隶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途径线路有铜九铁路、宁安城际铁路、池黄高速铁路。<br>池州站于2008年09月01日投入使用。<br>池州站站房建筑面积9523平方米,站场规模为4台11线。<br>池州火车站站房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充分融合了池州地方建筑特色,长度164米,宽度52米,局部高度20米。设计为线平式站房,候车厅、车站办公区、售票大厅成分散布局。中部为两层候车厅,站厅位于东侧地下室,上部为车站办公区;值得一提的是池州站可以让汽车驶入候车室前,方便了乘客上下。<br> 宿州站站址在安徽省宿州市人民路。建于1910年。现为二等站。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建议清政府修建吴淞至江宁的铁路,并从苏州接一条支路到杭州,并主张先由官方创办作为开端,后或由官办、或归商办、或官商合办。<br>1897年11月德国侵占山东后,张之洞改变了官商合办沪宁铁路的主意,主张让德国揽办沪宁铁路,但这一主张遭到了反对。<br>1898年4月,英国指使驻华公使以最惠国待遇和利益均沾为理由向清政府提出,必欲承办沪宁铁路。后清政府同意英商怡和洋行同督办铁路总公司大臣盛宣怀就近商办,德国取得山东铁路的修建权。几经协商,双方达成了协议,于1903年7月,盛宣怀与怡和洋行及汇丰银行在上海签订了《沪宁铁路借款合同》。1905年4月,沪宁铁路在该路总管理处的领导下正式开工并在上海举行开工典礼。1908年通车至南京。1910年,南宿州站建成。1928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铁道部将沪宁铁路改称京沪铁路(南京至上海),将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合并,改称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1933年在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的长江上建成火车轮渡,开通了从上海直达北平的快车。上海南京间特别快车的运行时间也缩短到6小时20分,至1935年冬又缩短到5小时45分。<br><br> <h3><br></h3> 黄山站,原名屯溪站,1987年更名为黄山站,是皖赣铁路的一座车站,建于1981年,为上海铁路局管辖的客货运二等站。站址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黄山东路,1983年,国务院根据邓小平同志“建立黄山特区”的指示,撤销徽州地区太平县,设立省辖县级黄山市,1987年,有关部门又撤销了县级黄山市,并且撤销了徽州地区,设立了地级黄山市,市政府驻地设在屯溪,因此屯溪站也更名为黄山站。<br>黄山站自建站以来先后三次进行改造,正在使用的黄山站是2007年春运前改造完成的,黄山站候车室比原来的候车室扩大了近一倍。<br> <h3>蚌埠南站</h3> 蚌埠南站,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李楼乡境内,东海大道以南,是京沪高铁首设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br>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台高速铁路(蚌合客运专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并于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当天正式投入使用。蚌埠南站站场规模为7台14线,现为5台11线,保留规划中的东侧新站台以及东站房的用地。<br><br> <h3>蚌埠站</h3> 蚌埠站,站址在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淮河路。隶属上海铁路局管辖,现为直属一等站。 蚌埠火车站营运之初,只是几间砖瓦平房和大席棚。建站通车初期,每周仅试运行两趟旅客列车,客运量很少。由于它处在南段徐州至浦口之间,无论南来北往的火车,按那时的车速,当晚只能到达蚌埠,车头需在此添煤加水,旅客下车在此住宿,于是,蚌埠又成了津浦铁路的重要"宿站"。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客货运量不断增加,1953年旅客发送人数已达55万余人次,货物发送达36万余吨,设施经多次扩建亦得到改善。1953-1958年间,先后新建旅客候车室,用水泥等材料改造旅客站台。1954年该站站线由原来的6条增加至7条,并延长了股道长度。1987年完成旅客发送量409万人、中转换乘123万人,比解放初期增长10倍;货物到达和发送量292万多吨,比解放前增长15倍。1995年,该站有股道24条,总长为35635米,其中到发线9条,调车线4条,其它用途线11条。另有货物线11条,专用线22条。现仍为安徽省接发列车最多的车站。<br><br> <h3><font color="#010101">马鞍山站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红旗北路103号,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始建于1936年。马鞍山站是宁铜铁路的重要车站之一。2016年12月25日,马鞍山站新站房启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涂东站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江东大道,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也是宁安城际铁路上的一座车站,当涂东站站房面积7000平米,站房建筑面积4926平方米,站房地上二层,局部地下一层,主站房建筑高度为14.7米,站房长1191米、宽38米。采用两台四线的设计,其中到发线两条,正线两条, 2015年7月开通运营。</font></h3> <h3>宣城站</h3> 宣城站,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是皖赣铁路的中间站,也是宣杭铁路上的起始站。宣城站始建于民国22年(1933年);于民国23年(1934年)7月正式启用; 先后经历一次迁址、两次改建; 2018年7月27日,东站房及新普速场启用,同时原西站房和普速场停用改造,预计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截至2018年7月,宣城站站房总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最高旅客聚集人数为2500人;站场规模为5台14线。宣城站东站房为线侧平式站房,主体构造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站房在设计主题上均采用“宣”字为载体,展现了宣城悠久的人文历史及地域文化特征。<br> 歙县站 站址在安徽省歙县徽城镇,建于1981年, <br>现为四等站规模,三等站管理。<br> 巢湖站,建于2000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太湖山路,属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务段管辖,现有22对44班次图定旅客列车停靠.可直通北京.石家庄.郑州.济南.青岛.徐州.南京.杭州.福州.厦门.西安.重庆.汉口.宁波.温州等城市.年客运发送量30余万人.巢湖站建于1935年.属办理货物列车补水和客货运输业务的三等中间站,占地面积27.68万平方米,建筑占地2.45万平方米.其中候车室于1972年扩建,面积432平方米. <br><br> <h3><font color="#010101">南陵站位于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牌楼村,距南陵县城约9公里, 2015年6月28日开通运营,车站总规模为2站台面,正线2条、到发线2条,设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一座,站房面积3500㎡。.</font></h3> <h3>太原站</h3> 太原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东头,始建于1907年,隶属太原铁路局管辖,现为特等站。太原枢纽联接南北同蒲线、石太线、石太客专、太焦线、太中银线、太岚线、大西高铁等。太原站2008年进行大规模改造,将太原站运输能力提升将近一倍。太原站每日有70对列车发往全国大部分省市。目前和太原南站共同成为承担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客流吞吐,中转的主要力量。它在区位上是连接东西的结合地。太原及周边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古代沟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晋商的发迹地和中心城市。<br> <h3>大连站</h3> 大连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为一等站,隶属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车务段管辖,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客运站,承担沈阳铁路局内的部分动车组以及进出大连的所有普速列车的始发和终到作业。大连站始建于1903年,由俄国人建在今西岗区胜利街,名为青泥洼(Дальнiй,音译达里尼)站,为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南部支线上车站。1937年,大连站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在现址建成新火车站并投入使用。2003年,大连站扩建工程竣工。 大连站内部由南站房、高架候车室和北站房三部分组成。大连站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北站房建筑面积为6622平方米,高架候车室建筑面积为85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多跨二层框架。外部由有铁路经过的宏孚桥地下通道和位于大连站南部的站南广场等组成。 大连站是大连市标志建筑之一,并于2002年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重点保护建筑。<br> <h3>沈阳站</h3> 沈阳站原名谋志敦站、奉天驿、沈阳南站。始建于1899年。为特等站。1891年,沙俄入侵中国东北并开始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为了夺取中国东北地区,沙俄政府提出了把西伯利亚铁路延伸到中国东北境内的要求。1896年,沙俄政府与李鸿章签订了《中俄密约》,清政府允许俄国修筑从赤塔经过东北连接沙俄乌苏里铁路的东清铁路,并于1899年修到了沈阳。在今天沈阳站北1.2公里的位置修建了一座俄式青砖平房作为站舍成为奉天站。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奉天站被日本占领并改名为奉天驿。1910年10月1日,举行了车站搬迁仪式,就此沈阳站的位置固定下来。当时的奉天驿建成后,日本人加速”新市街“建设,以奉天驿为中心,向东开辟多条街路,呈放射状,道路命名南北为“町”、东西为“通”。在满洲国时期,奉天驿始终被日本作为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来经营。从东北各地夺取的战略物资纷纷经此转运到大连,再装船运往日本。奉天驿建成后,先后经历了1926年和1934年两次扩建,陆续建成四个候车室,建筑面积为6555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客运中转车站。 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对日作战的美军将奉天驿的五座货物仓库彻底炸毁。1945年后,奉天驿被更名为沈阳南站。沈阳解放后,中苏共管的中长铁路成立, 1950年5月1日,沈阳南站正式改名为沈阳站并且成了一座特等站。朝鲜战争爆发后,沈阳站成为向前线运输物资的集散地。为改善旅客候车条件,满足旅行需求,沈阳站进行了多次改扩建,但样式、比例、色彩等方面仍然延续原有建筑的风格。东站房建筑艺术风格独特,与日本东京站极为类似。其站舍为两层高红砖建筑,红色楼体,灰绿色穹顶。该方案首先由日本人太田毅设计,后由吉田宗太郎完成。车站一楼作候车室用,二楼起初曾被大和旅馆使用,设置20多间客房。建筑中央和两翼角楼上各设大小不一的三个绿色铁皮穹顶,其上开设圆形天窗。红砖墙壁与白色线脚相辉映。因为两个设计师太田毅和吉田宗太郎均为辰野金吾的学生,沈阳站呈典型的辰野式建筑风格。<br><br><br><br> <h3>广州站</h3> 广州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特等站,是广深铁路、京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及广州地铁2、5号线交会的车站,是广州市内最主要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同时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站之一。广州站始建于1960年,于1974年4月12日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站计划于2018年启动改造工程。 广州站站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8504平方米,售票处面积1108平方米,行包仓面积3823平方米,站台规模为4台7线,车站可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广州站主楼有四层高,其利用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室内庭园布置,左中右三部分有庭园相隔,车站内设有绿化景观、金鱼池和小桥,小花园里种着桄榔树和竹子。火车站主楼外立面的正中央树立了高4.5米、宽5米的大钟。<br> <h3>广州南站</h3> 广州南站,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特等站,隶属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2010年1月投入使用。广州南站是一个大型现代化铁路客运站,是华南地区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站,是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铁路核心车站,是连接京广高速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广珠城轨、贵广高速铁路和南广铁路及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和香港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组成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京沪穗汉)之一广州铁路客运枢纽。广州南站总建筑面积61.5万平方米,站房面积48.6万平方米,设15站台、28站台面、28股道,自下至上分为B1层(地铁站、停车场)、1F层(进出站层、购票层)、2F层(高架站台层、东落客平台)和3F层(高架候车层、西落客平台)共四层。 广州南站经停车次数量位列全国第一,超越上海虹桥站及北京南站等特大型车站。<br>广州南站总投资130亿元人民币,总用钢量7.9万吨,约为国家体育场(即“鸟巢”)的1.7倍,使用混凝土150万立方米。由东、西两个广场及体现广东岭南文化特色、以芭蕉叶为造型的主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61.5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其立体化的交通方式与飞机场的设计风格相似。<br>车站外观设计独具岭南特色,巨大的玻璃穹顶形似6片漂浮于空中的芭蕉叶,其中部为64米大跨拱形结构。 站房屋顶以一片片的芭蕉叶为基本单元,通过中央采光带的串联,形成极具特色的建筑形态。天窗采用对角线网格的钢筋结构,以拱顶形式呈现并镶嵌ETFE气枕,使得自然光可照入候车大厅,同时减少对外部热量的吸收。 屋顶安装了约2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车站供电。广州南站 作为对接泛亚铁路的国际性“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广州南站对接广深港、连通两大国际大都市,是珠三角大湾区的核心经济动脉和实现广佛一体化的战略要塞。 广州南站将与在建的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连接。届时,广州南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铁+城轨交通枢纽。<br><br><br> <h3>虎门站</h3> 虎门站有 “空中火车站”之称。 火车站全长100多米,宽约40多米,底下3层分别为售票厅、候车室和设备区,总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顶部为站台和6车道的火车轨道。由于火车站台离地面18米高左右,故被称为“空中火车站”。虎门高铁站位于虎门白沙,省道S256以东、广深高速西面,是广深港高铁在东莞的唯一车站。虎门站为3层结构,一楼是售票厅、二楼是站厅层,三楼是站台层。其中一、二楼位于铁路桥下,三楼站台则位于铁路桥上,为高架雨棚。站房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顶部为站台和6车道的火车轨道。站台雨棚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站台离地面超过22米,雨棚最高点接近40米,因此被称为“空中火车站”。虎门虽然是个镇,但是由于客流量较大,虎门站却是二等站,在全国都少有这么大的镇级的火车站。每天有196次高铁停靠虎门站,这个镇的火车站可想而知有多少客流了。<br><br> 珠海火车站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昌盛路以南,桂花南路以东,珠海拱北口岸西侧,隶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南车站管辖,是广珠城际铁路(广州南至珠海)的终点站,也是广珠城际铁路除广州南站外最大的一个一等站站点。珠海站总建筑面积为69488.44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四层,地下一、二层分别是出租车站场和社会停车位,地上一层是售票和候车大厅,二层则是火车站站台。 <br>珠海站站台共设四个站台六股轨道,所有站台均为港湾式站台,具备停靠短途城际列车与长途长编组列车的功能。站台西侧设长扶梯直达站前广场西侧,供旅客直接出站,方便旅客从拱北口岸过关进入澳门。<br>珠海站将腾飞的意象提炼为飞鸟的元素,从东西侧面看去,新建站房的剖立面构成恰似一只展翅高飞的飞鸟,这样的概念,使车站总体感觉更为轻盈、具有向上升腾意味的双翅,预示着珠海经济发展的再次腾飞。同时,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跨地区、跨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的交流、合作与互动。珠海站将交流合作的意象抽象提炼为握手的概念,并将其加入到站房的设计中来。新建的站房含有交叉拱的元素,就好像十指相扣的握手;同时这样的概念也符合结构的需要,体现建筑与结构的统一,力度与美感的结合。<br>2012年12月31日8时29分珠海站正式通车启用。<br> <h3>廊坊站</h3> 廊坊北站位于中国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车务段管辖的二等站,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名廊坊站,于1957年启动改造,于2011年6月1日更名为廊坊北站。廊坊,拥有世界上独有的区位优势,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依托京津高度密集的人才和科研体系,发达便捷的交通网带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秀美宜人的环境和淳朴好客的民风。既享有现代科技带来的都市文明,又不失大自然赋予的田园风情。“京津走廊明珠”的美誉,更是廊坊人的骄傲。<br> <h3>拉萨站</h3> 拉萨站现系客货一等站,直属青藏铁路公司,2006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拉萨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的堆龙德庆县柳梧乡境内,海拔3600多米,距离布达拉宫近20公里。火车站主站房矗立在广场南侧,依山而立。车站设计为两层斜体建筑,车站站房建筑面积达2.36万平方米,高度22.9米,依山而建,被山体环绕。拉萨站站房位于拉萨站北广场南侧,依山而立。走进拉萨站一楼中央大厅,仿佛置身于传统的藏式宫殿,而电子显示屏幕、自动扶梯,又将人们带回到现代社会中。中央大厅主要采用红色调,地面铺设着白色和红色为主的色泽鲜艳的高级防滑石材,而大厅内高高立着的8根大柱子,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这种室内柱子的设计采用了藏式建筑风格。柱子内部是钢结构,而外面包着的是特殊处理过的红松木,具有防腐、防紫外线、防变形等特点。“这些柱子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防火,因为经过了特殊的化学处理。”拉萨站共有6个站台,其中两个是备用站台。可同时进出10趟列车,每天旅客吞吐量可达2700人。整个车站站房采用太阳能设备进行供暖,所有供暖设备没有污染源。<br><br><br> <h3>那曲站</h3> <h3>当雄站</h3> <h3>西宁站</h3> 西宁站始建于1959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建国路,隶属青藏铁路公司管辖,现为一等站。客运站、货运站、编组站。为客货纵列式区段站,主要办理始发、通过、终到旅客列车。西宁编组场设有到发线13条,目前已改造完毕,2015年正式开始投入运营。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西安、兰州、拉萨等旅客。其经过铁路有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张铁路(待建)、成西铁路(待建)轻巧的斜撑支撑着悬挑出外墙的金属檐口让建筑体量在厚重古朴中也增加了强烈的现代感。站房部分由六组梯形体块组成富有韵律的立面空间序列,传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厚重的实墙面符合高原建筑气质,也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利于节能。在绵延起伏的自然山体衬托下,新站房和广场的空间形态体现了气势恢弘的西部高原建筑特色,站房部分由简洁的形体有机组成,着力体现厚重雄浑的感觉,与高原的壮美相呼应,塑造气势宏大的整体性和象征性。<br> <h3>杭州东站</h3> 杭州东站位于杭州江干区城东新城天城路1号,是杭城的东大门,上海、宁波进入杭州主城的必经之路。杭州东站是一座客运特等站,是杭州目前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交通枢纽,是全国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一,同时还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br>杭州东同时也是沪昆高铁的中间站,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杭甬高铁、杭黄客运专线的始发枢纽站。也是是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点之一。杭州东站投资总额达120.8亿。新站房建于2009年12月27日,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启用。杭州东站和上海虹桥站的设计规模相当,并列为全国最大的枢纽站点,设计了铁路18台34线(预留了沪杭磁悬浮3台4线)。车站站房设计以“钱江潮”的建筑形式为主题,以此体现出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形象和从“西湖时代”迈向“钱江”时代的时代特征。“动车”的外形,塑造了一个充满动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未来感的新型车站。<br><br> <h3>杭州站</h3> 杭州站,又名城站火车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沿海通道上一个重要客站,也是杭州铁路枢纽的主客站之一,同时是汇集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轨道交通和各类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大型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11月14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时称清泰门站,是杭州建成最早的火车站之一。先后历经一次迁址,三次重建。1999年12月28日,第三次重建后的杭州站正式投入使用。杭州站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站房面积29000平方米,站台规模为5台9线。杭州站站房由程泰宁操刀,采用了高进低出航站楼式设计,其采用了巨型空间木行架支撑网架结构体系,体现江南民居“粉墙黛瓦”意象。江南传统风格的屋顶、“门”字形综合大楼下的进站大厅人字形屋顶、窗洞以及细节丰富的柱子,均由江南建筑元素衍生而来,又不失时代气息。<br><br><br><br> <h3>绍兴站</h3> 绍兴站建于1937年,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北路北边的车站路,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绍兴站重建于1996年,2000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5858平方米,车站设施齐全,配套先进,内有上下候车大厅两个,面积达1894平方米, 随着绍兴北站于2013年7月1日开通,原先停靠该站的所有动车均已改停新站,老站仅保留部分非动车组列车。<br> <h3>宁波站</h3> 宁波站,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建于1959年9月,为萧甬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的终点站和甬台温铁路的起点站。隶属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管辖,现为一等站。2013年12月28日新铁路宁波站开通。据史载,宁波最早的火车站,建于1914年。萧山到宁波的萧甬铁路通车,于是,宁波人与火车站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萧甬铁路的开工典礼是1910年6月10日在宁波举行的,地点就在今天江北桃渡路姚江畔的江北公园。这个地方就是宁波历史上第一个火车站的所在地。<br><br> <h3>金华站</h3> 金华站始建于1932年2月。1930年,杭江铁路(萧山西兴江边至玉山,现为沪昆线的一部分)西兴江边至兰溪段的铁路线开工建设,直至1932年2月通车至金华。1934年1月,杭江铁路全线通车。初建时,金华站只有20平方米的竹片墙站房,站台为约30米长、2米宽的土堆,以后车站逐年得到改建和扩建。 1942年5月,日军侵占金华后,车站主要工种均由日本人担任,一些辅助工种及脏、累、重活由中国工人干。年底,日军发现金华附近的武义有氟矿,立即在金华至塘雅间铺设了一条铁路专用线,大量氟石通过铁路运往日本。 金华站北广场 1944年下半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后,就开始从金华大肆拆除铁路设施,将金华、义乌、诸暨等站及沿线的钢轨运往东北,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止。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诸暨至金华段铁路得到修复,次年4月金华站修复完工。当时车站只有到发线4股,货物线2股,还有机车走行线及机车转头三角线等设施。上下行列车均在金华站加水上煤、换机车。新中国成立初期,金华站日均接发旅客列车5对,货物列车7对,每天发送旅客约500人,发送货物2500多吨。 <br><br> <h3>湖州站</h3> 湖州站始建于1994年,初称湖州南站,是一等站。2009年9月20日开始在原址拆除重建;2012年6月30日,更名为湖州站;2013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湖州站站房外观取意唐朝诗人张志和所作《渔歌子》的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主体设计如同一只白鹭展翅,象征湖州经济的飞跃。站房建筑立面采用白色石材和玻璃幕墙相结合,赋有现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湖州江南古城的地方特色,是湖州市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湖州站总建筑面积19920平方米,站房长200米,宽50米,高23米(不含地下部分),是改造前火车站的7倍。<br> <h3>丽水站</h3> <h3><font color="#010101">丽水站座落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于2016年2月7日开工建设,于2017年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整体造型如同一朵盛开的白莲,屋面层层起拱,轻盈流畅,体现出山的巍峨,水的灵动,车站整体色调为白色,站房总面积27656平方米,分为三层,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7712平方米,架空层商业开发面积9944平方米,车站综合主体地上三层,局部四层,车站最高点高度36.7米,车站规模为中型铁路旅客客运站,高峰小时发送量1500人,最高聚集人数1500人,站房包括候车大厅、售票处、行包房和出口处,其中候车室在站房的二、三层,每层均安装旅客进站闸机各8台,售票处在站房的左侧,设计有8个人工窗口(包括一个残疾人窗口)和10台自助售票机;出口处在一层,设有旅客出站闸机8台,行包房在出口处的右侧。</font></h3> <h3>衢州站</h3> 衢州站属于一等站。始建于1933年,为衢州城区的“南大门”,是衢州市乃至浙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集散中心。车站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荷花中路南端。端庄典雅,落落大方,衢州站站房既有浓郁的传统风味,又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方正的柱廊、刚直的屋顶、对称的塔楼,“千年衢州,历久弥新”,是衢州,也是衢州站的真实写照。站房由两侧的塔楼、中部的正厅及顶部的飘檐组成,立面运用了大面积玻璃和大理石贴层,辅有充满传统风味的镂刻祥云花纹,整体为白色。1929年2月,浙江省决定建筑通往江西的杭江铁路。由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伟大建设者”的铁道专家杜镇远主持修建。由于耗资过巨,几经变更,1930年2月决定改建轻便铁路,长336公里。工程分为两段,1932年4月江兰段通车,1933年12月28日全线贯通。国人盛赞这是继詹天佑自建京张铁路之后的第二条国人自建铁路。1934年5月成立浙赣铁路局,7月开工,1936年1月部分通车,1937年9月,浙赣铁路建成通车。它以杭州为起点、湖南株州为终点,全长946千米。对于抗战初期抢运兵员和难民以及军需物资,贡献巨大。衢州火车站建于1933年,自其建成以来,大体上经历了4次重大改变。早期衢州火车站位于市区上街南端,与长途汽车南站(现已拆除)并称为当时衢州的大门,站房面积约50㎡。后为适应衢州城市向南的发展趋势、加强城市南北联系与集聚、提升城市形象水平,衢州火车站在原站房东侧新建站房,即今天的衢州市会展中心;同时,以”城市客厅“为主题新建站前广场,即今天的南湖广场;1990年前后陆续建成下穿浙赣铁路的中立交桥、东立交桥、西立交桥,实现了“南北打通道”的目标。其中,中立交桥是当时国内下穿铁路最长的城市主干道隧道。<br> <h3>南昌站</h3> 南昌站,位于江西省的省会,民国军事首都、世界动感都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南昌,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站和南昌铁路局客运特等站,中国44个重要铁路客运站之一。建设于民国24年(1935),民国25年(1936)建成,现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大型铁路客运站之一,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铁路客运站之一,隶属于南昌铁路局的特等客运站,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枢纽站,中国大型火车站之一。南昌站总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其中西站房总面积5.2万平方米;东站房总面积约1.9万平方米,总长度220米,总宽度50米;候车室总面积为17784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的旅客候车室,候车室长度220米,总宽度50米。南昌站场中央设计“世界球”,其设计主题为“故乡水、世界情,“世界球”由直径20米,由300块玻璃拼接而成,安装了700多盏冷光源灯 ,西侧设有水幕墙等景观建筑,向南北伸展的6米宽、160米长的透明玻璃顶长廊为轴线相连,既满足地下人流采光,又便于地下景观处理。<br> <h3><font color="#010101">南昌西站</font></h3> 南昌西站,是华东第五大高铁站(仅次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合肥南站),也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客运一等站,位于南昌市的红谷滩新区西部,九龙湖片区,面积为25.9万余平方米,该站与地铁无缝对接,拥有高铁专线,公交快线及机场巴士线等,实现无缝换乘。<br>南昌西站的候车大厅是全开放的空间,不设立分隔的候车室,旅客进入站厅后,可以在候车区域内等候,也可以前往商场购物或到观光平台游览。南昌西站在候车厅的上一层开辟了商场区域,同时在高处设置了可以瞭望整个南昌西站枢纽的观光平台;候车厅内将布置大量绿化,候车环境舒适。此外,南昌西站建设中应用太阳能板发电、电能余热利用等多项环保技术。<br> <h3>九江站</h3> <h3><font color="#010101">九江站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长虹大道60号,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九江站以9站台12线的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2013年开通的南昌西站。九江站始建于1916年,扩建于1996年,为一等站。是南昌铁路局所属中国南方重要火车站和枢纽站,也是京九线较大的停靠站。京九(北京-香港九龙)、合九(合肥-九江)、武九(武汉-九江)、铜九(铜陵-九江)均连接本站。2010年,昌九(南昌-九江)城际铁路正式运营开通,武九客专(武汉-九江)于2016年通车,九景衢(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于2017年通车,预计2020年左右,约有18条线路连接九江。</font></h3> 抚州站位于中国江西省抚州市,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昌福铁路上的重要铁路车站,也是抚州市的客运交通枢纽之一。 <br>抚州站于2011年开工建设;于2013年9月26日开通运营。 <br>抚州站站房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站场规模为3站7线。<br>作为抚州市的标志性建筑,抚州站是最能体现临川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精品工程。建筑概念设计方案以 “轴卷书开,文迎四方” 作为建筑造型的文化意象,外形如同一本展开的书卷,象征着有博大胸怀的抚州江右人迎接八方客来到文化之邦、才子之乡、江右古郡——抚州。 抚州站建筑造型特点始于设计单位对临川文化的调研、发掘与提炼,建筑如展开的巨幅画卷,以古代书简、卷轴为主要素材,结合当地深厚的临川文化底蕴,设计提炼出“轴卷书开,文迎四方”作为建筑造型的文化意象;建筑设计考虑车站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及“四节一保”的具体应用,力求与抚州城市特色和站区规划相适应,满足铁路和城市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要求;站房流线设计遵循互不交叉、短捷合理、明确清晰的原则,用立体的建造手法组织进出站人流,最大限度的缩短旅客在站内及换乘的行走距离,避免流线迂回和进出站流线的交叉。 <h3>鹰潭站</h3> 鹰潭站,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1955年2月开始修建,1958年投入使用,特等站。解放后,鹰潭车站进行了不断的改建、扩建和发展。1955年2月开始修建鹰厦线,从鹰潭直达厦门海港,全长697公里,1958年通车后,鹰潭车站升格为南昌铁路局一等站,1995年5月被铁道部批准为特等站。1998年3月贵溪站划归鹰潭车站管理,鹰潭车站由浙赣线上的三等中间站,发展到位于浙赣线、皖赣线、鹰厦线三条铁路汇合的铁路枢纽综合性特等站。鹰潭站曾经是江西省最大火车客运站,随着温福铁路、厦深铁路、昌福铁路、沪昆高铁、合福高铁等线路开通,鹰潭站地位迅速衰弱。目前鹰潭站只办理普速列车客运,其客运地位也由过去的全省第一降到省内排名第10位。<br> <h3>景德镇站</h3> <h3><font color="#010101">景德镇站建于1973年,隶属南昌铁路局管辖。现为二等站。站址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通站路</font></h3> <h3>武汉站</h3> 武汉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与武昌站、汉口站等车站及线路共同构成“米”字型的武汉铁路枢纽。武汉站由法国AREP Ville和中铁第四勘查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承建,总建筑面积370860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14602平方米、站前高架人行平台13324平方米、无站台柱雨棚143664平方米、地面层人行通道60650平方米、地面层停车场38620平方米。车站首层为铁路桥梁结构,上层则为大跨度空间流线型金属钢结构,主拱最大跨度为116米,高度为50米,最高点距离地面58米,满足了建筑外部造型和空间内部的需要。武汉站实现了“等候式”及“通过式”相结合的进站模式,旅客可在站厅俯瞰所有停靠于站台上的列车。武汉站的立面造型设计结合了武汉独具的特色,建筑的外观富有多层寓意:车站主站房设计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黄鹤,寓意“千年鹤归”,立面水波状的屋顶以体现武汉的“江城”特色,寓意着千湖之省,九块重檐组成的无柱雨棚寓意“九省通衢”,中部高耸隆起的60米高的穹顶,象征的是湖北武汉“中部崛起”,蒸蒸日上的势态和趋势。 武汉站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协会鲁班奖”三项大奖。2011年,武汉站获得“第十届Brunel建筑设计大奖”。2012年,武汉火车站被评为“全球最美建筑”,获得了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br> <h3><font color="#010101">汉口站</font></h3> 汉口站,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是中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为武汉三大特等站之一,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客站布局的“四主”之一。<br>汉口站建筑面积为19.3万平方米,站房总面积8万平方米,1座人行天桥、3个地下通道、7个候车室,汉口站共有18个站台面,20条股道。汉口站外观为欧洲古典风格,近似1903年启用的大智门火车站,两座塔楼守护两侧,站房外部的墙面、窗、檐等,都以线条和几何图形雕塑装饰,象征武汉热忱八方来客。通过设计两座对称的商度达47.60米的站房钟塔和离度达31米的弧形拱顶的中央广厅,强化汉口站站房在该区域性中轴线对景关系。在站房广厅两侧的配楼向外加设12米宽、24米高的裙楼,下设15m高架空柱廊,使车站站房正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平方向的三段式。考虑整个立面完整性,车站两端综合楼突出建筑轮廓线的节奏感对称,中间突出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立面轴线,以一个宜有鲜明特色的、具有强烈个性的、并传承具有百年历史文脉的汉口站站房形象展示给旅客和市民。车站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功能布局是以站房的流线为参照,按服联系方便管理有效、避免流线文叉的原则布置。<br><br><br><br> <h3>荆州站</h3> 荆州站,地处楚国的故都、三国文化之邦、古代九州之一的千年古都-湖北省荆州市。车站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郢城镇,楚源大道、荆楚大道和郢城大道三条城市主干道交汇于此。西邻南国不可多得的完璧-荆州古城,东邻现代化的中心商业区沙市。同时,荆州火车站是荆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对于荆州来说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是荆州的对外门户,是荆州对外展现一个沧桑巨变的千年古城的城市窗口,是荆州市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的象征。荆州火车站站房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于2012年7月1日建成通车,投入运营。<br><br> <h3>恩施站</h3> 恩施火车站,位于恩施市舞阳街道办事处枫香坪村至小龙潭村一带,在恩施市北面,站坪长2公里,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距市中心约7公里。恩施火车站是 宜万铁路全线最大的市(地)级中间站,隶属 武汉铁路局管辖,宜万铁路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关键路段,素有“三峡大动脉”之称的宜万铁路,是我国铁路“四纵四横”路网主通道之一,也是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的关键路段。恩施火车站设计 到发线10条,其中在建6条,预留4条。车站设计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高峰 客流量7000人次/天。<br> <h3><font color="#010101">红安西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红安西站位于“中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由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于2009年4月1日投入使用,为沪汉蓉快速铁路上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个重要客运站点。</font></h3> <h3>济南站</h3> 济南站,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隶属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特等站,地处京沪铁路、胶济客运专线、邯济铁路三大干线交汇处,是全路较大的客运中心站之一。济南站始建于1904年,原为德国哥特式建筑,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日耳曼风格的哥特建筑群。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主次分明:形象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要略胜一筹。车站以南立面为正面,入口砌以宽大的石台阶,与门前孔武有力的柱廊形成了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济南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br> <h3><font color="#010101">临沂站:位于在山东省临沂市,原为隶属于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分局直属的客货二等站,现为隶属济南铁路局临沂车务段管辖的客货二等站。</font></h3> <h3>青岛站</h3> 青岛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的东端车站。 青岛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于1991年拆除重建;于1994年8月8日投入运营;于2006年12月10日再次改造;于2008年8月1日重新启用。 青岛站由德国人魏尔勒和格德尔茨设计,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二大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砖木钢混合结构,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车站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座造型优美的尖钟塔,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兰山路对景。建筑双坡陡峭屋顶,钟塔的基座、窗边、门边及山墙和塔顶的装饰都用花岗石砌成,是仿半木构式样的公共建筑。屋顶为四坡顶,面覆中国杂色琉璃瓦。 <br><br> <h3>虹桥站</h3> <h3><font color="#010101">虹桥站,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为特等站,隶属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20日开工建设,2010年7月1日投入使用。上海虹桥站北端引接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南端与沪昆高速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接轨,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组成部分,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上海虹桥站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天安门广场。上海虹桥站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站房面积约24万平方米、无站台柱雨棚面积6.9万平方米,候车大厅面积约11340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1万人候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海站</font></h3> 上海站,又名上海新客站,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特等站,是上海市的第二大火车站。<br><br>1908年,伴随着沪宁铁路全线通车,原上海站正式投用;1916年12月更名为上海北站;1947年4月升格为上海总站。1984年9月,新上海站在原上海东站的基础上开建。1987年12月,新上海站正式启用。2004年8月,原上海站改建为上海铁路博物馆并开放。<br><br>上海站站房总面积为9.7万平方米,南广场面积为67000平方米,北广场面积为30000平方米,车场规模达7台15线。<br> 上海南站<br> 上海南站,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桂林路,是在原沪杭铁路内环线(又称沪新线)新龙华火车站原址附近重新修建的铁路客运一等站,也是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及3号线的交会站。目前大部分由上海始发经由沪昆线南下的列车均由该站出发,以缓解上海站(新客站)的运输压力。上海南站设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的进站口,和可以容纳近4000名旅客的12个候车室,以及两处软席候车室和城际列车候车室。1至9号站台是高站台,10号和11号站台为高站台。<br>南站的建筑设计方为法国AREP公司(集团),主站屋设计为巨大圆形钢结构,高47米,圆顶直径200多米,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整体结构,气势磅礴。<br>南来北往的火车可从主体建筑的架空部分穿行而过,意寓"车轮滚滚,与时俱进"。主站屋为南北贯通、高进低出、高架候车。大致分为三层:中层与地面同高,为站台层,设有13条铁轨和6个上下客站台,另有通道与南北广场相连,上层为出发层,设有周长为800米的高架环形出发平台、可同时容纳一万余人候 车的大空间候车区、检票通道等;下层为到达层,设有旅客出站地道、南北地下换乘大厅、 地铁一号线、三号线、即将建设的轻轨L1线、部分长途客运和旅游专线等,在站内实现零换乘。南站南北广场平面设计为园林绿地和旅游集散地,南北广场地下设计二层商铺、道路和停车场,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 <br> <h3>长春站</h3> 长春站是中国东北地区及吉林省的铁路枢纽火车站和吉林省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68062平方米,车站规模9台16台面22股道。长春站历史上4次大规模建设改造:始建于1907年,当时称长春停车场。1907年8月开始,日本在长春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买下5.6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修筑火车站,长春站,伪满初期称新京站,一些老长春市民大都称之为头道沟车站。临时火车站从1907年11月3日开始货运,12月1日开始客运。1913年3月,建成面积4000平方米的长春(新京)火车站候车室。并没有设机走线和通过线。1992年5月26日,由日本人田菊治郎和平泽仪平投资兴建的长春火车站第一代站房,以整体爆破的形式被拆除。2013年,长春火车站站房的外观从现代简约变成欧式古典,日渐破旧的站台雨棚将焕然一新,狭窄的候车室变成飞架南北的敞开式候车大厅,出站口变成宽敞通畅的出站地道。102岁的长春火车站,迎来它生命中第五次大规模改造。这项改造涵盖站房、站台、候车室等多个备受市民关注的内容,这起耗资20亿元的改造,到了2013年正式改造完成。<br><br> 乌鲁木齐站为特等站,隶属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兰新高速铁路的西端终点,是新疆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客运集散地。乌鲁木齐站总投资25.77亿元,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雨棚投影面积7万平方米。站房东西面宽约220米、南北进深约340米;采用中间高、两侧低的形态,平面如同一个“工”字形,南北面为圆弧形。站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设计高峰日客流量可达24万人,布局9台18线16站台面。<br>乌鲁木齐站建筑造型体现“天山雪海、丝路明珠”的设计意象,以流线型的造型从大地升起,圆润光洁,宛如一颗西域明珠;建筑水平舒展,融入城市天际线,体现天山雪峰的壮丽秀美,丝绸之路的源远流长,大漠沙海的浩瀚无垠;基座与屋顶形态相呼应,共同构成开放包容的建筑形象。<br> 乌鲁木齐南站因新建乌鲁木齐站,2014年9月1日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南站,现为客货运一等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客运辅助火车站,兰新铁路,兰新高铁交汇于此。<br>乌鲁木齐南站建筑面积 约10万平米,现有5个站台(共9台面),包括一个侧式站台、四个岛式站台。<br>乌鲁木齐南站主要办理由乌鲁木齐站始发,经过乌鲁木齐南站,发往喀什、哈密、库尔勒等南疆东疆城市的火车的客运业务,是南疆之星城际列车始发站,也是兰新高铁的主要经过车站。同时也有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的国际联运旅客列车。 <br>自1962年建成以来,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先后经历1984年和2004年两次改扩建。候车楼从两层,到如今的三层;候车厅从只有一个,到如今的5个;年旅客发送量从建站初的几十万人次,到如今的近千万人次。<br><br> 北屯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额尔齐斯河南岸,得仁山脚下,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东与蒙古国接壤,始建于1958年,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是新中国又一颗军垦之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师部所在地,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br>北屯市火车站,启用于2011年6月1日,站址位于新疆北屯市郊,为铁路二等站。 隶属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2011年12月28日,北屯镇正式挂牌设市,成为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原北屯镇火车站自2012年3月1日起,更名为北屯市火车站。 <br><br> <h3><font color="#010101">哈密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天山北路。建于1959年,隶属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哈密火车站是我国内地西进新疆的第一大站。</font></h3> 伊宁火车站是精伊霍铁路线上最大的火车站,也是建成后全疆第2大车站,火车站站房总面积1.16万平方米,全封闭站台,采用无柱风雨棚。车站总投资2.13亿元。车站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气息外,在方便旅客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是目前新疆功能设施最先进的火车站。<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