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人间四月”读书会肃州区分会第五次线下活动

伊蕾

<h3>  南方的十月依然艳阳高照,花潮如海,北方的十月已然寒潮肆虐,花木凋零。然而2017年10月14日的早晨在酒泉读来读去书城因为有这样一群人而一室暖阳。</h3> <h3>  “人间四月”读书会肃州区分会第五次线下活动在酒泉市北关小学书友团队的精心策划下如期而至,书友们齐聚一堂,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都是那么热情洋溢,绽放出生命中最美的姿态。</h3> <h3><br></h3><div> 有人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 </div><div> 有人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div><div>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自己在远方。在路上, 我们阅读山水,阅读历史,阅读人世百态。在路上,我们感悟生命、感悟人生,邂逅最真最美的自己。这里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静静地聆听,灵魂已然上路。</div><div> </div> <h3>或三言或两语,新书友们激动得介绍着自己,读书会因你们的融入而更加精彩。</h3> <h3>  提起卓别林,我们的第一印象或许总是银幕上的滑稽面孔,但鲜为人知的便是这面孔背后隐藏着什么?他从7岁开始流浪,童年被强烈的孤独感笼罩。24岁时才在演出中被人看中,开始了电影生涯。《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是卓别林70岁生日当天创作的一首诗歌,一位喜剧大师,在迟暮之年,褪尽一切铅华,选择归于本真。这首诗所表达出的生活和人生态度,爱护身体、活出自我、笑对人生、追求精神和心灵的愉悦……《当我开始爱自己》晨诵着这首诗,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这一刻都是那么澄澈。</h3> <h3>  这个清晨因为小娟老师而倍感温暖,在时隔半年之久我们再次有幸聆听到小娟老师带我们一起感悟万经之王——《道德经》的深邃。管鲍之交,曾国藩藏锋包身,许攸之死……小娟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真正走进了《道德经》,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娓娓阐述着老子《道德经》的一字一句,让本来读来倍感吃力的文字瞬间如涓涓细流跳跃着,流淌着,融入我们的灵肉。追随着小娟老师的感悟,我匆匆捕捉着这些美好的文字——人世间有很多东西,有比较就有甄别,优秀是对比出来的,老子的话让优秀的人不过于骄傲,让不优秀的人不过于自卑,所以人生是有希望的,是很温暖的。人世间有很多东西都是对立的,看问题一定不能走极端谁的存在都是有价值的,有黑暗的存在,才显得光明是那么的耀眼。</h3><h3> 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h3> <h3>今年暑假有这样一群人,一边行走,一边用文字记录着一路的精彩与感动,而这一切皆源于精彩一群的发起人晓蓉校长,她总能给人以力量,总能不时激发着身边人的潜能。</h3> <h3>我们爱自己,所以一次一次地出发,热气腾腾得活着,活出绽放的生命状态。出发——返回——回响,一场行走有出发终有感悟,如果单纯的走过了,却什么也不曾留下,那将是多么的遗憾。没有书写,生命便不断地消失在无数的当下里,唯留下平庸与我们做伴。于是晓蓉校长在微信群里发起了“精彩一群”2017暑假20天读写挑战。这一号召马上感染了群内的伙伴们,他们报团读写,一段文字,一段时光,岁月留痕,让生命永远在路上。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书友坚持写作,砥砺前行,收获着一段段文字,更收获着人生一场场不期而遇的温暖。</h3> <h3>每一个晚上,或者读书,或者写作,或者拜读读写挑战者的文章,或是在路上,或是在家里,每一天的读写挑战绝不落下。——她就是我们的闫晓英校长。在悲伤的日子里,她用文字打败时间,让心走进书里,让书走进人生,将生命活成一场由内而外的盛宴,走出了阴影,走向了心灵的觉醒之路。</h3> <h3>你看那戈壁荒漠,沙砾飞扬;你听那风沙呼啸 , 肆虐持强。而胡杨却在沙漠上站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一座永恒的雕像。</h3> <h3>读书会上,雪梅老师和着音乐深情地朗诵着阿紫的《生如胡杨》,一句句优美的诗词在雪梅老师那富有感染力的声线中犹如世间最美的音符跃动在我们的耳际,宛如胡杨在风中如泣如诉。“你也许在为患得患失黯然神伤,你也许在奔波的路上迷失了心海的方向,你也许在物欲横流中浮躁了深邃的思想,你也许在世俗的纷扰中无法抑制膨胀的欲望。那你就来大漠,来看一看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看一看生长在戈壁滩上高傲的胡杨。”</h3> <h3>活着就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狄群老师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积极的生命状态,努力迎着阳光不断向上生长。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而上苍总是会眷顾这样努力绽放着的人,与晓蓉校长的有幸遇见,在生命的路上因为与人间四月读书会的美好期遇,,她遇到了更多发光闪亮的人,这种美好的相遇芳菲了狄群老师的人间四月天。</h3> <h3>孩子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同行着者,陪他一同游戏,一同读书,一同运动是我们每一天触手可及的幸福,而最甜蜜的是陪孩子一同远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每一年的假期她都将带孩子出发,或远或近,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珠海……都留下她与孩子的足迹。她就是北关小学的伊蕾老师。2016年7月他们奔赴了一场别样的远行,冒着洪水前往湖北武穴参加全国第二届教育行走,这一走便与教育行走结下不解之缘。因与教育行走结缘的她先后两次带孩子一起参加教育行走,下一站下下一站都将会是满满的期许。</h3> <h3>在今天的读书会现场伊蕾老师带着他的孩子毕翔及孩子的好友王逸宸一起为我们诵读了汪国真的《走向远方》。</h3> <h3>“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一场心灵的美容。”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张莉老师这样说,而张莉老师声情并茂,真情实感传递给我们的何尝不是美的盛宴?《拜一拜都江堰》、《海上花,梦中人》 她用真切的情感,细腻的文字记录下在路上的心情,而我们亦随着她笔尖尚存的温度,充满生命的文字一同走进都江堰、走进上海更走进了张爱玲。</h3> <h3>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都应该有一次西藏之旅,因为:西藏,是—种境界。西藏之旅,不仅是身体之旅,眼界之旅,也是心灵之旅。在这呼吸都困难的高原,你很容易被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打动,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西藏。&nbsp;2016年8月10日丽琴老师一家自驾沿着川藏线向向往中的西藏出发,只因她喜欢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青藏线走的是公路,川藏线走的是精神。因此,四十岁已不再年轻的她轻狂了一次。听着她的讲述西藏之旅惊险与刺激,西藏离我们又近了许多。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临行前丽琴老师将后备箱除了生活必需品外,装满了书,本等学习用品,只因为她是老师。虽然这些在她看来宝贵的物品在那些藏区孩子眼里远不及糖果食物来得重要,我仍被这样伟大的教育情怀深深打动着。</h3> <h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淌着,一个早晨的时光倏忽而逝,但生命却因这样的相聚留痕。感谢读来读去书城李总及全体工作人员对我们读书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在这样一个优雅的环境里静度一个早晨的美好时光。</h3><h3>生命已然上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无法得知输赢,关键是,每一步,我们都要内心纯粹,用力的往前走,而在这路上,我们注定会与很多美丽的错误狭路相逢,也只有内心纯粹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h3><h3>亲爱的书友们让我们期待下次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