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手谈

<h3>  &nbsp;</h3><h3> 油铺街——一条混杂着烟火气和仙气的老巷。</h3><h3><br></h3><h3> 早嘎几年,从湘春路的富雅里搬哒河边头,有时候为抄近路,常年四季从湘雅路文昌阁拐进油铺街,再横过芭茅洲巷回到位于竹山园的巢穴。</h3><h3> 话说这油铺街虽然称之为街,其实也就一里多路长,与其说它是街,倒不如说它说是一条天然的单行小巷,巷子南临湘雅路,与三角塘遥相呼应,西望湘江河边,北至竹山园口,和芭茅洲巷、风华巷、小王家巷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小路相互勾连、纵横交错。</h3><h3> 巷子很窄,一台面包坨开进来都会出兮兮,搞得行人都要侧起身子、伴哒墙壁梭。沿着巷子口一直走到当头,是一怕莫连很多北门的老口子都冒听哒港过的叫做新竹的小学,名字取得像某个羊毛衫品牌厂的子弟学校,有些令人费解,我琢磨半天,估计是那种教育部门因解决老城拆迁设置的网格学校,顾名思议,从新河里到竹山园,所以叫做新竹小学,当然也许是献灵泛,或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据说原来叫做芭茅洲学校,名字其实诗意得多。</h3><h3> 听老班子港,曾经的油铺街油铺林立,故因此得名,名字倒也直白,不似如今的一些地名和路名尽取些泊来的莫名其妙的洋名,娇柔造作充满脂粉气,如今,当年那无数的油铺早已被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的的杂货铺、理发店、水果店、小吃店等取而代之,但油铺街的名号和安逸自得的市井本色却保持至今。巷子口的三毛粉铺、再往里头一点的酱油炒粉、猪油拌粉、油货摊上刷辣椒水的兰花干子,当然还有太阳天里巷子深处牛奶树上的亨亨,都是这条街上细伢子、细妹子的最爱,一条老街,春去秋来,想必也是见证了不少叛逆飞扬的青春。</h3><h3> 虽是老街,巷子中间也有两家正儿八经且有些神秘的单位,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警备区王家巷离职干部休养所,一是长沙市花古戏剧院,巷子里的人们习惯称它们为“王家巷干休所”和“市花”,除此以外,当年这里还出了一个让街坊邻里引以为傲的在中国体坛也算响当当的角色——熊倪,如今体而优则仕,已是湖南体育界的领军人物。</h3><h3> 一条老街,一段故事,巷子里的居民依旧过着年复一年、波澜不惊的日子,悠闲地栖居在这里。睛日里,咋咋呼呼的小粒子们从油铺街头疯跑到巷尾,大人们在街边头不徐不疾的聊着天、择着菜、扯着谈,起得晏的蹲得街边漱口、洗脸,两个肉包子就着一口热茶便打发一餐早饭,竟也心满意足。</h3><h3> 雨天里,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滴滴答答,掩盖着往日的喧嚣,凼眼里跳跃着一朵朵白色的小水花,又别是一番感觉,让人不自觉的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nbsp;</h3><h3> 尽管对油铺街被油垢浸渍的小路和空气中蔓延着的市井味谈不上喜欢,却还是垂青于油铺街人置身事外的无忧风情。或许是在这座古城生活了很多年的缘故,对这些老街老巷竟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总是不自觉的把皇城根下的老胡同串子和上海滩的石库门以及苏杭的软糯里弄都给比下去,真正的护短到死。</h3><h3> 随着棚改的推进,油铺街附近的北正街、二马路等老街的拆迁早已尘埃落定,油铺街的消失也将和当年挤密挨密的油铺一样,迎来灯尽油枯改头换面的变迁。难说是喜悦还是不舍,就像这条老街从古到今混杂着浓烈烟火和淡漠仙气的秉性,混沌迷离,生生不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