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覆卮山属于四明山支脉,地处浙江省上虞、嵊州、余姚三市交界地带,上虞市的最南端,海拔861.3 米,主海拨高864米。 因东晋时代的诗人、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山高而尖,耸立在荫沄溪旁,兀立于群山之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更有一条石河巨石滚滚,顺坡而下,气势壮观。2007年,经国内专家韩同林教授实地考察,确定此处石河为第四纪冰川遗迹。从此,前来此处登山攀岩者络绎不绝。 </h3><div><br></div><div></div><div></div> <h3>覆卮山有三奇:山奇、石奇、水奇。春夏间常见烟云缭绕,冬季则有白雪皑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br></h3><div></div><div>三绝一、世纪冰川 </div><div> 覆卮山半山腰上,三条由重重叠叠、浩浩荡荡的巨大鹅卵石汇成的石河呈"川"字形排列,蔚为壮观,令人称奇。疑为第四纪冰川遗迹。 </div><div> 200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在国内对冰川研究有较大影响的专家韩同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通过对覆卮山半山腰上的石河群实地考察后,确定其为第四纪冰川遗迹,考察组发现覆卮山一带在二百九十三百五十万年期间曾经经历的二次冰川运动,并发现了冰臼、冰斗、冰溜面、冰川漂砾、U形谷、角峰等冰川遗迹的许多显著地貌特证。</div><div></div> <h3>对万年石浪的期待,那怕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h3> <h3>二个美女领队。</h3> <h3>驴友感知</h3> <h3>驴友的各种美照,羡慕死我了!</h3> <h3>互相帮助,团结友爱。</h3> <h3>路途中百态</h3> <h3>环保的模范!</h3> <h3>有驴友说是茅善玉的滴传,我都搞糊涂了,难道和我一起吃过饭的孙徐春变成茅善玉了?</h3> <h3>三绝二、千年梯田 <br></h3><div>以前为解决吃饭问题,在海拔500米左右处的山腰上开垦了700亩梯田种植水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些"梯田"就逐渐荒芜。</div><div></div> <h3>住在这山清水秀的古村落,你是否会产生不想离去的感觉呢?</h3> <h3>三绝三、高山草甸 <br></h3><div> 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顶地带,一片草海绵延数千米,春天草色青春、野花滥漫,夏季满坡披绿、彩蝶纷飞,秋天成片的芦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银色的光,在微风轻轻的吹动下变得更加婀娜多姿,冬枯山野,又有一番独特的景观。还不时可见家养野放的黄牛悠闲自在地满山坡觅食。</div><div></div> <h3>这次覆卮山的徒步,刚开始就因为手机不小心摔坏而无法拍照,也因为查看手机而造成与团队暂时失联,更因为下大雨造成山地路滑的原因使我们无法去亲眼看一下高山草甸……。</h3><h3><br></h3><h3>但是徒步中的点点滴滴却都使我特别感动!期待下一次的出行。</h3><h3><br></h3><h3>另外,在此对驴友分享的照片表示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