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俄亚纳西族村寨掠影

张敏

<h3>前期摄影:张敏</h3><h3>后期制作:张敏</h3><h3><br /></h3><h3>背景音乐:纳西歌伴舞</h3> <h3>又看见北纬摄影大师今年发出的越野车"穿越泸亚"川滇环线摄影线路信息,回忆满满。</h3><h3><br /></h3><h3>从稻城亚丁到泸沽湖,有一段只能用越野车穿越的深山之路,秋季时分一路绚丽多彩、一路艰难险阻、一路刺激无限。</h3><h3><br /></h3><h3>越野穿越需要两天时间,俄亚纳西族村寨是中途停宿过夜的唯一选择。</h3><h3><br /></h3><h3>2016年深秋,我跟着北纬去了那里。(穿越泸亚越野的风景片,将用另一个美篇制作)</h3> <h3>沉寂一年的"穿越泸亚"片子再次翻出来看看,挺有意思。稻城亚丁东南部深山老林中的俄亚纳西族村寨的人们,是这一路走来对焦人文摄影较多的地方。</h3> <h3>俄亚纳西族村寨,是个真正"鸡鸣两省五县"的政域交界处,处于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位于大凉山彝族居住地更西部的山区——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边缘,极度封闭的自然环境,四周没有像样的公路、重重大山与条条大河环绕包围,道路崎岖交通闭塞。</h3> <h3>村寨由蜂窝状石头风化土垒起的平顶木梁屋依山而上,这里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与东巴教盛行中心,因为停留时间只有一宿,没能深入拍摄东巴教更多的人文片子。</h3> <h3>短短两小时,我在山脚下河流边的石桥旁蹲守拍摄,这时正值村寨孩子们傍晚上学去的时候,学校就在湍急河流对面(金沙江支流),那是一座村寨唯一现代化建筑——&quot;白宫&quot;,孩子们上学必须经过石桥。</h3> <h3>"白宫"是社会献爱心的结晶,纳西族的村寨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们白天在家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看护更小的弟妹、打猪草、劈柴喂畜,因此学校安排晚上两节课,腾出白天大半天时间让孩子们回家帮助大人干活。课外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书包放在学校,不需要背回家。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解决不少孩子因为干活不得不缀学的问题。</h3><h3><br /></h3><h3>上学读书去学校,是孩子们一天中最高兴最愉快的时候。学校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最喜爱的地方。上学的路上,是孩子们希望的梦想,也是孩子梦想的开始,</h3><h3><br /></h3><h3>住在山上的孩子们结伴跳跃在山间小路上,踢毽子跳绳,一路玩耍上学校。孩子们的好奇心蒸蒸日上,他们接受外部世界的速度,使得他们穿着、举止更趋文明和理性。</h3> <h3>石桥旁,住着26岁纳西族年轻人平措的新家。平措的妻子叫啊和,"和"是纳西族大姓。他俩生有两个男孩,小的还不足半岁。纳西族人长相都不错,平措和他的妻子挺有夫妻相,也好看,看着他们,就让我想起电影芙蓉镇的男女主角姜文和刘晓庆。</h3><h3><br /></h3><h3>一家人的生计都在平措身上,种地、劈柴、有时走马帮运输赚些钱贴补家用。平措有个妹妹平姆,16岁,未嫁,经常过来帮哥嫂干些家务。平措一家的日子,看得出来过的还不错,秋季丰收的玉米已经囤满了二层储藏室,干辣椒挂满了一堵墙,冬季取暖做饭的柴火占据了院子一小半。要让一家人平安度过整个冬季,平措的担子不轻啊!</h3> <h3>平措院子后面山坡上住着一大家子,纳西族女主人是个好客豪爽的人,看见我向她家张望,就主动招呼我和朋友上了她的屋顶,那是一个晒场,秋收的玉米都在这晾晒着,女主人因为玉米丰收乐得合不拢嘴。站在她家屋顶放眼望去,半个寨子尽收眼底。<br /></h3> <h3>自从稻城亚丁和泸沽湖景点开发后,到俄亚村寨留宿的客人多了起来,徒步旅行、越野旅行的游客摄友更是喧哗了俄亚,加上政府扶贫工作的落实,这里的纳西族人对外部世界的人们更加热情了。尽管如此,俄亚大寨仍然交通不便,马帮、驴驮还是纳西族人日常寨子里外搬运的主要工具。贫困仍然是俄亚的主要问题。</h3> <h3><br /></h3><h3>今年的"泸亚越野"川滇环线摄影线路,还是北纬摄影大师带队,想必一定有更多的摄友加入北纬团队。如果你看到此文后去了那里,希望多拍些纳西族人文片,等着你的大片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