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竞技展风采 ,智趣课堂促成长 —记新博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活动

半壶纱

<h3>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新气象。为了提高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提高幼儿园的整体保教质量 ,发挥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所有教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学互助,共同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园于9月中下旬开展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全园教师参加展示活动,听课活动和课后评价活动。</h3> <h3>  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前的教具准备到活动过程的组织,都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环节,创设互动活动氛围,注重幼儿的参与,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多维表现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学中玩,玩中学。</h3> <h3>  教师们提前主动跟教研组长预约进行授课。上课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对待,精心设计教案,活动过程设计巧妙。她们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的教学仪态,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凸显了一定的教学功底。</h3> <h3>  佳佳老师的托班课题《找朋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知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建立亲密的友谊,让幼儿逐步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感受有了朋友便不再孤单,也会非常快乐的情感。课堂气氛活跃,别看年龄最小,每个人都能够较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动较为充分,幼儿能在后面的互动环节边拉着手转着圈唱出歌曲。</h3> <h3>  欣颖老师的课题是《青蛙跳荷叶跳》,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托班的宝宝特别喜欢模仿性活动,在模仿动作中老师和孩子以扮演不同角色的互动形式进行,教与孩子的学的过程显得自然又和谐,因为兴趣驶然。</h3> <h3>  每当跟小朋友们做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的时候,他们对毛毛虫都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但兴趣点各不相同。教师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尊重幼儿的自主活动。由此,凡凡老师设计了手工课题《毛毛虫》,来进一步延伸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h3><div><br></div> <h3>  陈鹤琴先生说:“我们主张幼儿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去引导儿童。”他主张在玩中学,因为玩是孩子学习的第一需要。</h3> <h3>  本次雪妍老师和梦云的课题《小手变魔术》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周围的事物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显得轻松愉快。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现各种各样的动作,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同时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h3> <h3>  在他们眼里,小手有着神奇的变化,从整只手到单个手指,从指甲到指纹,他们都充满了好奇,从中知道了自己的小手会做许多事情,小手的用处真大!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br></h3> <h3>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通过故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启迪智慧,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h3><div> 春晓老师的课题《三只蝴蝶》,自觉地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地为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开放性思维,体会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感情。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div> <h3>  礼仪一直是我园师生和家长坚持做的品格教育,晓晓老师的课题《电话礼仪》,通过情景教学,感受接打电话的乐趣,愿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到了与人正确愉快地交往。同时也了解到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h3> <h3>  周雪老师的课题《变魔术》,幼儿的观察受孩子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支配,因此常常观察不切重点、目标。另外幼儿容易对颜色的认识容易混淆,所以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对事物产生兴趣,并尝试去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本次活动利用瓶子和颜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巩固幼儿对红、黄、绿颜色的认识,幼儿对活动感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形象,在活动中认真观察,大胆尝试,体验发现的乐趣。</h3> <h3>  燕茹老师的手工课题《可爱的小羊》,活动开始展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h3><h3> 通过提问的方式,幼儿注意力集中,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也为下面活动的展开铺垫。利用课件图片,形象直观地让幼儿了解故事人物。教师通过故事的方式展开活动,不仅增加了活动趣味性,也使幼儿的注意力被集中,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教师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地帮助小羊解决问题,调动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出整个活动重点在:动手制作“羊毛大衣”,激发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帮助幼儿更加清晰地学习、掌握操作步骤与方法。</h3><div><br></div> <h3>  作品展示,帮助幼儿看到他人作品,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发展幼儿审美情趣。</h3> <h3>  糖果是宝宝们爱吃的零食之一,对于宝宝爱吃糖果却不能够按时刷牙、漱口,使宝宝们有了蛀牙。利静老师的健康活动课题《小河马拔牙》目标是让宝宝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漱口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故事讲述语言生动,充分吸引幼儿兴趣,课堂氛围活跃,幼儿表达积极。</h3> <h3>  颖颖老师的艺术课题《有趣的面具》让幼儿认识各种面具,并且尝试用各种工具进行脸谱装饰,练习涂,剪技能,同时体验装饰面具的乐趣,自己动手感受成功的喜悦。</h3> <h3>  贯穿活动全程,无一不在体现着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对活动的重视,更是对自己工作及幼儿的负责与热爱。活动过程中,老师们就像一个个表演家,以丰富精彩的肢体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言渲染引导着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是一个精彩!</h3> <h3>  秋天到了,世间万物有什么变化呢?丽芳老师《秋天到了》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初步理解秋天的明显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喜欢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知秋天丰富的色彩。</h3> <h3>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张老师的数学课《相邻数》 ,有趣的互动游戏,和谐的课堂气氛,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寓教于乐,收获满满。</h3><h3><br></h3> <h3>  羽嫣课题绘本故事《没耳朵的兔子》,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过绘本,通过绘本中的图片来猜想故事的内容,它的文字很少,但是画面却很形象逼真,让孩子们在观看绘本的同时感受到了它的有趣性。这节课羽嫣老师通过制作课件,一下子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角色的表情、动作,小朋友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感受体验没有耳朵的兔子从孤单伤心到快乐幸福的心理变化,懂得只要付出和友爱就能收获幸福和快乐</h3> <h3>  课后大家采用教师自评、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及时进行了评课,力求说出自己的感受、反思、认同,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针对教学环节中的亮点,不足,畅所欲言,就活动目标的完成,活动过程的组织,活动游戏的开发 ,师幼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们一致认为这次公开课活动组织扎实有效,受益匪浅。</h3> <h3>  通过公开课展示活动,推动了幼儿课程经验研究,提升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引导教师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不同的教学活动实施途径,并积极将核心经验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提升了园所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所有教师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