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已是梦景;发小依然情真——记中新街晚报大院宿舍发小茶话会。

闲云

<h3></h3> <h3>2017年10月11号,府河畔一茶坊里欢声不断。原中新街50号大院的发小们欢聚一堂,吴老笔下描绘的“大院有30多个孩子”那天竟然参加茶话会的达20余人,是几次发小聚会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虽然大家都是花甲之年,叙起往事仍童趣盎然。</h3><h3> 发小们在70——80年代相继成家立业,大多数离开了多年生活的大院。大院也在1993年被拆迁,我们曾经的温馨庭院变成了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部分。</h3><h3> 对我们长大成人的大院大家都有说不出的深厚感情。当我们步入花甲之年后更是怀念那装满我们童趣的温馨大院。</h3><h3> 对于我们以后会陷入对大院的深深情思, 咱们的前辈,深受大家敬爱的吴老似乎早有先见之明,这位笔耕了一辈子的老编辑退休后于26年前受报社约稿写了我们的大院生活。虽然吴老已经仙逝,现在来看她的遗作依然是是那么亲切,那开始模糊的大院印象在吴老的笔下逐渐清晰,活了起来。感谢吴老为我们留下这永恒的记忆。</h3> <h3> 中新街大院 </h3><h3> 我在成都居住半个世纪。迁居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中新街一处宅院。前门在闹市,后门在僻巷,我就在后门里占房两间,整整住了30年。</h3><h3> 这所院宅,三进一伍,大门前一对小石狮。前进一个小天井,角上一株老枸树。扶摇直上,入夏就把小天井遮盖得凉幽幽的。</h3><h3>两边各有房屋三间,中间一个大厅。早年是院内孩子们捉迷藏,跳橡筋绳的小天地,现在已经是院内的自行车场了。</h3><h3> 大厅两侧也各有小房间两间,光线特别幽暗。厅后世第二进的天井,比前进的大些,两角也有两株老树,一是桑树,另一株也是枸树。</h3><h3> 两个天井里的两株枸树叶子,全院人家都喜欢用来擦洗盆子,还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h3><h3> 天井两侧也各有房三间。面对天井是五间正房,外语颇宽的廊檐,可供放八仙桌吃饭。因为房间很长,后来就被分割为二,前后都住了人家。</h3><h3> 最后一进是从正房边一条小巷通进去的,天井比前面的大,靠墙还有石砌小平台。面对正房靠后门有房4间,大概算下房了,房子质量差些,但是深入后庭,更见安静。</h3><h3> 天井角上有水井一眼,石榴树影株,傍于后院公用厨房外面。后来,自来水代替了井水,井边就成了邻居们纳凉的宝地。</h3><h3> 石榴树后来被大风吹折,院内孩子在植树活动中,补种了有株桑树。而今,这桑树已经长上房顶。成为后院唯一的一把遮阳伞。</h3><h3> 院里从五十年代起,居住着20里户人家,最早有30几个孩子。文革当中,大半下乡插队,现在都长大成人了。在这班孩子的黄金童年,这所大院也处在一个黄金年代。大院清洁和睦,因为不少户主是报社的编辑,记者,要上夜班,午夜才能回家。大院夜不闭户,也没有闹过盗贼。</h3><h3></h3><h3> 当年这些邻居,多数有几个孩子。作为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生活说不上富裕,但是大人,孩子的精神充实。使我至今常记不忘的是孩子们好学,爱劳动,没有恶习。每天放学,各家门口和几个天井里密度放着大方凳和小板凳,一个个男女孩子就在那里做作业和温习功课。晚饭之后,帮的人做些家务,就一起在大厅游戏。</h3><h3> 每逢星期六或者假期的清风月明之夜。孩子们还聚合在后院天井的石台上表演文艺节目,有时候能够凑数十几个节目。不仅仅有唱歌,舞蹈,乐器演奏,还有口琴,短笛,铜钹,小鼓的齐声合奏,最小的一个男孩也抱上一支假胡琴上台做样子。老人们自带小竹椅,坐在房檐下当观众,满院洋溢着欢乐。</h3><h3> 王妈作为院内一位街道积极分子的家属,经常带领全院的孩子们与课余之后打扫公共场地。节日前后,更是彻底。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个大院一直是个卫生院落。</h3><h3> 今天,大院的第一代老人大多先后作古,第一代做小演员的孩子们,已经一个个做了爸爸妈妈,我也白发苍苍,做祖母和外婆了。但是大院充实欢乐的往事,在我们那班老户长和孩子们的记忆中,还是那样甜蜜,令人无限怀想。</h3><h3> 吴亦兰</h3><h3> 1991年8月</h3><h3>————————————————————————————————</h3><h3>------------------------------------------------------------------------------------------------</h3> <h3>图片上是我们的父辈。我家在56年搬进去的时候,吴老描写的后院公共厨房就是报社的食堂厨房,前院大厅还是饭厅。每家都是木地板,红漆还新。解放前这里是一家银行机构的办事处。估计修建于40年代。</h3> <h3>人也许是上了一点年纪,就喜欢怀旧了。我自认为还不是一个十分喜欢说老话的人,但却在梦里常常回到中新街50号。这不知不觉的怀旧,又常常让人感慨万千!——发小——</h3><h3></h3> <h3>中新街50号这个留下我们欢乐的地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发小——</h3><h3></h3> <h3>小加、我的感受与你相同。离开50号后,我曾有多次搬家,但这些住处印象非常模糊。而只有50号印象是那么的清晰、深刻。梦里经常梦见它。——发小——</h3><h3></h3> <h3>我比你们还要深点,我清楚记得我们搬开中新街是93年,我刚刚40岁。90年代我经常梦到它。可以说是魂牵梦绕。用电视剧的歌来说中新街50号有我们的童年和青春在流浪。——发小——</h3><h3></h3> <h3></h3> <h3>我们的父辈依然健在的老报人廖叔知晓大院的发小聚会,不顾年事已高,执意打的前来。这些已经年逾花甲,那时的小屁孩们顿时雀跃了起来。廖叔基本上没费多大功夫就把这些娃娃的名字分毫不差地喊了出来。大家都记得廖叔曾经是跑文艺口的。经常摸几张电影票给这些娃娃打牙祭。</h3><h3></h3> <h3>我无数次梦中来到中新街50号老院子。在梦里从大门走到二门,从前院走到后院都不见一人,仿佛置身于无声电影。后来几次醒来都在想这是咋的喃?哦我明白了,是太想见院子里的小伙伴了!于是就有了几年前第一次发小们的聚会。前二天我们又聚会,这一来一触即发都有梦索50号的情结!——发小——</h3><h3></h3> <h3>三十年多年了,你还是没咋过变!</h3><h3></h3> <h3>谢谢闲云,珍藏的记忆,把它带到天漄海角,永存心间 ——发小——</h3><h3></h3> <h3></h3> <h3>悠悠大院情<h3></h3><h3>梦牵魂绕心</h3><h3>懒云窝齐聚</h3><h3>相约恨晚时</h3><h3>——发小——</h3></h3> <h3>闲云让我们又重新聚会了一次 ——发小——</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谢谢闲云的精心制作。一段抹不去的珍贵记忆,一幅相邻乐善的心中大院 ——发小——</h3><h3></h3> <h3></h3> <h3></h3> <h3>中新街就是我的“中心街”,上面永远驰骋着童年,少年,青年时幸福,美好的回忆。——发小——</h3><h3></h3> <h3></h3> <h3>看到闲云编辑有想流泪的感觉,谢谢闲云同时祝院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健康快乐,相聚下一次。——发小——</h3><h3></h3> <h3></h3> <h3>回乡探亲之旅这么快就结束了,好舍不得,好象昨天才回来似的。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只好掰着手指头数下次回来的时间了。</h3><h3></h3><h3>这回探亲,收获甚丰,见到了那么多几十年不见的发小,那相聚的情景是不断浮现眼前,让我好生留恋, 我不禁叹息:还是家乡好。愿家乡更加美好,愿发小们更加幸福,快乐,下次再见。——发小——</h3> <h3></h3> <h3></h3> <h3></h3> <h3>曾经不想聚,都是些高年级的男生女生,小时候相差一岁便很有距离。一番思想斗争,来到懒云窝,看见热情的哥哥姐姐,一切都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心街50号。全都复苏了!那久违了的熟悉的面孔,不管年纪有多大都不会改变。没有生疏,没有隔阂,只有大院亲情。同为五十年代出生,年龄已经不是问题。长辈们相继离世,我们更加亲近。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老与不老都没有关系。<h3></h3><h3> ——发小——</h3></h3> <h3></h3> <h3>魂牵梦绕,抹不去的回忆!</h3><h3></h3> <h3></h3> <h3>闲云。非常感谢你!看了你的制作热泪盈眶。它勾起了我深深的思念,思念我的爸爸、妈妈,思念大院里的父辈,思念一起成长的发小,思念50号的点点滴滴...——发小——</h3><h3></h3> <h3>府河流水波不兴,</h3><h3></h3><h3>懒云茶坊笑声鼎;</h3><h3>鬓发染霜花甲人,</h3><h3>笑谈当年小頑童。</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梦见自己的父母,姊妹,院子的长辈,发小,经常梦到.</h3><h3></h3> <h3></h3> <h3></h3> <h3></h3> <h3>我看了庆庆妈妈的文章,老院的景像历历在目,好像又回到了中新街50号!给人最感慨的还是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友爱,善良,活跃。我最感谢的是,我经常到各家去蹭睡觉,都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小笳,苏华,小毛,彩彩不宽的床,都是我的梦乡。廖叔叔常常给我拿些市面上买不到的书籍资料,并指导我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在我身体有点毛病时,是汪老师带我到华西医院看病。我更记得的是,小伙伴们经常一起去排班买菜,一起去粮店拉红薯,一起去耀华买蛋奶冰淇淋,一起上街看造反派的游行示威。在韩凡,庆庆的带领下,走路到四川师大看凉山阶级斗争展。一起一起的活动还有很多。那个时候,很多家里没有大人,都是自己管理自己。谁家今天吃什么菜,大家都知道,甚至还在别人的菜碗里夹两筷子菜来吃。大家好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 。虽然那时候是我们蹉跎的岁月,但也有我们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点点滴滴的回忆,共享。——发小——</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一段成长的经历。——发小——</h3><h3></h3> <h3> 八月桂花香未断, </h3><h3></h3><h3> 懒云窩内尽欢言。</h3><h3> 发小一别几十载,</h3><h3> 相见已是双鬓染。</h3><h3><br></h3><h3> ——发小——</h3> <h3>虽然这个院子已经拆迁了几十年,感觉就在眼前</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是的我经常去看看,还是很有感情的,难已忘怀!</h3><h3></h3> <h3></h3> <h3></h3> <h3>闲云,你让我们美好的记忆更加具像了啊,谢谢!——发小——</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今天才看到吴孃的两篇文章。尤其是写我们院子的。很感动。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当年扬在国外。她的同学告诉他有这篇文章。寻觅了好久。我也在外地工作,找不到。今天终于看到了。立即保存下来——发小——</h3><h3></h3> <h3></h3> <h3>谢谢闲云,真好,感动人心,祝福大家健康,快乐,开心每一天! ——发小——</h3><h3></h3> <h3>心中大院一路去,府河故地今又聚,遙忆当年发小时,更惜欢声笑语情。——发小——</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