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九月心语秀香读《不输》

心语_秀香

<h3>  🌹🌹🌹心语~秀香2017.9.3号读《不输》27卷,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h3><div> 从善如登,从恶如流。学好不易,学坏难。因为学好需要有勇气面对困境需要更强的管理自己,这个是需要极深的智慧和莫大的勇气和管理的。而学坏或者堕落,只需要顺应人懒惰的天性。一个孩子不管父母有多么优秀,未必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但是,父母身上的缺点尤其是性格的缺欠,定会投射到孩子的人格里。作为父母我们为了更好的影响和陪伴孩子成长,要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就要先教育自己,从自我成长开始。</div><div> 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与时俱进的成长和学习。了解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给孩子不同时期引导和陪伴。只要爱学习改变和成长的父母,才能够给孩子安全有爱的环境。其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良好的沟通是教育影响孩子改变成长的金钥匙。沟通不是我们单方面的说教,不是我们强势命令捆绑,而是接纳包容之下的换位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平和的建议。</div><div> 🌹🌹🌹心语~秀香20179.12读《不输》卷首语:最厉害的武器是榜样</div><div>每收到《不输》最迫切想读的莫过于卷首语,今天读怀着信仰之心拜读28卷首语。</div><div>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尊重、理解、鼓励,还是引导、规矩、塑造或者说约束、管教、惩罚?就教育而言,育己即是育儿,育儿更是育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一个家庭中只有父母自己能够教育自己时,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而生活中,父母经常要求孩子照我说的去做,不要学习我的样子。这是父母不能真正解决孩子教育的原因所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榜,样就是一种影响力,就是楷模和示范。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然而然会追随信任和尊重父母。王人平老师的观点:生活就是教育,榜样的示范是父母重要的育儿能力之一,是孩子愿意尊重和信任我们的前提和基础,是育儿的主要途径和方式。</div><div>榜样要从两方面来示范:一:物质世界层面。与孩子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每天在现场直播。你的所作所为,一定会投射给孩子。想做作孩子人生的榜样,要从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的小事要求和管理自己。二:精神世界层面。作为父母我们有一颗善良正直的爱心,有坚定不移执着的奋斗和担当的精神。平等尊重友爱每一个人,把爱和微笑播撒家庭和自己身边角角落落。</div><div>做一个好父母,做一个好榜样。不是批评指正不是要求说教不是我说你做,而是借助对孩子的爱和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完成自我世界。</div><div><br></div><div>&nbsp;</div><div><br></div> <h3>心语~秀香2017.9.16读《不输》28卷,专题策划:《跟孩子做朋友的艺术》之一,别在该管教时和他做朋友。</h3><div>现在,许多父母比较热衷于和孩子做朋友,也许这跟小时候自己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父母这代人,小时候渴望自己的爸妈温柔一些、和蔼一些,蹲下来听听我们的心里话,就像朋友一样尊重我们一点,可能这种心理“诉求”大多没有被满足。当自己成为父母后,我们就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弥补自己成长中的感情空白。同时,怀着对孩子无限的爱满足,从而成为一个过分强调尊重、平等、温柔,有求必应的好爸妈。这样,是把好过于狭隘了。对于孩子认为的好而言,无异于给我想要的选择和希望的自由。如果父母一味地讲尊重平等自由,让孩子做出自己年龄能力之外的选择,是对孩子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和孩子做朋友,是接纳孩子的情绪感受,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苦恼,给他年龄范围之内的选择权利。就是给予一个边际之内适度的选择和自由,(以不妨碍伤害别人为底线)让孩子在适度的范围拥有自由和选择。</div><div>孩子是成长中人,由于他的价值观没有形成,认知经历和一些社会俗成有限,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应该的,而这些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我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教育和引导的,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美国杜布森博士说:管教孩子首要原则是让孩子学会尊重和服从父母,孩子经常挑战父母的权威,但是心底又渴望父母执行权威和管教带来的安全感。其实,每一个父母的权威是有有效期的。随着孩子年龄逐渐成长,我们逐渐从孩子生命舞台中退出。如果,一个父母在自己的有效期中正确的帮助孩子确立界限和规则,在不伤害孩子和羞辱孩子的前提下,完成对孩子的管教和陪伴,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任。</div> <h3>心语~秀香2017.9.20读《不输》28卷,专题:和孩子做朋友的艺术,和孩子做朋友请避免这两点。</h3><div>当今社会,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朋友。给孩子平等尊重和自由,但对一个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形成的孩子(18岁一下)有两点需要我们父母避免:</div><div>&nbsp;首先,不断向孩子诉苦不合适。朋友,在某种意义是一种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精神伴侣。可是,父母如果把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投射给孩子让孩子来分担,孩子价值观没有形成,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父母让孩子承担什么,他就承担什么。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病态的坚强或极端的脆弱。如果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尽可能地不让孩子看到生活中过多的阴暗面,多让孩子看到光明面。其次,不适合过度给孩子自由。教育或管束意味着爱与关怀、安全和负责,意味着被寄予希望和信心,意味着少走很多弯路。过度的自由放任则意味着孩子没有安全感。没有管束的孩子,会以无数次试错排错的代价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规则。纯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围栏中的儿童才拥有真正的自由。</div><div>每个父母是成年人,我们的内心应该是强大而坚强的。为了孩子(18岁以下)我们应给孩子创造心灵成长的明丽空间,让孩子拥有一个无比美好温暖的童年。自由,不是不着边际无拘无束而是一个有度的自由,规则范围内的自由。如果无限放纵,孩子到社会中会到处碰壁,孩子会被盲目的自由所累的苦不堪言。在规则和边界之内才会有底线和安全感。有边际的规则才是爱。</div> <h3>心语~秀香2017.9.22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8卷,专题策划:跟孩子做朋友:妈妈和孩子做朋友的“假”友谊</h3><div>&nbsp;案例中妈妈是真的想和孩子做朋友?不是,是想更多地了解你和控制孩子。让孩子按妈妈的意志行事,让你的言行在我的掌控之下。如果是这样的实质你是孩子愿意和妈妈做朋友吗?如果父母抱着的心态和孩子交朋友,最终的结果只有分崩离析,亲子关系会一步步恶化。</div><div>朋友是相互支持,尤其在个人喜好上,只要不违法,都会给予精神和一些行为的支持。世界上任何人不能拒绝真诚,而父母对孩子的真诚是无条件爱而不是功利的自我满足,而应该是用真诚和时间赢得真正的平等尊重。</div><div>🌹🌹🌹心语~秀香2017.9.28读《不输》28卷,跟孩子做朋友的艺术之四,父母模式和朋友模式你会用吗?</div><div>现在,许多年轻父母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和孩子做朋友,对于做和孩子朋友的“度”真的能够掌握吗?练丽丹老师给出两种相处模式:一:父母模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因为孩子必进是孩子,他的心智没有成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能够严格控制管理自己,做事没有意志力。这是,需要父母的引领、导航、管理。只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安全健康的成长。这样的模式是需要父母的一定的权威的。二:朋友模式。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孩子同样需要尊重、被理解、被关爱、陪伴。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感知他,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用自己回归的童心和孩子感觉在一起,与孩子完善娱乐。这时,孩子感觉你不在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父母,才可以与你真正交流,接受父母的教育。更多的经典内容请阅读《不输》28卷。</div><div>感悟:做好孩子生命的引导者,就要伴随着孩子不同年龄不同事件做出不同的回应和应对。在孩子(18岁以前)行为规范没有形成,影响别人利益、影响社会行为规则、违反一些社会俗成时,我们要站在父母的模式去温柔坚定的坚持。同时要接纳孩子由于改变而带来的情绪。在面对孩子自己选择和孩子交流谈话时,要尽心尽力存当孩子的玩伴,认真的聆听孩子的谈话,真诚尊重孩子面对自己事件的感受和选择。掌握好亲子关系的“度”这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智慧。今天拜读练老师的文章受益匪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