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南京九中初三(七)班 2016年除夕前一天,正忙着洗菜做饭,意外接到了初中同学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好几位同学自报姓名的声音,熟悉的名字在脑中回旋,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这真是新年中头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接下来的晚饭我已完全处于兴奋中,加微信、通电话、约聚会时间。 80年代初,固定电话还没有走进普通百姓家,相互间交往就是串门或写信,82年初中毕业后各奔东西,仅留下住址,随后的南京城区经历了拆迁改造,同学们走着走着散落在茫茫人海,这走走停停就是30多年。 青涩的少年如今都已半百,稚嫩的脸上印上岁月的痕迹,白发悄悄地爬上了头,男同学都长开了,女同学成熟了,更有魅力了。凤凰湖一聚,学生时代的顽皮事一一抖落,我们在湖边跳跃、在秋千上荡漾,完全忘了年龄、忘记了保持风度,看着少年的伙伴,记忆的闸门大开,印尼华侨英语老师long long ago的名篇居然到现在都还记得,午休时结伴去学校门口吃辣油馄饨的一幕还记忆犹新,男生们聚在一起议论女同学的事被翻出,开朗的、文静的、幽默的、深沉的,每个人都是真真切切的我,毫无矫揉造作,这就是同学情。 看看30年的变化 还有我的小学同学 我们班的男生大气、坦荡、有担当,女生漂亮、优雅、有气质。我一直在想,这不就是一个大家族应有的构成吗,老大有气度,不计较,群主有热心,爱热闹。 我又想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有了手机、有了微信,让我们失散多年的校友聚在一起,只是把课堂搬到了手机上,方便我们随时交流,即使不发言或开开小差也不用担心老师点名。 50才刚刚开始,可以不必为孩子的成长而烦心,不必为生活的负担而羁绊,可以为自己真正的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让我们荡起健康和快乐的双桨活得更精彩,如夏日盛开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