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呼伦贝尔的秋天——神仙画的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二)

胡杨

<h1> 第二篇:阿尔山、呼伦贝尔的</h1><h1><b> 《吃喝玩乐》</b></h1><h1> 前面出了第一篇《景》,今天说说在阿尔山、呼伦贝尔的吃喝玩乐。</h1><h1> 先说:"<b>吃喝</b>"。</h1><h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实话,在以前吃不饱肚子的年代读这首诗,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天、野、风、草"的事情,脑壳里面打转转的全是"牛、羊"。印象就是大草原的牛羊肯定多的不得了,而且遍地都是......想起就要流口水........真想去放羊啊!很长时间我都还为自己胸中没有诗和远方,心里只有羊肉汤而羞愧。</h1><h1> 后来看到了<b>汪曾祺</b>的《<b>人间至味</b>》这本书才知道,汪老居然也对内蒙古的羊肉推崇备至啊!我心里这才稍稍轻松了一些,毕竟大作家也喜欢羊肉汤嘛!</h1><h1> 内蒙古的羊肉。据说是因为羊吃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特有的<b>野葱、野韭菜,</b>所以自身就把膻味解了!手把羊肉、羊背子.......它是在白水里煮,不加大料压味,然后沾着盐水吃,因为羊肉只有鲜味而没有膻味!用不着大料!</h1><h1> 人们常说:大道至简、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其实还有一句:<b>大味至淡</b>!</h1><h1> 内蒙古人对羊肉的研究就好像四川人对猪肉的研究一样独到。(在宋代稍有一点层次的人都瞧不起猪肉的时候,我们的老乡<b>苏东坡同学</b>就在研究猪肉的烹调了。有他的《<b>猪肉颂》</b>为证)。内蒙古人和四川人对羊肉和猪肉的研究完全做到了"<b>用盡其材、調盡其味"</b>。瞬间能让你的味蕾崩溃。所以这次旅行除了看秋色,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吃!</h1><h1> 哈哈哈!忍住口水,见图见图!</h1> <h1>  首先请,阿尔山的渔家——乐山庄老板出场!(老板咋说的藏语呢?)</h1> <h1> 开饭啰!</h1> <h1> 请入席!</h1> <h1> 上菜!</h1><h1> <b>手把羊肉!</b></h1><h1> 做法:羊肉洗净,白水下锅,几成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蒙古人自己吃的话,切开后可见血丝,既鲜美又利于消化。当然我们是全熟,你懂的!最原始的吃法就是<b>沾盐水吃,</b>现在已经加了野韭菜花酱,有些地方还有豆腐乳(估计应该是四川人带过去的习惯吧?建议不要用豆腐乳,不然羊肉的鲜味就要打折扣了)</h1> <h1>  在我一生中吃过的各种做法的羊肉中,我以为手把羊肉第一。如果要我给它一个评语,我将毫不犹豫地说:<b>无与伦比. &nbsp;</b></h1><h1> ——汪曾祺《人间至味》</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 <h1> <b>羊背子</b></h1><h1> 正宗羊背子应该是这样的。(见下图)</h1><h1> 羊背子是蒙古人的<b>餐中之尊。</b>只有在婚嫁喜事、老人祝寿或祭祀、重大节日或接待贵宾时才能见到。场面不同,制作羊背子选羊也有区别。白水加盐煮熟而食。</h1><h1> 首先由主宾用蒙古刀切下一小块<b>羊尾油</b>沾盐水(现在加了野韭菜花酱)吃下,然后每人用蒙古刀先拉一条羊尾吸吃,而后各取所需。</h1><h3><br /></h3> <h1>  而我们创新了做法,整羊中把羊腿做成烤羊腿,内脏熬汤,其它的按照羊背子的做法做。一羊多吃!所以我们的"羊背子"是这样的:</h1> <h1> 羊尾油</h1> <h1><b> 拔丝羊尾到!</b></h1> <h1>  <b>拔丝羊尾</b>——外面有一层薄薄的脆壳,咬破了,里面好像什么都没有,一包清水,羊尾油已经化了。这东西只能供佛,人不能吃,因为太好吃了!</h1><h1> ———汪曾祺《人间至味》</h1> <h1> <b>酱羊尾蕊</b></h1><h1> 鲜、嫩、脱骨!</h1> <h1>  <b>白水羊肚子</b>(忘了正规名字,就取这个名字吧)。</h1><h1> 鲜、香、脆、嫩!</h1> <h1><b> 酱牛排</b></h1> <h1> 血肠</h1> <h1>  额尔古纳河冷水鱼(吃来剩两条了才想起拍照)。</h1> <h1> <b>  三道凌冷水鱼</b></h1><h1> 哪个在我还没有拍照的时候就"偷偷"夹了一筷子?太影响"鱼像"了嘛!站出来我保证不打你!</h1> <h1> <b><i>炸羊肚子</i></b></h1><h1> 还有<b>羊杂汤、卤羊爪、白鱼、白虾.</b>......都忘了拍照。就统统略过吧!</h1> <h1> 俄式西餐</h1> <h1>  </h1><h1> 这小家伙是我们在阿尔山山上时跑来和我们共享零食的吃货!</h1> <h1> 首先请领导讲话!</h1><h1><br /></h1><h1> 开席!</h1><h1> &quot; 叫一声:请!一起举箸..........&quot;</h1> <h1> 说好的<b>举箸</b>的喃,你们举的是啥子喃?</h1> <h1> 手把羊肉的嘛,要手把!</h1> <h1> 好嘛,<b>手把!</b></h1> <h1>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h1> <h1>这笑声~~~~~!</h1> <h1> 对到镜头,不然不准吃!</h1> <h1>  总感觉那里不对,蒙古包里是应该唱彝族的祝酒歌吧?</h1> <h1> 埋头苦干!</h1> <h1> 这样可能更过瘾吧?哈哈哈!典型摆拍!</h1> <h1> 他吃那么多!</h1> <h1> 我没有吃的了!呜~</h1> <h1>  分点不?不分我要自己割了!——几十年的兄弟伙的感情就因为一点手把羊肉就拉豁了!</h1> <h1>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对兄弟伙不能这样!你咋就不听呢?</h1> <h1>  看来还是悄悄咪西的吃肉稳当点!</h1> <h1>  &quot;刹那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quot;</h1> <h1> 哦嚯!</h1> <h1> 再说" 玩乐"</h1><h1> 旅行就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人去一个合适的地方。当然除了"玩景"之外,更重要的是"玩人"和"自玩"。正所谓:二逼青年欢乐才多!(中老年也适用)</h1><h1><br /></h1><h1> 要玩就玩它个五朵花儿开!</h1> <h1> 导演在哪里?她们动作不统一哦!</h1> <h1> 这还差不多!</h1> <h1>  老鹰捉小鸡!但是老鹰在哪里呢?</h1> <h1>  哎!第二个同学,你跳就跳吧,扯人家的头发干啥子?</h1> <h1>  帅哥,你在拍哪个美女哦,我手都举麻了!我在这边!</h1> <h1> 她在丛中笑!</h1> <h1> 这边还有玩穿越的!</h1> <h1>  美女,不忙造型,道具还在这里!</h1> <h1> 我是看的比较清楚的!俄罗斯进口的双色眼镜哦!</h1> <h1>  听蒙古帅哥科普:三丁子的营养成分和吃法!</h1> <h1> 咱也是闯过江湖的哦!</h1> <h1>  蒙古帅哥带我们从满洲里沿边境线一直开了几百公里到室韦。这条线路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没有,公路就沿着边境线铁丝网一路向前,掉个烟头都会掉到俄罗斯的土地上去,外地人是找不到这条线路的。风景特美!</h1> <h1>  耶,好像有人偷拍?</h1> <h1> 果然</h1> <h1>   兄弟们快跑!是"狗仔队"!</h1> <h1>  到得耳布尔驯鹿场又遇见了一批吃货!而且态度极其刁蛮!</h1><h1><br /></h1><h1>  站住!把美食留下!</h1> <h1> 不给?你不要想走!</h1> <h1> 老板太抠门,太少了,气了,不吃了!</h1> <h1> 这还差不多!</h1><h1> 不过后面那个人的表情是几个意思呢?</h1> <h1>  不过这批吃货比起这批"酒货"就差远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h1><h1> 听说前面有酒喝.........</h1> <h1>  俄罗斯老兵!俄文名字:<b>契撤乌斯基</b>(汽车无司机);中文名字:<b>张哥.瓦西里</b>: " 为了和兄弟们喝一次酒,我容易吗?他们居然一口都不给我留!"</h1> <h1>  过趟河不容易啊!木的酒、木的肉算了,给中国美女合个影吧!</h1> <h1>  摄影师拍张照片容易吗?你们看着办吧,你懂的!^ _ ^^ _ ^^ _ ^</h1> <h1>  我要醉在草原上,看蓝天白云多宽广,轻轻地述说对你的向往,在你怀抱尽情地歌唱........</h1><h1>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遍天下美景,吃遍天下美食。</h1> <h1>  愉快的阿尔山、呼伦贝尔大草原之行结束了,但<b>歌声、笑声还在混响,美景、美酒、美味还在发酵......</b></h1><h1> 温馨告知:</h1><h1>一,感谢亲们提供的照片、视频;</h1><h1>二,如有丑化亲们形象的照片或文字,请私聊,保证立即"下架",并致歉意!</h1><h1>三,摄影:一抹多人</h1><h1>四,编辑:胡杨</h1><h1>五,演员:狼头、菜花蛇、小叶、一笑而过、剑胆琴心、小徐、春、超哥、景上、梦里浪花、ZX、馨、骆驼刺、胡杨、文强(排名不分先后)</h1><h1>六,男主角:狼头。</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