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写于2017年秋季</span></h1><h1> </h1><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我父亲1930年12月26日(农历冬月初七)生于子午镇袁家村委会王家村,原名叫王天学,同辈共有7子妹,我父亲排行第七,父亲上面有四个哥哥(依次叫王天禄、王天寿、王天顺、王天才),两个姐姐(依次叫王天秀、王天芝)。1949年冬季,我父亲和我母亲结婚,改名叫周兆功,先后养育了4个子女,都抚养长大,成家立业。</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这是子午镇袁家村委会王家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电子地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子午镇以口村委会茨龙美村电子地图</b></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50年代初期,父亲参加了妥三(双柏妥甸到易门三家厂)公路修筑大会战,由于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任劳任怨,冲锋陷阵,工程圆满顺利结束时,评为先进生产者,受到了工程指挥部的表彰奖励。50年代后期,由于本村教师紧缺,父亲担任过5年的小学代课老师,虽然父亲学历不高,只有读过小学,但注意积累,勤学好问,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他教过的学生现在已经都70多岁了。</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这是父亲参加修筑妥三公路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纪念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父亲的供销社社员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父亲的兵役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父亲的身份证</b></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60年代起到80年代初,我父亲一直担任生产队会计,担任队会计期间,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做账,账务清楚,明细准确,收支清晰,做到业务熟练,做账认真,不做糊涂账,不做吃喝账,特别对算盘拔珠拔打轻车熟路,流利自如,快速准确,坚持每一年的账单年底分类装订成册,接受队委会审核,并在户长会上公布。到离任时,20多年的账务账本账单都保存完好,接受大队审计组的审计,准确无误的通过了审计,受到了大队审计组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在担任队会计20多年中,父亲大公无私,为民服务,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只要是县(市)、公社(乡镇)、大队(村委会)干部和工作队员来到我们村里,吃住都优先选择在我家,全部都是家里安排接待,从来都不在队里报销一分一厘。</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这是1983年的云南省布票</b></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有一年,生产队到蒿子冲买了许多平价松树改成板材出售,父亲从头到尾参与研究和销售,但从来没有为家里谋私过,当时我家就没有拿到和买到一寸板材。每年春节村里组织传统的耍狮子迎新春活动,父亲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从始至终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尽最大努力完成祝贺任务,同时对年轻人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毫无保留传授技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有一年,去别人家耍狮子,不小心,父亲一只脚跳进火盆里,烧伤了脚,大家都叫他休息,他忍着疼痛,坚持到结束,晚上回到家里,把鞋子脱了,一只脚烫伤起水泡,十分难受,家人赶快找来村医生作处理。还有村里每年春节都要唱花灯,从排练到演出结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父亲比较热心,舍小家顾大家,忙前忙后,出主意想办法,负责记出勤发补助,还要协助购买物资用品,收拾道具,同时还动员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要求上台演出节目。有一年,我参加村上的演出,父亲演出前为我准备服装,并积极鼓励我,演出时,又忙着到台下观看我的演出效果,演出结束回到家,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掌握一些表演基本功,让我进步成长。</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在担任20多年的会计,父亲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晚上带头到生产队的稻场值班,守护着集体粮食,每年都按质按量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分配的公粮和余粮任务,多次受到公社和大队的表彰奖励。我父亲积极支持和参与村里的公益活动和各种事务,特别是我们三支和邻居家有大事小物,父亲都出面担任总管,一天到晚组织协调,忙里忙外,方方面面尽量为主人家着想,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招呼客人细致入微,热情周到,主人家十分满意,亲朋好友比较高兴。</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父亲自幼就爱读书学习,成年后仍然喜欢看书看报,特别对新闻时事比较感兴趣,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他的这种好习惯对我们这一代有感染,有帮助,有影响。我记得时,他就经常看阅楚雄报,云南日报,人民日报等,邮政所送报员把报纸送到我家后,父亲就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聚精会神看报。到有黑白电视后,我知道父亲喜欢看新闻,就买了一台14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当时的电视信号,是用室外天线接收,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信号不稳定,有时有声音无图像,有图像无声音,每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父亲必看的节目。</span></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父亲到了晚年,喜欢听收音机,及便是生病卧床不起,仍然坚持每天都要收听中央和省台的新闻节目。1993年父亲感觉胸部疼痛,到州医院住院,通过治疗和检查,胸部疼痛有所缓解,有一天,医生通知我去医生办公室,医生张天洪和科主任陈林芳告知我,说父亲得了绝症,为了让他精神保持乐观,病情都一直瞒着他,没有直接告诉他。我压着内心深处的难受,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亲朋好友提供的信息,两次独自一人到昆明求医问药,到正规医院买药给我父亲吃,由于父亲既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又对他的病情比较敏感,我只好把药盒或药瓶上的说明书换掉,不让父亲知道药的真实用途。州医院出院那天,我还特意到楚雄商场买了一台价值50元的半导体收音机给他,这台收音机一直伴随着到他1994年11月19日(农历10月17日)去世。</span></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这是父亲住州医院时的部分资料</b></p>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我永远不会忘记,是父亲第一次领我到州府鹿城游玩;我永远不会忘记,是父亲第一次领我到州人民医院看病;我永远不会忘记,无论是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都是父亲送我到校报到;我永远不会忘记,自从我参加工作后,家里每年秋收季节,父亲都要送新米来给我;我永远不会忘记,自从我参加工作后,家里每年过冬至节,父亲都要送饵块糯米巴巴来给我;我永远不会忘记,自从我参加工作后,家里每年杀年猪,父亲都要送新鲜肉来给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