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年有余

美篇号 8183427

我爱徒步

被访问 43375 收获赞 830 被收藏 2

    • 2020-01-17 莲年有余
      静、洁、清、美
    • 2019-06-02 莲年有余
      不好意思,我是丽江徒步爱好者,急想去兰坪罗古箐风景区走走,因人生地不熟,想得到你的帮助,望你回复。
    • 2017-11-25 莲年有余
      没有问题,时机成熟,乐意与你一起同行。
    • 2017-07-09 莲年有余
      夏雨淅沥,我独自乘车从吉余村出发,冒着小雨 ,沿着村道徒步,一路欣赏拉市吉余田园景色,一边打寻前行的方向。既有沥青路面,也有泥泞小道,吉余村正开老龄会议,不时传来喧闹之声,好像在决定村中大事。夏雨中几个独自劳作纳西大爷大娘,在田野上显得尤为勤劳。翠绿的玉米地里,挂着嫩果的雪桃树下,民族服饰上穿着不同颜色的塑料雨衣格外显眼。路边砍柳树枯枝老奶奶热情询问我独自行走的目的与方向,一一作答后,得知我独自在风雨中此行的路不远,用生硬的纳西话“谢谢”告别奶奶继续前行…… 一个小时左右,便到达指云寺,本想在寺庙中避雨休息,同时充饥解渴,怕影响他人修行,只好独自冒雨等车回家,风雨中寂寞享受徒步 ,也算幸福快乐吧!
    • 2017-05-06 莲年有余
      周六,好友邀约,鹤庆阿丽鱼庄烧烤钓鱼打麻将,而我却丝毫没有兴趣。好友知我爱趣,便安排我徒步,我像打了一针鸡血,立刻兴奋起来,背上装备急步快走。从东海出发,途经西海,来到著名的银都(新华村),随着敲打银器之声,到达黑龙潭。想参观寸氏庄园,却无人售票,无法进入,便败兴而回。逛完长寿寺,与小摊老板边吃边聊,略知乡土民情后,就去草海乱窜来解决脚痒腿瘾。时而海边疾走,时而田埂慢步;有时与牛为伴,有时与野鸭共舞;不时与田农交谈,过会与戏迷沉醉。最终走完北海、中海与南海,草海所有的东西南北中海全部踏完,初步了解鹤庆县地大海多,鱼多丽江人更多。
    • 2017-05-03 莲年有余
      雪嵩院主人聂剑平大师,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赋予建筑更多的人类情感、记忆,尊重、传承并创新本土纳西族文化,让建筑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也正是创造雪嵩院的初衷。以雪山泉水为线将玉龙雪山与古村落相连,犹如一串古珠,让人爱不释手。大师设计理念与包容令人忘怀,待客之道诚心诚意,雪嵩院让人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滋味。
    • 2017-04-28 莲年有余
      母爱大于天
    • 2017-04-23 莲年有余
      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悠闲自在地漫步于天地之间,感受春的温暖,聆听鸟儿的啁啾。阳光泻入林隙,踩着枯叶的沙沙声,红杜鹃白杜鹃在山坡点缀铺陈,道旁奇花变异,风儿徘徊舞姿,那是盛春的影子,抬头是空空如也的苍穹,一如当年澄澈之心。
    • 2017-04-22 莲年有余
      一路徒步,一路看山藓,它们是如此的讨人喜欢!有些山藓有毛茸茸的躯体,有些山藓有娇嫩娇嫩的容颜,翠绿翠绿的色泽,有些山藓有刺人眼儿,让人不敢碰,不敢摸,一摸即化,它们经历任何风吹雨打,也因无力反抗而死亡。但是它们来过世上,存活于春夏秋冬里,不会辜负老天的恩赐,赋予给它们生命一场,眷顾给了它们特殊的生存环境,绽放了自己的生命!是的,山藓,永远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成不了有用的栋梁,它们没有花儿的娇艳芬芳,来满足人们的嗅觉,让人爱不释手,笔墨染春秋;也没有草儿的生命顽强,四季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它们也是山林里的一份子,有着生命存活的意义和价值,也是造物主的孩子,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可以辽阔!
    • 2017-04-18 莲年有余
      与老友人多吉相约,去玉龙黎明黎光徒步,共享丹霞地貌,感受红色之旅。在当地友人潘学明、和正伟、和继东陪同之下,去寻觅不同黎明风景,走一条外地游客所不能触摸之路。一同享受傈僳民族满月之庆,渉一条山河山溪 。此行有当地友人热情接待,不仅风光沐浴,民歌相随,而且收获民族之风俗、民族之美食,更为难得了解傈僳族之文化。与李文林(文化站长)相识相知,充分享受民族之文、之歌、之服饰,以及傈僳民族之魂。充分享受民族之热情、厚道、朴实,充分享受以歌相伴,以酒待客的民族之风。美景与美食相配,溪水与醇酒相容,民族人与山风为伍,正所谓天人合一。徒步有时不在于距离长短,不在于腿脚舒爽,而在于与民风民俗心灵交融,真正享受风一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