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飘

美篇号 370090800

被访问 11910 收获赞 218 被收藏 0

    • 2022-06-28 唐飘
      张老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根据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展开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发展空间观念 提升思维品质”这个主题进行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真正落实到数学课堂上又谈何容易。由学生画的作品到生活中的物品,这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接着,又给出三个不同的数据,让学生想象出生活中的物品,再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教学,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 2022-06-26 唐飘
      我的感受,整节数学课下来,刘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们去用笔写或画,而是采取了一种“读”的方法,他的表情和动作都感染着学生,使学生越读越起劲 越读越有节奏,规律自然感悟出来了,学生学得非常有趣。
    • 2022-06-26 唐飘
      在整节课中,深深体会到刘老师的精心设计,精心到每一个教学活动、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练习题目的设计等等,在品味精心中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精彩。精心之处有:提供学具的多样选择;注重实效的问题设计;目的明确的练习设计。
    • 2022-03-20 唐飘
      周卫东老师讲授的《倍的认识》这一课,围绕两种颜色花的两个量的比较展开。很好地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生提出“求和”“求差”两类数学问题之后,引出新的问题“除了比较多少,还有一种比较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特别的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把“2朵蓝花”和“六朵红花”排成两行后,引导学习:“像这样把两朵蓝花圈起来看作1份(边说边圈),那红花就有这样的几份呢?”“蓝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这样的教学直奔中心、简洁明快地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 2021-07-03 唐飘
      概念课在小学数学中并不好教,尤其是对于面积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把文绉绉的语言转换成学生能理解的,能表达的信息。 而这节课,吴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他以一个关于“尼罗河”涨水后人们圈地的故事开课,引起孩子们兴趣,在故事中悄悄渗入面积这一概念,让学生跟着老师触摸土地的“面”,找找感觉,感受到面,大概对学生而言对面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有基础了,同时,联系旧知,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不一样,从而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到“面积是周长里面的东西”。吴老师的课堂体现着她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实践与思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吴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直接读到这句概念性的话,而是在整堂课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积累经验并建立这样的原始概念,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 2021-06-13 唐飘
      华老师的这节课导入非常的新颖恰当,开头用凤凰城的织布视频引入,用填成语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积__成__”,最后归纳为“积线成面”,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数学知识却结合了语文成语,用成语来表达数学上的内容与现象,这样不仅非常形象、精简,赋予这节课浓厚的文化底蕴,还把学生由一维空间引入二维空间,积线成面,面上生花,水到渠成。
    • 2021-05-31 唐飘
      这节课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张老师对于学情的深刻分析和处理,他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入手:对于负数,学生并不是一概不知。在很多孩子的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对负数认识的感觉。所以张老师就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唤起了孩子心目中对负数的初步感觉。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迅速抓住负数的特点。我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彩的语言而叹服。有时候上新课,最怕学生已经有学习经验和知识,上课把老师要讲的都说出来了,让老师无话可接。所以,这节课,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 2021-05-07 唐飘
      徐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又是一名优秀的导演,领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优化这节课展示了学生活生生的数学研究的课程,让学生用手当饼,动手去操作,获得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 从偶数饼,再到奇数饼,最后到特殊的一块饼。逐步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而发现规律。 正是徐老师的幽默机智,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 2021-04-27 唐飘
      刘老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探究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自然地转化长方形的面积,是学生思维的灵动,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的来学习,正是学生迁移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操作方法,发展学生能力。本节课充分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数方格,在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
    • 2021-04-10 唐飘
      刘老师的课自然、朴实、亲切、睿智、深刻而又不失幽默。一开始的课题就很吸引人,从倒过来的题目开始,刘老师就渗透轴对称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接下来老师有意画坏一个花瓶,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对称、不一样。然后启迪思维怎样一次得到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有同学说用电脑,有同学想到折纸的方法。刘老师的课能让学生放松下来,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课上让学生边做动作、做喊“翻上去”、“打开”学北风“呼-呼”,既让学生课堂参与了,也在学生的一翻一开当中,帮助他们建立了空间观念。后面引导学生在残花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让我深深感受到这是一节有数学味的课,但同时也不缺乏文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