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上滕王阁

戴奇林

<h3>  都说南昌不是一个旅游城市,可就因有一座滕王阁,就值得来一次。特别选了秋水清清的季节来到南昌,住上酒店,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滕王阁。</h3> <h3>滕王阁果然雄伟。登中国四大名楼,我只差滕王阁了。李元婴是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被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唐永徽四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而得名滕王阁。</h3><h3> 沿着台阶,我拾级而上。滕王阁历经1300多年来,兴废29次。现在看到的是1989年重建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h3> <h3>  我当然不是为了看这座现代仿古建筑,我是想沿着这台阶步入《滕王阁序》的诗意画面。阁虽是当今修的阁,序还是千年前写的那篇序。因为有那篇序在,此阁就值得重修29次。你就可以想象那篇序有多重要。</h3><h3> 只有在这特定的环境里,去重温那篇被喻为天下第一骈文的序才感受更深。站在王勃人生轨迹的最高点,去回味他年轻短暂又跌宕起伏人生故事,一边默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边为天才王勃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人文景观带来的强烈震撼。</h3> <h3>  650年,王勃出生于山西龙门的一个名门望族。爷爷王通是隋末唐初的文化名人,"十五为人师",门生遍天下;爷爷的弟弟王绩是十一岁就名动京城的"神童仙子",五言律诗奠基人,代表作《野望》;爷爷的哥哥王度是《古镜记》作者,开唐代传奇之先河;王勃的哥哥王勮也是天才少年,20岁就考中了进士!由此可见王氏家族的神童基因有多么强大,而到王勃则发挥到了极致。他六岁开始写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时读《汉书》,撰写10卷长文《汉书指瑕》,指出《汉书》当中存在的差错。后来又著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等,虽然其书已经失传,但从书名看,都是学术色彩很浓的著作。</h3><h3> 九岁的王勃开始在大唐的文学舞台上闪耀光芒。14岁直接上书当朝宰相,直抒政见。宰相读罢击节赞叹,大呼神童,当即就向朝廷写了封推荐信。</h3><h3> 唐高宗李治新建乾元一殿后,一位侍官呈上来一份朝廷官员引荐送呈的一篇《乾元殿颂》。高宗展卷而阅,只见文章词意壮美,绮丽生花,忍不住连连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啊!"而颂文的作者正是15岁的王勃。一年之后,16岁的王勃,参加朝廷举办的特科招考,一举高中,官授朝散郎,从七品。(此图来自网络)</h3> <h3>这位年仅16岁的少年官员,在好友赴任之际写出那首大名鼎鼎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h3><h3>城阙辅三秦,</h3><h3>风烟望五津。</h3><h3>与君离别意,</h3><h3>同是宦游人。</h3><h3>海内存知己,</h3><h3>天涯若比邻。</h3><h3>无为在歧路,</h3><h3>儿女共沾巾。</h3><h3> 千年之后,诗句读来仍如雷贯耳!</h3><h3> 至此,可以看出神童王勃才智超群的一面。他后来写出那些留传千古的诗文,是很自然的事。(此图来自网络)</h3> <h3>但是,智商不是情商。一个高智商的人其智力可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而快速发展,但情商的发展却与人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神童情商发展步伐往往跟不上智商发展的步伐,一旦遇到需要靠情商解决的问题,神童的神奇就大打折扣了。这一点在王勃的身上也得到验证。</h3><h3> 沛王李贤闻王勃之名,召王勃为沛府修撰。</h3><h3>当时,唐代上流社会的王公贵族们都流行玩斗鸡,沛王和弟弟英王组织了斗鸡大赛,沛王就命王勃写一篇斗鸡的檄文助威,很快一篇文采飞扬的《檄英王鸡》文就写出来了。没想到唐高宗看到这篇檄文勃然大怒,下令将王勃逐出王府,解除一切职务!</h3><h3> 以王勃的智商和写作能力,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小菜一碟。而16岁的王勃还是一少年,其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让他预料文章带来的悲剧效果。在皇帝看来,此文是在太子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这位居初唐诗坛四大天王之首的少年才俊,第一次遭遇来自高层的重创。</h3><h3> 走出皇宫,他便想起了杜少府。于是,他前往蜀州访友,各地官员早闻王勃大名,以粉丝身份好酒好菜招待,还陪他游山玩水。三年时间,王勃写下大量诗文。一个明月高挂之夜,十九岁的王勃写出了名作《江亭夜月送别》:</h3><h3>乱烟笼碧砌,</h3><h3>飞月向南端。</h3><h3>寂寞离亭掩,</h3><h3>江山此夜寒。</h3><h3> 这三年应该是王勃人生最快乐的三年,真正生活在诗和远方中。但王勃是胸怀大志之人,他知道自己的梦想还是长安。在《山中》这首诗中,表达了思归心境。</h3><h3>长江悲已滞,</h3><h3>万里念将归。</h3><h3>况属高风晚,</h3><h3>山山黄叶飞。</h3><h3> 回到长安后,在朋友的力荐下王勃做了虢州参军。王勃万万没想到,一入官场,一场更大的劫难在等着他。在虢州他一时心软私藏了一个逃跑的官奴,后来又怕被人举报居然一时糊涂把官奴给杀了。杀人偿命,死罪已定。可是注定王勃命不该绝,适逢唐高宗更改年号,天下大赦,就此逃过一劫。</h3><h3> 书生王勃怎么会杀人?在一些唐代著述中就指明王勃是因为恃才傲物,得罪了同僚,被人设计陷害。说是被人陷害也好,说是情商不高做出傻事也好,反正这次打击让王勃彻底断了从官的念头,他出狱后,朝廷宣布恢复他的官职,他断然拒绝。(此图来自网络)</h3> <h3>  这次事件还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县令,生活非常艰苦。这让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h3><h3> 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出发前往交趾探父。在秋天路过洪州(今南昌),到南昌自然要登滕王阁。洪州的阎都督因为重修了滕王阁,正打算趁着重阳节放假,在阁内设宴大会宾客,并咸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听说王勃恰好路过,阎都督赶紧差人邀请。宴会上,本来阎都督是想借此机会让女婿吴子章将早就提前写好了一篇序,当场写出而一鸣惊人。酒过三巡,阎都督假意热情号召大家为滕王阁作序。在座的客人心知肚明,都装傻推辞不写。</h3><h3> 没想到让至王勃时,这位年纪最轻的客人毫不客气,欣然命笔。阎都督以更衣为名,愤然离席。坐在帐后,阎都督使手下人去看王勃到底写了什么。手下来报:他的开头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嗤之以鼻:亦是老生常谈!又报:又写"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女婿说:这我也能写!手下再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h3><h3>"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h3><h3>"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和女婿不说话了。</h3><h3> 当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都督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他知道一篇千古奇文即将横空出世。赶紧出来立于王勃身边观其书写。</h3><h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h3><h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h3><h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h3><h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h3><h3> 当阎都督看到王勃因感时伤怀写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之时,忍不住拍手称赞:"此句对仗已到极致啊!天才啊,天才!"</h3><h3>接下来王勃笔锋一转,志存高远:</h3><h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h3><h3> 女婿被王勃抢了风头,他忽然发难指责王勃的作文乃是抄袭先贤之作。为了证明这是自己早就读过的旧文,他凭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把王勃的作文流利地背了出来!</h3><h3>背完之后客人们也交头接耳,怀疑王勃抄袭。</h3><h3> 王勃问道:"这文章末尾还有一首诗,你知道吗?"女婿瞬间懵了。王勃微微一笑,起身挥毫:</h3><h3>滕王高阁临江渚,</h3><h3>佩玉鸣鸾罢歌舞;</h3><h3>画栋朝飞南浦云,</h3><h3>珠帘暮卷西山雨;</h3><h3>闲云潭影日悠悠,</h3><h3>物换星移几度秋;</h3><h3>阁中帝子今何在,</h3><h3>槛外长江空自流!</h3><h3>女婿羞愧地退下,他这才知道,初唐诗坛天王是何等才华。</h3><h3> 当然,王勃自己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一个偶然的宴会临时作序,居然成为他人生最辉煌的顶点。</h3><h3> 上元三年(676年)冬,《滕王阁序》已经传播到了长安。一天,唐高宗读到这篇序文,忍不住赞叹:"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h3><h3>"王勃现在哪,快把他找来!"</h3><h3>太监支支吾吾:"那个......这个......人已经不在了"</h3><h3>676年,27岁的王勃于探望父亲的归途中渡海溺水身亡。(此图来自网络)</h3> <h3>在滕王阁上,我边走边重温王勃的故事。站在观景台上,每个游客都希望沿着王勃当年的视线,能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绝美景色。可是今天阴雨,秋风特别大,天阴沉沉的,看不到南飞的孤鹜。赣江对面高楼林立,是南昌市最现代的城市景观,其中一个广场就叫秋水广场。广场四周、赣江中的河洲上有很多人工做的飞鸟。在滕王阁上,目光所至,都与《滕王阁序》有关,都有王勃的影子。(此图来自网络)</h3> <h3>走下滕王阁,我问自己,假如王勃没有偶然来到滕王阁,或者来到滕王阁王勃又没有偶遇都督假意邀请作序,或者王勃和那些世故的人一样装傻推辞不写,那就不会有《滕王阁序》,滕王阁还会延续到今天吗?(此图来自网络)</h3> <h3>  我仰首回望高大的滕王阁,它挺拔的身姿告诉我,历史没有假如!王勃巧遇登阁作序是偶然,他天才的盖世才华让他写出天下第一骈文是必然。他渡海遇台风27岁溺水身亡是偶然,他因《滕王阁序》名垂千古是必然!</h3><h3> 一边为天才王勃英年早逝扼腕叹息,一边为诗人王勃英名永存而敬佩万分。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出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诗意,一定会永远印在你的心中。(此图来自网络)</h3> <p class="ql-block">摄影及文字:戴奇林</p><p class="ql-block">戴奇林: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刊》、《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三百多篇,出版诗集《想念家园》获丁玲文学奖。教育专著《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新华社出版社出版,入选《父母必读的50本书》。《成长可以很快乐》新华社出版社出版,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