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住房建设及政策——参观新加波建屋发展局

一摞春林

<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的城市国家,历史上也曾有过大部分国民“买不起房”的痛苦经历,但他们通过修建组屋形式,实现了为绝大多数国民提供经济适用住房的目标。</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带着疑问和好奇,10月10日上午夏老师带领我们乘车前往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了解新加坡住房建设情况。</font></b><br></h3><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组屋制度</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始于1960年,当时,新加坡刚刚从英殖民统治下脱离,成立自治机构,整个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财力有限,民众住房条件比较差。李光耀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实现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政府在境内各地纷纷兴建组屋,民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本国人口组屋入住率,到90年代达到顶峰。</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目前,85%的新加坡公民住进了政府建造的“政府组屋”,其中,93%的居民拥有其房屋的产权,7%的低收入家庭是向政府廉价租赁;另外15%的高收入家庭住的是市场上购买的高档商品房。</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font></b></div> <h3><b><font color="#b04fbb">  夏老师告诉大家,申请购买组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必须是新加坡公民,而永久居民则只可以在二手转卖市场上购入组屋。在组屋购入后,一般上必须在屋主住满五年后才可转卖。二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只能同时拥有一间政府组屋,另外对单身人士购买组屋,建屋发展局也有相当多的限制。他们必须要年满35周岁,才有资格申请小单元房屋。三是家庭月收入达到相关要求。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规定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才可申请;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随后又放宽到3500新元。现在又提高到10000新元。这基本上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得到廉价的组屋。</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在建屋发展局大厅门口左侧通道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这句诗挂在这里,倒是很贴切。夏老师开玩笑说,可能是英文中实在找不到比杜诗更贴切的句子了。</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规划图</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由于政府在规划时,将大部分土地用于建造公共住房,只允许少量土地用于商品房建设,因而确保了80%以上的民众有廉价房住。即使是海边土地,也没有全部卖给开发商,而是一半修建公共住房,一半是商品住房,保证组屋满布东南西北各角落,满足不同阶层民众购房需求。</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夏老师感慨地说:“不管你是贪穷还是富裕,我们都有共享蓝天海景的权利,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在哪里体现,建屋发展局的住房政策是一个很好的例子。”</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太平绅士——林焕章</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br></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夏老师提到一个叫拉丁马斯的社区,这里住的很多人是享受国家补助的。小区中住着一位“太平绅士”——林焕章先生。林先生在小区为大家做义工30多年,无私为民众热心服务,赢得大家的敬重和爱戴,被政府授予“太平绅士”称号。</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为解决小区孤寡老人吃饭问题,他亲自印制餐券找食阁老板高量,让这些老人每天到食阁任何档铺吃饭,用餐券代替现金。月底食阁老板拿餐券到太平绅士处兑现,每张票兑2元,多余的费用算为老板的爱心。同时,为帮助食阁生意,他有意将一些社区活动安排到食阁门口,既组织了活动,又招揽了顾客,为食阁带来可观的收益。林先生这种无私奉献、服务民众的精神影响许多人,如今,各个社区有许多人成为义工,为社会默默奉献。</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乐龄公寓”和“两把钥匙”</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将年龄在五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士称为乐龄人士。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新加坡政府修建组屋时专门为乐龄人士修建一房一厅的组屋,称为乐龄公寓。</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政府并没把一橦楼或一个小区建成乐龄公寓,而是在一栋楼中安排一个单元作为乐龄公寓。在乐龄公寓一楼门口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和报警系统,在公寓马桶旁、电梯处安装有扶手,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这样的安排,便于老年人能够得到照顾,也有利于形成尊老敬老的文明风气。</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为了照顾三代同堂的家庭,新加坡政府又修建了两层连体的复式组屋。每层都有独立房门,即两个房门,两把钥匙。年轻人住楼下,老年人住楼上,按各自作息规律生活,这样三代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又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既其乐融融,又互不影响。</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font></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小天地,大世界</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解决了民众的住房问题,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愿望。如今走在新加坡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一片片组屋社区,风格各异,环境幽美,设施齐全,运动场,停车场,食阁,超市等应有尽有,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四处贯通,既独立一体,又开放衔接。组屋社区的小天地,如同一条条血脉,维系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催动了新加坡的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风气。</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多元种族的新加坡,华人约占76%,马来人10%,印度人6%左右,却很少发生种族争端问题,因为新加坡政府为避免在一幢楼里住的全是同种族人,组屋的人员构成,要和全国的种族比例一致。这种规定,使文化习俗各异的民众生活在同一环境,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促进了交流融合。</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 夏老师讲了一个有趣故事:一个马来人给孩子过满月,送给朋友的礼物是红鸡蛋!居然是华人习俗。在种族和谐,习俗相互影响中,组屋扮演着重要角色。</font></b></div> <h3><b><font color="#b04fbb">  在新加坡狭小的土地上,生活着五百万人,但在街上,我们没有看到拥堵的交通,奔涌不息的人流,这一切都归功于组屋的分流作用。组屋社区没有围墙,一楼没住房,全是走廊,连通着路边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行人可以很容易通过走廊穿越一个个组屋社区,以最短的时间,最安全的方式到达目的地。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曰炙晒,四通八达的组屋长廊,都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地方。</font></b></h3> <h3><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政府为鼓励年轻人与父母一起生活,规定凡和父母同一区购买房屋的,享受政府2万——3万新元的补贴。因为住得近,走动勤,亲情就得到增强。</font></b></h3><div><b><font color="#b04fbb"> 组屋小区的停车场,每到周日就免费停车,在某种意义上,此举也鼓励了民众在周末多出行走动,多看望父母、增进了亲情的联络。</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新加坡政府组屋制度和政策产生的良好社会效应,让人们看到了政府的良苦用心,政府在宣传理念时,很少只停留在口头形式上,而是通过许多制度建设,将优秀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生活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在制度和政策的约束和规范下,逐步演化为一种个人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良性社会风气,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font></b></div><div><b><font color="#b04fbb"> </font></b></div><div><br></div> <h3><b><font color="#b04fbb">储藏室——储物兼藏身之处。若发生地震、火灾,可以临时避险。</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  建屋发展局:组屋样板房</font></b></h3><h3><b><font color="#b04fbb"> 有2——5房。供买房的市民参观了解。最小的面积36平方,最大110平方。新加坡住房面积是使用面积,不计建筑面积。</font></b></h3><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开放式厨房</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儿童卧室</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厨房</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书房</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孩子卧室</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