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美丽轶事

文化田 杨青松

<h3> 读书轶事</h3><h3><br></h3><div> 久未去书城了,在一种淡淡的思念中,自怨自艾似乎有点虚伪,不由自主,我走上书城的二楼。</div><div>&nbsp;&nbsp;&nbsp;&nbsp;看书的兴趣由来已久,读小学时,爸爸在部队宣传股工作,我和两个弟弟拿着父亲及同事的三张借书证,到图书馆借书,上午借到,囫囵吞枣一阵猛读,下午便去还旧借新,管图书馆的阿姨登记的烦了,大声说:以后不准天天来,三天借一次……。可知那时书瘾就不小啊。那时书报有限,都是《金光大道》、《艳阳天》、《敌后武工队》、《解放军文艺》之类的书,偶尔发现了图书馆新到了《基督山伯爵》,跟阿姨好说歹说才借到,那神奇惊险的故事,读起来恍若做梦,阅读的兴趣就这样长大了。有时大人看到我兄弟三个抱着厚厚的书,会惊奇的问:看得懂吗……?当时我们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可不服气,谁看不懂啊……!</div><div>&nbsp;&nbsp;&nbsp;&nbsp;挺喜欢诗歌,在书城却很少读诗,只是看看目录,快速浏览一下,便放回书架。诗是精炼的,需要静读默品,书城读诗,氛围好像还差一些,时间可能太快,节奏过于紧。如果发现一本好的诗集,那又另当别论,多翻阅几遍后,会下决心占为己有,拿回家细读,当然这是需要付费的。习惯先拿一本报告文学来看,报告文学时效性比较强,反映社会现状和公众关注度的内容较多,主题鲜明,不需要太缜密细致的思考,却常有让人震动和振奋的体会,首选读此,容易进入阅读状态,可惜的是,书架上此类书籍不多,心猿意马,也是没有办法。</div><div>&nbsp;&nbsp;&nbsp;&nbsp;有一阵子,妻子追电视剧追得天昏地暗,家庭生活秩序有点乱。我迁怒导演,根本不把逻辑当回事,胡编乱造剧情并凭空制造出许多悬念,纯粹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圈套,妻子却志在参与,恒心坚定,智商就像被打回夏朝,在井田兜圈圈,生活回归到原始的临界。对此我愤愤不平,又不愿在沉默中爆发,憋着斗气冲上书城,以一目二十行的高铁速度,三小时干掉一部连续剧。嘿嘿,虽说有些生吞活剥,然所谓悬念,就像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不出所料,妻子深刻检讨,痛表决心,远离蹩脚肥皂剧……。可好景不长,卖广告的江湖骗子竟然也与时俱进,忽悠的水平提速,电视剧被妻子又奉为上宾,天啊,这一次可是跨越式发展,有一曲为证:有什么爱可以重来?电视剧;有什么爱可以等待?电视剧……。望着沉迷其中,痴痴等待电视剧的“民女”,我几乎是歇斯底里的狂吼:电视剧,看我降龙十八掌,不把这小厮打入地底冷宫……</div> <h3>  读医书,在书城算是意外收获。也许和医有缘,小时候,家里有一本草药书,没事我也喜欢翻翻。2006年,偶然看了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一书,很有眼缘。于是哪一段时间去书城格外勤快,径直奔向《思考中医》,读起来不知天光,只叹赏读恨晚,一番礼贤,毕恭毕敬的请师光临寒舍。这口子开得似乎有点大,从此,张仲景、邓铁涛、刘渡舟、朱良春、李可等先师纷至沓来,居室多了《内经》、《素问》、《扶阳论坛》、《名医师承讲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诸君,开怀中我不免惆怅,我亦非从医,读那么多医书何用?那时下岗,妻子不解、冷战,面对质疑,我也一时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读了再说吧。</h3><div> 读医书,是有“小九九”的,现在人病不起,一些医院喜欢“狮子张大口”,开霸王方。我没钱,更气不过,凭自己一点小聪明学他几招,防微杜渐,省点医药费,应是不在话下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面对现实之方,我以为:科学发展,须要活学活用,兵来将挡。没事看医书,有病当大夫,好像是说笑,实乃不然,经过一家三口的实践验证,在我融为一体的理论实践药方阵营中,疾病虽多次来袭,一番交战,不是缴械投降,就是狼狈逃窜。哈哈,实践出真知,健康又省钱,病魔偃旗息鼓那天,我心中那个乐,真想要在大街上广而告之。有趣的是,这医书读着,仿佛都是哲学,治病都是哲理。不是吗?道可道,非常道,唯大道若简,不悟则误,用而不知,甚是可惜。读医书的最大收获,是信心,自信世上无难事,下岗何妨我读书。</div><div> 在书城读随笔、读散文是很惬意的,坐在桌前,面对透明的玻璃窗,无忧无虑的阳光像小孩子的目光望着你,感觉冬天的温暖。我尽情的读着书,忘我的和作者交流、交融,没了身份的拘束,没了草根名士之间的隔阂。一次,偶尔读到诗人余光中赠季羡林老先生折扇,题诗一首:若要快活,当先慢活;乡愁无限,文化有根。季先生欣然,在扇面亲笔:物无涯,悟无涯。一物一悟,禅家风度,堪称妙辞,寥寥几字已见大家雅风。而翻译学家杨宪益先生的自画像则格外有趣: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让我又领略到学者的幽默与睿智,感觉和他们是朋友,是奇人亦是亲人,可以尽情抒发情感。虽然没有机会面谈,却是神交已久,晨钟暮鼓,时常和他们一起在文字中相遇,日子过得很安逸,很随和,快乐是不知不觉的从心底泛起。</div><div> 一位作家说过:阅读不过是一场寻找,是渴望和另一些人、一些灵魂的相遇,是一次慨叹,一次被感动。默默的思考着,品味着,我知道,无意中我已经踏上了寻找灵魂心路的历程,这让我在欣喜的同时又为自己的迟来有一些懊悔,但人生的懊悔又何尝不是一次进步,每一次懊悔之后,我又踏上了寻找之路,就像是今天,我又走进了书城,又开始了一次心灵的旅程。&nbsp;</div> <h3> 九思其味话读书</h3><div> ——东篱读记之一</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读一本书,有时感觉到很惊奇,文化人和普通人总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看门道的,凑热闹的,芸芸众生,幽默有时像大隐于市的仙翁,深藏不露。</div><div> “黄老哲学”,不知君知否?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其溯源儒家喜欢标榜宗师尧舜,道家岂能服输也,你的祖师是尧舜,我的祖师是黄帝,比你们的尧舜早的远了去呢,哈哈,原来这就是“黄老哲学”,真是有趣。儒家道家,各开门户,儒家入世,讲究坚持原则,宁死不移,宁愿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南朝比干、春秋吴国伍子胥,都为劝谏君主而送了性命,他们是异想天开吗?结果是头可断,血可流,“留取丹心照汗青”,悲乎,赞乎,历史可见。道家似乎实事求是,看重生命,其曰:如果生命都没了,那还有什么可以讲和做呢?看来,儒家思想易造就强硬耿直之士,道家思想多造就实惠,或者中庸之人。但我记得中庸应是儒家的法则,怎么被道家拿去用了呢?头脑有些乱,想一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如一长河奔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生搬硬套什么家,看来是会碰壁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现在戏说越来越流行了,特别是影视出版界,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啊。说到戏说,研究《史记》的韩兆琦先生说:史记中也有部分史实是小说性、描写性故事,是司马迁的艺术加工。想想真是,古代皇宫里的事,司马迁纵有三头六臂,也很难超越历史,去探究很多的细节。钱钟书先生也言:古史记言,大半出于想当然。看来,现在许多人对戏说历史别有钟情,还是有“传统”的,只是偏离的失去了航向,打个比方就像是硬给古人配上了微博,武松戴上了国学博士头衔,不伦不类,让人憋得慌,简直有点文化变“痞子”的感觉。这是怎么啦?这个社会太多的昏招了。大事装糊涂,小事更忽悠,一看主流,主流都一塌糊涂,那溪流岂不干枯断流,未来不太妙啊……。</div><div> </div> <h3>  多读几遍历史,常常会有古今相似的感觉,一些现实的事件,简直就是历史的盗版,而且印刷制作的更精致,让人欲罢不能,糟粕,一反常态的欣欣向荣,这样推理下去,现代人也要赶紧研究一下猪的习性,争取分一杯流行的怪味羹,否则真会被时代的素抛弃了。</h3><div> 我就爱瞎读书,从未注意过读书的姿势,也不觉有什么不妥。看了孙绍震先生的美文,觉得惭愧。孙先生说:读姿大概有三种。一是躺着读,像陶渊明标榜好读书,却不求甚解,业余爱好者都是这样,我就是如此。这种读书无固定目的,博一个博览群书的虚名,读着玩,顺就读下去,不顺睡着了也无所谓,是休息、消遣、享受。要提高水平,则是另一种姿势,坐着读。正襟危坐,不但是一种姿势,而且是一种心境,一种求知的态度,大中小学生不约而同采取这种姿势。这需要虚怀若谷,全盘吸收。第三种是交流式读书,站着读,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况去检验、去批评,留一点时间思索。读书是花朵,思想才是果实。孙先生还说:读好书有自卑感。这一点我倒没有,读到一本好书令人忘情,心旷神怡的如饮琼浆,飘飘然之间超脱了自我,谁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旦读到一本好书,凡心顿生飘逸洒脱之翼。</div><div> 很佩服九思先生,读书心得写得极佳,忍不住把它记下来,与朋友共享。读文宜竹,其致清也;读史志宜海,其思远也;读哲理宜山,其观弘也;读经济宜潭,其谋深也;读诗词宜水,其味畅也;读言情宜雨,其韵久也;读武侠宜风,其心旷也;读官箴宜雪,其欲淡也;读小品宜夜,其意隽也。</div><div> 月渐圆,离天有多远,沉吟,寻觅无言,继续读书,天边总会露出一缕曙光。 </div> <h3> 敢有诗情动地忧</h3><div> ——东篱读记之二</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读书,少了许多浮躁,多了几许闲趣。只是少时读书当儿戏,从无用心理头绪。而今人到中年,知悔矣,滚滚长江,已是水东逝。悔是悔,但未晚,至此以后,读书也开始深省一番,做做笔记,发发感叹,到此一读,时不时回味,体会一下雁过留痕的感觉,这样挺好。</div><div>&nbsp;&nbsp;&nbsp;&nbsp;偶读到蒋介石先生的诗,大叹惊奇。在我的印象中,习武出身的蒋先生就是一介武夫,且不说国共两党为敌的旧史,写诗赋文好像是于其毫不相干的事。之所以以为奇,这诗可读,可知一个人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如果不是先入为主的话,还颇有欣赏价值,于是用笔记下来。再后来又读到汪精卫先生(姑且称先生吧)的诗,大叹惊奇唯更上一层楼才能释怀了。我不知道在历史中认识的“大汉奸”,竟然有如此“文典”留驻,青天白日,大雁望小眼,我只能怨自己读书少,井底之蛙的视觉被一片秋叶遮住了。</div><div>&nbsp;&nbsp;&nbsp;&nbsp;蒋汪可谓是中国近代的名人,在历史的舞台上,都曾经以主角登场,是众目睽睽之下的风云人物,这谁都知道,无需多言。用什么来比较他们呢?政治,已是昨日黄花,千秋功罪,早已盖棺定论了;人间旧事的其他细节,我也不太感兴趣。然而对其诗文的发现,却令我对他们的另一面,也就是“做文章”的功夫有了浓厚的兴趣,欲探个究竟。古人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则篡改一下,来个:三人行,则必有我诗。可惜似乎少了一人,这如何是好?想想位居高位,门当户对的人,还真有,我恭恭敬敬地请来同时代的伟人毛泽东先生,谈诗论道,华山论剑,不知可以否?</div> <h3>  先附上三人行的各一首诗,暂不署名,留点悬念给朋友。</h3><div> </div><div> 独坐池塘如虎踞,</div><div> 绿荫树下长精神;</div><div> 春来我不先开口,</div><div> 那个虫儿敢作声。</div><div> ——《蛙鸣》</div><div> </div><div> 雪山名胜擅幽姿,</div><div> 不到三潭不见奇;</div><div> 我与林泉盟在夙,</div><div> 功成隐退莫迟迟。</div><div> ——《雪窦山口占一绝》</div><div> </div><div> 慷慨歌燕市,</div><div> 从容作楚囚;</div><div> 引刀成一快,</div><div> 不负少年头。</div><div> ——《被逮口占》</div><div> 第一首《蛙鸣》,写得蛙如虎踞,虎视眈眈傲视天下,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王者霸气十足,舍我其谁的气概呼之欲出。</div><div> 第二首《雪窦山口占一绝》,描述作者陶醉于雪山名胜幽姿,表达不达目标不放弃,相约功成隐退,颇具儒家入世精神和道家出世情结。</div><div> 第三首《被逮口占》,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大无畏的壮士英雄画面,慷慨就义,从容赴死,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低沉,而是壮怀激烈,令人振奋的高歌,荡气回肠。</div><div> 诗很大,诗又很小。大者黄河长江,奔腾千里;小则潺潺流溪,自言自语。诗言志,志宜兴,兴则成大业,败则成草寇。然志却并非以人的意志转移,一生恒定,一着败笔,留下多少懊悔扳足之叹!诗与历史交割尚可,和现实反弹琵琶,似乎又是不可能的。这就带来了矛盾,诗与历史云雨,而不齿于诗之意境。然而历史云烟雾霭散尽之时,诗情画意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我们沉浸于此。</div><div> 孰功?孰过?历史自有公论,诗与志确实是很难等同,昔人已乘黄鹤游,落花流水累春秋;我问风雷几回撼,敢有诗情动地忧。</div> <h3> 三更有梦书垫足</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夜读闲记之一</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女儿暑假回家,给我带来一本书。闲得没事的时候,便拆开了书,躺在沙发上自在的翻着看。生命旅程已经过半,虽说见识不多,但读过几本书,用加法累积起来,聊以自慰,即使没有正儿八经的做过笔记,写下心得,交过作业。甚至有的书读过就忘乎,然青菜萝卜,还是分得清的,滋味如何,心中自有品评……随心所欲翻阅,发现这本书还是很有特点,与众不同,说其“另类”亦不为过。我想新奇的东西,对任何人都是有吸引力的,假如你不虚伪的话。</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你爱读书,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真实事件也是很幽默的,可以当笑话传扬。在台湾“两蒋”时期,须要“严禁”的事情很多,但在书店的一隅竟然还可以看到一些“禁书”的身影,如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只是作者署名已经变成了“朱潜”,原因何在?那时台湾称大陆为“流匪”,作者自然成了“流匪作家”,用真名是不能通过当局审查的。也许是心照不宣,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的默契吧,小改一下作者名字,充分的顾及了政治的面子,禁书也就成了畅销书,大家心知肚明,各取所需,想读此书的人就有了饱眼福的际遇,这也许是中国人所特有而又巧妙的折衷吧?这种折衷至今风生水起,如野火烧不尽,逢春则愈发欣欣向荣,而且离时尚更近了一步,改称叫“双赢”了,大家好才是共同乐,谁又说不是呢?</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说到北岛的名字,爱诗的人都不会陌生,自从他80年代末移居国外,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北岛不仅诗写得好,散文也别有风味。漂泊在异国,看过了太多的世态炎凉,他的文字隐约有沧桑过后,夜凉如水的印迹。我不知他会这样写赌博:“中国人好赌,我想这和我们民族的非理性倾向有关,赌场人多,大家都是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没有什么语言文化的障碍,只要一比划,意思谁都懂。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漂流在外的中国人都喜欢去赌场,那真是一个相聚的好地方!”看起来每个人心灵归宿都是可以搠源的,心仪的理由也是可以不讲出声的。台湾学者傅月庵,读书之余的乐趣是去逛旧书店,偶然发现一套用木匣装着的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花了一个月的零用钱搬书回家。学生宿舍紧,连书架都没有,只好放床上,起初当枕头,太硬不舒服,就包起来垫脚,哈哈,“三更有梦书垫脚”出炉了,有点像现代版本催生的一个典故,在我看来“脚”还是过于“大雅”,改为“三更有梦书垫足”,也许更会足下生辉吧?</div> <h3>  现在读书,感觉涉及到哲学的范畴的内容越来越多了。南方朔先生说:一个人学会体会别人的感觉,他就会产生越来越高的道德标准,再也不会做以前觉得无所谓的事情了。此言甚笃,“先安己心,才能安人心”。和平者比博学者更有用处。南方朔先生还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没有美感的人在道德上是可怕的。并用许多文化遗产和文明古迹毁于一旦来举例求证。读到此处,我反其道而言之,有美感的人也不一定就有道德啊?中华古国,很多的国宝、文物不都是丧失在“有美感的”的侵略者和盗墓者的黑手中吗?</h3><div> 时代的脚步匆匆而去,很多的往事还未待我们回首缅怀,便悄无声息的坠落在岁月的尘埃中,让我们感叹历史的沉重,只有那心情文字会开启惆怅人的美学感知,让我们在慢节奏中体会到愉悦。我喜欢老辈文人吴鲁芹先生的笔法,吴先生是大学教授,但他总爱说自己是俗人:“说老实话,我手边的钱若仅够糊口,一定先买大饼,次级典籍。起早,通常是为了赶路,不是为了看花;虽然也喜欢坐在院子里看月亮,到该睡的时候,还是蒙头大睡,并不会舍不得室外的清光”。这种文字,平常的就像闲话,不经意就说出来了,细品一下,却如风拂面。就像某个下午,喧嚣社会缠绕的心瓣倦了,不知不觉就走出了门,渴望有一个清静的去处,就在路上,雷电交加,雨点倾落,令人措手不及甚至有些懊恼,恰巧前面有一个茅舍,短跑过去避雨,主人在屋,唤我坐下,擦去雨水,捧出新茶,这个时候,我竟然有此境遇和余闲,一边品茶,一边赏雨,这真是一刻理想的下午,人生在世,可遇不可求啊!</div><div> 轻松了一下,再谈谈法律。历史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给出的答案很有意思。瞿先生提出:“中国的法律系统经历了一个儒家化的过程,儒家的核心理念是“礼”,而“礼”是维护社会差异的工具。就是说,儒家承认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和阶级的差别,“礼”的作用不是要抹平这些差别,而是要维护它。所以才会有种种贵贱、尊卑、长幼之分,“礼”的真正意涵就是差异。儒家让我社会是可以借由道德的力量来维持的。而“法”是什么?法家不否认或反对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但法律的标准应该是相对客观的,国之所以治,端在赏罚,一以劝善,一以止奸,有功必赏,并不因人而异,人人在法律面前均需平等”。现在很多人讲所谓“国学”,热衷讲“礼”,礼贤下士,当然很好,但很多人不知“礼”就是差异,一些自认有钱或有身份的人,礼贤“向上向高”看齐,对草根就不讲礼贤,对员工就不用礼待,赤裸裸“礼不下庶人”的鄙视,人为的把人划分三六九等,激化矛盾,这“礼”何用?我们需要的“礼”治,是一种人人敬我,我敬人人的社会风气,我们更需要“法”治,在变革的社会中,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能因人而异,“刑不上大夫”的本质就是维护不公平的“礼”域,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有可能走向正途。</div><div>&nbsp;&nbsp;&nbsp;&nbsp;啰啰嗦嗦写了这些,关乎哲学,关乎法律,关乎休闲和幽默,一头雾水的朋友可能急了,你到底读的是什么书?呵呵,书名《我读2》,有点怪啊,这是凤凰卫视中文台读书栏目“开卷八分钟”每天以八分钟介绍一本新书,主讲是梁文道、何亮亮。</div> <h3> 别有诗情品庐山</h3><div> ——东篱读记之三</div><div><br></div><div> 西安市休闲读品杂志社寄给我一本《天下》期刊。闲时品读,内容挺多,涉及的人物有陶渊明、朱熹、宋江、赛珍珠、沈括、辛弃疾、陈亮等人物。然而我留意到本期导读遗漏的庐山,对一篇《庐山故事多》的文章颇有兴趣。</div><div>&nbsp;&nbsp;&nbsp;&nbsp;庐山,坐落在江西省北部,长江与鄱阳湖环绕周边,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0公里,宽15公里,平均高度近千米,南部东岭的汉阳峰海拔高1474米。相传3000年前的周代,有匡氏兄弟在此山结庐居住,修仙炼道,天子派使臣来访,不见人影,只见草庐一座,谓之“唯庐独存”,故史称“庐山”西汉时,司马迁登庐山考察,记入《史记》,庐山开始记入史册。</div><div>&nbsp;&nbsp;&nbsp;名山历来是和名人结缘的,如果没有文人墨客给庐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恐怕这名山的魅力就要打个大的折扣了,而庐山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之四季景色,身处云雾缭绕的山水之间,如临仙境一般,自然成了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留下的吟咏庐山的诗词美文数不胜数,试举例析之。</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照香炉生紫烟,</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遥看瀑布挂前川;</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飞流直下三千尺,</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疑是银河落九天。</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李白《望庐山瀑布》</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间四月芳菲尽,</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山寺桃花始盛开;</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长恨春归无觅处,</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知转入此中来。</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白居易《大林寺桃花》</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横看成岭侧成峰,</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远近高低各不同;</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识庐山真面目,</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只缘身在此山中。</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苏轼《题西林壁》</div> <h3>  吟诵一遍,自觉如饮青溪,一丝清凉和甘醇缓缓入心,此时如入庐山一处,迷醉于山景水色,禁不住有些心旌荡漾了。稍一回过神来,才知只是一梦,然而,在这生花妙笔绘就的诗行里,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呢?我此刻真是有些彷徨了。</h3><div> 李白写此诗正是一个抱着“四方之志”,年方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庐山秀峰寺东侧的青玉峡瀑布,面对秀美风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展现在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让人怦然心动,去向往和陶醉呢。</div><div> 而白居易所作乃是被贬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美不胜收的景色让其忘却了被贬异乡的失落,竟对庐山产生了故乡一样的感觉,他在此构筑草堂,吟诗赏景,仿佛人生中的一次奇缘巧遇,更有陶渊明误入桃花源的欢愉。</div><div> 苏轼登游庐山则是更有觅处,未踏上庐山之旅时,他已经看到唐代画家李思训作的《长江绝岛图》,并挥笔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时隔六年,他从湖北到河南汝州赴任,才第一次登临庐山,久仰初访,那山那水仿佛旧友,已然在心了。</div><div>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没第二。然而我却有兴趣对三位大诗家的杰作来个了断,评他一个状元、榜眼、探花如何?</div><div> 直言不讳,李白《望庐山瀑布》美如飞瀑,气势宏大,但那只是青春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朝歌,他的诗美的单纯,也就是,你在看那最美的风景,风景因你的心态不变而不变,单纯的美,任由你遐想发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则是人到中年万事休,被贬的惆怅中,人生的失落里,忽然发现了另外一个天地,也许这就是苦苦追寻的,那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第二春”吧,从出世到追求入林,这也是一种悟的初始吧?白居易此后淡泊名利,是否这就是初始的萌芽呢?苏轼《题西林壁》,可以说是深入浅出,成竹在胸。人生的历练他从容不迫,庐山的云雾奇松梦里千回百回,理想和现实早已接轨,人在赴任的旅途,理性和观赏风景浑然一体,可以说是物在道中,道然已悟了。</div> <h3> 四轮亦惑学牛耕</h3><div> ——夜读闲记之二</div><div><br></div><div> 早就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了,然而在一种说不出的诱惑面前,我总是不能自持。稍有空闲,就见缝插针的溜去书城和书幽会,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真好,心仪时,自然是免不了投怀送抱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这次会面的书是牛耕先生的《和圣人一起思考》。牛耕先生我不认识,据书中介绍,知道他在北京四中毕业,当过知青下过乡,做了许多年编辑,并有缘和艾青、程思远等一些文化名流交往,熟络且亲切,能够面对面的倾听圣人和智者的教诲,很令我羡慕。牛耕先生后来下海经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算是儒商了。</div><div>&nbsp;&nbsp;&nbsp;&nbsp;简介完作者,我就直入主题,谈谈他的书,我的看法。牛耕先生关注的范围挺广,看问题颇有独到之处,我很佩服。比如香港回归中国交接升旗仪式,哪一段日子,作为普通人的我是欢欣鼓舞,为中国的强大,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其他也就没有想得太多太远。然而此时,牛耕先生思考的独到之处就显山露水了,让我见识了一回。他质疑:为什么交接仪式选在7月1日零时?此时正值午夜时分,阳盛阴衰,并不适宜人类活动。询问相关部门,媒体解释,这是为了不留政治空间。牛耕先生的钻劲上来了,那为什么不查查档案,看看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几点几分签订的丧国辱权条约?然后选择那个时间举行交接仪式呢?一般来说,签订条约在零时的可能性是近乎于零的……。这一点我也认同,突然有些吃惊,自己的头脑怎么就一平如水呢?思想的惰性,在大脑安居了?看来不“强制拆迁”,恐怕很难触及灵魂啊。思想闹革命,夜不能寐。茫然星月,脑里轮动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谁的至理名言,忘了。读书入魔,越是不解越有挑战滋味?嗨,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就这两瓶子醋也当酒,还真当一回事了呢。&nbsp;</div> <h3>  为什么不可以是零时呢?中国传统文化就有“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这一说法,初始的阳,就是在最黑暗的时刻萌芽。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世界响当当的,零的突破,零时,不正具有这划时代的意义吗?从媒介宣传的角度,亚洲、欧洲时差十几个小时,东方迎接黎明,西方日落西山,从业人员有充裕的时间向世界报道这举世瞩目的事件。如果交接仪式的时间定在卯时(早晨5时至7时)升旗,前期的准备工作都需要在漫漫长夜中进行,而这之前的时间,并不符合大多数中国人收看电视和新闻,也不能兼顾欧美观众的收视习惯,选择零时,是有眼光的,是开放性的。写到这里,我有些惭愧,我是受牛耕先生启发,却唱了反调,不过也不必自责,百家争鸣吗!</h3><div> 牛耕先生还有一篇《送礼的学问》,看了很有感慨。上世纪20年代,直系军阀总司令吴佩孚50岁生日,送礼者众。有几个人的礼物摆的上台面。地方官僚送一京剧名伶,同乡亦部下张宗昌送八个半尺高的金人。康有为则送一副对联:牧野鹰扬,百岁功名方过半;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 。最奇的是老部下冯玉祥送了一个瓦罐,装了满满的清水。吴佩孚对送礼人未作任何评价,只吩咐手下给康有为回了5000大洋。用现在的眼光,前面三人送礼也算符合身份,可以发扬光大。而冯玉祥先生“君子之交淡如水”之礼,肯定被现人所鄙视,甚至会被误为“精神不正常”。这个社会很多人对“虚名”已不感冒,更强调实惠实利,这对穷人不公,对善者不善,呜呼哉,社会真的进步吗?</div><div> 我刚给牛耕先生鼓掌,又看他在文中说了另一件事。联合国50周年,中国政府将巨鼎作为礼物相赠。牛耕先生说:巨鼎是象征国家权力的,将巨鼎送人岂不怪哉?那不是将国家权力送人?哈哈,我以为,如果那巨鼎是稀世国宝,是文物,那万不可为。倘若那只是复制品,只是做工精细,让人在喜爱和观赏中,对中国人的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倒也不妨。这比在国家困难期间,人民节衣缩食,大把大把的物资送给“同志加兄弟”,即使现在,仍有很多人在贫困线下挣扎,我们支援曾经的“侵略者”显出的慷慨大方气度,也让我对自己也怀疑了,是不是我们真的“小康”了?可以为世界人民做更大的贡献了,那就太好了,政府尽可以送,索性可以多送一些,但是稀世国宝巨鼎还是不要送,也是不能送的。</div><div> 读了牛耕先生的书,感觉受益多多,表达了自己一些看法,这样的书读起来有意思,互动吗,千山万水只在纸笔之间。</div> <h3> 文化困惑与幸福尴尬</h3><div> ——夜读闲记之三</div><div><br></div><div> 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我曾经信心十足、信誓旦旦的说:我信。然而在读了一本书以后,我却觉得此前的承诺是那么轻率和幼稚。是世界变得快,我跟不上时代了?是环境污染了,我患了眼疾了……?都不是。思想,一旦开启一扇门,一层层云雾后面,自然会有另一番风景出现。</div><div>&nbsp;&nbsp;&nbsp;&nbsp;赵本山曾经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小品演员,记不清从那一年开始,我对春晚,对赵本山有了一种期待。他的表演幽默、夸张、滑稽、逗乐,东北二人转跳得溜溜的有味,那脍炙人口的“超生游击队”令人忍俊不禁,笑破肚皮。然而近几年我疏远了赵本山,甚至对其有些不以为然,如果不是我审美疲劳的话,该不是本山先生“江郎才尽”了吧?事已至此那倒也罢,偏偏他那引以为自豪的徒弟小沈阳让我憋气。你看他穿着一条苏格兰男人才穿的裙子,说话拿捏着一种非男非女的腔调,怪怪的样子,我的身上快要起鸡皮疙瘩了。嘿嘿,还别说我有多高的鉴赏水准,随便在某一个场合聊起此来,拥儡者众,我自认我的看法是毫不偏激而适中的。</div><div>&nbsp;&nbsp;&nbsp;&nbsp;偏偏这时遇到了一本《2009年中国随笔精选》,读过以后,往昔的想法竟如“豆腐渣工程”在一瞬间被颠覆了。你瞧人家王蒙先生怎样评述赵本山:“赵本山--刘老根--二人转代表的是农民文化、民间文化、外省市场文化。“央视”则是主流文化、殿堂文化、经典文化尤其是舆论导向的体现。这二者有时不无龃龉。赵本山的小品,通过以笑为纲以角儿为主以娱乐为目的的与大量语言游戏的设置多少稀释了内容决定一切、主题先行、直奔主题的绝对化条条,这不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吗?赵本山小品体现出了挑战意识。可惜的是“取而代之”而不是“超而越之”的思路太农民太草莽也太远古,这种取而代之意识已经停滞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很长很长。”读到此处,我如梦初醒,文化学者对待社会事物现象的透视和评述,在高瞻远瞩和循循善诱之间昭示我们,给我们启迪是不言而喻的,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做事待人,察言观色,即使你是一个凡人,思维都不应该只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和状态,否则很多深层次内容会用一种表象、很客套的把你婉拒其外。我以为,赵本山在主流媒体为农民文化的地位和尊严争得了一席之地,值得我们尊敬,但我却不愿意看到他脱离农民文化,暴富成挂着农民文化的头衔,表演的是一种于我们大众审美观相违的内容,这个时候,我又有些迷惑不解了,接下来,我究竟应该选择意识形态还是服从我的审美情趣呢?</div> <h3>  前一段时间,幸福的字眼频频出现在各种多媒体的主板上,我觉得有点好笑甚至荒诞,在许多人蜂拥而上谈论幸福的时,又有多少人在怨声载道“被幸福”了。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似乎很喜欢用统计数字、人均收入、JDP、消费增长来给自己的绩效放一个卫星,我在仰头观望时就不幸的跌下了这个坑,幸福,幸福个屁!幸福在哪里,领导我问你……?这样一激愤,倒是无心饮食,一日节约了两餐米,啊,不容易,物价飞涨的年代,通货膨胀还假正经的说自己是贞洁烈女,能找到这种过日子的秘籍实属不易。不过话又不要说的过头了,有时你看瘦骨嶙嶙的我满身臭汗、旁若无人的唱着歌儿,耸耸肩膀不屑一顾时,告诉你,我正幸福着呢,没工夫和你找碴。幸福真是一个精灵的小东西,看得见,抓不着。铁凝女士怎么说?“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加醇厚,而面前于我谈心叙旧的你们更是我的幸福之源。”我终于领会到了何谓醍醐灌顶。</h3><div>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自己想做的一件事,幸福是你看到花开时的愉悦心情,幸福是你在一场比赛中,你想赢,却输了,但你付出了,真切的感受到了拼搏的乐趣。幸福是别人笑你你还在笑,其实我的幸福你真的一点也不懂!啊,此时真的不想就此打住,让我的幸福海阔天高,鱼鸟潜游,但是时间到了,老妻在家等着我们共进晚餐的幸福,哈哈,送走一个幸福又迎来另一个幸福……。</div><div> 哈哈哈,下次继续读书,继续寻找幸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