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台湾赏鸟记

开心

<h3>  由于台湾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复杂,又曾经历冰河期洗礼与亚洲大陆分合过程,因此形成的多样性生态体系孕育出了各种不同气候带的生物资源,造就了台湾地区的特有鸟种(摘自网络)。目前台湾特有鸟种27种,特有亚种56种。要看这些鸟,非去台湾不可,今年国庆有8天假期,去台湾正好。</h3> <h3>图为大雪山游客中心的27种台湾特有鸟种的挂图,鸟名是台湾叫法,两岸叫法不一样交流起来感觉很不方便。</h3> <h3>  此次观鸟主要路线:乌来-大雪山-合欢山-玉山-阿里山-台北市区,行程包括了台湾主要的山脉,海拔2000多到3000多。同行有周哲、剑胆琴心、天天静听、萍子、ice、狗神等新老朋友共10人,领队是台湾专业鸟导石瑞德石导和陳國勝陈导,两位都是资深观鸟人,口碑和实力都是棒棒的,7天的时间带着大家收获了23种台湾特有鸟种和若干的台湾特有亚种。除了赏鸟,一路上还听石导讲了很多台湾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故事,大家欢声笑语不断,可谓是赏鸟赏心!</h3> <h3>10月1日 乌来—东势—大雪山鞍马山庄</h3><h3> 乌来住的旅馆在河边,被台湾紫啸鸫的叫声喊起床是难得的体验。观鸟的例牌是在一早鸟儿活跃的时间先观鸟,然后再吃早餐。我们也不例外,先在阳台上看过台湾紫啸鸫后开始上山,走不多远就遇到一波鸟浪,先是一群台湾棕颈钩嘴鹛和台湾雀鹛在路的两边飞来飞去,然后是大嘴乌鸦,灰树鹊、黑鹎、红头穗鹛一一露面。这边正忙着,忽然听到石导说那边的树干上有星头啄木鸟,大家赶紧过去看,却又听石导说快别看啄木鸟了,赶紧看上面树枝,有好东西,只见一只可爱的台湾杂色山雀(台湾又名赤腹山雀)乖乖地站在枝头,接着又飞来两只。石导说这鸟不容易见的,有点开门红的意思啊!</h3> <h3>  吃过早餐离开乌来经东势往大雪山走,一路上遇到了林雕、蛇雕、黑卷尾、洋斑燕、领雀嘴鹎、黑枕王鹟、台湾画眉等,石导说林雕下到这么低海拔比较少见。</h3> <h3>  车往山上开到23K处,车刚一转弯,哇!蓝鹇!只见马路两边蹲坐着好多个人,架着相机,一只漂亮的蓝鹇雄鸟正在马路边的草地上悠闲地啄食着地上的东西,完全不在乎往来的汽车。再往上走到23.5K处,在观景平台的栏杆下的密林里又看到了蓝鹇雌雄一起出现,还有台湾山鹧鸪!虽然光线不太好,但是同时看到两个台湾特有种,好开心!</h3> <h3>  晚上住鞍马山庄的小木屋,吃罢饭,石导拿着强光电筒,带大家去找台湾特有的白面鼯鼠,走了好一阵,山林静悄悄的,就在大家感觉无望往回走的时候,陈导的电筒照到了大树上一团白花花的东西,是它了!超萌的白面鼯鼠!灯光照着它,它也好奇地看着我们。白面鼯鼠又叫白面飞鼠,没看到它如何飞,只看到它像猴子一样在树枝间灵活穿来穿去,一会就不见踪影,回去的路上陆续又看到好几只,看来数量还不少。</h3><h3> 小木屋周围是一大片树林,正要睡觉,听到白面鼯鼠就在外面的树上叫唤,狗神先出去看,回来说看到山羌在门前小路上,赶紧拿上相机穿着拖鞋就往外跑,出去一看山羌已经没影了,白面鼯鼠也离远了。</h3> <h3>10月2日 大雪山</h3><h3> 石导说以往黑长尾雉在47K处容易看到,现在43K以上的路不通了,在下面要看到它有点困难。听说已经有23天没人在下面见到它了,希望我们有好运吧。一早一晚看到黑长尾雉的机会比较大,所以天刚蒙蒙亮大家就出发了。可惜走了好一会,没有收获。</h3><h3> 早餐过后继续往山下走去找鸟,清晨的阳光很好,山路上没什么人,林雕、鹰雕、棕腹蓝仙鹟、白耳奇鹛、白尾蓝地鸲、红胸啄花鸟、台湾斑翅鹛、棕脸鹟莺和红头长尾山雀(在台湾叫它小叮当)等一一露面;但是不见黑长尾雉、台湾白喉噪鹛和台湾黄山雀的踪影。石导黑长尾雉和台湾黄山雀还有机会在阿里山看到,离开这里白喉噪鹛就很难看到了。</h3> <h3> 为了节约时间午饭就在停车场收费处泡面吃,吃过泡面,去了一趟洗手间,出来发现大家都拿着相机在路边拍,忙拿上相机跑过去,石导看见我才来,着急地说,赶快!有岛鸫!好在树上结了好多果子,岛鸫在林子里飞来飞去忙着吃,一时半会不会离开。数一数,发现岛鸫的数量还不少,有十几二十只,石导说这状况很罕见,我们的运气真好。</h3><h3></h3> <h3>  下午又去23K处转了一下,等了半个多小时,快3点的时候蓝鹇现身了,1雄带着5雌还有一只雄亚成在路边草地上觅食,这回大家都看爽了拍爽了。回山庄的路上继续找黑长尾雉,鸡没见着还不小心绕了远路,上上下下的山路把大家的腿都走废了,偶遇了落日算是一点补偿吧。</h3><h3> 晚上又和狗神夜游,好几只白面鼯鼠在头顶的树上展示它们敏捷的身手。侧耳倾听黄嘴角鸮和褐林鸮的叫声,想看它们的真容,只能是在梦中了。</h3> <h3>10月3日 大雪山鞍马山庄—埔里地藏院—清境农场</h3><h3> 一大早继续找黑长尾雉,依然未见踪影。路两边的灌丛里有两三只台湾鹪鹛在高声地唱歌,3-5米远的范围,10几双眼睛左看右看,却怎么也看不到它,真想把上面的草都割了把它揪出来。等大家都放弃的时候,它突然嗖地一下窜出来又躲进另一个灌丛中,逗我们玩呢,可我们没那么多时间玩了,得回去吃早餐了。回去的路上一只黄痣薮鹛(特有种),大方地站出来当了好久的模特抚慰了大家沮丧的心灵。</h3> <h3>  早餐后下山,山中的阳光依然明媚,在停车场收费处的林子里,岛鸫依然在林子里大快朵颐,石导发现了一只灰头绿啄木鸟,大家忙着拍灰头绿啄木鸟时,石导笑着说你们真奢侈,岛鸫都拍到不想拍了。  </h3><h3> 经过23.5K时,看了一下,台湾山鹧鸪还在,蓝鹇雌鸟也在。就此别过,再见不知何时了。</h3><h3> 到了山下,天气热了起来,在地藏院朱鹂常出现的点,静悄悄地,石导感觉很奇怪,鸟都去哪了呢? 大家笑说它们都过中秋节去了。也许观鸟的魅力就在于此,不是每一次守候都能遇见,当你遇不到,你就会心心念念地想它,直到你遇到它为止。</h3> <h3>  到清境农场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石导赶紧带着我们到一片茶园,先听到斑胸钩嘴鹛的声音,10多双眼睛四处搜寻,很快就看到它们在茶树上, 过了一会还跳到离我们很近的树上。就在大家忙着拍照时,背后周哲突然说看到竹鸡了,原来两只竹鸡趁我们不留意的时候穿过马路到另一边茶园去了。大家马上集中火力找竹鸡,可是只听到它们在灌丛中吵吵闹闹却不见踪影。奈何天色已晚,吃饭重要!到今天为止台湾特有种已收到17种了!</h3> <h3>10月4日 清境农场—合欢山-春阳部落-东埔温泉</h3><h3> 又是天还未亮就起床,开车上合欢山,头天晚上石导就提醒大家山上冷要穿多一点。到了山上,风雨交加,还起了大雾,不禁担心鸟况。</h3> <h3>  好在刚下车就看到台湾酒红朱雀,可以抵挡一下寒冷了,在山顶接着又收了鹪鹩、台湾林鸲、灰头灰雀。转了一大圈,石导和陈导都纳闷了,往常满地走的玉山噪鹛咋就一只都不见呢?风大雨大,还是坐车往山下走吧,就在这时两只玉山噪鹛出现了。剩下目标领岩鹨,石导说如果这里看不到,就很难再看到了。转了几个点,都不见踪影,看来缘分未至。   </h3><h3> 回到清境农场用过早餐,开车下山来到春阳部落,周围静悄悄的,鸟都过中秋去了!这时萍子发现相机镜头进了一点水气,都怪刚才在合欢山雨太大了,大家纷纷出主意安慰萍子,好在等到下午,镜头里的水气自己就散出来了,萍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以后下雨天真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相机。</h3> <h3>  下午4点多到达东埔温泉,放下行李沿着公路找鸟,一路上只看到几种菜鸟,看来鸟们还在过中秋!往回走的时候,石导带我们从高高的吊桥走过,想想晚上在酒店可以泡温泉,也算是有点安慰了。</h3><h3></h3><h3> 吃过晚饭做功课,石导给我们带来了台湾月饼和柚子,在宝岛台湾过中秋,真是好暖心!做功课是石导赏鸟团的特色,每天晚饭后大家拿着小本子做记录对鸟种是学习的好机会。(图为石导发的记录本的封面,台湾27种特有鸟种图)</h3> <h3>10月5日 东埔温泉——新中横公路——玉山塔塔加国家公园——阿里山</h3><h3> 东埔温泉海拔低,没有黑长尾雉的分布,不用一早起床去找鸡了,第一次睡到天亮再出门,好幸福!幸福不止于此,车行不久,4只台湾竹鸡(特有种)出现在前面马路上,悠闲地吃着东西。转角遇见鸡,得来全不费功夫啊!</h3> <h3>台湾竹鸡(台湾特有种)</h3> <h3>  车子一路上山,到塔塔加的停车场,等我从洗手间出来,发现大家又在拍好鸟,这难道是洗手间定律?!星鸦(特有亚种)!我的新种!看它取食松子,听它高歌,过瘾! </h3> <h3>  自从在合欢山上与玉山噪鹛见过一次后,就经常遇见它们。它们还自来熟,走到脚边,跳到手上!爆框!大家都笑说,这样再拍不好,那是设备的问题。回来看我的照片总结了一下,以前拍不好赖鸟太远太好动,这回不能赖鸟只能赖相机了。后来在台北去机场的路上,陈导跟我们讲了一下拍摄的技巧,就提到拍这个玉山噪鹛拍不好的问题,早请教陈导就好了!</h3> <h3>  山林里几乎每棵树上都挂着松萝,空气特别好,石导不时提醒大家深呼吸把体内的废气排掉。在台湾的几个森林公园里转了几天,空气好得不要不要的,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h3><h3></h3> <h3>  我们的队伍通常石导带队走在前面,陈导殿后。我和天天静听走在后面发现右边山坡的草丛中有小鸟在动,正想拍下来看看是啥,陈导已经反应过来喊前面的人,玉山雀鹛,快!幸好陈导懂它,不然也许就被我们错过了。</h3><h3> 接下来鸟况不是很好,近在咫尺的蓝短翅鸫躲在深深的草丛中高唱,就是不肯出来接见一下它的歌迷;黑长尾雉和台湾黄山雀也一直都未出现,聊以解闷的是台湾猕猴和山羌。</h3> <h3> 看看时间已经接近黄昏,石导安排大家坐车转山找黑长尾雉(特有种),下去一趟没有,掉头又转上来,转过一个弯,有了!一只雌的黑长尾雉正在马路中间散步,大家赶紧挤到车头,还没等大家看好,不知从那里来了一只黑狗把鸡吓跑了,可恶的黑狗!好在不久又看见一只黑长尾雉雄鸟在路边的草地上觅食,终于,找了几天的黑长尾雉雌雄终于都收到了!!</h3><h3> 吃过晚饭,天已经全黑了,接着开车到阿里山。石导说東方灰林鴞(台灣特有亞種)喜欢站在马路两边路牌上,于是一路上10多双眼睛直盯着路两旁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望穿秋夜,都没见到。大家笑说怪周公没穿看猫头鹰专用衣服,而狗神也没带他的观鸟幸运符。 </h3> <h3>10月6日 阿里山——竹山——台北</h3><h3> 头天下午看黑长尾雉不过瘾,大家一致同意第二天一早坐观日出的小火车到阿里山高山植物园去看。凌晨3点起床,3点多到阿里山小火车站等车,为了看日出早起人很多,不少还是老年人,真佩服他们的干劲,估计人家也特别佩服我们为了找鸟那么早起床。</h3><h3> 在山顶等了1个多小时,一只黑长尾雉的雄鸟拖着长长的尾巴从树林里走出来到草地上觅食了,近距离地看这鸟,身上的羽毛蓝得发紫,蓝得发黑,真是漂亮!  </h3><h3> 接着坐小火车到沼平车站附近找鸟,目标台湾戴菊、台湾黄山雀、台湾短翅莺。走到一条小桥上,溪边的灌丛里有台湾短翅莺的声音,大家望穿秋水,它就是不出来,一点办法都没有。继续往前走,绿背山雀(特有亚种)、煤山雀(特有亚种)在樱花树上飞来飞去找虫吃,树不高,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可爱的小样。石导说等花开的时候鸟会更多,花丛中的鸟拍出来特别美!看来下次要选个春天再到台湾观鸟。</h3> <h3>  石导和陈导说台湾戴菊和台湾黄山雀可能就混在绿背山雀和煤山雀群里,那就一棵棵树找吧,不一会陈导发现台湾戴菊了,在老高的树上,找到它真心不容易啊!可惜的是台湾黄山雀一直没看见。接下来大家又被嗓门大胆子小的高山短翅莺‘’撩‘’了一回,听它唱了好久的歌,然后突然从一个灌丛窜到另一个灌丛,那速度,贼快,没法拍。又看了一回松鸦洗澡,时间就差不多该下山了。</h3> <h3>  回台北的路上,石导带我们到了一个特别的点,在竹山克明宫金碧辉煌的大殿里,一只领角鸮(特有亚种)站在高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底下的芸芸众生。据说它在此已有多时,看来这不是一般的猫头鹰,幸会!(在上图中你看到它在哪了吗?)</h3> <h3>站在大殿屋顶的领角鸮(特有亚种) </h3><h3> 接下来观赏了一会在河边翻飞的一大群褐喉沙燕,然后就一路到台北。车开到台北时已是黄昏,饭都顾不得吃,先参观已成立了40多年的台北鸟会,台湾的观鸟比国内起步早30年,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当然买买买也是一个主题,我买了两本图鉴,狗神和周哲买了他们的观鸟幸运物,这些幸运物在第二天就发挥了它们的威力!</h3> <h3>10月7日 台北阳明山——台北植物园——国父纪念馆——台北大学</h3><h3> 这一天周哲和狗神都把头天在台北鸟会买的观鸟幸运帽和徽章都带上了!所以这一天是高效的一天,心想事成的一天,一天转了那么多地方,把想看的鸟全看到了,当然还要感谢石导、陈导和司机水哥!</h3><h3><br></h3> <h3>  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转眼就是回家的日子。这次全团共看到93种鸟,27种台湾特有种看到23种,拍到21种,其中台湾鷦鹛和台湾短翅莺看到没拍到。总的来说收获很不错了!台湾特有种还有台湾黄山雀、台湾棕噪鹛、台湾白喉噪鹛和台湾鹎没看到,就等着下次再见了。石导说因为我们没到台湾鹎的分布区花莲那边,如果去了肯定能看到。</h3><h3> 感谢石导、陈导、水哥还有一路同行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国庆和中秋假期,不只收获了鸟种,还收获了友情。期待下次的台湾赏鸟行!</h3> <h3>  特别感谢台湾专业鸟导石瑞德石导和陳國勝陈导一路上的关照与指导!下次去台湾观鸟再约!</h3> <h3>  看周围观鸟的朋友下笔总是能妙笔生花,羡慕得很,到自己就只能是一篇流水账。拍照也是,别人都出大片,而我的就是个记录照,观鸟拍鸟,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是这次最大的感触!</h3> <h3>蓝鹇雄鸟(特有种1)</h3> <h3>蓝鹇雄鸟(特有种)</h3> <h3>蓝鹇雌鸟(特有种)</h3> <h3>黑长尾雉雄鸟(特有种2)</h3> <h3>黑长尾雉雌鸟(特有种),长得也太不出色了,跟雄鸟真是比一个天一个地啊。</h3> <h3>台湾山鹧鸪(特有种3)</h3> <h3>台湾竹鸡(特有种4)。在车上看到的,怕一下车就跑了,先透过车窗拍比较保险。</h3> <h3>台湾杂色山雀(特有种5,台湾又名赤腹山雀)</h3><h3></h3> <h3>台湾雀鹛(特有种6)</h3><h3></h3> <h3>台湾画眉(特有种7)特别害羞,任大家千呼万唤,它就是躲在草丛中不肯出来。</h3> <h3>台湾斑翅鹛(特有种8)</h3><h3></h3> <h3>台湾斑翅鹛(特有种)</h3> <h3>白耳奇鹛(台湾特有种9)</h3><h3></h3> <h3>白耳奇鹛(台湾特有种)</h3><h3></h3> <h3>褐头凤鹛(特有种10)</h3><h3></h3> <h3>褐头凤鹛(特有种)<h3></h3></h3> <h3>黄痣薮鹛(特有种11)</h3> <h3>台湾酒红朱雀雄鸟(特有种12)</h3><h3></h3> <h3>台湾酒红朱雀雌鸟</h3><h3></h3> <h3>台湾斑胸钩嘴鹛(台湾特有种13)</h3> <h3>台湾棕颈钩嘴鹛(台湾特有种14),遇见两次都没拍好。</h3> <h3>台湾林鸲雄鸟(特有种15),遇到它的时候光线都很不好,这是16年到台湾阿里山旅行时有小长焦拍的。</h3> <h3> 一对台湾林鸲在雨中的花式表演让大家开眼界了,求偶?这个季节还在求偶吗?</h3> <h3>台湾林鸲雌鸟(特有种),石导说要区分它跟白眉林鸲雌鸟要看臀羽,台湾林鸲的是白色的,白眉林鸲的是黄色。</h3> <h3>玉山噪鹛(特有种16)</h3><h3></h3> <h3>玉山噪鹛(特有种)<h3></h3></h3> <h3>玉山雀鹛(特有种17)</h3> <h3>台湾戴菊(特有种18)</h3> <h3>台湾蓝鹊(特有种19)</h3> <h3>台湾蓝鹊(特有种)<h3></h3></h3> <h3>台湾紫啸鸫(特有种20)</h3><h3></h3> <h3>台湾拟啄木鸟(特有种21),在台湾叫五色鸟。停在几十米高的树上,跟绿叶一样的颜色,陈导很有经验,很快就找到它。</h3> <h3>红头穗鹛(特有亚种)</h3><h3></h3> <h3>黑短脚鹎(特有亚种)</h3><h3></h3> <h3>领雀嘴鹎(特有亚种)</h3><h3></h3> <h3>领雀嘴鹎(特有亚种)</h3> <h3>洋斑燕,跟家燕很像,陈导说注意它胸前没有家燕那样的蓝黑色领结啊。</h3> <h3>洋斑燕。</h3> <h3>  一开始还以为是小白腰雨燕,经陈导提醒,翅膀的形状不对,是烟腹毛脚燕,观鸟得认真仔细才行啊。</h3> <h3>普通䴓</h3><h3></h3> <h3>鹰雕</h3><h3></h3> <h3>岛鸫雄鸟(特有亚种)<h3></h3></h3> <h3>岛鸫雌鸟(特有亚种)</h3> <h3>棕腹蓝仙鹟雄鸟(特有亚种)</h3><h3></h3> <h3>棕腹蓝仙鹟亚成鸟</h3><h3></h3> <h3>棕腹蓝仙鹟雌鸟</h3><h3></h3> <h3>白背啄木鸟(特有亚种)</h3> <h3>灰头绿啄木鸟,加上前面看到的白背啄木鸟和星头啄木鸟,台湾有的3种啄木鸟这次都看到了。</h3> <h3>褐喉沙燕</h3> <h3>灰头灰雀雌鸟(特有亚种)</h3> <h3>灰头灰雀雄鸟(特有亚种)</h3> <h3>鹪鹩(特有亚种),大风大雨大雾中,它还唱得挺起劲!</h3> <h3>煤山雀(特有亚种)</h3> <h3>松鸦(特有亚种)</h3> <h3>黑冠鳽,难得这样不怕人,不好动的鸟,必须好评!</h3> <h3>黑冠鳽</h3><h3></h3> <h3>黑卷尾(特有亚种)</h3><h3></h3> <h3>灰树鹊(特有亚种)</h3> <h3>红翅绿鸠雄亚成</h3> <h3>红翅绿鸠雄鸟</h3><h3></h3> <h3>山斑鸠(特有亚种)</h3><h3></h3> <h3>白面鼯鼠。</h3><h3></h3> <h3>台湾猕猴<h3></h3></h3> <h3>这是一只猴王,石导说猴群里不是哪只猴子都可以翘尾巴的,只有猴王可以。</h3> <h3>雌性山羌</h3> <h3>雄性山羌</h3> <h3>也许是季节不对,山里植物开花的不是特别多。</h3> <h3>在合欢山和玉山上开得最多的是虎杖花,红艳艳的这里一大片那里一大片,特别引人注目。</h3> <h3>没鸟的时候遇到这些小动物也是一种乐趣。</h3> <h3>大雪山游客中心展出的鸟类标本,可以比较一下蛇雕、褐林鸮、灰林鸮、黄嘴角鸮以及领鵂鹠的大小。</h3> <h3>周哲整理的台湾观鸟记录</h3><h3>主要观鸟点:乌来-大雪山-合欢山-玉山-阿里山-台北市区<br></h3><h3>时间:2017-10-01 至 2017-10-07</h3><h3>01. 台湾山鹧鸪 x 6<br></h3><h3>02. 台湾竹鸡 x 6</h3><h3>03. 蓝腹鹇 x 14</h3><h3>04. 黑长尾雉 x 3</h3><h3>05. 黑冠鳽 x 5</h3><h3>06. 夜鹭 x 2</h3><h3>07. 牛背鹭 x 80</h3><h3>08. 大白鹭 x 1</h3><h3>09. 白鹭 x 10</h3><h3>10. 蛇雕 x 2</h3><h3>11. 鹰雕 x 1</h3><h3>12. 林雕 x 5</h3><h3>13. 白胸苦恶鸟 x 1</h3><h3>14. 黑水鸡 x 3</h3><h3>15. 灰林鸽 x 6</h3><h3>16. 山斑鸠 x 20</h3><h3>17. 火斑鸠 x 2</h3><h3>18. 珠颈斑鸠 x 30</h3><h3>19. 红翅绿鸠 x 5</h3><h3>20. 黄嘴角鸮 x ▲</h3><h3>21. 领角鸮 x 1</h3><h3>22. 褐林鸮 x ▲</h3><h3>23. 领鸺鹠 x ▲</h3><h3>24. 白腰雨燕 x 1</h3><h3>25. 小白腰雨燕 x 70</h3><h3>26. 普通翠鸟 x 1</h3><h3>27. 台湾拟啄木鸟 x 2</h3><h3>28. 星头啄木鸟 x 2</h3><h3>29. 白背啄木鸟 x 1</h3><h3>30. 灰头绿啄木鸟 x 1</h3><h3>31. 灰喉山椒鸟 x 4</h3><h3>32. 红尾伯劳 x 4</h3><h3>33. 白腹凤鹛 x 1</h3><h3>34. 黑卷尾 x 15</h3><h3>35. 古铜色卷尾 x 5</h3><h3>36. 黑枕王鹟 x 7</h3><h3>37. 松鸦 x 9</h3><h3>38. 台湾蓝鹊 x 15</h3><h3>39. 灰树鹊 x 40</h3><h3>40. 星鸦 x 4</h3><h3>41. 大嘴乌鸦 x 12</h3><h3>42. 煤山雀 x 5</h3><h3>43. 台湾杂色山雀 x 3</h3><h3>44. 绿背山雀 x 20</h3><h3>45. 领雀嘴鹎 x 6</h3><h3>46. 白头鹎 x 30</h3><h3>47. 黑短脚鹎 x 25</h3><h3>48. 褐喉沙燕 x 50</h3><h3>49. 家燕 x 20</h3><h3>50. 洋斑燕 x 130</h3><h3>51. 烟腹毛脚燕 x 24</h3><h3>52. 斑腰燕 x 40</h3><h3>53. 台湾鹪鹛 x 3</h3><h3>54. 棕脸鹟莺 x 30</h3><h3>55. 黄腹树莺 x 3</h3><h3>56. 红头长尾山雀 x 80</h3><h3>57. 台湾短翅莺 x 2</h3><h3>58. 纯色山鹪莺 x 3</h3><h3>59. 台湾斑胸钩嘴鹛 x 3</h3><h3>60. 台湾棕颈钩嘴鹛 x 5</h3><h3>61. 红头穗鹛 x 3</h3><h3>62. 台湾雀鹛 x 40</h3><h3>63. 台湾画眉 x 2</h3><h3>64. 玉山噪鹛 x 25</h3><h3>65. 黄痣薮鹛 x 17</h3><h3>66. 台湾斑翅鹛 x 22</h3><h3>67. 白耳奇鹛 x 40</h3><h3>68. 玉山雀鹛 x 7</h3><h3>69. 褐头凤鹛 x 100</h3><h3>70. 暗绿绣眼鸟 x 40</h3><h3>71. 台湾戴菊 x 5</h3><h3>72. 鹪鹩 x 1</h3><h3>73. 普通䴓 x 18</h3><h3>74. 八哥 x 5</h3><h3>75. 家八哥 x 30</h3><h3>76. 岛鸫 x 30</h3><h3>77. 灰纹鹟 x 2</h3><h3>78. 棕尾褐鹟 x 2</h3><h3>79. 棕腹蓝仙鹟 x 15</h3><h3>80. 蓝短翅鸫 x 4</h3><h3>81. 白尾蓝地鸲 x 7</h3><h3>82. 台湾林鸲 x 10</h3><h3>83. 台湾紫啸鸫 x 5</h3><h3>84. 红尾水鸲 x 5</h3><h3>85. 蓝矶鸫 x 1</h3><h3>86. 红胸啄花鸟 x 4</h3><h3>87. 麻雀 x 100</h3><h3>88. 白腰文鸟 x 10</h3><h3>89. 斑文鸟 x 5</h3><h3>90. 灰鹡鸰 x 4</h3><h3>91. 白鹡鸰 x 3</h3><h3>92. 灰头灰雀 x 9</h3><h3>93. 台湾酒红朱雀 x 26</h3>

台湾

特有种

石导

山雀

特有

亚种

陈导

长尾

大家

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