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朗诵作品思想情感的分析和表达。<br />在朗诵一篇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要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和基调。<br />一是要有激情,这种感情是真实的感情,是真情而不能虚情假意,是生活中体验。<br />二是要把握好作品的基调。只有把握好作品的基调,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和情绪。<br />三是分析作品情感变化的脉络,这样在朗诵中才能有层次感,有变化,有起伏,有高潮。不要通篇一个调子,通篇一样的情感。<br />四是要注意把握情感的细节以及情感的复杂性。</h1> <h1>二、朗诵的角色感和情境感。<br />第一点,朗诵角色感的界定,朗读和播音不需要角色感,而朗诵不同,朗诵属于一种表演,她需要角色化和角色感。但是,朗诵又不同于影视戏剧表演中的这种角色感。要区分朗诵中的角色感和影视戏剧表演中这种角色感的不同。<br />第二点,要有角色的定位。朗诵的时候,只有明白我是谁,才能知道此时此刻我的情感、我的语气是怎样的。<br />第三点,朗诵时把握角色的行为。就是说此时此刻我在做什么,作品中不同的语句表现的作品的行为是不同的,或者在抒发情感,或者在思考,在想象,或者幻想,或者在描绘一些东西,或者在对话,或者在自言自语。这种角色的不同的行为状态,会导致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所以要准确地把握角色在干什么。<br />第四点,角色感与情境感。一定的角色,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情境中的,所以朗诵中把握角色的时候,还要注意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也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情境当中,我们的头脑要有那种情境感。</h1> <h1>三、朗诵的形象感和画面感。<br />第一点,从作品的意向到朗诵者的内心意向,作品的意向通过文字在朗诵者的内心里转化为内心事项,这跟电影或电视导演以及演员的内心事项是不完全一样的,朗诵中的形象感和画面感相对来说是写意的,模糊的,朦胧的,有些抽象的,有时候是突出某些点。<br />第二点,从内心事项转化为声音的形象感和画面感。在自己心中形成的一种内心事项,通过内心的事项激发我们的情感,同时把内心的事项通过声音和形体语言,表现出一种形象感和画面感。</h1> <h1>四、朗诵表演的声音控制<br />其一,我们要知道通过练声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注意以下几点:<br />第一点,要做到气息和声音的上下通透。第二点,要做到气柱和声柱的收扩自如,想宽则宽想窄则窄。第三点,使我们的声音富于变化, 高中低、强弱、轻重这样声音的变化能够控制自如。<br />其二,要懂得是怎样控制声音的。声音的控制是通过意念,带动我们的感觉。这种意念和感觉,带动我们的器官和气息发生某些运动和变化,这样来控制的声音的。<br />其三,声音一定要和感情相结合。要随情而动,声音的变化和运用要符合作品感情的需要。<br />有了这三个前提,下面看具体朗诵的发声和朗诵声音的控制一系列的问题:<br />第一点,气息的控制。气息是音之帅,声音的动力和根基是气息,气息的控制有这么几个方面:<br />1.气息的动力:咳嗽的时候丹田、腰腹一线会有扩张的感觉,这一圈是气息发动的底座,气柱就坐在底座上。<br />2.气息发动的动作过程:有人在"吸气鼓,呼气收",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应该是吸气胸腹部鼓,开始朗诵的时候要保持住,不要往回收,当气息快没有的时候,呼出,最后有一个收放、收放的过程。</h1><h3><br /></h3> <h1>3.气息的方向:我们知道发声的时候气息是往上走的,但在意念中应该是往下压的,训练的方法是练气泡音。<br />4.气息的持久性和均匀度:训练方法:嘶气、打嘟噜。<br />第二点,朗诵中共鸣音的控制,共鸣音有咽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腹腔共鸣,这一系列的共鸣腔体,使我们的声音更加美化,更加明亮,更加好听。其中咽腔共鸣是中心。怎样有咽腔共鸣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抬起软腭,就是用意念来调节,在发声的时候要想到不同的音高,有一个向后斜上方拉的力,就会使软腭上台,就有了咽腔共鸣了。怎样有胸腔共鸣?也是用意念来调节,可以想象,我们的嘴巴不是长在鼻子下方,而是长在胸口上,声音仿佛从胸口出来。<br />第三点,喉头的控制。喉头里面有声带,声带的震动发出声音,喉头一方面是发声的一个器官,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通道,喉头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是放松,在激动的时候,喉头往往容易往上走,喉头往上走就会使会咽发生变化,会咽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我们的通道,而喉头放松的时候,向下的时候,会咽往前走,就会扩展声音的空间。<br />如何使喉头放松呢?意念是往下的,就会使喉头放松。<br />综合练习,喉头放松和控制,发a、o、e、u音,注意胸腔共鸣咽腔共鸣,还有口腔共鸣。<br />怎样练习获得头腔共鸣:发ang音,声音从耳根往头顶方向走,后部的时候头顶上部仿佛有蚊子叫的感觉,后面的也要有这种感觉,再往前偏一点,发eng、再往前发en、再往前发in、再往前往下发i,形成一个扇面:ang、eng、en、in、i,反复练习,和前面结合起来一起练习,长期坚持练下去我们的共鸣音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h1><h1>第四点,声音强弱的控制。如何训练若音的控制和使用,练习方法,找一篇文章,用最轻最弱的声音朗诵。</h1> <h1>五,朗诵的节奏和语势。<br />朗诵要有一定韵律感,一定的节奏感,一定的旋律的美感。<br />下面重点谈一下朗诵的停顿和重音:<br />第一,停顿。停顿一方面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有造成悬念的作用,还有突出某些语意和情感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好停顿,会使朗诵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更富有表现力。在朗诵中,恰当地、巧妙地运用停顿来突出某种意念和形象,会造成一种参差错落节奏的变化。<br />第二,重音。重音一方面要表现一种声音的轻重的变化。从字和词来讲,有轻重格式和轻重关系的变化。重音的变化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是依据语言的标点符号和字、词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所产生的轻重关系的变化。而强调重音则是根据一定的思想意念强调的需要和情感强调的需要所产生的重音的变化。<br />朗诵中的语势:一个是上扬调,一个是降调,一个是的平直调,还有一个是曲折调,在朗诵中要根据情感的变化,穿插运用不同的语调,不要只运用一个语调。运用语势、语流的起伏跌宕,使我们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更富有魅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