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样的感情

山风小雨

<p>总有几个人不怎么联系,虽然已经相识很多年,甚至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直少有来往,难得见面,但在记忆的画卷中却是时间逾久印象逾清晰,梦牵魂绕,弥久留香。</p><p><br></p><p>10月10日这个晚上,由杜津先生召集,八条汉子再次重逢于城东的紫金山脚下。</p><p><br></p><p>我是第四个到场的,杜津、林冬青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你没怎么变,就是比以前稍微胖了一点点。"而我羡慕他俩:"现在这个年岁,能把身材控制的这么苗条,自制力不可谓不高。"其实我们彼此心知肚明,都有一句谁也没说出来的台词:与三十八年前的初次相识比较,我们的脸上都已不再那么光鲜,既便说不上苍桑,却也多明显留下了些许岁月的痕迹。</p><p><br></p><p>从无锡远道赴会的宋孝一扑面而问:"你现在怎么样,升级了吧?"我听了一楞,不解其意。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爷爷了没有?"</p><p><br></p><p>我听了一乐,哈,这帮曾经懵里懵懂的小兄弟,如今终于也到了谈论第三代话题的年纪。据我所知,在这个小圈子里面,目前仅林冬青膝下已有一个漂亮活泼的4岁小外孙,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得见他祖孙相守的幸福场景。</p><p><br></p><p>门被推开,进来的杨桂青神彩飞扬,情绪还沉浸于前些日子留连忘返的西藏高原、内蒙大草原那边。"我已经是第五次去西藏了,前几次都是跟别人一起去的。自从第一次到西藏去,我就被迷上了,发誓以后肯定还要去,结果是一次比一次更想去,所以这次我是独自一个人去的。一个人去的好处是,心比以前更安静,我要跑的地方全都跑到了,灵魂也得以更加透彻的释放。"原来他的兴趣、爱好与口气,依然同数十年前一样,还是那么清爽,那么文艺。</p><p><br></p><p>徐晓阳、李在章同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两位文绉绉的汉子,也让人再次感觉到些许岁月的无情与今朝的春光无限。当初的徐晓阳雪白粉嫩,我一直以为他比我们小几岁,今日对话中方知,他竟与我们中的多数人一样,竟是同年。在章的口音一直与我们不同,有着非常明显的北方腔调,这节奏缓慢、音律鲜明的语调中,却散发出与我们不一样的稳重与成熟。而如今,晓阳已不是从前的晓阳,已过半百的那张面孔红润坚实,通透着一个男人的成熟。而在章的口音,却仍是那么顽固,即便闭上眼睛听去,也能想出他说话时那双炯炯放光的眼神和面带微笑的表情。</p><p><br></p><p>最后一个到达的人,在群里潜水也最深。我在地铁上还在群里发问:"纪平联系上没有?"见了面才知道,他目前的专业就是本地最权威的网络信息,这怎能不激起大家伙儿的"群情激愤"?就这德行,导致人们在分别时对他的临别赠言都是:"多冒点泡,我们想你。"</p><p><br></p><p>一九七九年底的那个冬天,有二十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穿着没有佩戴帽徽领章的新军装,心潮澎湃地集合在江宁县东山镇。这里有一部分插队知青,也有一部分当地农民的孩子,除个别来自同一公社或曾经的同学外,大部分都互不相识。</p><p><br></p><p>不过,这些年轻的陌生面孔一旦融入浓浓的军装绿,竟一下子就如撕扯开人与人之间的神秘面纱,你来我往地很快就熟络起来。军车将我们带到火车站,列车又载着我们从南京开到徐州。八小时行程的火车卧铺上,我们彼此交流,一路欢笑,不时地打打闹闹,一个个的情绪统统都沉浸在对刚刚参军入伍的亢奋之中,眉宇笑容间也无不洋溢着灿烂的青春风貌。</p><p><br></p><p>还记得那一夜,我在卧铺的最上层,与对面的小伙伴把自己打好的背包悬挂在两个卧铺中间,将宽背包带在两边的卧铺支柱上面捆扎好,然后两个人优哉悠哉地打起了扑克。其实,因为当时面生,与我打了一夜扑克牌的是谁,到现在我都没有回忆得起来。</p><p><br></p><p>来到新兵连,我们全部被打散分配在不同的班,其中将近有一小半都被任命为各新兵班的副班长。新兵训练生活枯燥、乏味而又十分艰苦。江南小伙第一次顶着江北凛冽的寒风,在操场上参加队列训练的经历,比我们插队时在农村田头所吃的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休息时刻,我们还有机会三五成群地小聚在一起,插科打诨、嘻戏玩闹也能暖一暖彼此的心窝。</p><p><br></p><p>还记得,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当中那位个子最高、块头最大的丁平,在太阳底下抠着手指甲告诉我:"我想家了。"那模样,活像一个想要喝奶的婴幼儿,低垂着白白净净粉嘟嘟的脸蛋,翘起高高厚厚的嘴唇,显出满面无辜的样子。后来,趁着回南京培训的机会,我特意到丁平家里去,替他看望身患疾病的父亲。但是好可惜,再过这几十年,我们终究还是把这位可爱的大宝宝给弄丢了,在座各位谁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p><p><br></p><p>大帅哥黄国平最幸运,离开新兵连就去了卫生队,穿上白大褂就躲进温暖的房屋里不再受苦遭累,还惹得大个子小弟弟刘勇平心里嘴里一样的洒满了浓浓的醋酸劲。</p><p><br></p><p>就在新兵训练临近结束时,那位在这儿多当了几年兵并且神通广大的南京老乡,借来几套帽徽领章和几把枪,让我们在后山的小树林里提前痛痛快快地过了把当正式兵的瘾,在照相机镜头前骚首弄姿,耍尽无限风情。更喜那活宝杨桂青,扯开棉军帽上的带子拉下半边护耳就出了个幺蛾子,双手高高托起卡宾枪,罗锅起腰背弯曲着双腿,佯装投降的敌军主动给我们的拍照当起了背景,不仅使拍照的画面更加生动,也让这个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p><p><br></p><p>很快,我们就分到连队各奔东西。杜津他们在坦克营成为一名真正的装甲汉子,林冬青、耿德平等人去汽车连当上了令人羡慕的汽车兵,有的人去了步兵连、工兵连、特务连,还有不少人去了修理连,我也算其中之一。我们在同一个部队里的不同连队,继续感受不尽相同的苦辣酸甜,也继续演译着各具特色不一样的精彩。</p><p><br></p><p>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分散、再分散,考学的考学,调离的调离,退伍的退伍,转业的转业……</p><p><br></p><p>最后一个离开部队的孙忠祥,今天十分遗憾地没有过来参加聚会,倒不是由于公务繁忙,而是因为身体原因住进了医院。</p><p><br></p><p>没错,一个一个曾经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现如今也都年近花甲两鬓霜白。谈笑风生中我们除了美美的回忆,再就是满满的祝愿,都想大家伙儿身体康健,也都希望彼此生活如意。</p><p><br></p><p>真心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各自珍重,保养好身体,就按杜津最后提议的那样,以后咱们每年一聚,不见不散。除了今天到场的各位,还要努力找回一个个暂时失落兄弟。</p><p><br></p><p>我们这群小老头,既有着阳春白雪的浪漫,也有兵河铁马的故事,还有着诗一样的感情……</p><p><br></p><p> 2017.10.12</p> <h3><br></h3><h3><br></h3><h3> 微信公众号:山风小雨</h3><h3> 微 信 号:yl3408</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eyva2v?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今天,我去登记了</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p1caait?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一碗饺子</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our6htd?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第一台照相机</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