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召开小学教学校长例会

美友5853401

<h3>  10月11日上午,在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宋福云科长、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副校长、杨清友主任的带领下,全区小学教学校长齐聚龙潭中心小学,参加栖霞区小学教学校长例会。</h3> <h3>  上午第一节课,各位领导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共听课16节,实现全员听课,全覆盖听课。重点关注课堂小班化教学理念的落实,学困生转化的落实。</h3> <h3><b>  会议第二阶段,大家就学困生转化的问题、措施和建议展开研讨。</b></h3> <h3>  晓院附小朱春香校长就学校学困生档案的建立,过程性材料收集和数据链分析进行了具体介绍。行知亲子讲坛和家校联系卡的做法得到一致好评。</h3> <h3>  迈皋桥中心校陈斌校长分享了学校教师对学困生一对一辅导,综合学科教师一起参与,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h3> <h3>  燕子矶中心校郑炜校长重点谈了学校百名教师走进千户家庭的做法。</h3> <h3>  龙潭中心校吴兴林校长从聚焦课堂、抓实辅导、家校合作、注重考核四个方面谈了学校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并建议学困生转化考核要考虑推进率的因素。</h3> <h3>  栖霞中心校王海燕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教师利用微信批改作业的做法,并对偏科学生的辅导提出具体建议。</h3> <h3>  仙林小学饶道松校长在学困生辅导方面建议加强心理辅导和习惯培养,利用弹性离校时间适时辅导。</h3> <h3>  金陵小学彭峰主任介绍了校长定时和学困生交流谈话的做法,并建议对学困生非智力因素、性格问题、心理问题等方面引起重视。</h3> <h3>  南外仙林分校黄云龙主任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建议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h3> <h3>  区实验小学陈玉梅校长提出学困生转化需要时间保障,建议把转化工作和弹性离校工作结合起来,建议注重学生错题的讲解。</h3> <h3>  太阳城小学陈婷婷校长分析了任课教师变化对学困生转化持续性带来的影响,并建议重视对家长的教育。</h3> <h3>  实验国际学校徐志华校长重点分析了家长教育理念和学校教育理念不一致对学困生辅导的影响。</h3> <h3>  宁燕外来工子弟学校左爽校长对学校由于生源、师资问题导致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h3> <h3>  八卦洲中心校阮伟中校长重点分析了由于家庭原因、生源回流产生学困生的原因。</h3> <h3>  摄山星城小学施震校长从教师层面和学校管理层面谈了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并建议学困生考核要关注推进率的因素。</h3> <h3><b>  会议第三阶段是工作布置。</b></h3> <h3>  首先区教师发展中心杨清友主任宣读了《小学课堂教学好课标准》,就其中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提出了课堂要面向全体,分层实施,个别辅导的要求。杨主任还就四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要求做了说明。</h3> <h3>  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明红校长就各学科的教学提出具体要求。语文要提升识字量,加强阅读和习作能力。数学要提升学科素养,加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英语要加强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强化辅导。科学学科要联系生活实际,重视观察实验和兴趣培养。综研学科要实行档案袋管理,注重资料包的收集。美术学科教师重视程度高,要继续坚持。体育学科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六年级建议专职教师任教。</h3> <h3>  宋福云科长强调学困生转化要落实关注每一个,成长每一个,发展每一个。重点做好三点:一是制定目标,对症下药;二是激发兴趣,跟踪管理;三是同伴互助,家校合作。宋科长还就近期的教学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一是对校级领导兼课进行摸底调查;二是对小升初生源预留统计进行核实;三是对各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四是确保十九大期间学校各项工作的稳定;五是利用社区教育开展假日课堂活动;六是布置&quot;三特&quot;评比现场评审的要求。</h3> <h3>  本次例会聚焦一所学校,深入一节课堂,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项共识。研讨一直持续到中午12:30才结束,全体教学校长在智慧碰撞中就学困生转化形成了富有实效的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