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幸福有没有密码?幸福的密码是什么?湖南省第四批小学未来教育家高端研修第一天,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屈卫国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带我们开启了幸福的大门!</h3> <h3>观点:偏激的思想才有生命力。</h3><h3>感悟:虽然这个观点本身就有些偏激。但不得不说,这么说是有道理的。我见过很多专家,表达观点时都喜欢往极端去说,当他们说到那些观点时,我常常免不了内心嘀咕,这么说不全对、太片面….转念一想,又有一种声音会响起:好像是那么回事……并不是说偏激的思想是真理,单就从这一转念一争执间,思想的生命力便绽放。</h3> <h3>观点:生活的真谛是追求享受,实现价值。</h3><h3>感悟:乍一听,这个观点有些偏激片面,细琢磨,果然是那么回事。吃好吃的,穿好看的,玩新鲜的⋯⋯这个层面的享受大家都不会否认。我们努力地工作,辛苦地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也是追求享受吗?当然!努力之后的一点点成果,辛苦之后的回味咀嚼,带个我们的,是另一个层面的享受。</h3> <h3>观点:一味迎合民意是不合适的</h3><h3>感悟:之前,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一直以为,民意高是得民心的最大标志,得民心是最大的美德。但是,民意都是正确的吗?就拿学校民意投票评优评先,有多少能绕开人情世故的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规划,政府的工作思路计划,特别是一些高瞻远瞩的决定,通过民意来完善是可以的。但完全从民意中来是不可能的。顺应民意,但也要超越民意。</h3> <h3>观点:角色扮演可以让人进入角色</h3><h3>感悟:完全认同!我常常告诉家长,你不喜欢看书,在孩子面前,就算是装,也要装作喜欢阅读的样子。装久了,孩子可能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会效仿,甚至你自己也变得真的喜欢阅读了。同样,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不幸福,身心疲惫,并且还常常通过诉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苦闷与烦恼。苦诉多了,反而越来越苦。幸福,确实需要我们保持高能姿态,哪怕从"装"开始。</h3> <h3>观点:幸福需要学会敬畏</h3><h3>感悟:敬畏可以避免过度放大自我,降低痛苦,提升职业使命感和幸福感。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敬畏儿童的生命。不得不说,越是没有敬畏感的老师,越是自我膨胀,觉得自己了不起,班里没带好是学生的问题、家长的责任。没有职业敬畏感的老师,做事处处打折扣,到处留隐患。而这样的老师,通常也没有职业幸福感可言,由此又会陷入恶性循环⋯⋯</h3> <h3>观点: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需要有专业能力,让人敬佩;有人格魅力,让人喜欢;有威慑力,让人敬畏</h3><h3>感悟:屈教授说,大多数人都没有自知之明,大都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我想,这应该当成警钟敲醒自己。如果给自己的专业能力打分,我是不敢打6分了。人格魅力,5分?威慑力,在闹哄哄的食堂我已经验证过,顶多3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