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摄婺源

苏华若是琦

<h3>婺源,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197个村(居)委会,人口36万。</h3><h3>婺源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和铜都德兴市。</h3><h3>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h3><h3>著名景点有江岭、江湾、李坑、卧龙谷、灵岩洞、彩虹桥、严田古樟、篁岭等。</h3> <h3>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有乌镇的建筑景观,又有兔耳岭怪石景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婺源东线上离县城最近的景区。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h3><h3> <br></h3><h3>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h3> <h3>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h3> <h3>汪口位于婺源县东江湾镇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称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h3><h3><br></h3><h3>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 是国务院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h3><h3><br></h3><h3>古村廓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h3><h3><br></h3><h3>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h3> <h3>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h3><h3><br></h3><h3>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h3><h3><br></h3><h3>每当油菜花季节,这里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h3> <h3>梅泽村和村口的百年老榕</h3> <h3>云何堂,位于婺源清华镇梅泽村,建于清晚期,距今150年左右,是尚逸轩度假宅院所有老宅中木雕最为精美的一栋。堂名已佚,故取名“云何堂”。“云何”同佛相关,名字也暗示了宅子的功用:禅意风格的住宿和体验场所,这是尚逸轩度假宅院本土文化生活家园建设所播撒的又一颗种子。其中可食可宿,但并非佛堂,肉食者不必“望望然去之”;不过也不是星级酒店,一应设施难称奢华。食宿之外主要是希望为有缘者提供一个禅修的体验场所,在婺源这个山清水秀的清静之地,亲近自然,修身,养心。</h3> <h3><br></h3> <h3>灵岩洞(大樟山乡),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境内,1988年建园,面积为3000公顷。园内山岳为黄山余脉,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区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万马奔腾"石林奇观三个小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h3><h3><br></h3><h3>公园以瑰奇深幽闻名,内分灵岩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奇观三个小区,1993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萃灵、琼芝等36个溶洞组成,洞体大者雄浑奇伟、小者玲珑秀丽,洞内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名人题墨千余处。现已开发、开放涵虚、莲华二个溶洞。</h3> <h3>菊径村,村地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古坦乡,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上了村庄对面的小山坡在半山腰处就见到整个菊径村,一条小溪圆圆地环绕整个小村,小溪与公路的连接是一座座小木桥,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当地人称"脸盆村"。&nbsp;</h3><h3><br></h3><h3>菊径村村庄的水口处建有村中的祠堂,种有大樟树;村庄后面的山上是保持得很好的水口林,新修的柏油公路沿着河岸呈现圆弧型绕村而过,一些木板桥与公路相连。密集的村庄,小桥,小河,四周环抱的大山,如果不是公路的进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绝对是一个世外桃源。</h3><h3><br></h3><h3>该村始建于宋代初期,该村现在被誉为:中国最圆的乡村、中国八卦村,村中有文物多处,宋代何氏祠堂,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皇匾"黄阁调元"之牌匾(被盗),意思为"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之意"还有多处名胜古迹。</h3><h3><br></h3><h3>菊径是个古朴清幽的山村,村人何姓,据清《何氏统宗谱》记载何氏宗族祖先于宋朝乾道年间迁居至此,千百年来繁衍生息,遂成大族。村子形如马蹄,村口有一座廊桥和宗祠,村内巷陌交错,村外曲水环绕,村人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有如世外桃源。这样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庄,本身就是稀有的历史文化珍宝。</h3> <h3>严田古樟民俗园是婺源县北线极具山水田园特色的精品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生长着一棵举世罕见,被村民拜为树神的千古樟王、该樟树历经1500多年沧桑、树胸围近14米、树冠幅达3亩,堪称天下第一樟。景区是婺源县保存最为完好的水口(村口)文化遗址。整个景区与周边自然田园风光浑然一体。古樟、古桥、茶亭、鱼塘、人家、小桥流水、民间民俗文化观赏等。交相辉映景区内文化品位厚重、田园风光秀美,既可旅游又可休闲度假。所到旅客有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真实感受。</h3> <h3>篁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有丽江古城建筑,又有兔耳岭的怪石景观,是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h3><h3><br></h3><h3>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 独特的旅游体验带您走过索桥、滑过溜索、乘上高空索道,俯瞰独特的晒秋奇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