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最后的地坑院村落》之二

费老

<h3></h3> <h3> &nbsp;</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探访最后的地坑院村落(之二)</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杰</h3><h3> 两年前,陕县撤县设区,成为三门峡市陕州区。此前,三门峡市只有一个湖滨区。陕县的北营村被开发之后,就成了“陕州地坑院民俗风情园”。后来,在参观这里时,笔者留意到,原先北营村那些地坑院,大多建于清末民初的1905年至1911年,据今100年以上;而网上看到,西张村镇人马寨村还有座窑龄己达200年以上的地坑院。地坑院这种民居并非豫西所独有,陇东、山西运城、陕西咸阳等地都有。但是,要说数量最多、最集中,却非陕县莫属。为什么陕县百姓如此偏爱地坑院呢?</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开发后的北营村杨大顺家地坑院,开挖于1911年</font>。</h3> <h3></h3> <h3></h3> <h3></h3> <h3> 这就先得从地理条件说起。陕县的地坑院,都集中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这三大塬区之内。这三大塬黄土层堆积一般都在50米至150米,黄土土质结构又十分紧密,抗压、抗震性能非常好;再加上这里地下水位一般在30米以下,就给百姓地下掘土造屋提供了条件。地下水不会对地坑院构成威胁,那么天上下雨怎么办呢?资料显示,三大塬区一向干旱少雨,平均年降雨量只有500毫升左右,一般不会有大暴雨。就是偶尔下了大雨,塬的四周都是沟壑,水很容易就流走了,也不会灌进地坑院里。那么,地坑院本身又是怎样解决排水问题的呢?原来,很多人家都在院子偏角挖有一个四至六米深、直径一米的水坑,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用它收集雨水。在南营村转悠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太太在洗衣裳,就问她用的水是哪儿来的。果然,老太太告诉我,她用的就是平时积攒下的雨水。</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南营村用雨水洗衣裳的老太太</font></h3> <h3> 一种民居的形成,除了地理条件,还与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老百姓盖房子,一般都要就地取材。陕县有的是黄土,但不出煤,也没有森林,因此,烧砖瓦的成本就太高了。而挖地坑院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要有劳动力就行。一年半载,一个地坑院就可以挖成。农民种地,有忙有闲。把农闲时间利用起来,就可以解决一家人的住房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人口增加很快。陕县农村,一般人家都会生四、五个孩子。住房紧张,就催生出更多的地坑院。地坑院下面住人,平整的地面就是晾晒粮食的场院。</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陕州地坑院风情园仍在修整中的一个地坑院</font></h3> <h3> 但是,地坑院也存在一个问题:占地较大。一个地坑院,少则一亩,多则一亩半。地坑窑洞之上,既不能种庄稼,也不能种果树。所以,随着耕地日趋紧张,地坑院的审批也就严了。陕县最后审批的地坑院,是在八十年代初。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打工潮席卷中国农村,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村人挣到了钱。到了九十年代初,一些年轻人首先搬出地坑,到地面上盖房子居住。</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1991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讲的就是打工者进城的故事。</font></h3> <h3> 地坑窑洞虽说有种种优点,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和地上的房子相比,窑洞里的采光、通风都要差很多。因为窑洞里潮湿,长期住,人也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炎。再加上住地坑出来进去,到底没有平地方便。特别是大一点的车辆,不可能弄进地坑院里。慢慢的,经济条件好些的,都会到地面盖房居住;留在地坑里的人家,多半是盖不起房的人。这样一来,小伙子找对象,姑娘都要先问你家是住在地下还是地上,这等于在考察你家的经济实力。于是,到了九十年代末,大多数老百姓就已经搬到地面上居住。最后仍坚守在地坑院里的人,就是些住惯了地坑的老年人,虽然他们绝大多数也在地面盖了房。</h3> <h3></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民俗风情园里整修一新的地坑院</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加入商业元素后的地坑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