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已内定自己谦虚拒绝或已下地方工作的元帅人选</h3> <h3>毛泽东,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一直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内定授大元帅衔。</h3> <h3>周恩来,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曾任南昌起义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55年内定授元帅衔,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h3> <h3>刘少奇, 曾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55年内定授元帅衔,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h3> <h3>邓小平,百色起义领导人,曾任刘邓大军(129师、第二野战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后任总书记(相当于现书记处常务书记),55年内定授元帅衔,因转党务工作不授衔。</h3> <h3>二、已内定自己谦虚拒绝或已下地方工作的大将人选。</h3> <h3>陈云,长征时期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后任军委纵队政委。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北满军区政委、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辽东军区政委、东北军区副政委。55年内定授大将衔, 因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李先念,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30军政委、新四军5师师长兼政委、中原军区司令、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谭震林,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12军政委、福建军司令兼政委、新四军6师师长兼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邓子恢,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华中军区政委、中原军区兼中原野战军副政委、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委,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张鼎丞,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华中军区司令员。55年内定授大将衔,因1954年当选最高检察长,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萧克,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12师师长、红5师师长、红8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31军军长。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因个人的处事原因,55年仅授第一上将衔。</h3> <h3>滕代远 ,与彭德怀、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五军党代表兼第十三师党代表、红四军副党代表、红三军团政委、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1940年5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副政委, 1942年8月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战后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11月任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后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政委,建国后长期任铁道部部长。因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程子华,战争各时期军内职务分别先后为红独立3师师长、红5军40师师长、41师师长兼政委、14师师长、22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红25军军长、政委。红15军团政委。1939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委,晋察冀军区副政委、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北平警备司令员兼政委、第四野战军13兵团司令员。1949年末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10月调任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副主任、主任,因转政务工作不授衔。</h3> <h3>杨尚昆,战争时期军内最高职务先后为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后转任党务工作,抗战后期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直机关书记,55年因转党务工作不授衔。</h3> <h3>三、1955年授衔前牺牲的可能授元帅或大将人选</h3> <h3>叶挺, “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新四军首任军长,仅此两条足以有资格评为元帅。“皖南事变”时被捕,1946年4月8日获释后赴延安时飞机失事殉难。</h3> <h3>任弼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50年逝世。</h3> <h3>关向应,红二方面军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1946年病逝。</h3> <h3>项英,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1月,任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被叛徒杀害。</h3> <h3>左权,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指挥战斗中牺牲。</h3> <h3>朱瑞:早年在苏联学习炮兵,回国后任红五军团政委,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后为山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是115师的最高首长之一。1948年时任东野炮兵司令,在辽沈战役中踩地雷牺牲。朱瑞早年曾长期任罗荣桓的领导。</h3> <h3>陈光,红四军12师师长、少共国际师首任师长、"西安事变"后,接替林彪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后在115师343旅旅长任上,又接替林彪出任115师代师长。解放战争任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司令、松江军区司令、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由于性格的原因,与林彪矛盾达白热化。在广东军区副司令兼广州警备区司令任上又因性格原因,与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发生矛盾。旋被开除党籍并监禁,1954年6月7日自杀身亡。1988年中央恢复其党藉和名誉,此时距陈光去世已是整整34年。</h3> <p>罗炳辉(1897.12.22-1946.6.21),男,汉族,出生于云南彝良。红军时期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红九军团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1946年6月21 日,罗炳辉因脑溢血而去世,终年49岁。</p> <h3>彭雪枫,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委、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9月11日在指挥作战中牺牲。</h3> <h3>刘志丹,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936年4月14日在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h3> <h3>方志敏,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h3> <h3>刘畴西,黄埔一期毕业,参加南昌起义,曾就读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担任红21军长,后到方志敏部担任军区司令兼红10军长,是方志敏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首长。红10军与红7军团合并组成红10军团后,任军团长,粟裕任参谋长。后与方志敏率领部队北上抗日,被国民党重兵围堵,刘畴西和方志敏先后就义。</h3> <h3>卢冬生,红二军团第四号人物,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 1945年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时,在哈尔滨被苏军违反军纪的士兵杀害。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作为一个山头的代表,他比许光达更有资格。如果卢冬生活着,这个照顾名额很可能是卢冬生的。</h3> <h3>曾中生,红4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于1935年8月被杀害。</h3> <h3>许继慎,红一军军长,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1931年11月在"肃反"中被错杀。</h3> <h3>蔡申熙,红15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1932年10月9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h3> <h3>段德昌,湘鄂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红6军军长,1933年5月1日在"肃反"中被错杀。</h3> <h3>黄公略,平江起义领导人,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15日作战中伤重牺牲。</h3> <h3>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参谋长,武汉国民警卫团团长,该团是秋收起义的绝对主力。井冈山斗争早年卢德铭就牺牲,年仅22岁。如果卢德铭不死,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红四军时,卢德铭肯定是副军长,前途无法估量。</h3> <h3>王尔琢,曾任北伐军代师长,南昌起义失败后与陈毅协助朱德收集起义军残部,后与朱陈发动湘南暴动,率部队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建立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是井冈山初期的杰出将领,参与指挥几次战斗全部获胜。后在追击叛变部队时被叛徒杀害,年仅25岁。王尔琢牺牲后,一营长林彪升任28团长。</h3> <h3>张子清,红四军11师长,黄埔军校教官,参与秋收起义,朱毛会师前是井冈山的最高军事首长。朱毛会师后任11师长兼31团长,因战伤住院,由毛泽东代师长,朱云卿代团长。因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终久病不愈,最后牺牲。</h3> <h3>朱云卿,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张子清团的参谋长兼任31团长,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以两个连打退了敌人三个团的围攻。后升任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后因病住院,在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朱云卿牺牲后,由叶剑英接任他的职务。</h3> <h3>王良,黄埔六期毕业,秋收起义时任连长,后一直接林彪手下,林任纵队长,王任支队长,林升军长,王升纵队长(后改为师长),林升红一军团长,他升红四军长(罗荣桓任军政委,粟裕任军参谋长。)。后在一次行军时被地主武装冷枪击中牺牲。</h3> <h3>董振堂,红五军团军团长。1931年与季振同、赵博生等举行宁都暴动,参加红军,任五军团副总指挥,后季振同被错杀,董振堂升任五军团长。该军团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后编入西路军,在甘肃与马家军激战,董振堂光荣牺牲。</h3> <h3>吴光浩,黄埔三期毕业,黄麻起义副总指挥,红7军军长,后改编为红11军31师,任军长兼师长。吴光浩牺牲后,徐向前来接替其职务。吴光浩的地位有点类似卢德铭。秋收起义打出了一个红一方面军,黄麻起义打出了一个红四方面军。</h3> <h3>参照55年的评将帅衔条件,以上人选够格授大将或以上军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