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凉凉秋意中送走了国庆中秋小长假迎来了十月的第一个工作周,萍乡市第三幼儿园紧锣密鼓地召开了“以清水积木为载体的幼儿建构活动的创新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园长焦金英主持会议,副园长刘小群、袁欢芳协助,办公室副主任王礼玲统筹,青年教师姚莎、严怡荷共同参与此次会议。</h3> <h3> 园长焦金英指出:建构活动对幼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形成空间概念和系统思维,帮助幼儿通过建构活动加深对周边世界的认识,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高语言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纠纷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在自主、宽松的活动中活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建构活动作为幼儿园重要的一中活动形式,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潜能。</h3><h3> 这是我们“提出以清水积木为载体的幼儿建构活动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意义之所在。 </h3> <h3> 副园长刘小群提出三园以“清水积木为载体的幼儿建构活动的创新实践研究”为课题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让我们的课题研究科学开展、科学落实,让我们的孩子在建构活动中科学游戏,科学成长,科学学习! </h3> <h3> 副园长袁欢芳传达了市教研室和省级课题申报的相关要求,鼓舞在座的各位课题小组成员,课题的研究一定要扎扎实实开展,做到活动前有教案,活动进行有照片、视频,活动结束有美篇汇报总结。每一个环节的开展做到真实可见,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掀起全园教师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学习乐潮。</h3> <h3> 保教副主任王礼玲统经过一年的前期准备,统筹划分了各个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四大阶段,总计七十多个小研究阶段,让我们的课题研究步步准确,让成员的工作有条有理。 </h3> <h3> 青年教师姚莎、严怡荷根据王礼玲老师的工作阶段划分,提出了给幼儿和教师设置观察记录表,让课题开展在孩子们的构建活动中进行科学性和相关性的数据分析,让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止是理论研究,更是实践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具体实践为依据,统筹兼顾,愿我们的课题研究顺利进行!</h3><h3><br></h3><h3><br></h3><h3><br></h3><h3> 作者 :严怡荷</h3><h3> 2017年10月11日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