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那年夏天,洁白的栀子花一朵朵盛开,又一朵朵凋谢,每一片凋落的花瓣如同月光下剥落的鳞片,仿佛在讲述着亘古千年不变的故事。</h3><h3> 碎裂的花瓣,如青瓷的云片在沧桑岁月中灵魂不散,汉绿唐彩,宋窑元青,明清斗艳,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宁静清幽,令人沉醉。</h3><h3><br /></h3><h3><br /></h3> <h3> 至今没有任何一支笔能记载中国瓷器漫漫浩长的岁月消磨,在不断的创新与消亡中,那些神秘的雨过天青、天目兔毫、斗彩、粉彩、青花儿,都已被时光的洪流无声的卷走,瑰奇艳丽的斑驳身影只为后世的人们留下无尽遐想、艳羡和揣摩,还有这一片片残缺的历史碎片。</h3><h3> 每一片古老的瓷片仿佛都蕴藏着太多被世人遗忘的故事和秘密。瓷器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而散落大地的瓷器碎片,同样忠实地记录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及生活史。</h3> <h3> "宁要一片残破的真实,也不要一件完美的虚假"。</h3><h3> 在造伪之风日甚的今天,瓷片之真实妙不可言,意会重于言传。看似简单的纹饰,粗糙的工艺,却需通过层层剥离方见其内核,才可领悟其原始的文化渊源。</h3><h3> 瓷片之美不仅仅是真实,作为重要标本的"断代"功能,是陶瓷研究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许多后续研究和结论均须以此为前提,瓷片在断代方面所发挥的标准器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h3> <h3> 每一片珍贵的瓷器标本,都是为后来者继续攀登瓷山所搭建的"天梯"。同时也为陶瓷的未来学术研究及所在城市消费史、地理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br /></h3><h3> 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所见、所识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表象、凭藉经验建立起来的大脑数据库做出的主观判断世代沿袭的"眼学"、"类比学",均具有某种不确定性,鉴定中难以避免盲点和失误及既得利益的诱惑。现代科技的进步虽已能识别人工辐射作伪的把戏,但是却存在"取样"的缺憾。</h3> <h3> 而瓷片美学之外的社会史学意义,更是一项新奇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义不容辞的采撷者,更需要后来人逐一解析。</h3><h3> 无论你对瓷器的原有认识水平怎样,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缘,都必须增加或补上瓷片这一课,瓷片会引领你少走很多弯路,少花很多冤枉钱。</h3><h3> 当你慢慢触摸这些历史的碎片,你会惊奇地发现,潜移默化之中,你已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陶瓷历史文化的殿堂。</h3> <h3> 而瓷片是留给科研领域,留给后世的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科学技术能够日新月异地改变着现实世界,我有理由相信,瓷片终究也会改变目前这种令人茫然的鉴定现状。</h3><h3> 锲而不舍地搜集的瓷片标本资料,必将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显现其作为陶瓷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瓷片把中国历史文化紧密地链接起来。</h3> <h3><b> 无双的视界 中国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b></h3><h3><b> 春风祥玉 老贵和祥 珍瓷收藏馆</b></h3> <h3><b> 无双的视界</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