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文字结缘

陕北汉子

<h3>  动笔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猛然想起一桩小事,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女儿今年11岁,上小学六年级,在她上小学以来的这几年里,我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事情:每次做家作,她总是要把写作文这项作业放在最后来完成。我曾经问过她其中原委,她的回答就四个字&quot;作文难写&quot;,而且讲出这四个字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愁苦。我不敢说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形,但从我了解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孩子都和我家的情形差不多。</h3><h3> 缘何如此?我想这一现象至少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作文的确不好写;其二,大多数人的本能和潜意识里对写作这个事情多少是有些忌惮和排斥的。</h3><h3> 记忆中,我自己上小学那会儿好像也是这么个情形,但从初中开始,我就忽然喜欢上了写作。每次只要家作中有作文,我选择第一项完成的总是它,而且作文交上去后,内心就会很焦急地等待老师批阅好后的作文讲评,当自己写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或者被老师推荐到市里某作文期刊上发表时,那心里真是满满的欢欣和喜悦。后来,我也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自己对文字写作由开始的忌惮和排斥,到后来的喜欢和着迷,这期间实际上有个和文字结缘的过程,这份缘发端于&quot;喜读书&quot;,浓厚于&quot;善思考&quot;,结成于&quot;勤动笔&quot;,我把它总结成和文字结缘的读、思、写&quot;三字诀&quot;。</h3><h3><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乐于一个"读"字</b></h3><h3><br></h3><h3> 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大家都知道,道理也都懂,可一到要正经八百地读会儿书的时候,就静不下心来、定不下神来了,偶尔也会翻上两页但很难长期坚持,并最终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新闻,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大家猜猜是多少?4.65本。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还不到5本,这个数字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比起来,确实相去甚远,大家也不妨对照一下,看看我们自己的阅读量处在哪个水平线上。当然,我个人认为,除了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外,读书还必须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读书?二是该读什么书?三是怎么读书?</h3><h3> 关于第一个问题,不同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读书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不用赘述。我只谈谈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这一群体为什么要读书。应该说我们现在读书已经没有升学、择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了,基本上就是一种"随便看看"的自然状态,远离了传统读书那种"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性,这本来挺好,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b>一一</b>漫无目的,主要表现在没有选择性的乱翻书,或者用手机阅读取代书本阅读,还有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想起来的时候读上"一阵子",忙起来的时候凉了"一截子",凡此种种,都有违了读书的美好初衷,长期下去,"读"反倒不如"不读"了,皆不可取的。我把读书分成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补钙""充电",增长知识才干。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一次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曾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空,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老人家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根本目的和属性,说白了读书是每个人立足和生存的必然需求,不读书,知识就会慢慢老化,思想就会慢慢僵化,能力就会慢慢退化,人就会慢慢庸俗化,读书就是战胜这些问题的利器。第二重境界为"修身""养性",提升内涵气质。就像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样,沉浸在书香飘飘的世界里修身养性,"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那种怡然自得的充实、愉悦和幸福,当成为我们每个人读书的境界追求。第三重境界为"洞明""超脱",遇见更好自己。我在读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时,曾经看到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我们在找喜欢的书读的时候,其实是在找自己,找一个比今天更出色的自己,有一个比你今天的生命更精彩的自己有待我们每个人走过去,如果你不走过去,你就玷污了你的生命,你本来应该更精彩。所以,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一旦遇到了,就慢慢靠近他,紧紧抓住他,这样我们就被提升了。</h3><h3><br></h3> <h3>  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该读什么书呢?有些必读书目是每个人必须要读的,这些书将会夯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quot;基座&quot;。除此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自由选择,选择那种能够让你遇见更好自己的书籍。关于必读书目,我这里简单向大家推荐一下,也是受当代某个学者的启发,他的推荐和我之前所读过的一些书大体吻合,当然也不一定准确和完备,仅供参考。首先,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诗经》,可以选择性地看个四五首,如果能发声朗读出其中的意境那更好。接下来要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大人物,其中孔子的《论语》可选择最重要的五六个篇目看一看,然后是老子的《道德经》,全篇也就5000字左右,可通读,最好是带有注释的那种,否则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老子之后就是孟子和庄子,孟子读个三四篇、庄子读个四五篇就行,比如《逍遥游》等。接下来就是屈原的《离骚》了,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毛泽东同志就对它厚爱有加,但和《道德经》一样,也是要对着翻译本读的。屈原之后,就是司马迁了,他的《史记》鲁迅先生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高度评价,足见其历史地位之高,这本书我先后读了三遍,前两遍都是看着看着就没耐心看下去了,第三遍的时候,我边看央视百家讲坛里的《王立群读史记》边看书,这才算是完完整整地读完了,说心里话读后受益匪浅,所以《史记》里面的文章建议大家至少看10篇以上。接下来就应该是大文学家曹操了,他的诗词洒脱大气、豪情满怀,我们不妨读个三四篇。还有一个不得不提起的人陶渊明,他的名作《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大家不妨拜读一下。之后就可以直接过渡到伟大的唐代,唐代自然就是唐诗了,可重点读一读这七个人的诗: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和李煜,我把他们简称为&quot;三李二杜一白王&quot;,数量上可熟读五六十首,熟背二三十首,基本上也就可以了。宋代以宋词为主,其中又以苏东坡、辛弃疾和李清照的词为最,可熟读个十来首,记住个有名的三四首就行,宋代还有一个重要的诗人陆游,他的诗也值得一读。明清两代,可读书目自然就是四大名著、四大谴责小说,还有一个《聊斋志异》,其中《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远胜于其他几部书,可反复读。此外,诸子百家还可以稍微看看孙子和墨子,唐宋八大家可重点看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的文章,哲学方面可读一下朱熹和王阳明。至于当代作家、国外作家的一些作品,以及其他文学艺术类书目,大家可以根据各自喜好取向自由选择来读,而我向大家推荐的这些必读书目,我想至少可以带领我们每个人走出人生的文化荒漠,让我们成为一个稍具中华文化韵味的人。</h3><h3><br /></h3> <h3>  接下来谈一谈怎么读书的问题。也许有些人会说,你推荐了那么多的必读书目,体量这么大,看了也不一定记得住呀。我的想法恰恰相反,看书一要广泛涉猎,二要全部忘掉,这也是我的读书方法和状态。或许你会惊讶于我的这种读书状态,但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读书状态。不似那种为了应试、索取、讨巧、卖弄、记住等功利性的读书,我的读书要的只是轻松、自由、舒适和快乐,当渐渐忘掉书中一切的时候,留给我的就是一己的满满思考了,此时书只是悄然用它那些有形的文字帮我打开了紧闭的思想阀门而已。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亦或是翻拍的影视作品,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张三丰在武当派面临灭顶之灾之际,随机进行现场教学,向张无忌传授太极拳和太极剑,只开出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张无忌忘掉所有的武功、所有的招式,有意思的是当张无忌忘掉一切后,居然就真的练成了这两门绝世武功,你说奇怪不奇怪!以前不懂的时候,我一直以为金庸先生在和读者开玩笑,可当我渐渐明白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他老人家的聪明和高明之处。哲人说,&quot;大音希声,大象无形&quot;,真正的忘,应是大彻大悟后的留白,应是抛开固化后的自觉,应是复杂冗繁后的至简,应是海纳百川后的融汇,其实忘才是最好的记住。后来,我在《新华日报》看到某学者撰写的一篇文章,也在讲&quot;忘书&quot;这个事情,倒是和我不谋而合了,大家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不妨也试着体会一下&quot;忘书&quot;的感觉。</h3><h3><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善于一个"思"字</b></h3><h3><br></h3><h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学"的过程,但只读书而不思考,那肯定是不行的,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事情,二者缺一不可。我前面谈到读书方法的时候,说到了"忘书",之所以要把看的书慢慢忘掉,就是为了给大脑留白、给思考流出充足的空间来,真正让书中的东西融入血液,进而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不思考,那么书上的字永远都只是死板地摆在那里的白纸黑字而已。</h3><h3> 2015年时,我曾在南通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在思考中书写出彩人生》的评论文章,写这个题目源于看了人民日报2015年元旦献词开篇连发的"时间会如何奔跑?世界将如何生长?你我将有怎样的明天?"的"三问"之后,也是我对"思考"二字的思考。说实在的,我们所处的当下社会,"忙、急、快、躁"已经成为生活关键词,每个人每天都在满腹抱怨、又无奈接受着"急匆匆生活、来不及感受"的生活常态,思考对大多数人来说早已就是 "稀缺品"了。没有思考的生活会怎样呢?那就是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与遵从,认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工作或是生活都维持着单向度的往复,难有突破与创新,在一天天的无奈、无聊、无趣中慢慢老去,试问,这样的人生还有多大意思呢?</h3><h3> 歌德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一个社会群体中,同样的环境、相似的经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成就却存在千差万别?原因众多,但我以为核心还是思考的差异。对生活以及周遭的一切缺乏全面冷静的思考,就难以对前行道路上的每一步作出准确的判断与抉择,更难有正确的思想与有力的行动,到头来恐怕也只剩下"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纪就老了!"的无限惆怅与感慨;有了正确深入的思考,方可在辨析洞察中把握规律,在深思熟虑中形成良益思想,进而获取前行动力,在实现一个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中书写别样人生。</h3><h3> 思考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每次母亲叫他吃饭时,他都置若罔闻,甚至整日躲在卧室里不出来。当母亲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正在思考!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这个着迷于思考的小孩就是后来的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古往今来,多少圣贤先哲、巨匠名家,又有哪个不是勤思于案牍、熟思于时事、沉思于人生而成就不朽之功绩的?孔子有思于乱世中如何重塑政治与心灵秩序,以"删诗讲易作春秋"而奠基国学;牛顿有思于"苹果缘何落地",历经无数次解析论证而得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说,思考是唯一能够使我们透过表象而获取世间万事万物真谛与奥秘的法宝,思考解开了生命密码,撑起了思想风帆,驱动人生航船在破浪前行中抵达光明彼岸。</h3><h3><br></h3> <h3>  我给大家讲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是我在部队政治部组织科工作时,一天晚上正好在办公室加班,主任突然进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紧急的材料任务<b>一一</b>部队政委第二天上午在全体干部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还要求不能参照以往材料,写出新意来。时间紧、内容新,可咋办?坐在电脑前的我整整发呆了一个小时,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很是着急上火。一抬头,办公桌上材料如杂草一样堆在那里,地上缀着白天留的星星点点的烟灰和纸屑,实在坐不住也看不下去了,反正也写不出来,索性整理一下办公室,于是边打扫边想着材料的事情,快要扫完地的时候,伸了伸懒腰,抬头正好被天花板上惨白的灯光刺到眼睛,脑海中瞬间出现了2010年5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有关报道,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党员干部的"个人追求"问题,这个时候思想的闸门慢慢地就全部打开了,紧接着想到了"激情之火为岗位燃烧"的部队院校教授方永刚,想到了南方一种"毛竹"的生长过程,想到了毛泽东同志"本领恐慌"的名言,用四个故事阐述四个道理,思路出来材料便一气呵成,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政委的高度认可,也赢得部队干部的强烈反响。这就是思考带来的效应,现在回想一下,如果那天晚上我什么也不努力去想、去思考,估计在电脑前坐到天亮也不会写出什么好材料的。</h3><h3> 之所以把我的这个经历拿出来分享,就是要告诉大家思考很重要,学会思考更重要。那么,要如何思考呢?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常常是无序的,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就在这无序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的头脑常会在无意间被某些东西所触着,倏然生出一些小杂感来,这些东西或是几节精彩的文句,或是与友人谈话时的意外撞击,或是某种情绪的突然漾动,或是一束小花、一撮小草、一阵风对心灵的一次撩动,等等。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这倏忽间的小念头,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曾留意它,任其自生自灭了。而有一种人,特别敏于这种小念头,会备一支笔、几张纸,将这些小念头、小杂感随手记下,这些小东西虽芜杂,但埋头展玩,也会看到几丝自己思想的微光,这种人特别注意体验生命,他们固执地把人的痕迹保留在生命史上,使生命的原野清脆繁茂起来,这就是我认为的思考的方法<b>一一</b>随时待命于心灵带给我们的"触头",然后把他留痕在生命里。<br /></h3><h3><br /></h3> <h3>  学会思考,还要始终对生命保持敏锐感觉,葆有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面对稍纵即逝的灵思妙想,赶紧 "先捉住",然后"再消化"。著名的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论到哪总是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随时为作诗储备矿藏;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的爱迪生,经常记录新鲜题目和见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翻阅、思考。大文豪苏东坡诗云:"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捕捉自己思想的小火花、小触头并非易事,但只要你能保持枕戈待旦的警觉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也未尝不能成为一种惯性。请记住,一切偶然因素的背后,都隐匿着容易忽略的必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勤于一个"写"字</b></h3><h3> &nbsp;</h3><h3> 最后,再简单聊几句写作的事情。</h3><h3> 美国作家辛格讲,一个人总有一段时间是想的写的比读的更多。其实,读书和思考,都是在为我们动手写作做准备的。等到我们书读到一定程度,感觉一些必读书目和自己喜欢的书已经读完了,忘得也差不多了,这时就可以开始多看看、多想想、多写写了,看什么呢?看看风景,看看社会,书倒是可以少读一些了;思考什么呢?思考一些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走向高贵的东西;写什么呢?给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留痕,给生命存下曾经来过的印记。</h3><h3> 当然,等到真正要开始动笔写作的时候,有些人立刻又会抛出三个问题来:一说自己没时间写,二说不知道写什么,三说不知道怎么写。</h3><h3> 关于没时间写作之说,我认为那纯粹就是推托之词。前段时间,我在南通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题目是《通州有一群女作家沉潜在生活和艺术深处》,介绍了我们南通市通州区七位女作家推出的各自新近创作的七部文学作品集,以及她们日常写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她们的作品涵盖了小说、随笔、散文、诗歌等,她们当中有教师,也有自由职业者,还有一位是和我们一样在机关工作的公务员。这位机关公务员和我曾经在一个条线上工作过两年,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她工作也非常优秀,平时又喜欢看书写作,文采非常的好,目前已经出了两本书,一部散文集,一部小说集,真正可谓是工作和写作两不误、两促进。而据我的了解,她的写作无一不是在"八小时"之外完成的。所以,我觉得,从来就不存在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只有不愿意付出时间去做事情的人,写作亦同此理。而且,我还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公文写得好的人,通常写散文、随笔、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时一样会很得心应手、很出色,我认识的好几位朋友就是这种情形,但反过来,让文学作品写得好的人来写公文却不一定能成,大家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你身边的这类人,看看是不是这么个情况。所以要奉劝诸君一句,既然入了公务员这一行当,还请大家务必重视公文写作,千万不要瞧不起我们的"党八股",把它写好了,对工作有利,对生活有利,对生命有利。</h3><h3><br></h3> <h3>  关于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就更加简单了。我们生活中可写的东西不要太多?除去日常工作业务材料外,譬如五官之感、心灵之悟、四时之动、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人生百态,等等,不一而足。我认为,问题不是出在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上,而是我们的惰性心理时时在作祟,我们主观上总是不想写、不愿写、不敢写、不能写罢了。</h3> <h3>  最后是怎么写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就两个字&quot;用心&quot;,正所谓&quot;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quot;。当我们真正走进文字的世界里,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所思所想真真切切地用笔记录下来的时候,怎么写就再不会是问题了。当然,能力有大小,文笔有高低,我们并不能奢求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字高手,但学着和文字结下深厚的情谊,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即便是狗屁文章写了万万千,那也总比白纸一张要强上许多吧!</h3><h3> 和文字结缘吧,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字里行间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在笔墨飘香中享受更加丰腴的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