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源头,海阳河畔好风光

盛久永

<h3>  海阳河是湘江支流,发源于兴安与灵川县交界的海阳山,自南向北流,经高尚镇、崔家乡、兴安镇,进入湘江。</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汉书·地理志》最早提出湘江发源于广西的海阳山:“零陵海阳山,湘水所出。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海阳河,是一条于史有典、底蕴深厚的小河,两岸风光绰约,景致旖旎。</div> <h3>  海阳山龙母岩口右壁有摩崖石刻“湘漓二水之源”六个大字,为宋代常用的字体,两行行书,字径28厘米。</h3> <h3>  海阳河流经地域,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最热烈的“银杏林”景,只有深秋才能看到。</h3><h3> 进入农历十月,秋意渐浓,海阳河畔一片金黄。</h3> <h3>  海阳河源头至灵渠近60公里河段,青山连绵逶迤,山清水秀,河水清澈。</h3> <h3>  高尚大宜洞跳石桥,共108级,为清道光年间龚氏老太君舍巨资重建,惠泽后人近两百年。</h3> <h3>  村民在冲洗白果。</h3> <h3>  引湘工程滚水坝。</h3> <h3>  春天,河两岸油菜花争艳。</h3> <h3>  流经崔家乡的海阳河蜿蜒曲折。</h3> <h3>  海阳河的早晨。</h3> <h3>  海阳河在兴安镇分水塘(古代称渼潭)“三七分流”,七分进湘江,三分入漓江,在这里连接了长江与珠江水系。</h3><h3> 郭沫若称灵渠“诚足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h3>

阳河

湘江

阳山

海阳

兴安

灵渠

银杏

高尚

河畔

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