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推理】《周长与面积》(四年级)——蔡宝桂(台湾)

小何~

<h3>师手上拿一张长方形纸。</h3><h3>请学生用数学名词介绍</h3><h3>生1:这是一个长方形</h3><h3>生2:有长和宽</h3><h3>生3:有顶点(4个角)</h3><h3>生4: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h3><h3>生5:有4个直角</h3><h3>直角在哪里?生点</h3><h3>生6:它有面积和周长</h3><h3>周长和面积在哪里?</h3><h3>生点</h3> <h3>课件整合</h3><h3>重点说明周长、面积</h3> <h3>认为会有变化的举手</h3><h3>认为没有变化的举手</h3><h3>认为目前不确认举手</h3><h3>那就让我们来操作</h3><h3>你能一下子就剪正确吗?</h3><h3>生:不可以,会剪歪</h3> <h3>老师在长方形纸上画了格子</h3> <h3>你会怎么办?</h3><h3>对折——剪</h3><h3>教师给每个孩子两张一样大小形状的长方形纸,分别为黄色和橙色。</h3><h3>剪(黄色正方形)完后和橙色的长方形重合,对比角、边、周长、面积等的变化</h3> <h3>合作一:六人小组合作,每人剪出一种不同的</h3> <h3>合作间隙,叫停</h3><h3>这张纸老师会收走,你知道为什么吗?</h3><h3>剪了两个,只能剪一个</h3> <h3>在台湾老师的课堂中,课堂操作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的,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要对操作任务有自己的想法并实践,思考。</h3><h3>他们的探索都落到了实处。</h3><h3>蔡博士说:“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他并不是只要等着小组中其他组员的探究成果就可以了,而是必须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参与分析、讨论。”当带着任务参与活动的时候,思维参与度必将上升。</h3> <h3>合作二:观察小组中制作完成的作品,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h3> <h3>每一次的分类,讨论,整合的过程,老师也总会花很多的时间,看似费时,但却隐隐感觉很有必要。讨论整合的过程是思维整理的过程,当两种、三种想法碰撞的时候,可能可以激发孩子们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更多的发现,同时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会关注整个整理的过程</h3> <h3>合作三:每个小朋友都要写出自己的数学想法</h3> <h3>昨天第一次听台湾老师的课,会觉得课堂很拖沓,70分钟一节课,那么久,孩子们受得了吗?孩子们会不会没事情做?……各种疑惑</h3><h3>这是台湾老师上的第三节课,我发现虽然探究分为三个层次,但每一次探究都是前一次探究过程的提升,都很有必要,整个探究的时间是长的,但是每一个环节孩子们都是有事可做,他们并不会觉得时间长,反而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觉得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台湾老师上课时会准备一个计时器,每一环节计时完成。如果学生实在完成不了,会适当延长探究时间),让自己想得更多一点,更深入一些。</h3><h3>这一环节原先老师设计的是3分钟,孩子们没有完成,又延长了3分钟。</h3> <h3>这是练习纸的一个角落,可参考。</h3> <h3>探究完成后,请全班学生用如雷掌声邀请第十组的学生上台汇报。</h3> <h3>学生介绍自己的分类作品</h3><h3>一、折一折,剪</h3><h3>二、剪在角上</h3><h3>三、剪在边上</h3> <h3>剪在边上面的论点(有错),论点有错,台上台下争辩。</h3> <h3>方法一:横(竖)着剪到底的方法</h3> <h3>作品对比</h3> <h3>周长变少,面积变少。</h3> <h3>方法二:剪在边上</h3><h3>学生说明周长和面积的变化</h3> <h3>面积变少,周长变长。</h3> <h3>方法三:一组全剪在角上的情况</h3> <h3>根据角变多了,同时观察其他两种情况中角的变化情况:</h3><h3>剪在角上:增加两个角</h3><h3>剪在边上:增加四个角</h3><h3>根据面积变少了,周长变少了进行说明</h3> <h3>如这一张,周长没有发生变化,因为都剪在角上。</h3> <h3>每组发一张正方形方格纸,剪出一张面积最小,周长不变的纸。</h3><h3>计时30秒。</h3><h3>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挑战!</h3> <h3>全班都一样</h3> <h3>出现一个不同的</h3> <h3>讨论T字形的周长,面积,看是否符合要求</h3> <h3>全课小结,整合。</h3> <h3>整节课80分钟,但还是那句话我并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反而觉得探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必须的~</h3><h3>很想知道这节课后续的探究,拓展提升,我相信一定也是极有吸引力的。</h3><h3>在台湾,这样的课基本是四五个课时的内容……</h3><h3>坐在第一排的好处,课后不用挤着去拍板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