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智力和心灵是如何成长与成熟地?

南北东西

<h3>无论我们是否了解与思考人的成长与发展,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分分秒秒都在成长变化之中。不过成长不代表着成熟,而且孩子和我们自己的成长也不一定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当然人的成长是个人的经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作为人一定逃脱不了人的模式,而且多数人还是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够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至少不要向违背意愿的方向发展。</h3> <h3>人类尽其所能研究人的生命过程,感谢科学家们为我们揭晓了人体的构造,总结出人成长发育成熟的模式。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教育,有益于我们自己的成熟,也会增进我们对生命和生活的了解与热爱。我遗憾自己没有早些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在女儿的青春期和自己的中年危机中迷茫挣扎了一段时间,不过还是庆幸现在学到这些知识,能够满怀希望和信心地享受我的后半生!</h3> <h3>科学家将人的成长归纳为三方面:身体、智力、心灵,并总结出发育成长变化与遗传基因、天生的性情、以及后天的家庭、文化、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关系。</h3><h3><br /></h3><h3><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 身体的成长</u></b></h3><h3>身体的成长和变化应该是三方面中人们最熟悉的,因为人体是物质显见的,不过如果说身体发育变化不仅是肢体,还包括头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多少人了解身体成长的过程呢?</h3><h3><br /></h3><h3><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 智力的发展&nbsp;</u></b></h3><h3>说到智力的开发与发展,有些人可能会想到学校的成绩、学术成就和事业上的成功,如果说智力也包含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认知,包含人的道德性能,有多少人了解智力发展的过程呢?</h3><h3><br /></h3><h3><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 心灵的成熟</u></b></h3><h3>这三方面中多数人最为陌生的就是心灵的成熟过程,它包含着性情、品行和人格。心灵是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三方面中最难成熟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一生的成长。心灵的健康与成熟却控制着我们的情绪、感情和态度,控制着我们如何走过生和死的过程,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h3> <h3>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的成长过程在这三方面的模式,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人的成长变化与先天和后天的联系。</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身体的成长与成熟</u></b></span></h1> <h3>人的身体可分为肢体、头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四大部分。</h3> <h3><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肢体</u></b>&nbsp;</h3><h3>肢体本身,例如高矮和肤色基本由基因决定,但会受后天环境影响。例如,体育强度训练会延迟青春发育期。从强度和敏捷度的角度来说,人的肢体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到30多岁后开始减退。</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脑体</u></b>&nbsp;</p><p class="ql-block">脑体由大脑和小脑组成。 人的脑体在刚出生时仅是脑体成熟后总重量的25%左右,到2岁时会发育到75%左右,到16岁脑体基本达到全重量。</p><p class="ql-block">* 大脑的内部结构不决定于基因,而是在孕期形成地,脑的主体结构则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完成。大脑结构在青春发育期会发生结构性调整和变化,之后会不断发展,但除去病变或损伤,主体结构不再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 目前没有科学证明年龄与脑体结构退化的必然联系,科学只是验证了脑体的变化与老年人选择性记忆的联系。老年人反应弛缓多数缘于神经系统,不一定源于脑体。</p> <h3><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u></b>&nbsp;</h3><h3>*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我们体内两大传导系统。我们的生命与健康依赖着这两套系统的合作与平衡。</h3><h3>*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外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发育方式是由上而下、由内向外,所以幼儿发育是从头至脚。</h3> <h3>下图是人的肢体、头脑和神经系统运行流程图,和计算机运行流程相似。</h3> <h1><b><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智力和道德的成长与成熟</u></b></h1> <h3>人的智力包括感知、认知、记忆和道德性能。科学家们所指的道德性能不是指人的道德品行的是非对错,是指人判断选择的性能,对社会道德的判断能力,决定和控制自己言行举止的能力。</h3> <h3>说到智力,我们需要了解人的智力的基本原理。根据瑞士科学家Jean Piaget的理论,人的知识和智慧是以基模(图式)(Schemata)建存在脑中。当我们接触新的事物、有新的体验,我们的脑子会将之与现有的基模进行比较,而后或者建立新的基模,或者对现有的基模进行补充修改。</h3> <h3>以此可见:</h3><h3>* 人的智力发展是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但与人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有很大关系,很大程度受周围的环境的影响。</h3><h3>*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现有的智力。</h3><h3>* 我们的智力-对世界和人类的感知、认知、记忆以及道德理念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进步地。</h3><h3>* 智力发展是一生的过程,不仅仅限于学校的教育。</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智力发展</u></b></span></h3><h3>Jean Piaget将智力发展分为4个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 2· 前运算阶段; 3· 具体运算阶段;4· 形式运算阶段。</h3><h3><b><u>1· 感知运动阶段</u></b>(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0-2岁)靠触觉和感觉获取经验。1岁时发展出物体恒存的概念,以感觉动作发挥图式的功能。人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对世界有准确的认知。&nbsp;</h3><h3><b><u>2· 前运算阶段</u></b>(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 2-7岁)已经能使用语言及符号等表征外在事物,具推理能力,但不符逻辑,不具保留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认知世界,缺乏多面性;逻辑方式是直接推理;不易集中注意力。&nbsp;</h3><h3><b><u>3· 具体运算阶段</u></b>(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岁)了解水平线概念,能使用具体物之操作来协助思考,但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h3><h3><b><u>4· 形式运算阶段</u></b>(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岁)开始会类推,有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h3><h3><br /></h3><h3>对每个人来说,即使完成了所有阶段的成长,将智力与生活联系结合起来仍然在一生的课题。</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道德发展</u></b></span>&nbsp;</h3><h3>对于道德性能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Lawrence Kohlberg认为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他将人的道德水平归纳为三级:1· 前习俗; 2· 习俗; 3· 后习俗。</h3><h3><b><u>1· 前习俗</u></b> - 以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厉害关系为基础做出判断。例如,孩子会根据奖励或惩罚来判断是非并决定自己的行为。</h3><h3><b><u>2· 习俗</u></b> - 从所知的法律规则出发,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做出判断和选择。在道德智力方面成熟了的人的道德智力都应该具有这种水平。</h3><h3><b><u>3· 后习俗</u></b> - 具有后习俗道德水平的人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会把法规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非铁板一块。具有后习俗水平的人可以从抽象的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做出判断选择。例如,法律制定人和执行人需要具备这水平的道德性能。</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心灵的成长与成熟</u></b></span></h1> <h3>人心灵的成熟包括人的性情、品行和人格。</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性情和品行</u></b></span></h3><h3>人的性情与先天有很大关系,例如人的内向或外向的性格。人的品行则与早期的环境教育有很大关系。例如,弃婴相比正常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品行方面会带有一些特有的缺陷。</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u>人格</u></b></span></h3><h3>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Erik Erikson将人格的形成归纳为8个方面: 1· 信任/不信任; 2· 独立自主/羞愧怀疑; 3· 主动/内疚; 4· 勤奋/自卑; 5· 综合/角色混乱; 6· 亲密/孤独; 7· 爱心关怀/颓废迟滞; 8· 完美无缺/悲观沮丧。Erikson认为人需要经历各生命阶段的挑战,在危机中维持发展对立观念的平衡,才能完成这些方面的发展成熟。例如,"完美无缺"与"悲观沮丧",往往是人面对生与死的挑战和选择时,对两者都能接受和理解才能取得的智慧。</h3> <h3><b><u>1· 信任/不信任</u></b>:此階段涵蓋了整個幼年時期。在0─1歲時,是人生中最豐富的階段──幼兒是否能發展信任或不信任,都不只是後天造成的問題。這是多方因素所造成的,具有強烈的社會構成部分。這依賴著與母體關係的品質。父母親關切與反應出在兒童時期,信賴、人生意義感等的內在觀念。如果在此階段發展順利的話,幼兒就發展出信任感,也就是「形成兒童的信任感」。信任發展失敗的話,將會在幼兒時期導致害怕,與「世界不可預測與不一致」的信念。&nbsp;</h3><h3><b><u> 2· 自主獨立/羞怯懷疑</u></b>:涵蓋了2─3歲的幼兒時期──這時引入了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的困難。在此階段,兒童會試著精進上廁所的技巧。&nbsp;這期間幼兒的生活教育很重要。</h3><h3><b><u>3· 主動/內疚</u></b>:涵蓋了4─6歲的學前階段。此階段重點為兒童是否有能力自己獨立作業,例如能自行穿衣服。如果「內疚」變成兒童的選擇,發展將會變差。這期間的家庭影響較大。</h3><h3><b><u>4· 勤奮/自卑</u></b>:涵蓋7─11歲的學齡階段。兒童會比較他人的自我價值(例如在課室環境中)。兒童可以辨識自己與其他兒童能力之間的差距。這期間教師影響較為偏重,教師應該確保兒童不會感到自卑。&nbsp;</h3><h3><b><u>5· 統合/角色混亂</u></b>:涵蓋12─17歲的青少年。會自問我是誰?我該如何適應?人生何去何從?艾瑞克森相信,如果父母能讓孩子去探索,他們自己的角色就能夠統合。然而,如果父母持續向他們施壓,以符合父母的想望,則青少年會面臨角色的混亂。</h3><h3><b><u>6· 親密/孤獨</u></b>:這是成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此發展通常起於青年時期,大約是18─24歲。約會、結婚、家庭與友誼都是在他們人生階段中的重要部分。經由建構與其他人愛的關係,個體將能夠體驗愛與親密。在維繫友誼遭遇失敗者,則會感到孤獨與寂寞。&nbsp;</h3><h3><b><u>7• 愛心關懷/頹廢遲滯</u></b>:是成人的第二個階段,介於25─65歲。此時,人們的生活趨於穩定,並知道什麼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一個人要麼是讓他的生涯按部就班,要麼就是他的生涯膽戰心驚,並且不知道是否能夠在工作生活中歇息。同時,一個人會享受養育他的小孩與參與活動,這給予他目標感。如果一個人在生活的過程當中感到不舒適,通常他會對於他所做的決定感到遺憾,且感到無用。&nbsp;</h3><h3><b><u>8• 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u></b>:本階段影響者65歲以上的族群。此時,個體已經達到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章,並且接近退休時間,或是已經退休。許多人們已經達成他們認為重要的成就,而在回顧他們的一生時,會感到有偉大成就與完美無缺的感覺。相反地,如果在中年遇到困難,再回首時會感到絕望。</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我们人类的成长与成熟都走过同样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与其他人相比没有贵贱,只有不同,无论你地位高低、财富多少,都是从生到死,人类大同!希望我们能够了解接受自己,理解接受他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b></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