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在天堂 身在地狱 怒江州有诗与远方----2017年国庆穿越怒江大峡谷 、自驾秘境独龙江之游

潇湘情痴

<h3>10月1号:昆明华锦大酒店——昆明火车站——昆明到大理的列车——大理火车站——神州租车大理站取车点——G56杭瑞高速——永平县服务区——澜沧江大桥——S228——怒江州六库镇香格拉大酒店</h3><h3>国庆快到了,想带上老婆小孩去旅行,但又不想去拥挤的热门景点,找个静谧神奇的地方放松自己、联络亲情,于是偏远、险峻而又富有民族风情的云南怒江州进入我的视野!做了两天的攻略,定好房间和机票就出发了。</h3><h3>9月30号晚,一家三口经历海口到南宁、南宁到昆明的航班,风尘仆仆来到昆明华锦国际大酒店,房间条件不错、距离🚉约500米,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酒店。之所以风尘仆仆、碾转几个城市,无非是想控制下成本,结果没注意小孩只能买儿童票,结果比直飞昆明还贵,真是无语了。</h3><h3>选择昆明到大理坐火车,看来是明智的,也正因为选择火车,没有耽搁后面行程!当地朋友说,若是自驾大理就堵在高速路上了。我们从昆明一直站到大理,又想起了大学挤火车的情景。</h3><h3>图为10月1号早上昆明火车站拥挤场面</h3> <h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黄澄澄的稻谷熟了...从列车窗口望去,有的已经收割完了,有的还矗立在田间</h3> <h3>云南是比较干旱的地区,下雨较少,玉米是主要要农作物,铁路沿线基本都是大面积的玉米,黄的或白的果实,在绿叶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云贵高原的厚实质朴感突显。</h3> <h3>列车在云贵高原崇山峻岭间驰骋,只要有坝子存在的地方,就会去种上庄稼,这可是当地老乡的衣食来源</h3> <h3>钱粮桥,这个小货站的名字,对于我们七十年代生人还是蛮有感觉的。我们那个年代,正赶上粮油领域改革,见证了票证逐步退出普通百姓生活。</h3> <h3>高原的天空,永远是那么的白里透蓝,辛勤耕种的人们,正在收割沉甸甸的果实,内心的喜悦尽显在丰年的忙碌中。</h3> <h3>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跋涉,接近下午四点的时候终于到达此行铁路的终点站大理,匆匆从大理站旁的神州租车公司租了辆别克昂科拉2016,七天租车费用近3400元,感觉还是比较划算且放心的,就这样开始了去怒江州的自驾之旅。</h3> <h3>车行驶在大理白墙黑瓦的秋色山野间</h3> <h3>经过一个多小时G320大保高速的快速行驶,抵达大理----保山段第一个服务区,那就是永平服务区</h3> <h3>车过澜沧江大桥,通过澜沧江收费站后驶离杭瑞高速进入S228省道</h3> <h3>由于暮色渐浓,加上山高路曲,走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晚上八点多到达六库镇</h3> <h3>香格拉酒店干净卫生,通风透光,临江安静,价格适中,国庆期间去哪儿网提前预订商务标间才一百八左右,还不错的。</h3> <h3>登埂澡堂会</h3><h3>10月2日:六库香格拉大酒店——登埂澡堂会——亚拉窟——老虎跳——废城知子罗——老姆登教堂——贡山县城——丙中洛嘎哇嘎普酒店</h3><h3> 出六库几十公里,就来到行程第一个景点澡堂会,它是怒江大峡谷最出名的民俗,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盛会。在每年的春节大年初一过后,从初二到初七,傈僳族人背着临时吃住用品相约来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他们在岩壁下、石洞里、石缝中铺上干草,摊开被子,就成了七天临时的“家”。他们在这里举行露天宴会,进行荡秋千、“摆时”(赛歌)、上刀梯、下火海(踩炭火)、射弩等娱乐活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天天会去江边几个简易石砌的天然温泉池去浸泡,一边搓洗,一边说笑和嬉戏打闹,其乐融融。傈僳族人认为春节洗这个天然温泉水,可以“洗百病”,一年里都不会生病。据说这种有200多年的风俗是缘于傈僳人多散居于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缺少联系往来,澡塘会就成了他们社交的盛大聚会。</h3> <h3>瓦拉亚窟</h3><h3>离开澡塘会不久,就看到公路靠山一侧,“瓦拉亚窟”指示牌映入眼帘。瓦拉亚窟为傈僳语,意为“蝙蝠溶洞”,3个天然洞口将多个大型溶洞连接成溶洞群。它背靠雄奇险峻的高黎贡山,一路之隔紧依怒江,距六库38公里,是进入福贡、贡山两县和西藏的必经之地。传说是在很远的年代,居住在瓦拉亚窟芭蕉河的“摆农”(即傣族人所崇奉的佛界神仙),跟随着他们的子氏搬走了,把这神仙居住之地交给了吉祥的蝙蝠来栖居,带走了茂密的芭焦林,留给了芭蕉河两岸的是古树野花、珍贵的花草,鸟语花香,半山腰溶洞内蝙蝠成群,这就是瓦拉亚窟的由来。</h3> <h3>在怒江上,有几十座这样的桥横跨两岸,桥底下是惊涛拍石卷起千堆雪。不得不折服人类的智慧,溜索、铁索木板桥、简易石桥和现代斜拉桥,便利了两岸人民的往来,将天险变通途。</h3> <h3>怒江大峡谷起点(终点)</h3><h3>驱车前行不久,来到了怒江大峡谷的起点——双瓦纳底,东面的碧落雪山和西面的高黎贡山相夹,从这里溯流而上变得越来越窄形成峡谷,江面到岸顶高差达1500米,直立如刀削斧劈一般,江面最窄处不到10米。</h3> <h3>老虎跳</h3><h3>上午十点左右,我们来到一段傈僳语称为“腊玛登培”的地方,汉语意思是“老虎跳”。它位于双纳瓦底至大兴地之间这里,峡谷突然变窄,两岸峭壁林立,江边怪石嶙峋,江心一块黑色巨石,如同跃跃欲跳的老虎般横卧江中,任凭滔滔激流冲撞,溅起阵阵浪花,撞击声似若老虎咆哮,却岿然不动,此景象与黄河壶口瀑布和金沙江虎跳峡十分相像。</h3><div><br></div> <h3>中午时分,我们一行来到了知子罗。知子罗,原碧江县城,傈僳语“好地方”,又称“废城”、“记忆之城”。相传氏羌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碧罗雪山到达知子罗繁衍生息,是碧江怒族的起源,经知子罗越高黎贡山到缅甸只要一天时间,因交通区位优势,成古老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集市之一。自1912年云南地方政府变在此设公署、治局,解放后成为州府和县府所在地,因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专家论证此地将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州府搬迁六库,县治撤销,原县域沿怒江一分为二并入它县,县城被废弃成村庄。<br></h3> <h3>废城知子罗</h3><h3>来到原碧江县城标志性建筑——知子罗图书馆,现在变成怒族博物馆了,是一座八角楼建筑,拾级而登,经过两个轮回,登上了三楼。极目远眺,怒江峡谷30里全貌尽收眼底,远处青山环抱,废弃小城一览无遗。<br></h3> <h3>怒江峡谷30里全貌</h3><h3>站在八角楼顶远眺,怒江蜿蜒远去,如同银蛇舞动,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h3> <h3><font color="#010101">高黎贡山盘旋山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对面高黎贡山山腰公路,似碧螺玉带盘旋虚蛇在半空中。</font></h3> <h3>老姆登教堂</h3><h3>从知子罗下来,大概行驶二十分钟,就来到老姆登村。老姆登村因为拥有怒江峡谷最美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而出名。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峡谷里虽然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由于怒江的阻隔,两岸的宗教信仰稍有区别,基本上是东岸信奉基督教、西岸信奉天主教。<br></h3><div><br></div> <h3>背影</h3><h3>两位傈僳族妇女砍柴而归,边走边聊的背影</h3> <h3>下午两点,我们终于在教堂边的达比娅农家乐开饭了。可以说,这个农家乐的饭菜很好吃,我们点了辣椒炒咸肉、小炒牛肉、当地山药、魔芋酸菜和小白菜汤,一扫而光,四菜一汤共一百元,是这次自驾八天中吃得最香、花钱最少的一顿,性价比超高。建议大家到那品尝。</h3> <h3>福贡县依山坡而建的美丽乡村</h3> <h3>傍晚雨后梦幻怒江</h3> <h3>贡山县城茨开镇夜景</h3><h3>晚上七点终于到达贡山县城,来不及欣赏夜景,匆匆拍了一张,继续赶往丙中洛</h3> <h3>晚上九点多,终于到达丙中洛嘎哇嘎普酒店&nbsp;&nbsp; ,由于预订比较早,300元一标间,前台还偷偷问我怎么订到的,当天住店的都360元,他哪知道我直接跟老板谈的呢&nbsp;</h3> <h3>丙中洛镇清晨街头</h3><h3>10月3号:丙中洛街头——桃花岛——四季桶——石门关——雾里村——朝红桥——秋那桶——那恰洛——滇藏界——老虎嘴——小流沙——大流沙——察瓦龙乡</h3><h3><br></h3> <h3>桃花岛</h3><h3>吃个早餐,在濛濛细雨中我们驱车折返丙中洛入口,远眺怒江桃花岛。该岛位于丙中洛镇以东怒江彼岸,呈半岛状,当地称扎那桶村,南边静静地依偎着怒江,北接嘎哇嘎普峰的坡地,坡地上绿树掩映着错落有致的木屋,既不失江南的氤氲秀丽,又独有滇西的雄浑厚壮,好一派田园风光。据当地人介绍,岛上桃树甚多,每年三、四月份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岛都惊艳整个怒江大峡谷,只怕金庸大侠笔下的桃花岛也不出其左右,当地怒族人每年都过桃花节,故称桃花岛。</h3> <h3>丙中洛到秋那桶这段,前1/3基本是下坡路,沿途经过四季桶(新修柏油路,昔日宁静的小村庄消失了)到石门关,石门关后不久就可以看到怒江人的梦里老家雾里;拍照后匆匆从石门关赶往秋那桶。</h3> <h3>石门关</h3><h3>石门关(传说是连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是茶马古道的商队们的必经之地,是田壮壮纪录片《德拉姆》的拍摄地,也是刘杰导演《碧罗雪山》的拍摄地,这段路程基本是下坡路,江两岸耸立着笔直的石崖,如同两扇大门迎接着江水南流。亲临此地,确能体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境。</h3><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雾里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远离尘世、清新静美的小村落,光听这名字就觉得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雾里,本叫“翁里”,傈僳语意思是“一个像鸟窝的地方”,也有人叫“五里”,因为这里经常云雾缭绕、缥缈迷离,所以得名为雾里村。这个村庄在过石门关去秋那桶村的途中的怒江对面,背靠巍峨大山,前临一江碧水,满目嫩绿的田地上,一座座木质高脚楼上下错落着,雾气缭绕之时,如梦似幻,仿佛进入了海市蜃楼般的蓬莱仙境;即使在没有雾的天气里,那从高脚楼里冒出来的袅袅炊烟,也让这里显得秀美、神秘。村里约有60户人家,居住着藏、怒和傈僳族等世居民族,非常纯朴和好客,木屋完整保留了怒江居民的建筑风格。碧水、蓝天、台地、木屋、古道、炊烟、云雾,如此清新脱俗,如此静谧安宁,如此受众神独宠眷顾,宛若一派瑞士田园风光。当你顺着怒江驱车从石门关来到这里,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新旧朝红桥</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沿着丙察察公路来到前往秋那桶途中著名的——朝红桥。</font>朝红桥分新老两座。</h3><h3>老朝红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云南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最后一座悬挂铁索吊桥,桥面仅能走人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桥面木板已腐朽,铁索锈迹斑斑,但桥头上那个特殊年代的标语还清晰可见,现在被作为一道特殊景观保留。</h3><h3>新朝红桥是一座钢缆水泥吊桥,桥面由钢板铺成,大桥一次只能一辆车缓慢通过,桥对面是一段著名茶马古道,至今仍在通行。经新桥转入到怒江东岸左拐继续北行是丙察察公路,若右拐经过著名的茶马古道可以到达世外桃源的雾里村。滇藏茶马古道基本早已废弃不用,但对于雾里村的村民来说依旧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对于游客来讲,尽管路途艰险,但区别于别的大峡谷的荒无人烟,怒江大峡谷有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h3><h3><br></h3><h3><br></h3><div><font color="#010101">2003年4月电影导演田壮壮历时32天,拍摄了著名的获奖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全程记录了从丙中洛到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这一段怒江峡谷中著名的茶马古道。</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们从《茶马古道-德拉姆》纪录片中看到,仅仅在10年前,这段著名茶马古道上的朝红桥还是一片“山间铃响马帮来”的繁忙景象。</span><br></div> <h3>秋那桶</h3><h3>车在快到那恰洛大桥前,驶离丙察察公路,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不停的攀升,经过近两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秋那桶。 </h3><h3>桶在怒族语言里是和平、平安之意。凡称为“桶”的,在怒江是怒族、傈僳族聚居地;凡称为“当”的,是独龙族聚居地;凡称为“洛”的,则是藏族聚居地。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散居在方圆十多公里的山中,他们繁衍生息了几百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的农耕生活。 </h3> <h3>秋那桶村是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是个怒族特色小山庄,是从天上落入凡间的如画小寨。山山环抱,绿水相拥,一边是碧罗雪山,一边是嘎瓦嘎普雪山,山坡下便是滔滔怒江水;蓝天白云下,石板顶的木楞房点缀其中,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地自然淳朴。这种美是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之美,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和谐之美。秋那桶峡谷,也称那恰洛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中的精华部分,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众多瀑布,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非常壮观。</h3> <h3>阿白客栈是秋那桶最早可以住宿餐饮的地方,现在来说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处地方。从客栈往山上走一段,就可以俯瞰整个小村庄,那种美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也无需任何语言去描述,自己身临其境自己去感觉体会就好!</h3> <h3>滇藏界</h3><h3>离开秋那桶,折返丙察察公路,继续驱车北上,很快就到了滇藏界,怒江云南段和西藏段风景截然不同,但同样原生态,同样窈窕动人,真可谓怒江无处不风景。怒江的险峻,就体现在秋那桶到察瓦龙乡路段,这段路程距离也就50多公里,但基本是烂路,搓板路、上下坡泥石路、水毁路和滚石路,一边峭壁,一边悬崖,远望横无际涯,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眼在天堂,身在地狱!</h3> <h3>老虎嘴</h3><h3>通过海拔2746米的怒江朝红大桥后不久,就有省际检查站,有武警把守(交通咽喉,禁止拍照)。怒江水流十分湍急,两边的山又十分陡峭,很多都是悬崖,公路就开在两边山上的半山腰,图为老虎嘴,公路修在凿开的悬崖上。公路修好前,狭窄的茶马古道,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车从山上翻到怒江里!</h3> <h3>穿过新开的隧道,避免了一段悬崖峭壁上只容一辆车行驶的石子路,天堑变通途,佩服人类的智慧和力量!</h3> <h3>丙察察公路上小流沙</h3> <div>大流沙</div>“大流沙”地段是丙察察线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危险点,有个大流沙检查站,车辆排队登记。站在怒江边远眺大流沙,就像一个灰色的瀑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光滑的高山碎石滑坡,这些碎石主要是坚硬的灰色石头,鸡蛋颗粒大小且均匀,有的更小,尤如人工雕琢,用来修公路倒是现成的公分石。大流沙的可怕在于,坚硬的石头,随时可能从遥远的高山顶上飞下来,滚落速度极快,大石头在飞速的途中咚咚咚被撞成碎石,有的落在陡峭的石坡上,有的狠狠地砸入怒江。早上下过小雨,大流沙路段不长,是石子路,刚好容一辆车通过,稍不留意就可能侧翻进怒江,我当时也很紧张,心噗通噗通直跳,幸好没风,经认真观察确认没有塌方迹象时,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大流沙,人长嘘了口气,车上可是四条人命啊。据说,大流沙的顶端风化的非常严重,一遇大风,便是流沙滚滚,一般要在下午一点前通过此处,下午通常风大通过的危险更大。<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鸟瞰座落在怒江旁的察瓦龙乡小镇</font></h3> <h3>丙察察酒店</h3><h3>10月3号晚住宿酒店,条件还不错,有热水,小镇有时停电,配备发电机,双标一晚200元。察瓦龙房源有限,最好提前预订。</h3> <h3>继续往前走会,便到了一个藏族小村庄三叉路口,继续前行200多公里可到察隅县城,现在正在修路;向右沿山坡蜿蜒而上,便是前往左贡然乌湖的路,我们西藏的行程到此嘎然而止。</h3> <h3>察瓦龙藏族民居</h3> <h3>10月4号:察瓦龙——那恰洛——朝红桥——丙中洛——怒江第一湾——贡山县城——贡独公路——独龙江乡<br></h3><h3>西藏境内怒江最后一湾。</h3> <h3>怒江上泥沙堆积而成的心形图</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恰洛峡谷(又称秋那桶峡谷)属于怒江大峡谷的上段,从丙中洛至那恰洛一带约65公里长,峡谷的落差达3000—4000米,丙察察公路像一条哈达轻轻挂在峭壁上。从察瓦龙镇上到滇藏界附近的松塔村,低矮的灌木丛逐渐变换成高大的树木,随纬度的降低植被逐渐增多,而气温非但没有升高反而降低,进入云南怒江州丙中洛境内,崖壁上的植被早已是郁郁葱葱的景象,两岸原始森林茂密,瀑布众多,花繁叶茂,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这一切说明丙察察公路已经离开干热河谷区开始进入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的峡谷区。</font></h3> <h3>图中正在施工的是丙察察公路控制性工程——必蚯大桥,它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无铰拱),桥梁跨径100米,桥长110.81米,桥面宽度12米,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桥址临江横跨上下高差近百米的深沟,两端桥台以向下开凿“刀削状”临江悬崖岩体近30米后筑立其上,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不言而喻。我们的车沿着悬崖边的便道,在坑坑洼洼的土坑石渣里跳上跳下,一会一个左急弯,接着又是一个右急弯,甚至是270度的转弯,车里的妇孺被甩的东倒西歪;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我们好像被吊在半空中游走,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顺着狭窄的山间小道绵延而进,两岸陡峭的山壁夹杂着一条湍急却碧绿色彩的怒江水,让千姿百态的山体和着这水流演绎着大峡谷的精彩,这就是怒江大峡谷最精彩的部分——那恰洛大峡谷。</h3> <h3>横跨怒江的那恰洛大桥</h3> <h3>重丁教堂</h3><h3>驶过石门关,途经四季桶,几分钟就到了重丁村教堂,教堂经过四修四建,村民的信仰彻底质变为基督教。赶巧碰到网上闻名的丁大妈,我们四人付费20元,她引领我们打开重丁教堂大门入内参观,并与我们合影留念。重丁村教堂是怒江大峡谷众多教堂中的一个,百年间,西方传教士沿怒江峡谷溯流北上,将上帝的思想与平等、博爱带到这里,并且将自己的墓地永远留下,这就是一种信仰的执着和献身的力量。</h3> <h3>据丁大妈介绍,重丁村⛪️有三百多信徒。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有这么多信教群众,除了原来西方传教士的耕耘外,或许跟当地生产力不发达和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生命过于脆弱有关吧!</h3> 怒江第一湾<div><br></div><div>车过丙中洛镇驶往县城茨开镇,行驶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著名的怒江第一湾。怒江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倒欧米伽形大湾,江水、山谷、田野、森林一体,黄、绿、金、白、青相间,炊烟飘渺的村寨,如梦如幻的云雾,构成一幅立体、五彩缤纷的精美绝伦画卷!</div> <h3>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h3><h3>中午时分,车过县城岔路口往右驶往贡独公路,经过二十公里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于下午两点多到黑娃底边检站,从这里进入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黑娃底村、四克洛河,再穿越高黎贡山6680米的独龙江隧道,经木切娃,至孔当村,到达独龙江乡,全程仅九十余公里,2014年修建了高黎贡山隧道后长度缩短为79公里,但仍有700多个转弯,开车停停走走,需要接近五个小时,一路都在悬崖绝壁行进。山上绿树成荫,百年的大树仿佛就要冲破云霄,作为国家级一个人迹罕至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物种丰富,并且生活着少量的独龙牛。</h3> <h3>古树神瀑</h3> <h3>迪莫帕观景台</h3><h3>经过一番跋涉,绕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我们来到了迪莫帕观景台。迪莫帕,傈僳语为“老五的领地”,我想“老五”大概与古代土司制度有关吧。驻足回眸,盘山公路犹如怒江大峡谷的脉络,穿过高黎贡山的臂膀通往独龙江流域。凝眸远眺,群山似浪,一波接一波;看山寨,云里雾里,安详静谧点缀山峦。</h3> <h3>神树桩观景台</h3><h3>驶离迪莫帕,继续绕着山道盘旋前行,四点到达神树桩观景台。眼前直指苍穹的千百年老树,据说是拴马的桩子。天空不作美,布满了阴云;若是晴天,天空就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雪山宛如一匹白马,驮着人们的思绪,往东到独龙江,往西到怒江......</h3> <h3>独龙江乡集镇入口</h3><h3>我们应该来说,是非常幸运的。2017年9月22日,贡山县政府宣布独龙江景区暂停对外开放,时间从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禁止游客进入独龙江乡境内。由于我们早预订好了独龙江乡的哈滂瀑布大酒店,很荣幸成为最后一批游客。独龙江乡自北向南有迪政当、龙元、献九当、孔目、巴坡和马库等几个行政村。最北边是属于迪政当的迪布里自然村,与西藏为邻,最南边是属于马库的钦郎当自然村,与缅甸接壤,东倚高黎贡山,西靠担当力卡山,独龙江乡的各个村子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两山之间的一江两岸上。</h3><div><br></div> <h3>哈滂瀑布大酒店</h3><h3>不知道转过多少个山头,穿过多少重茂密的原始森林,越过贡独公路长达七公里的独龙江隧道,减少了十几公里路程,也错过了走老路可以看到的迭水崖景区,终于在晚上七点多到达了独龙江乡哈滂瀑布大酒店。我们在这里花最少的钱享受了最好的酒店服务。</h3> <h3>高黎贡山上的养蜂人家</h3><h3>原始森林旁,独龙江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云雾缭绕,蜜蜂辛勤耕耘,所产蜂蜜绝对纯天然、无污染,芳香甜蜜。</h3> <h3>俯瞰独龙江</h3><h3>独龙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级支流,横跨中国和缅甸,在缅甸境内汇入伊洛瓦底江。独龙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流经云南省,在贡山县边境进入缅甸。</h3> <h3>集镇广场上的纹面女像</h3><h3>纹面是独龙族的人文文化。纹面女纹面的由来,当地人有三种说法:第一个说法是妇女纹面是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以后是嫁不出去的;第二个说法是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标志;第三个说法是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抢逼独龙女。</h3> <h3>10月5日:孔当——普卡旺——巴坡——马库——斯拉洛桥——朗汪夺——巴坡——普卡旺——孔当——献九当村——龙元村——献九当村——孔当——娃黑底——贡山县城——石月亮——福贡县城</h3> <h3>从孔当出发,车子前行5公里到达普卡旺:普卡旺隶属于独龙江乡孔当行政村,合计有13户居民,每户除拥有自住的70平米建筑面积外,政府还为之配备了45平方米以上的招待房。这是整个独龙江地区建筑风格最原始的地方,号称秘境独龙江,但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充满原始味道的普卡旺了,现在普卡旺只是政府建起来接待游客的。</h3> <h3>秘境普卡旺</h3> <h3>从普卡旺出来,右拐过普卡旺大桥继续前行驶往马库,沿途风光分外妖娆</h3> <h3>巴坡民族特色村新貌</h3><h3>巴坡村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116公里。东邻马库村,南邻孔当村,西邻茨开镇,北邻孔当村。独龙江由北向南穿境通过,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h3> <h3>高黎贡山台地独龙人家</h3> <h3>独龙江下游如诗如画(一)——氤氲云雾</h3><h3>原始森林,龙江蜿蜒,雨后放晴,氤氲云彩,独龙民居星星般点缀在山腰台地,宛若蓬莱仙境!尽管独龙江下游在我国境内仅仅几十公里且交通极其不变,景色却是绝美,感谢上苍给了云南这么个与世隔绝的秘境。</h3> <h3>独龙江下游如诗如画(二)——小桥流水</h3> <h3>独龙江下游如诗如画(三)——一江碧水</h3> <h3>独龙江下游如诗如画(四)——原始森林深处小河</h3> 独龙江下游如诗如画(五)——廊桥遗梦(朗汪夺附近此行最远处)<div>我们原计划是驱车前往月亮瀑布和41号界碑去的,结果由于连续下了一周的大雨,离月亮瀑布20多公里处塌方,得弃车走路前往,估计来回还的得四个小时左右,只好在叫朗汪夺的地方行程嘎然而止。<div>中缅边界上的月亮大瀑布又叫哈滂瀑布,位于独龙江乡马库的钦郎当村。它距中缅边界41号界桩不远,是中缅边境人们来往的必经之处。瀑布从哈滂王河坠落至独龙江,形成了高达120米,宽40多米(雨季)水幕。每当十五月明之夜,明月星空之景最为壮观,恰似月宫落地银河,像“月亮上掉下来的水”,故称之为“月亮大瀑布”,独龙语叫“哈巴依称”。</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独龙江乡集镇一瞥</font></h3> <h3>献九当村民居</h3><h3>折返孔当后,我们继续前往独龙江上游进发,去了解独龙族纹面的人文现象。</h3> <h3>龙元村民居</h3><h3>龙元村:位于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全村国土面积210.20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适合种植玉米、马玲薯等农作物。收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等为主。</h3> <h3>纹面阿婆</h3><h3>我们十点从孔当出发,沿着独龙江边窄窄的公路前进,接近一点才到龙元村。龙元村是离乡政府比较远的村寨了,也是除敬老院外纹面女比较集中的地方。全村居住着三、四个纹面女,据说这里的纹面女最纯朴,不过,也许受外界的影响,现在也毫不手软,跟她照相收人民币100元奥,说好的纯朴呢?</h3> <h3>龙元村教堂</h3> <h3>茨开镇静静流淌的普拉河</h3><h3>下午五点,我们的车驶出独贡公路,来到贡山县城。经过县城的一条小河——普拉河,河水在阳光的映射下,是那种醉人的蓝,天空一道彩虹轻轻划过,似若仙境!</h3> <h3>石月亮景点</h3><h3>车沿着S228行驶几十公里,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怒江边著名的景观----石月亮(傈僳语「亚哈巴」),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山巅。站在怒江国道高处的观景台上眺望,在远处的高黎贡山上露出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石洞,透着蓝天白云,如同月亮一般。据说这是一个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与怒江的落差有2000多米。旁边牌匾上书写着:“石月亮是傈僳族的发源地”。向下看去,怒江如同一条黄色的玉带,蜿蜒南流,两岸绿荫覆盖、郁郁葱葱,山顶云雾缭绕,景色秀丽。此事只关风和月,此景只应天上有,高黎贡山上永升着一轮圆月。</h3><div><br></div> <h3>峡谷明珠酒店</h3><h3>福贡峡谷明珠酒店位于福贡县城上帕镇上帕北路11号,S228省道旁,屋顶有个空中花园,是吃早餐的地方,从那可以鸟瞰整个县城和怒江峡谷,宾馆房间干净整洁,双标房价155元(含早餐),老板热情好客,性价比和舒适度在县城还是非常不错的,唯一不足的是旅游旺季住宿,停车是困难点,要看运气,怒江边的城市,街道都窄,找停车地方,你懂的!</h3> <h3>10月6号:福贡峡谷明珠酒店——福贡匹河乡——泸水大溪地——鲁掌镇——片马风雪丫口——片马驼峰航线纪念馆、片马人民抗英纪念馆——中缅边境国门、16号界碑——六库香格拉大酒店</h3> <h3>从福贡县城出发,经泸水市称杆乡前行些许右拐S316进入去片马翻越高黎贡山的盘山公路。对面山便是碧罗雪山。</h3> <h3>山巅上的鲁掌小镇,从这里进入片鲁公路,全长约80公里,号称七百道拐。</h3> <h3>路面还不错,我开车的感觉就如同坐过山车一样,跨越道道山梁,从峰之巅,到谷之底,再到山之腰,再盘旋曲折至山巅,不知道翻越了多少重山,连我这个两次穿越西藏阿里的人都有较强的耳鸣,不过为了一睹国门的庄严和弥补独龙江没看到的中缅界碑之憾,也是值得的!</h3> <h3>经过片马垭口,我们的车一路不停地左拐右拐,盘旋而下,半个小时就到国门小镇上了</h3><h3> 片马风雪丫口海拔3150米,是高黎贡山山脉在片马东面如刀销斧砍般形成的一个巨大“V”形剪刀口,这个口是贯通怒江与片马的必由之路,又因这个丫口常年浓雾紧锁,气候多变,风急雪大,故又称风雪丫口。丫口的竹、草和树木由于狂风横扫,一律的顺风歪斜着。雪大的时候,营房在一夜之间便会被雪埋掉,要掏个洞才能从雪堆里爬出来。</h3><h3>风雪丫口与片马唇齿相连,互为依托。风雪丫口因为片马的战略地位而凸显出重要性。</h3> <h3>中国的国门显得庄严、宏伟</h3> <h3>缅甸的国门</h3> <h3>中缅16号界碑,原以为围栏外面才是缅甸,结果听那里战士讲,国境线是根据两块界碑的尖顶直线来划分的,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当时已经在缅甸的国土上了。</h3> <h3>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总占地面积3300㎡,建筑面积1209㎡,2005年竣工开馆,是国内目前唯一陈列驼峰坠机残骸珍贵文物的纪念馆。馆内图片资料全面反映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纪念在驼峰航线上英勇牺牲的中美飞行员这段惨烈历史的展览馆。</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的C-53坠机残骸</h3><h3>1943年3月11日,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与中国飞行员谭宣、王国梁驾驶中国航空公司C-53运输机从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印度汀江途中,因遇到低气压、强气流而不幸在泸水县片马镇境内坠落。</h3><h3>1996年6月C-53坠机残骸被缅甸猎人发现,同年11月17日缅方通知了中方,中方经过多次努力,于1998年3月30日将C-53坠机残骸分割成三部分运送到泸水县片马抗英纪念馆暂时保存,2003年决定筹资设立C-53坠机残骸陈列馆且成立驼峰航线纪念馆,2005年11月建成开馆,并在C-53坠机址设立了纪念标志。</h3><div>C-53坠机残骸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一件珍贵文物,也是中美两国人民爱好和平、同仇敌忾、抵御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见证。</div> 片马抗英纪念馆<div>  </div><div>该馆建于1986年,是为了纪念片马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抗击英国侵略斗争胜利而建造的。据史料记载,1910年底,英军趁高黎贡山冰雪封山之时,派兵2000多人强占了片马。片马人民和当地土司奋起反抗,一次次地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英国政府虽然迫于压力在1911年4月10日给当时中国政府的照会中承认片马、岗房、古浪属于中国,但却继续无耻地侵占这个地区,并在这里设立官吏进行实际管理,中国政府一直未予承认。1941年,英国于中国对日抗战陷入困难时期,以关闭滇缅公路为威胁,与中国政府签订了边界换文,将对片马的占领合法化。但是具体界限尚未勘定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缅甸,并入侵云南西部,片马也被占领。1944年5月,中国军队收复片马,但在英方压力下,不久又退出。1948年缅甸独立后接管片马。1960年1月28日中、缅在北京签订《中缅边界协定》,中国方面放弃对猛卯三角地(南坎)的主权,换取缅甸政府同意将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及班洪,班老等地区划归中国。6月4日缅方正式将'片古岗地区'归还中国。</div> <h3>198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怒江时,在了解片马人民英勇抗击英军的事迹后,题写了“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几个大字,并拨款立碑。</h3> <h3>大理下关城</h3><h3>10月7号:香格拉大酒店——六库镇——S228——澜沧江大桥——G56杭瑞高速——大理下关——聆洱蓝湾海景客栈——环洱海驾驶——聆洱蓝湾海景客栈</h3> <h3>大理聆洱蓝湾海景客栈</h3><h3>酒店地理位置极佳,凭栏远眺苍山洱海,近观下关新城,既可三五宾朋茶叙,也可全家健身挥汗,尽可领略大理的衔山达海和风花雪月。这是一家刚开张的客栈,国庆旺季价格还算实惠,270度海景大床房也就475元。</h3> <h3><font color="#010101">洱海风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阳光恣意倾泻洱海</font></h3> <h3>  大理赞歌</h3><h3>一抹残阳洒南诏,</h3><h3>两关风花伴相随。</h3><h3>桃梅两溪绕三塔,</h3><h3>苍洱只关雪与月。</h3><div>若逢秋高气爽时,</div><div>水光潋滟山空蒙。<br></div><div>莫道大理须晴日,</div><div>绿水青山总是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