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松桃地名故事——甘龙镇的传说<br>◎宋凤蓉◎<br>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说起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个神话般的传奇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一个酷热的夏天,玛瑙山周围久旱无雨,山上草木枯萎,河流干涸,农业面临减产或绝收。一日晚,十余老人堂前议事,最先说话的是大族长冉运贵:“老崽崽们,这次旱情浪个厉害,农作物遭不住了!”<br>话刚落音,大家议论纷纷,曾做过衙役的张文福说:“国牙包谷都肿得不能七饭了!正是赖克宝着牛捏——硬撑着呢!”老者双手抱胸,眼里似乎要喷出火来。<br>瘦骨伶仃的刘秉坤干咳了几声,嘶哑着喉咙说:“提到那个事我就鬼火撮,老崽崽活了七十多年,没遇到过浪个重的旱情。”<br>“还请族长大人赶忙向吏部修书请雨啊!”当地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李天师清瘦的面孔表情凝重,他捋了捋黑麻秋的胡须,说道:“我郡境内的玛瑙山有寺庙,有龙脉,我祖祖就说他们在山上做过法事求过雨。我建议此事不宜再拖,明日就是吉时,即可开坛祭祀!”<br>“我家里还有一头大肥猪,明天揪来杀了!”说话的是面如满月,貌似弥勒的田中春。<br>“好!好!好!”在座的其他人都表示赞同,李天师随即捡来一根树丫丫,在地上画图说明求雨的方位、时辰和贡品、香烛、人员等。<br>翌日,各铺户、家户门首,都供设上了龙神牌位、香案,装扮成麻姑模样的寡妇杨秀英,带领一帮老巴巴上街扫土除尘,毛弟们敲锣打鼓游街,崽崽们则举着旗子助阵,大家只有一个目的——驱邪请雨神。<br>同时,村里的劳动力,将牛羊等贡品抬到玛瑙山上,在清风洞和飞天洞口之间的空地上,一溜排开。未时一到,祭祀开始,冉运贵在清风洞的神像前点上香烛,摆上酒盅,与李天师、张文福三个人一起磕头作揖。洞外的人打了两统土炮,村民们便黑麻麻地跪了一地。三位老崽崽来到洞外,作法完后,双手合十跪在坪地的案头前,李天师念起了祈雨咒:<br>天干物燥,阴阳失调。<br>天池无水,圣灵煎熬。<br>弥勒遇旱,心实如焦。<br>无德无能,区区凡人。<br>恳请上天,普降甘霖。<br>······<br>他一哈转过去,磕请天神、地神、风神、雨神,一哈旋过来跪拜龙神、云神、雷神......大意都是祈求诸神合力救难,普降甘霖。祭祀黑实进行了两个时辰方才杀角,但是老天爷不为所动,烈日当头依然热得很。<br>第二天,祈雨仪式再次举行,祭祀比第一天更加隆重,许多人的额头都磕出了包块和血丝,但是他们悄悄咪咪跟随李天师跑前跑后,毫无怨言。<br>第三天,祭祀照常举行。下午四点祭祀拿翻后,跪在地上的人们抬头起身惊喜地发现:大太阳已经躲起来了,头上乌云密布,山雨欲来!<br>原来,乡亲们连日来的祭拜,感动了东海龙王,他旋即派出青龙太子升空布雨。青龙来到玛瑙山上空,吐云郁炁,啖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神幻气象数小时不散。戌时三刻,风云变幻突然停止,眼前的世界好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样凝固了!分把钟空隙,一道闪电如同外星人的大手,将巨大的夜幕生生地撕裂开来,紧接着,滂沱大雨倾盆而下!<br><br> </h3> <h3>第二天人们发现,经过一夜饱雨的润泽,山间清风雨露,令人心广神怡;而青龙所经之处,变成了一条曲折蜿蜒的河流,宛如青龙盘踞在山底,看不见头尾的小河清澈见底,甚至还有桃花鱼、角角丁、白条鱼的身影;人们舀起一捧河水送到嘴里,只觉甘甜可口,沁人心脾。<br>乡亲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这条青龙河的来龙去脉,当地老秀才刘青云掐指一算,说道:这条河是青龙衍生,水质味甘清冽,河床状如游龙,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候诞生,具有象征意义,以后就叫这条河为青龙河,我们的镇子就叫青龙场吧!<br>在明代前中后期,这里一直称青龙场,直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人们为了避讳,将“青龙”与“乾隆”的称谓区别开来,遂改“青龙”为“甘龙”。青龙河因其河水清澈甘甜,故名“甘龙河”,青龙场出口就是今天的“甘龙口”,也就是今天甘龙镇政府所在地。<br>由此所知,甘龙河、甘龙镇的叫法,从乾隆年间起,就这样一代代沿袭、流传了下来。<br>(宋凤蓉,10·6)<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