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庆大寨行</b></h3><h3> 也许是从很小时,父亲常常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农业学大寨” 的事,让我对大寨有一种特殊的好感。2017年10月6日,上午和妈妈收了谷子,下午在对几个近处的景点选择排除后,最终还是决定向昔阳出发,经管去年暑假,今年过年都去过了,但还是想让孩子学习些已经离他们很远的东西。大寨的景色并不算迷人,并不值得让人去了一次又一次,但我喜欢大寨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流传至今,也许还会永世万代流传下去的大寨精神。</h3><h3> 1964年底,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倡议“全国农业学大寨”,由此大寨成为一面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旗帜,一座农业史上的丰碑,一个时代中国人艰苦创业的剪影。</h3><h3> 再说一下大寨当时的现状和一个重要的人——陈永贵。</h3><h3> 大寨地处昔阳县东南,自然条件恶劣,人称“七沟八岭一面墙”,多石少地,自然灾害严重。1953年昔阳实行“公社制”,也就是“集体制”,大寨人民在陈永贵、贾进才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加巧干,十年时间硬是把巨石搬走,开出全国闻名的“海绵梯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还向国家每年交粮20多万斤。1958年至1960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又经历了前几年的“大跃进”、“浮夸风”,全国经济萎靡,一切似乎很是迷茫,时代急需像陈永贵那样充满正能量,能带给社会前进方向的人。大寨人顺应了社会的发展,在浪口潮头适时的出现了。于是,有了“农民宰相”陈永贵,“大寨铁姑娘”郭凤莲,宋立英等人。</h3><h3> 记得小时候,父亲说起学大寨的历史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句一句的口号背的谙熟于心,甚至,父亲给大姑取了“李凤莲”来表达对“铁姑娘”的崇敬。</h3><h3> “农业学大寨”已经离世人远去,“大寨精神”“愚公精神”也鲜有人提。但大寨人务实踏实,勤奋进取的精神犹在。他一直在影响着后代子孙锐意前行,不忘初心。走进昔阳县城,一条条街道宽阔整齐,角角落落干干净净,高楼大厦,住宅民居设计科学有序,啧啧赞叹声不由得自然流露。大寨村也是规划整齐,新区旧区特征鲜明,传统农业已然退出历史舞台,旅游业发展的如火如荼。</h3><h3> 又仔细参观了一遍展览馆,对大寨的过去,今天有了一次全新的认识,踏上归途已是灯火阑珊时,回头望望,感谢大寨,给我又上了丰富我灵魂的一课,衷心祝福,大寨明天更美好!</h3><h3> </h3><h3> </h3><div><br></div><h3><br></h3><div><br></div><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