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洛克线

pan

<h3>约瑟夫·洛克(1884-1962)</h3><h3>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h3> <h3>  穿越洛克线是每一个真正户外驴友的梦,涉足户外徒步3年多,从入门的军嶂古道、徽杭古道起,路也走过些,山也穿过点,但此前未曾听说过洛克线,更不用说去挑战穿越它了(毕竟是菜驴)。而就在两个多月前圈内有人要趁国庆长假去挑战洛克线,我又无知无畏、无所顾忌地应声附和,可当我百度了一下后吓一跳:</h3><h3> 早在八十多年前,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三次踏进神秘美丽的木里并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此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主要以洛克穿越木里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 《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被称为"香格里拉",从此在世界的范围内掀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洛克探险时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线路,就是如今被中外探险家、徒步爱好者所追捧的经典高原徒步路线"洛克线"。</h3><h3> "洛克线",是一条世界级的精品徒步穿越路线,由木里县境内的水洛乡起,沿白水河而上,穿越水洛贡嘎,围绕夏朗多吉、仙乃日、央迈勇三座神山而行,直至进入稻城亚丁。整个穿越路线一带被外界称为"群山怀抱的童话之地",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高峰900多座,最高峰为海拔5958米的恰朗多吉神峰,曾被洛克赞为"裁剪过的金字塔"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峰。这里雪山、湖泊、森林、草原、溪流等多种自然景观为一体,互为映衬,一派古朴原始而幽静的自然奇景,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尤其是洛克线终点稻城亚丁一带的地方被称为上帝的后花园!</h3><h3> 但同时洛克线也被称为"天堂与地狱间的穿越",你能走下来,那就等于在天堂穿越了一回,而走不下来那就有可能反穿越到地狱,也有人这样评价洛克线:说它是眼在天堂身在地狱的穿越!洛克线穿越的反差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它仍是户外徒步爱好者心目中的重要里程碑,大家都以穿越它为自豪,没穿越为憾事。</h3><h3> 现在的洛克线长约70多公里,平均海拔4千以上,光是翻越近4800的哑口就要3次,其它基本都在海拔4000-4750之间上上下下,预计需连续在高海拔山区穿越4-5天,这样的穿越不光要体力支撑,更要战胜高反,否则不仅是穿越不了,更有生命危险!且穿越大都在无人区,沿途除水外没有其他补给,途中一切都要靠自己。既出的一言驷马已难追,我只有拿出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来,因为如此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假如没有我的足迹会感到一辈子遗憾······于是我加入到洛克线群并开始做相应的准备。</h3><h3> 因我属菜驴级,没有重装户外的经验,所以准备工作一波三折,为洛克线添了的许多装备,有的太菜、有的不专业、有的没用…,一切重新开始学习,同时我加强了运动量,就是在连续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也不敢怠慢,每天除了平均2万多步外,坚持游1千米、偶或爬山,临出发前还独自轻装快走军嶂古道以拉练强化体能,终于经过一个多月的自我练习迎来了梦寐以求的洛克线启程。</h3> <h3>我们直奔丽江,顺道泸沽湖,先让美景为我们壮行,要不是洛克线,我真想在湖边待下来,骑个车、走段路、住进湖边小木屋,邂逅艳都之浪漫,过上几天悠哉悠哉的慢生活。</h3> <h3>泸沽湖好象知道我们要穿越洛克线,她以久违了的彩虹为我们壮行。预示着我们在天堂的穿越将圆满成功!</h3> <h3>这是我们出发前住的藏家,藏族人很朴实,家里一切只要我们需要倾情相助,晚上尽管是地上统铺,啥都没有,我铺上防水垫盖上睡袋和衣席地而睡,但这却是我穿越前睡的一个踏实觉。</h3> <h3>正式穿越从白水河开始,我们住的藏家用车把我们送到了白水河边,这样可以少穿越没啥景的十多公里路。</h3> <h3>看这图就知道为啥叫白水河。</h3> <h3>第一天的穿越是沿着白水河旁的原始森林一路爬升,从出发点的2500多米一路爬至海拔3500的营地,也是五天穿越中耗体能最大的一段,该是考虑到第一天趁着体力大多走点呗。</h3> <h3>我们的重装只能由马夫用马帮我们驮了,当然,一路上还是看到有重装穿越的人,我只能在心里由衷地佩服并投以敬仰的目光!</h3> <h3>刚开始不久,一个个很神清气爽力足,过个那么宽的桥还摆pose,可接下来…</h3> <h3>独木桥来了,这个还好,应是双木桥,大家不再摆pose,但不管姿势咋样都是独自过的,后面还真有真正的独木桥。</h3> <h3>到了真正的独木桥便顾不上摆pose了,我先过去后找了根大木棍权当扶手帮着后面过了独木桥。也有胆大艺高的伸展双臂靠着自己的平衡闯过来的。</h3> <h3>一路爬升,这在高海拔地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佩服的是有人居然不用登山杖,而我也居然被人佩服:都穿长袖了就我还是短打。</h3> <h3>在海拔3500m扎的第一个营地,此时我还不知天高地厚,依然穿着短袖,而同行的已穿上了冲锋衣,到了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在高海拔地区要睡个踏实觉有多难,一夜失眠……</h3> <h3>在第一个海拔3500m营地的野炊,看得出来还算丰富,可随着海拔的升高便每况愈下了。</h3> <h3>第二天起徒步距离和爬升比第一天少了,但却更高更险了,这是4700以上的一个哑口,尽管昨晚失眠,但白天依然精神抖擞。</h3> <h3>我在4733m的哑口,此处气温已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至五度以下,稀薄的空气更添阴冷,不怕冷的我也把冲锋衣穿上了身,此时与徒友已没了季节差。</h3> <h3>山上天气时晴时雨,捉摸不定,对徒步非常不利,而对看景却是徒增不少机遇。带单反的更是幸运有加,说不定就能拍到惊世美景。</h3> <h3>洛克先生当年穿越时留下的相片,我们穿越同一地点时拍的照片,除了色彩有别外,在无人区经历了几十年也没啥变化。</h3> <h3>在洛克线,时不时会遇到相同的挑战者,有男有女,有轻装有重装。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会相互打个招呼,彼此祝愿!</h3> <h3>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这在洛克线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但也有那么一些地方像是永远也走不出路,因为高山溪水会时时把人们留下来的足迹抹平冲走。</h3> <h3>第二第三天营地的海拔升至4000米以上,我们背靠雪山,草坪当床马粪当枕,想想长征两万五,不禁多了几分豪迈之气。</h3> <h3>到了4000米以上,最累的倒不是徒步穿越了,而是每天的必修课:到营地的扎帐蓬和第二天的收帐蓬,一开始动作快手脚大,不想没几下便气喘吁吁,后来就有经验了:只能像电影里的慢动作:慢慢来!</h3> <h3>这次穿越记忆最深的是最后一晚,营地本身已达海拔4500,加上选的营地也差劲,整晚还连夜的风和雨,一旦淋湿失温,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两个一堆躲进帐篷成一统,那么小的帐篷还要放大包小包和东西,躲在里面那不断的风声雨声和马铃声真是声声刺耳,让本就因高反难以入眠的我更无法入睡了,脑子清醒得跟抹了万惊油似的,于是整晚我就缩在帐篷里闭上眼睛连动都没敢多动,怕影响同"床",更不用说出来动动、上个厕所啥的,雨天进出个帐篷是很费事的,我穿的是高绑登山鞋,光脱鞋穿鞋就够你喘上几口了。</h3> <h3>这些马驮着我们的东西也穿越了整个洛克线,当然它们像是经常走,很轻松,晚上也好象不睡觉,因为马脖子上的铃声整晚都嘀呤当啷地响个不停。</h3> <h3>这是海拔4500米的最后一个营地,刚到时风景还可以,可随后的风和雨把一切全毁了,连顿野餐也是在雨中做雨中吞下去的,这是要给我们留点遗憾等下次……?都说户外赖天气,真是一点也不错,天好,景美走着也爽,要是雾里雨里,不光把美景给吞噬了,还徒增穿越的风险。</h3> <h3>途中遇到的美丽的藏族姑娘和漂亮的雪莲花。</h3> <h3>被藏族人称为神山的雪山一直在我们周围转,只是云始终像块头巾一样遮住了神山的真面目,给我们的镜头留下了太多的遗憾!</h3> <h3>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湖,当遇见她时我的心里是十分激动的,就像在无人区遇见了生命一样。</h3> <h3>经过四夜五天的艰苦穿越,在第五天上午当我们翻越过又一个海拔4600多米的哑口时,上帝喝牛奶时不小心打翻成海的牛奶海程现在我们眼前,我只能暗自激动而不能欢呼,因为在高海拔地区的任何剧烈行为将随之带来反应,遗憾的又是天气,此时小雨成了雨夹雪,牛奶海的景色大打折扣,但身临其境也是够美的了。</h3> <h3>海拔4600多的五色海,有阳光照射时海子是五颜六色的,从人家拍的摄影作品看非常的美,只是老天顾着了我们的完徒,没有顾及到我们的镜头……</h3> <h3>9/30开始穿越洛克线,10/4穿越到稻城亚丁,回头看看自己四夜五天走过的路:感悟颇多,有身体的、有眼睛的、更有心灵的。</h3> <h3>稻城亚丁确实很美,但景区的规划却很坑人,我们在从牛奶海五色海穿出景区的路上遇到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并不时被问:到牛奶海还有多远?从景交下车到牛奶海足足有近6km,且爬升600多米,更要命的是从海拔近4000多米起始,就是平地爬个600多米的山走个6km多对平常不怎动的人来说也够喝一壶的了,更别说在高海拔的山上,虽有高价马匹可驮你一段,但最后那百十来米还是要自己爬,我就看到甚至有带着氧气包爬的,所以我回答:要看美景,别问远近!要回趁早--哈哈哈哈!景区人员也说:真正到顶看到牛奶海的可能10%都不到,所以一般的游客若是为稻城亚丁而来,那你花了成千上百的路费住宿费,再花3-4百的门票景交费,可能最后你连上帝后花园的门外也到不了,也就只能在花园下喘上几口气而已。稻城亚丁景区:对不住了!情况就是如此!</h3> <h3>茫茫云海,莽莽山峦,空气再希,哑口再险,什么都阻挡不住后人去追随约瑟夫·洛克先生的足迹,探索大自然、寻觅香格里拉的意志和信念,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永远是渺小的,我们能完徒洛克线,并不是我们战胜了大自然,而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眷顾,我们深深地感谢大自然!由衷地敬畏大自然!我们将继续努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追寻我们新的香格里拉。</h3> <h3>最后感谢大自然!感谢洛克先生!感谢领队和四夜五天同生死 共命运的队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