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王志恒(1922年3月5日~2008年3月)山西长治人、1938年1月参军3月入党、41年4月~42年4月任抗日决死三纵队七团二连副治指导,指导员,1942年4月~1945年10月,在八路军太行陆军中学,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八路军延安炮兵学校学习,1945年9月23日随延安炮校奔赴东北途经山西时,因上党战役缴获阎锡山部分炮兵骡马装备急需一个团的炮兵干部,故被留任二野三纵九旅山炮连长、经历了二野的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豫北战役,千里挺进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所有战斗,51年任11军炮兵团参谋长兼三营营长带领三营部赴东北组建火箭炮团205团,53年~55年任火箭炮205团副团长、团长入朝参战、57年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学习,58年随炮兵系转入宣化炮院继续学习、61年宣化炮院毕业留校任地射教研室副主任,炮兵学院教练38团团长,速成系副主任,地炮系主任、炮兵学院院务部部长等职。</span></p> <p>值班在家照顾老娘,翻看了老照片又看转发的几篇有关山西抗日决死队,解放战争晋冀鲁豫三纵九旅,抗美援朝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二十二师二零五团的军史的文章,触景生情想起了父亲曾经讲过的过去的事情,就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伏案起笔断断续续用美篇相册载体保存。偶然发现了大院子女公众号就试着投一篇问路,刊登出来了且点击原文还可以看到美篇相册,但问题来了,文字记录大都是汉语拼音打字家群里的对话,文不大通顺还错字连篇[偷笑],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敢动笔就不怕别人笑话,没有文韬武略,文采飞扬一样可以记录历史传承革命的传统和家风,再说了,俺写这些不是为了拿奖搏取什么,只是让父辈给老王家子孙留下点什么,可谓留痕历史,以示后人而敬仰老前辈。无论怎样既然大院子女栏目登出来了,还得认真去修改纠正一下美篇的文字,尽力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更加准确,起码拼音同音的错别字少点呗!</p> <p>1961年我出生那年的父亲</p> <p>46年上党战役长治获得解放,三纵九旅直属山炮连连长的父亲骑着拉山炮的骡子回到长治。</p> <p>1945年10月~1950年10月,爸爸在晋冀鲁豫军区三纵九旅(二野11军33师)的峥嵘岁月与战斗历程!1945年10月三纵九旅诞生,于此同时,爸爸从延安炮校来到九旅直属山炮连当连长,九旅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军区部分主力部队组建(主要是八路军一二九师陈锡联的385旅与太行军区三分区决死三纵队),其中九十七团红九连创建于颚豫陕根据地,抗日时期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等战斗,战功卓著!爸爸随九旅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后,1946年7月(6月与妈妈结婚五天就出发了)至1947年6月(后进军大别山)二次出袭陇海线,二次抢渡黄河,转战于晋,冀,鲁,豫诸多战役战斗。其中豫北战役围攻汤阴战斗中,爸爸带山炮连随26团在河南汲县围点打敌人增援部队,当团长冯成国前沿阵地带爸爸看地形指示射击方向时,敌一发流弹落在团长头顶,冯团长牺牲爸爸身负重伤转后方医院疗伤二个多月,后随部队千里挺进大别山,7月参加了羊山集战斗从河南固始进入大别山坚持斗争,在敌人围剿,无根据地依托艰难困苦的进军大别山战斗中,爸爸带着山炮连驮着笨重的山炮,随着部队(有一段山炮连独自突围)打游击,翻山越岭,跌死了骡子,爸爸就带头抬着山炮和弹药负重前行,有的部队把炮炸毁,炮兵改步兵了,但爸爸爱惜炮如命,硬是把六门山炮带出了大别山,参加了淮海战役。1948年秋参加了淮海大决战,1948年11月15日,三纵在9纵一部配合下攻占安徽宿县,歼敌一万二千余万人,切断了敌人徐州,蚌埠之间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在宿县攻坚战中,爸爸把山炮穿墙破洞推进西城墙碉堡前沿,一举炸毁敌城墙防御碉堡,是攻城部队从城西破城成功攻进宿县城内,为此爸爸了荣立三等战功(家里保存的三等战功奖章就是这次获得)。淮海战役中在围歼黄维兵团攻击马围子战斗中,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突围反击,当坦克冲击至炮兵阵地前沿,敌步兵攻占我侧翼阵地的危机时刻,爸爸振臂高呼,绝不后退,势与炮共存亡,与阵地共存亡,全连官兵拿起武器掩护炮手沉着应战,用山炮直瞄打坦克,击毁二辆坦克,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步兵反击夺回阵地赢得了先机,33师党委给爸爸记大功一次,命中优良,锦旗一面!战后爸爸参加了二野的英模大会,记大功(晋升纵队炮兵营副营长,妈妈可以参军军入巩义女子军政大学了[偷笑])。1949年4月21日参加渡江战役,机帆船上放置山炮射击,突破敌防线,红九连获渡江第一船,后随33师进军大西南(1949年9月晋升11军炮兵团三营营长)参加了解放重庆和成都战役(1950年3月晋升11军炮兵团参谋长),驻防万县(50年6月大姐在万县出生),1950年11月西南暂炮四团参谋长,1951年1月赴山东,东北组建火箭炮(喀秋莎)部队,从此离开了奋战六个年头,浴血奋战,荣耀辉煌的二野11军33师老部队!</p> <p>我还跟着你</p><p><br></p><p>是你领着我</p><p>走进了这个世界</p><p>是你让我懂得</p><p>男子汉就应该顶天立地</p><p>这天是人生的未来</p><p>这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痕迹</p><p>都说父爱如山</p><p>都说父亲是家的梁柱石基</p><p>父亲是一双有力的大手</p><p>把我高高的托起</p><p>从此我才能站的更高</p><p>从此我才有了向前的勇气</p><p>从此我才看清了世界</p><p>从此我才可以和雄鹰比翼</p><p>父亲啊 你是伟大的船长</p><p>为我和家扬帆起航</p><p>父亲啊 你是开山的巨斧</p><p>为我和家披荆斩棘</p><p>父亲啊 你是不灭的灯塔</p><p>为我和家照亮黑夜</p><p>父亲啊 你是苍劲的大树</p><p>为我和家遮风避雨</p><p>父亲啊 这一辈子恩情难报</p><p>父亲啊 下辈子我还跟着你</p><p><br></p><p>南飞于庚子年父亲节</p> <p>我的爷爷,王九皋(生年不详,1940年8月15日病逝,良民证上唯一的一张照片)。很早以前,山西长治城内西北街上有个杂货铺(卖布,土产杂货还兼任看风水,算命等),店主姓王,因患眼疾视力极差人称王瞎子(生意奇人,能掐会算,打算盘及心算远近闻名),如果论辈份应该是爸爸的长一辈,王瞎子是生意人家境还算宽裕,有一年王瞎子娶了个旧军队军官(河南人)的长女,就是我的奶奶,婚后多年无子女就过继抱养了一子,该男孩12岁就能在生意上独挡一面,尤其是打算盘记账堪称一绝,一家人当时在长治的生活,算得上能吃上小康了吧,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终有一天,王瞎子撒手了人寰,留给孤儿寡母的奶奶除不动产外,还有80块大洋,之后孤苦伶仃的奶奶一人不仅苦苦地支撑着落魄的家庭与生意,还给15岁的养子娶了媳妇并给了新媳妇40个大洋(王瞎子遗产的一半),也许是八字不合(迷信说法)结婚不到一年养子就暴病身亡,媳妇席卷财产及那40个大洋跑了,但性格刚强的奶奶必定在当时也算是个高干子女(旧军队大官的长女,还有点文化),而且勤奋好学,持家有方,用剩下的40个大洋从打旗鼓另开张,将这40大洋存在票行滚动吃利息,用利息收入维持生意与生活,竟使王家的生意不但没有垮掉还有了生机。又有一年,因山东遭灾有逃荒落难人员在长治西北街一带居住,其中一户姓申,有兄弟三人,老二就被大户人家的奶奶选中做了倒插门的上门女婿(应该不是奶奶比武招婿吧[偷笑]),把申姓改为王姓,名叫王九皋,就是我的爷爷,爸爸的亲生父亲,老叔开花,奶奶36岁生下大伯,43岁生下了我的父亲,按与申家的约定,生第一个男孩姓王,再生第二个儿子就应该姓申了,可爸爸从小就聪明伶俐,乖巧听话又讨人喜欢,对于这个老生子奶奶尤为喜爱就反悔,所以爸爸就又改回了王姓(听爸爸说,申家穷,亲娘温暖)大名王德祯,小名叫二迷。爷爷是个沉默寡言,老实勤奋的生意人,读过二年私塾(文化人),主业油漆匠,副业毛驴车拉水卖(长治缺水),反正是什么赚钱倒腾什么[偷笑](昨晚值班一夜没睡,困了,待续!)</p> <p>俺滴一个堂叔叔离锁,45年父亲带他出来当兵后是太行军区兵工厂的第一名老军工,47年随部队进军大别山期间,为保护工厂设备被国民党土匪杀害(革命烈士)!</p> <p>(接上续)1938年1月底,父亲从山西第四高小(在长治相当于初中),报名参加了山西抗日民族大学六分校(抗日决死队六总队随营学校)走上了跟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的队伍。1939年4月奶奶病危,正在高平县打游击的父亲听到信后,向部队请假走了八十里山路赶回家与母亲见了最后一面,1940年农历八月十五,爷爷病故父亲在决死七团五连当支部书记由于战事紧张没能敢回家尽孝,同年十二月父亲在百团大战白晋破袭战中,为掩护兄弟部队转移英勇负伤到后方医院疗伤,41年伤痊愈后到七团二连任副指导员,指导员并单独带领连队在敌后打游击,当时父亲才十九岁在决七团二连是模范连队。参加革命前,父亲家有父母、哥嫂,另有大姑、小姑两个收养的女儿。当时家瓦房十五间;旱地十五亩;毛驴一头. 大车一辆;丰收年景约收粮三千斤,所有土地全靠家人耕种。土地收入和爷爷做手工赚来的钱补助家庭费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康之 家。</p><p>王德元(小名,大迷),父亲的兄长,我们的大伯,生於1915年.从小兄弟俩在一个学校读书,关系甚好。大伯高小毕业因家庭经济原因不能继续升学,便在家庭帮助爷爷干活,因其不愿在家务农,认为没有出路、没有地位、又不能 升官发财,所以便于1935年出外至山西代县学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后,於1937年底返回家乡做小本生意,贩卖手巾,袜子等。 在日本投降后的 1945年底我父亲请假回家时,大伯独自持家,做行商跑太原 贩卖东西,使家庭生活沒有颓败,经济反而更加优裕。1946年长治土改时,大伯被群众打死并没收了一半财产。据我堂姐讲,大伯做生意赚了钱,参加土改时没有把财产全盘拖出,人们就说大伯把财产都藏起来了,并让其说出钱财埋藏地点,大伯在几次挨打受不了的情况下,被迫领人去找,在没有挖处什么东西时,大伯趁人们不备逃跑时被失手打死。至于大伯有没有隐藏钱财也终成个迷。父亲长治祖上留下的财产属于大伯的一半被没收,属于父亲的一半有,瓦房八间.旱地七亩,因父母随部队南征北战而一直没有在回到长治,家里也没有人继承这部分财产,全国解放以后父亲祖上在长治英雄街四牌叉的房产就被全部充公了。</p> <p>1949年1月至1950年3月母亲在巩义二野女子军政大学一中队十班</p> <p>母亲王莲生,1928年8月9日出生于山西长治北石槽村一个书香门第教书匠居多的家庭,上党战役使长治获得了解放,父亲奉命到黎城一带收集上党战役存放的破炮时,经延安炮校战友郭良叔叔的哥哥,哥俩同时也是父亲抗日决死队时期的战友,家住北石槽村旁边的山上大天桥村,日本鬼子占领长治后有部队住到了北石槽村,姥爷一家就躲进山里的这个大天桥村,郭良的哥哥是该村地下党负责人与姥爷相识又与爸爸认识,所以牵线搭桥千里姻缘一线牵,经部队组织批准1946年6月4日与母亲结婚(见长治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婚后第五天自卫战争开始(定陶战役,邯郸战役,豫北战役)爸爸被紧急召回部队,母亲在长治市高小学校继续读书上学。1948年4月二野三纵(司令员陈锡联,11军),九纵(司令员秦基伟,15军)围攻郑州,郑州国民党守敌退败,在郑州老鸦陈被九纵阻击打了一场遭遇战后郑州全面解放,二野司令部进驻郑州后,为解决部队营以上干部的后顾之忧,由刘伯承担任校长在巩义县成立解放军女子大学(校部在康百万庄园,学员队住孝义镇),爸爸当时是三纵九旅山炮连长参加了郑州战役,但职务不够把妈妈首批送进二野女子军政大学,淮海战役中爸爸立了大功被三纵通令嘉奖(双堆集,马尾子围歼黄维兵团突围时,敌人坦克突破我防御阵地直逼三纵九旅旅部,危急时刻爸爸喊出势与阵地共存亡,亲自操山炮向来犯敌装甲坦克平打射击,共击毁敌坦克二辆,有力地配合二野,三野全歼黄维兵团。关于这次战斗,网上看见六纵十六旅的一篇回忆录(王进山的六纵主要是扎口袋上出口,陈赓兵团扎下出口)。28日晨,黄维以其主力18军的3个团,在飞机大炮和12辆坦克配合下(其中被俺爹的九旅山炮连打毁二辆),向马围子,小马装阵地孤注一掷突围,敌在坦克掩护下,疯狂进攻我军防御阵地,摧毁了暗宝和工事,我军只有集中火力杀伤跟着坦克后面的步兵,待敌溃退时,则以集束手榴弹对付敌坦克。49团3营与9倍于己的敌人恶战达8小时之久,人员大部伤亡,阵地始终屹立不动。关于这次战斗还听爸爸讲过,六纵白天上去的一个加强营,晚上撤回来只剩三个人,可能说的就是49团3营。歼灭黄维兵团于双堆集三纵是从双堆集东面方向攻击并活捉的黄维兵团司令员,据此该篇回忆录也有表述,淮海战役刘昌毅将军任中原野战军三纵副司令员。双堆集一役,三纵活捉黄维。将军曾设宴招待之。黄维于席间悄声告将军:“贵部可直接打过长江去。”将军问:“因何?”黄维曰:“能败我者,必能败江南之国军。”。淮海战役爸爸二次立战功,被提升为三纵炮兵营副营长,渡江战役后晋升为营长,进军大西南重庆成都战役后晋升为团参谋长,可谓是打一仗进一步。妈妈是淮海战役后,1949年1月从长治到河南巩义参加中国解放军入学二野女子军政大学(二野营以上干部家属才有资格参军入学)。</p> <p>爸爸妈妈金婚留念(结婚六十年,1946年~2006年)</p> <p>1956年初在无锡,那时家里四个娃,还没有老五和老六</p> <p>1952年底抱着大哥</p> <p>二姐,昨晚睡不着(失眠),在美篇中看了一篇抗日战争山西新军(决死队)起源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所以有感而发随便写的爸爸参加抗日决死队经历(困了就停笔[偷笑])。在家里有个爸爸写的自传,完全可按自传为蓝本穿插写进一些爸爸战争年代历次战斗生活琐事,小时候不定啥时候爸爸就会叙述起战争年代所经历(我也是全凭记忆再想),因为爸爸生性好强,对战争年代的军事才能及辉煌如数家珍,而对和平年代院校机关的人情世故,历次的政治运动,是不是能再圆滑委婉滴对待一些事物等等,都是免开金口滴。爸爸是延安炮校二大队(二队是文化程度及职务较高的队)的高才生经历过从45年到55年十年战火硝烟的上党战役,邯郸战役,豫北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到抗美援朝等战火实践考验,爸爸从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基层一步步枪林弹雨打拼出来的,57年至61年又经过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宣化炮兵学院四年全优系统炮兵军事指挥专业毕业,爸爸的炮兵军事战术素养,带兵指挥打仗的能力是杠杠滴。比如47年二野三纵九旅无依托转战大别山时,有一次旅部在一个山坳中被敌人包围,其他团及部队离得又远,大家都很慌张,是坚守求援还是突围怎样突围大家的眼光都集中到了旅长童国贵身上,只见童旅长把烟一掐站起身说分散突围,爸爸带领着山炮连是旅部人员装备最多掩护任务最重的一只队伍,结果没伤一人一炮硬是人背肩扛突围与的部队汇合了,而那次突围时,有的突围部队有伤亡,旅政治部刘主任(那个旅不一定准,但听爸爸多次讲过这事)所在的那个突围队伍就被打散,刘主任被俘(纵队司令指着那个突围队伍的负责干部鼻子就骂,你他妈啦个X!今天不把刘主任救回来毙了你!结果后来组织部队反击还真把刘主任从敌人手里抢回来了),突围后九旅开干部会议总结,原打算表扬这次山炮连及连长的表现的,可爸爸不知道什么原因连政委主持的大会都没去参加,结果在会议上不但没有表扬爸爸,旅政委高国治(42年爸爸在决七团任二连指导员时的团政委)还点名批评了王志恒有了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了,连会议都不参加了等(见高国治回忆录),我曾为此问过爸爸,他说,当时骄傲了飘飘然,困了想睡一会随便叫了个干部去了[偷笑]。爸爸虽然只上学到初中没毕业(1938年日本鬼子侵犯到了长治市,不到16岁的爸爸参加了牺盟会及共产党领队的抗日决死队),但爸爸的数学特别好,42年进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八路军陆军中学),45年2月上延安炮校(朱德的优秀人才上炮来)都是因为数学天赋,延安炮校毕业后,爸爸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炮兵部队,二野三纵淮海战役前一个纵队才一个炮兵营,一个旅就一个山炮连,所以爸爸虽然41年就当连队指导员了,但二野在中原地区解放战争中艰苦卓绝进军大别山无后方依托,炮兵发展的特别慢,49年1月淮海战役后三纵改为十一军,军有了炮兵团,九旅改为33师,师有了炮兵营,爸爸才从连长到师炮兵营付营长(营长姓李是个老红军),进军大西南行军打仗都是副营长爸爸代领着部队在前面打,李三碌营长在后面带着机关后勤,八个月后爸爸就当了33师炮兵营营长,李三碌营长后离职修养在重庆歌乐山红军干部部队休养所,大姐和大嫂在重庆三军大工作时还去看望过李伯伯,50年3月爸爸又兼任了11军33师炮兵团参谋长,51年4月又带着三营部人员到东北组建火箭炮(咔揪莎)205团,当205团副团长时,团长白宪文是个老红军比爸爸大八岁(到任后不久就到军事学院学习),副团长的爸爸主持全团军事工作,从49年到53年三年多时间爸爸由主持一个连队到主官到掌管一个新装备的火箭炮团的军事工作,面临的接装备训练,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入朝参战)是副团长爸爸带领去的,艰难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战争年代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落下的伤残与胃病,在朝鲜前线多次病倒,好几次吐血(多时大半脸盆),205团入朝参加了金城反击战(喀秋莎火箭炮是朝鲜战场志愿军最先进的火炮),灵活机动,战功磊磊获得很多荣誉,从205团的军史介绍抗美援朝中,可以看到王副团长军事指挥的篇章,但有一次爸爸在朝鲜遇到的生死攸关的危险没有记录,而是我听爸爸与杨光辉叔叔说起才知道的,朝鲜战场金城反击战前,有一次爸爸与警卫员坐吉普车去前线,路过一座被炸过的危桥时由于当地上游下雨河水喘急司机都犹豫了,可爸爸山西人根本就不会游泳,但急于赶回部队部署阵地命令司机开过去,谁知到中间山洪下来了车被淹一车人被困,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已给205团拉炮弹及粮油的车队返回刚到对岸,开了几辆大车下河接应营救才把被洪水围困把的爸爸救起,爸爸以后还是学会了游泳,但已经是十年后当38团团长时在官厅水库学会的,也许是这次朝鲜水中遇险闹的吧,因为爸爸旱鸭子,要不是一同去的警卫员,司机及参谋人员会游泳并在水中呵护及岸边人员车辆鼎力相助,爸爸就在劫难逃了。在朝鲜战场二年半时间,爸爸从主持工作的副团长到团长,带领全团安全出色地完成任务,55年中旬回国后,火箭炮205团配属给炮三师驻防无锡市,55年下半年205团随炮三师换防到福建泉州地区,57年爸爸又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学习,学习期间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在宣化组建炮兵学院,58年1月爸爸又随炮兵系整体搬迁宣化炮院,反正是爸爸到哪,拖家带口一家老小就跟到哪里,整滴咱们六个孩子生于六个省市,大姐放到沈阳塔湾炮兵幼儿园五岁多才回到南京,大哥和小姐放在锦州炮二十二师205团留守处55年还跟妈妈出了趟国,停战后的朝鲜;二哥是55年11月在苏州陆军医院出生的,当时爸爸带部队去了福建,妈妈一人坐月子(有个通讯员管送饭),**于1957年4月出生于南京,我则于1961年10月出生于塞外古城宣化。爸爸以前叫王德祯干上炮兵后励志要持之以恒,改名王志恒(1945年2月延安炮校成立时,朱德号召优秀人才上炮来)据此,爸爸就与战争之神炮兵结下了不解之缘!61年1月爸爸以全优成绩从炮兵学院毕业,当时爸爸是学员咱家住在院外宣化皇城桥大街,已经是整装待发出发,准备福建泉州了,带不走的物品及购粮油滴本本都给了街坊邻居,可突然爸爸被留校了,一下子使全家的生活在那个灾荒年该是有多困难不说,可惜了滴是爸爸这炮兵指挥专业四年系统学习的高才生没能回到福建前线的炮三师,在炮击金门的战役中大显身手!爸爸留校当了八个月的地射教研室副主任(正团级),年底就被任命为炮院训练38团团长,1965年又被任命炮院速成系副主任(副师级,上校12级),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炮兵院校工作停滞又耽误了爸爸炮兵战神梦大展宏图的十年。</p> <p>1955年11月,二男二女四个娃!</p> <p>拿老照片说事!1,俺滴爷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山西长治的大户人家,才有了这么个照片,还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那时候中国能照相的人很少,2,俺滴一个堂叔叔离锁,45年父亲带他出来当兵后是太行军区兵工厂的第一名老军工,47年随部队进军大别山时为保护工厂设备被国民党土匪杀害(革命烈士)3,46年上党战役长治获得解放,三纵九旅直属山炮连连长的父亲骑着拉山炮的骡子回到长治,4,父亲抗战时期在延安炮校戴着自己织的手套留下的人生第一张照片,5,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俺当兵前与父亲哥哥姐姐合影,6,1949年6月二野进军大西南三纵炮兵营班子成员,7,这张没整好,先不介绍了[偷笑],8,大姐,大哥,56年在南京,大姐1950年6月出生于二野进军大西南路上(四川万县),随部队到山东及东北后,一直放在山东周庄老乡家和沈阳塔湾炮兵幼儿园,6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大哥生在锦州跟着妈妈上朝鲜下江南,姐弟初次见面,9,父母与杨光辉叔叔合影,杨叔叔是父亲当连长时的通讯员,二次去长治北石槽接妈妈来部队(一次父亲负伤,一次接妈妈到巩义二野女子大学参军)</p> <p>1935年,爸爸13岁考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附属高小(相当于初中),38年1月太原沦陷,日本鬼子占领长治前几天,爸爸随决死六总队随营学校(民大六分校)走上了抗日救国道路,队伍出发时学员加教职员工有500多人,发到枪支的很少每人发到了两颗手榴弹,队伍到达高平县后,校方组建民大游击队,父亲就积极报名参加了民大游击队,第二天行军路上遇到了三架日本飞机轰炸,路上从长治出来的队伍及人员很多,大家都惊慌失措,有的丢掉自己行李跑路回家,也有的坚定紧跟队伍不动摇,队伍拖到山西沁水县大山里时人员跑了一半,只剩下两三百人了,父亲第一次与日本鬼子正面交锋(实战),是在山西长子县张柱岭反扫荡伏击战,爸爸是属于学生兵中胆大心细,机智勇敢的新战士,三个月就成为民大游击队第三队第一个被发展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并任班长,山西新军决死三纵队七团保卫干事,五连支部副书记,二连政治指导员,父亲还是决死三纵队决七团的数学大王(比武),模范实验连(二连))的模范指导员(19岁小指导员),有一次连队一个战士获得一枚日本手雷,大家都没见过,爸爸拿过来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拆开手雷研究,不慎引燃手榴弹,虽然爸爸机智把手榴弹从火炕口筛进炕内,自己裹着棉被趴在墙角幸免于难,但睡觉的火炕被炸塌了。40年11月,父亲任七团五连支部副书记,在百团大战白晋县破袭战中,带领一个排掩护兄弟部队和群众转移,在完成掩护任务撤离时被日本鬼子三八大盖子弹击伤,在后方医院养好伤又到二连任指导员,1942年4月父亲赴河北邢台八路军太行中学~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延安炮校历经三年多的学习深造。要不然按照爸爸这年轻气盛,生性好强的性格,抗日烽火的枪林弹雨真不好说,因为父亲四月刚走五月份就开始了日本鬼子针对八路军的五一大扫荡,决七团和八路军警卫团等在辽县十字岭,担任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突破敌人封锁线任务,突围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警卫团长郑国仲的警卫员及接任父亲的决七团二连指导员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p> <p>1938年3月在山西沁水县大尖村,参加山西抗日决死六总队民大游击队的父亲加入了共产党,爬南太行山西段土岭村(39年土岭事件发生地)也打听到了翻过对面那座山就是大尖村,1941年10月,1946年4月16日,父亲二次负伤都在汲县,一次是抗日破袭战掩护群众转移被日本鬼子枪伤,一次是豫北战役攻打孙殿英汤阴县城,在汲县围点打增援时被国民党炮弹炸伤,八路军129师七分区皮定均司令部旧址在汲县柳树岭村,现在属于河南卫辉市,今天户外野线爬山就到了这个柳树岭村,看看父辈们抗日战争曾浴血奋战的地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p> <p>常去南太行河南山西段户外爬山,见到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新军决死队在阳城的旧址和战斗遗址产生了兴趣,因为老父亲是山西长治城内西北街人,38年1月不到16岁在上高小(相当于初中二年)的父亲就参加了共产党领队的新军决死队,当时决死六总队在长治成立随营学校(校长廖鲁言),父亲背着家里直接从学校报名,跟着这个随营学校走了,听父亲说,长治城里当时住有国民党正规军,也有共产党领队的抗日组织抗日决死队等,都在招兵买马,但国民党军队存在着军阀习气还打人,而共产党领导都抗日组织要和气的多,所以参加了八路军跟着一起出来的长治老乡同学有500多人,父亲是1938年3月在山西沁水县大尖村由白琏(解放后在北京某坦克师副师长)介绍入党,分别在民大游击队,山西第五行署保安团第四支队(相当于营,支队长是吴殿甲),决死三纵队决七团,战士,班长,保卫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等职务,1942年4月入在邯郸的太行陆军中学(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三大队),1945年2月转入延安炮校继续学习炮兵业务,1945年9月23日起,分三批延安炮校整体进军东北,过路山西时由于上党战役缴获阎锡山部队一些炮兵装备,二野请示延安获准留下来一个团编制的炮兵干部(炮校当时的学员连排,营团级都有,爸爸当时就是正连级)结果爸爸被留在了二野三纵九旅山炮连副连长(老连长是红军,指导员爸爸不愿意干就暂时降职副连),爸爸没有能回到决死队的老部队,1940年以后牺盟会就完成了历史史命,新军及抗日决死队也归建于八路军129师的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到解放战争的晋冀鲁豫军区及二野后,新军及决死队的老部队大都在陈赓的四纵后二野的13,14军及47年成立八纵(22旅,23旅临汾旅,24旅,司令员王新亭)后来的华野第60军(对应的178师,179师临汾旅,180师),父亲留下的是陈锡联的二野三纵九旅(11军33师),如父亲当时去了东北也许提升会快,因为四野解放战争时就有炮兵纵队,军里有炮兵师,师里有炮兵团,而二野纵队才有炮兵营,旅里才有山炮连。日本人到了长治,爸爸参加新军决死队主要活动在南太行山西河南段山里打游击,新军晋东南的司令部在阳城,反扫荡九路合围,土岭事件等艰苦的山西决死队的抗日战争父亲都参加了,41年19岁就由决死一纵队决七团保卫干事升任一营二连指导员,并在当年的夏季大练兵中带领二连成为七团的模范实验连队,当时七团一营营长是吴殿甲(小时玩伴吴龙山的爸爸)与父亲又同在宣化炮兵学院共事(仍是父亲的领导),一见面还称爸爸是模范连的小指导员。百团大战白晋线破袭战中,爸爸带连队掩护老百姓转移,阻击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第一次负伤,据爸爸讲,部队掩护老百姓后也需要撤退,当时领导(好像是营长吴殿甲,因为吴伯伯的回忆录也有这段)说,小指导员带你们连掩护,撤退队伍不慌不忙井井有条的就走了,日本人上来了爸爸带着连队阻击那个急呀,眼看就要顶不住时,才看见领导走到一个山坳快消失时摆摆手意思是可以撤了,父亲带着部队撒腿就跑,几米的深沟闭眼就跳,三步并二步地追赶部队,日本人上来后,举起三八大盖就是一顿扫射,爸爸第一次负伤,子弹从肩背部贯通穿过,距离心脏就几毫米,每次洗澡时都看见爸爸的二块枪伤疤,都会听爸爸讲起二次负伤的死里逃生。第二次负伤是在三纵九旅的豫北战役围攻孙殿英固守的汤阴城,,1947年4月16日,山炮连随26团在河南汲县围点打援,三纵九旅26团团长冯成国(红军)带着参谋警卫员给山炮连长的父亲指示攻击方向,这时一发敌人的炮弹落到了冯团长头上(三纵九旅二十六团解放战争牺牲了二个团长,另一个是赵玉亭也是红军,48年1月6日牺牲在大别山李杜店,九旅45年组建到54年抗美援朝共负伤9758人,牺牲2546人),也许爸爸是炮兵出身久经沙场对炮声的反应及时,当在场参谋及警卫人员几乎都牺牲了,爸爸被气浪掩埋昏迷醒来,已满头是血不能说话,炮弹片从下颚耳旁嵌入头里(弹片一直没有取出,战争伤残三等甲就是这次负伤,左手的弹片还是在郑州取出来的),这次负伤更危险弹片离大脑神经及血管又是几毫米,父亲被送到了后方医院,杨光辉叔叔接任通讯员在医院照顾爸爸,爸爸共住院二个多月到六月二野千里挺近大别山,期间杨光辉叔叔骑着骡子(山炮连装备)去长治把妈妈从长治接到医院看望照顾爸爸,当听到部队马上要出发进军大别山时,爸爸让杨光辉叔叔先把妈妈又送回长治,回来后在一起走,可谁知军情紧急还没等杨叔叔回来,爸爸跟部队就出发了,结果杨叔叔自己又骑着骡子去大别山追赶部队大半年时间,期间因在大别山先遇到了六纵王近山的部队随行,后才找到三纵老部队,可人回来了骡子放到六纵了,又回去找骡子所以前前后后大半年时间。战争年代父亲九死一生,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2年4月,父亲呗选调去了八路军太行陆军中学,1942年5月日本鬼子五一大扫荡就开始了,接任爸爸任七团模范二连的指导员第一仗就牺牲了,以后爸爸再见到决死七团二连老部队时只认识一个手下的排长是营级干部了,其他的连队干部大都牺牲或离队了,爸爸战争年代二次身负重伤,七次遭遇生死攸关的危险(下次一次次慢慢叙述,四川改造起义部队,朝鲜遇洪水,淮海战役双堆集遇敌坦克等等)。</p> <p>1953年志愿军22师205团副团长(父亲)与团政治处主任</p> <p>疫情车辆被脱审保险公司也不帮助审了,自己来审,一上午等着着急,又动笔写了一段。二野(中原野战军)12万大军无根据地依托千里挺进大别山,爸爸所在的三纵九旅突破黄河淮河从固始进入大别山安徽地区,旅山炮连在大别山有一段时期是单独行动,骡子拉着炮过山涧被摔死,把山炮埋起来留下一个排长(疾病)留在老乡家看护,后被还乡团害死也没说出埋炮的地点,保住了所埋的山炮,出大别山打淮海战役时,这些山炮发挥了巨大作用。听爸爸说大别山那段带着部队拖着山炮单独行动是非常困苦艰难的,最后安全突围与大部队汇合。出大别山九旅就参加了淮海战役,遭遇战就遇到了国民党王牌胡琏的青年军25师,在江苏宿县(小徐州)攻城战中,因有一个敌碉堡的敌火了密集步兵伤亡很大,在攻城团会议上,主攻营营长毛效义说,山炮连如果能将那个碉堡打掉,我们就能登城解放宿县,爸爸说,一言为定,我就是抱着炮弹炸了它,你们也去要登城!结果爸爸又是打破常规,推了一门山炮连夜穿墙破坏洞,潜伏在敌前沿,天一亮又是爸爸亲自瞄准操炮(爸爸的组织鉴定就有个人英雄主义,好强啥事都是自己上了)首发命中炸毁了碉堡,听爸爸说,一看打毁了就到墙角吸着烟看步兵登城,只见毛效义营长拿着根棍挥舞着振臂高呼,给老子上(冲哇),那次战斗爸爸立了大功(淮海战役立过二次大功另一次在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事迹登上报纸和炮兵战例汇编,毛效义淮海战役后晋升为92团团长,许多年后(1980年我在沈阳塔湾当兵,爸爸去看我还到后塔湾沈阳军区炮兵司令部看望了毛伯伯),当二位山西决死队老乡,九旅一个战壕的战友说起这段往事时,还是那么津津乐道而又满不在乎,也许他们经历的这种战斗太多了,而我却默默记下铭刻了这段历史。</p> <p>1953年春,抗美援朝朝鲜战场金城反击战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第21师22师有五个火箭炮团组成喀秋莎炮兵群,可谓是最强火力,打得敌人闻风丧胆。这张照片是二个师团以上干部战前会议中的合影。</p> <p>坐在中间的父亲当时31岁是火箭炮205团长</p> <p>火箭炮也叫喀秋莎是当时最先进的火炮,一个是有5个团二个师有八个团去过朝鲜战场,照片中除认出205团领导,还认识203团团长孙纪刚伯伯(抗美援朝后任师参谋长,宣化炮兵学院院务部长,副院长)宣化炮院及郑州干休所的邻居叔叔。</p> <p>父亲28岁任二野12军炮兵团参谋长,30岁当志愿军火箭炮205团长,英俊潇洒,气宇轩昂,四个儿子还超过滴!</p> <p>二姐,志愿军炮兵21师,22师都是喀秋莎火箭炮,分别从201团到209团,其中21师201,202,203,204,206团的5个团51年先期入朝参战,53年1月22师205,209也分别开赴朝鲜战场,55年下旬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团才全部撤回。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二个师都是在东北锦州组建接装训练整装待发,分别配属志愿军各个部队入朝参战的,(52年1月~53年11月大哥和小姐分别在锦州205团出生,大姐50年6月在四川万县11军直属炮兵团出生,51年4月爸爸炮兵团三营部人员,从重庆乘长江轮渡北上去山东周庄,锦州组建火箭炮部队,船上大姐突然高烧妈妈慌了就去前仓找爸爸,爸爸当时正在与随行干部打牌,赶紧喊随队军医处置,但高烧不退等到江轮停靠宜昌时,军医上岸购得一直外国进口退烧药大姐才退烧),1955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火箭炮205团随编入炮三师并编入驻防无锡一带(小宏55年11月出生于苏州),后又随炮三师205团到福建漳州,57年爸爸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全家又迁到了南京(57年4月小毛出生于南京),61年1月,爸爸从宣化炮兵学院全优成绩毕业,本来准备回炮三师而且师里接的人也已经到宣化了(听说回去拟任副师级),可最后时节爸爸被宣化炮兵学院留校,任地射教研室副主任(还是正团级),爸爸是山西长治人不大习惯炮三师驻地闽南的气候,而河北宣化的纬度气候条件与长治差不多,所以爸爸也愉快地服从留在宣化,幸好全家扎根宣化才有了我61年10月从张家口251医院出生。朝鲜战争后,志愿军炮兵二十二师的一个火箭炮团归了一个炮兵师,205团就归属了炮三师,番号一直保留到85年部队精简整编,现在是31军的一个炮兵营还在福建漳州。</p> <p>1949年秋天(淮海战役后),妈妈在巩义二野女子大学学习,爸爸出差到郑州买拉山炮的马匹,任务完成后从郑州去巩义看望妈妈,正好遇见师长童国贵的爱人王明之是妈妈学员区队长,破例在学校找了间房让爸妈住了二天,结果就有了第一个孩子(我大姐),1950年6月大姐出生于四川万县(随二野进军大西南)。穿军装的爸爸与大姐!</p> <p>1973年华山北峰</p> <p>我的白发亲娘:1946年6月4日母亲嫁给了父亲,从此离开了生长养育的山西长治北石槽村,上学参军走向革命道路,含辛茹苦生育带大了我们六个子女,同时精心照顾因战残疾的父亲。苦日子过完了父母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父亲却走了,现在九十岁高寿的母亲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儿女无论如何我们要宽容、理解、善待呵护我们的母亲。老娘苦过累过,抚养儿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善待今天的妈妈,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母亲节,祝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p> <p>我的姥爷和我的姥姥!祖籍是高平市米山镇下冯庄村,据说迁移至北石槽已经有十七八代了,世祖老爷叫王登山。姥爷王友增(1906年12月4日——1946年1月15日),字竹轩、号禄塘,年青时信仰三民主义,是山西长治的第一批国民党员,省立第四示范毕业后曾在长治师范附小、县一高等学校任教师、小学校长等职务,后调入长治财务署工作。工作之余利用祖传的中医医道给周围人解除病痛,深得大家一致称赞。抗战时期同他的很多进步学生一起在长治城内办报纸、宣传进步思想,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p> <p>1955年志愿军22师205团保卫干事王莲生(母亲)与战友(阿姨)</p> <p>2014年老太太故地重游,参军上学参加革命工作的起点,郑州巩义康百万庄园,二野解放军女子军政大学旧址。</p> <p>家和娘就是这样,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p><p>随着年轮的递增,人们会越来越感觉到,纵是岁月改变了容貌,纵是沧海变作了桑田,枯守着不变的依然是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深深地眷恋。</p><p>有娘在,你就可以放心的天马行空独闯天下了,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规划你的理想,路的前方还有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那便是家,娘在那里为你守候。</p><p>高处不胜寒,特别是当你事业有成或是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可以叱咤风云的时,内心的你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安全、最永久、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娘,是家。</p><p>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伟大的女性。</p><p>如果真是这样,那女性中,首先是娘。</p> <p>1970年10月13日,我九岁生日当天在北京照的全家福!</p> <p>妈妈与战友在朝鲜,三个孩子中一个是我大哥,,一个是我二姐!</p> <p>1955年11月从朝鲜回国后全家与警卫员刘叔叔及保姆阿姨合影</p> <p>作者:原志愿军火箭炮兵第二十二师二〇五团一营见习参谋 杨国玺1951年4月的一天,我所在的火箭炮兵第二十二师二〇五团参谋长王志恒把我叫去,给我下达了入朝侦察的任务。他说:''你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朝鲜的道路交通河流等有关方面的实际情况,为我团入朝做好准备工作。按照作战地图上标定的路线,从新义州、宜川、定州等地依序侦察。''接受任务后,我带好全部装备,如手枪、望远镜、作战地图等从锦州乘火车出发,到达安东(现在的丹东),然后改乘汽车入朝,,,,</p><p><br></p><p>**,转发的看了,作者可能是爸爸从33师三营部带到205团的参谋,1.习惯把爸爸叫成参谋长,实际爸爸在11军炮兵团和西南暂炮四团是参谋长,51年4月到山东周庄高炮训练团后是副团长,51年下半年,高炮训练团受训的六个高炮营开赴朝参战,团部整体改为火箭炮205团团部到锦州接收部队和装备(52年1月大哥在锦州出生);2,应该是52年4月(51年4月205团还没有成立,53年1月205团入朝接替孙继刚叔叔当团长的志愿军炮兵21师203团,205团属于志愿军炮兵22师55年回国,爸爸入朝是副团长主持工作,54年下半年在朝鲜提升的团长),是爸爸让他去朝鲜实地考察也好侦查也好,说明爸爸跟他挺熟,所以可能是爸爸从33师三营部带的参谋,他也习惯于称爸爸参谋长。205团入朝牺牲五人(其中后方慰问团遭敌机轰炸牺牲二个其中一还是大官,部队牺牲三人就是文中所述),图片是喀秋莎火箭炮抗美援朝唯一比美军都先进的武器,21师,22师在朝鲜战场威震敌胆!</p> <p>炮二十二师留守处在锦州爸爸的火箭炮205团去朝鲜前一直驻扎在那。妈妈在锦州生的我和宏霞,姐姐后来送到沈阳炮兵幼儿园,当时上面就给了一个名额,整个205团就姐姐一个孩子特宝贝。团领导都爱逗姐姐,问她有几个爸爸,姐姐小手一张说五个。我和宏霞有幸让妈妈带着停战后还去朝鲜住过几个月。</p> <p>在四川的妈妈与大姐</p> <p>这个叔叔姓蒋,陕西人,曾当过国民党军队旅长的警卫员,淮海战役后参加解放军在11军33师,1950年初~51年初是爸爸的警卫员,50年5.6月份期间爸爸带警卫员去接管改造川军起义部队,因起义部队中陕西兵多,而为首的就是陕西籍军官,他们合谋先杀掉共产党接管干部,然后拉队伍哗变上山打游击等待国民党救援,幸好跟爸爸去的警卫员是陕西籍又是熟悉国民党军队的蒋叔叔,通过与起义部队的老乡打成一片,摸清楚了隐藏起义部队坏分子的企图,当天晚上告诉爸爸后,组织力量把准备暴乱分子绳之以法(听爸爸说枪毙了几个为首的敌干部),连夜把起义部队带到我军管辖地段,当时情况非常危急,爸爸是营长去接管起义部队一个营,当天晚上同样有去接管成建制起义部队发生了哗变,派去的共产党接管干部被杀,起义部队逃窜后又被解放军消灭。爸爸这次成功化解国民党起义军哗变后,就晋升为11军炮兵团参谋长(兼33师炮兵营营长),51年爸爸离开11军33师去东北锦州组建火箭炮205团时,准备带上蒋叔叔跟三营部一同到东北,但因蒋叔叔有长时期在国民党军队的经历,被保卫部门卡了下来更换了警卫员,分手时爸爸与蒋叔叔互留了照片,以后就在也没有了消息,但我们家影集里一直保留着蒋叔叔这张照片,爸爸也时常给我们说起这个警卫员蒋叔叔的机智果敢,关键时刻救过爸爸的命!</p> <p>战争年代曾经给爸爸当过警卫员的四个叔叔听爸爸讲,战争年代都在危机时刻救过爸爸的命!进军大西南时期的蒋叔叔在改造川军起义部队智慧,上面都有表述,抗美援朝爸爸在205团时,警卫员刘叔叔在洪水中机智勇敢的保护爸爸脱线,还有杨光辉叔叔护送妈妈返回长治后,一个人骑着骡子追赶进军大别山的部队等,在前面都有描述,可以说这四个叔叔都是我们老王家的恩人。</p> <p>55年受军衔的父亲,副团级团长(少校),61年正团级(中校),64年副师级(上校)</p> <p>延安炮校校长朱瑞</p> <p>83年春节在郑州</p> <p>61年在宣化</p> <p>孙辈的三个小伙子,孙珂,王欣,王超越</p> <p>爸爸妈妈在长治北石槽村</p> <p>与孙辈合影</p> <p>九十一岁生日与儿子老四,老五,老六</p> <p>@杨阳 @冯志香 @张河山 @程勇不是药神 ,谢谢点赞和关注俺啰哩啰嗦,废话连篇而写的东西[偷笑],人老了再赶上疫情那也去不了,无事生非就容易胡思乱想,也可以说就是怀旧吧!人从六十岁进入老境,到天完全黑下来置身黑暗时间,还会有过往和将来到的风景需要欣赏与把握,趁现在还叽眯得嘞,将脑袋瓜子里记得知道及悟出的一点东西记录出来,再用美篇音乐相册打印成册(书)保存,不失是一种好的养身,养性的逸致之道,一是提笔耕耘,弥补年轻时重理轻文的遗憾,二是,承前启下,继往开来,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要不忘初心, 传承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和家风,我们终将是要骑鹤远遁,黑暗即将来临,可不可以有一束聚光发出华彩之光,为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铺上温暖灿烂底色,让阳光,快乐,健康伴随的日子长一点,再长久一些,,,,</p> <p>1964年回长治老家与亲朋好友</p> <p>父母与舅舅</p> <p>姐弟俩在北石槽村老宅</p> <p>我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有没有必要为上一辈的艰苦卓绝,戎马一生记录点什么?也许写出来没有人想看,但这对于我们的后代也许是个传承和记忆!不定什么时候触景生情,心血来潮就在微信随意扯了点什么,而放到美篇音乐相册也是个记录,学疏才浅,慢慢来持之以恒,一不留神再整出个老王家谱嘞[偷笑]</p> <p>疫情在家禁足,为了写回忆录努力再想爸爸曾经讲起战争年代战役(战斗)的经历,然后就去翻相关的时间地点事情及人物的回忆录,特别是三纵九旅(11军33师)的军史,其中发现黄维是三纵1947年12月15日黄昏,从双堆集东面方向攻击时抓住滴,当时黄维乘一辆装甲车逃跑,在离双堆集十一二公里地方车辆发生故障,黄维下车混入溃逃人流中被三纵的一个连长逮住滴。该篇回忆文章说,淮海战役刘昌毅将军任中原野战军三纵副司令员。双堆集一役,三纵活捉黄维。将军曾设宴招待之。黄维于席间悄声告将军:“贵部可直接打过长江去。”将军问:“因何?”黄维曰:“能败我者,必能败江南之国军。”</p> <p>进军大西南与33师炮兵营干部,营长李三碌,副营长王志恒,连长张根法</p> <p>1949年6月,二野11军炮兵营营长李三碌,副营长王志恒(父亲)</p> <p>1985年大哥大嫂在重庆歌乐山红军休干所与李三碌伯伯,阿姨及大儿子,儿媳,小儿子合影</p> <p>11军33师炮兵营长李三碌,副营长王志恒,张根法</p> <p>1945年延安炮校,衣服手套及鞋袜都是自己纺线织布,织鞋袜手套,这是父亲穿军装的第一张照片。留痕历史以示后入!撰写父亲革命战争年代历程,从1942年4月~1945年9月期间,父亲在八路军太行陆军中学~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延安炮校学习,其中44年至45年父亲在抗大及炮校是在陕甘宁边区及南泥湾参加了大生产运动的,那时每个班都发了木匠工具,一人给三斤羊毛(自己弹松再捻成毛线,织成毛衣,毛裤,毛手套袜子,甚至棉衣,棉裤等),一把锄头开荒种地等。而我一直在找父亲当年在延安穿着八路军军装,戴着自己纺织毛线织的毛线手套,袜子</p> <p>小的时候总认为父亲无所不能,养花种地,木匠修鞋,缝缝补补,可谓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厅堂与厨房,这是咋整的嘞?原来父亲参加过42年~45年延安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八路军太行陆军中学从河北邢台西面山里,连续28天急行军180公里,突变破三道敌人封锁线后走无人区,到达延安地区改为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再后来的延安炮校在南泥湾),到延安后学校给每班发了木匠工具(爸爸是班长一定偷着学了木匠活),一人三斤羊毛(自己弹松再捻成毛线,织成毛衣,毛裤,毛手套袜子,甚至棉衣,棉裤等),一把锄头开荒种地,爸爸开荒特能吃苦,开荒比当时延安著名劳模(杨博浩,四亩二分三只少一点点)被评为开荒标兵听爸爸说过,当时拿着开荒工具不休息的就闷头干,连吃饭喝水都是旁边人给递(犹如铁人三项赛)。爸在当时织纺的衣服和手套有张照片就是戴着自己纺纱打的手套围巾照的。爸爸后来在炮院三十八团当团长,地炮系当主任,院务部当部长时都是亲力亲为,农副业生产搞得有声有色,郁郁葱葱,以至于被反映到院领导那里,这个部门的一把手不务正业像个老农!还有地炮系学员写的稿件在全院大喇叭里广播,田间地头只见挑着担子走来的王主任就像个老菜农。也不机密这比喻是好还是坏,反正爸爸77年还真当过炮兵学院院务部部长(这是45年以来唯一一次履历没有跟炮兵专业沾边)。爸爸离休赋闲到郑州干休所,咱家小院也是鸟语花香,果实累累!</p> <p>58年刚到宣化还有姥姥</p> <p>96年全家福</p> <p>2006年全家福</p> <p>1968年在宣化全家福</p> <p>70年在北京颐和园</p> <p>五十年代的爸爸妈妈</p> <p>爸爸有一块五针作战指挥手表,那是战利品是限量版的瑞士产名表(别称,瑞士空中霸王腕表,有秒表和方位纬度,指南针等,所以俗称五针表)。当年爸爸任志愿军火箭炮205团团长时,志愿军总部配发的(不知当时配发到什么级别,什么特殊兵种多大官,但喀秋莎火箭炮当时在朝鲜战场威名远扬,可能爸爸被破例获得一块这表,如果到现在这表价值几十万,很多比爸爸官大的多的大官都没用配这种表,所以小的时候经常拿着这表当秒在同学中表显摆)。当时手表可是高级奢侈品,可能是工作需要吧,一大蛋糕砸到老爸头上,该有多少人羡慕嫉妒呀。那表爸爸戴了几十年,喜欢的不行,坏了只有到北京亨得利找老师傅去修,别地根本修不了。原205团的老人一提起老团长,都会提到团长夫人王莲生,再就是那块五针手表,可见那表也是知名度够高的。在六十-七十年代205团团长,是当年爸爸的警卫排长,也姓王。爸爸为我联系当兵找过他。王团长来信讲,欢迎老首长儿子宏斌来当兵,还说当年抱过我。让问首长夫人王莲生同志好,记得老首长那块五针指挥手表。那表爸一直戴到西安,才700元买了一块瑞士欧米伽,那可是爸妈的全部积蓄。那块五针表后来我又戴了很多年。的确独一无二,再也没见过同样的。在北京修表时,我专门问了,老师傅说他一辈子修过无数手表,这种表没超过三块。真是物依稀为贵呀。52年1月出生于锦州的大哥与爸爸</p> <p>1973年父亲与大儿子</p> <p>03年在长治</p> <p>74年在八达岭长城</p> <p>散步途中</p> <p>80年在沈阳!爸爸有四个儿子,二个女儿,共六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儿子,算是跟爸爸呆着最久的老儿子,所以听爸爸讲他们过去的事情,所知道爸爸的事情最多记忆也最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曾是名军人,16年的军旅生活,我一直关注军史,关注着与爸爸相关的历史事件,战役及战斗经过发生的人与事,现在网络发达自媒体方便了,何不把这些记忆串起来,对爸爸以往战斗生活整理记录一下嘞。爸爸离开我们十二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他老人家,有时候看到或听到一起当兵谁谁已经是多大官的将军了,我一点也不羡慕也不后悔,能在父母髦餮之年回家守着父母尽孝,陪伴爸爸一起走过最后13年岁月,现在还能守在93岁老母亲的床前!给多大的官俺都不换!疼大的爱小的是很多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家哥哥姐姐很小不是上山下乡,就是了内蒙古草原建设兵团,最后当兵或上大学了,而我这个守家的儿子有义务将爸爸光辉战斗的一生及老王家的优良传统和家风写出来传承下去。从父母的家庭出身到革命履历往事,已经写到65年的宣化炮兵学院了,但绕不开的六六年以后的那场运动,应该是我懂事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而随手可来的东西,但我却怎么也写不下去和不想写了,要不让后代去完成,我还是去把前面写的去完善一下吧!</p> <p>07年爸爸妈妈在郑州月季园</p> <p>70年在北京天安门</p> <p>03年在爸爸家老宅原址,山西长治英雄路普通街四牌叉</p> <p>与孙媳妇和第四代天天</p> <p>与大孙女王欢</p> <p>与二儿子王宏刚。爸爸当兵时还带走了家里一个物件-石头眼镜,战争年代爸爸一值随身带着,记得爸爸讲过为这眼镜差点丟了命,就是在破袭战时,一次鬼子突然来袭,爸爸跑出村后发现把眼镜丢老乡屋里了,爸爸赶紧回去找,出屋时看见鬼子很近了,但没发现他…[呲牙]大概2015年有次妈妈把我叫过去给了我个老眼镜,我觉的不像…[呲牙]小姐姐当时在场[偷笑]</p> <p>与大儿子王宏斌</p> <p>64年北京姨姨家人一起,姨夫刘宝元还有姨夫的哥哥都是38年从长治参加抗日决死队的战友,姨夫参军时14岁,哥哥牺牲在抗日战场</p> <p>1947年任二野三纵九旅山炮连长攻打汤阴时负伤,母亲王莲生去后方医院看望,因部队进军大别山,尚未痊愈的父亲与母亲及通信员杨光辉叔叔合影后随部队出发,杨叔叔把母亲送回长治后,之身一人又去大别山追赶部队。</p> <p>53年爸爸在朝鲜坑道</p> <p>大哥,二哥与爸爸妈妈</p> <p>73年在西安西门</p> <p>回郑州看奶奶感慨良多…</p><p>周末回家看奶奶,感慨良多,人生如同一个循回,奔忙劳碌追寻了几十年后似乎又回到原点。依赖、无助而任性,吃研磨后的食物,穿纸尿裤,耍赖求关注,吃冰棍就开心……仿佛又回到婴儿时期。看着我曾全身心依赖的奶奶如今依赖着身边的人,听着她清醒时如孩童般的感人话语,体会她不认识我时的惆怅心算……我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我要怎样过好现在的生活。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轨迹,无法逆转时光抗拒衰老,所有经历的喜怒哀乐,所有如今追求的在意的,都将会被时光冲淡。那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所拼搏努力的还有意义吗,当然有,因为人生无所谓结果,唯有过程,每一天积极地热情的认真的生活,内心满足、欣喜而自我认同,那就是实实在在幸福的一生。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有幸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同样积极而幸福的另一个生命,那简直是功德了。那我们现在所计较的还有意义吗,当然没有,每一次由患得患失的计较带来的负面情绪何尝不是对我们珍贵人生的破坏。当我们老到连亲人都相见不识的时候,身前也许是空洞一片,身后却是岁月积淀的的丰足的一生,名字会忘记,事情会忘记,人会忘记,那些努力珍惜的日子却不会因为被忘记而消逝,所有我们经历的都会被凝结为我们人生的底色,成就一段真实的生命过程。所以奶奶,没关系的,即使不记得我了也没关系的,您就放心的坦然的淡忘吧,孙女记得您那些日日夜夜点点滴滴,足矣。</p> <p>19年在长治上党门。@好人平安 ,@张桂珍 ,@冯志香 ,@玲 ,@流星 ,@王建平 ,@王永良 ,@王永红 ,谢谢点赞,就一个老爷们都是美女夸我,来劲了,接着写[偷笑],没有招揽粉丝和哗众取宠,更不会签名售书(万一出书了嘞),其实就是心血来潮的写写家谱顺带着胡乱扯,既然写了也就不掖着藏着了(要不然就啥也不写),只有发到发小同学朋友圈看看啥个反应,不谋求点赞,只要不厌烦而看不下去就中,学疏才浅,当兵时及以后的工作从没有从事过政工爬格子或文采飞扬事业,所以人到六十才想起来书到用时才方恨读得少,慢慢来啥事都有个过程,关键是持之以恒。现在的社会人心浮躁,不论你在自媒体发表点啥,总会有人反对,甚至站在道德高地的谩骂,所以就写写自己和祖辈,叙叙家谱往事发给自己是群主的亲人朋友战友看看,应该不会有太多的非议,只是最近狂写发的有点多,如果骚扰到了大家,请把我拉黑[偷笑]因为俺是个性情中人,一旦感觉自己的行为给大家带了不快,就会全身而退滴,但也许群里会失去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偷笑]</p> <p>母亲王莲生(1928年8月9日~)山西长治市人、1949年1月于巩义二野解放军女子大学入学参军,55年抗美援朝回来后从炮三师205团保卫干事岗位复员回家带孩子。</p><p><br></p><p>经历了母亲的病倒。老母今年90岁患病卧床,她几乎完全失忆了。即使我到床前,她也会问:你是谁?或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时我真切地体会到,人老到某个时候,是有可能变痴呆的。衰老,让我对时间生出了真正的恐惧。但时间并没有顾虑我的感受,他一刻不停地撕去书桌上的台历,一张连一张,毫不留情地把我也推进了。老境。于是我生出了描绘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风景的心,便有了这部小说《天黑得很慢》,想用它宽慰天下老人也宽慰自己———人从60岁进入老境,到天完全黑下来置身黑暗世界,这段时间里有些风景应该被记住。记住了,就会心中有数,不会慌张。</p><p>第一种风景,是陪伴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父辈、祖辈的亲人大都已离你而去;同辈多已自顾不暇;晚辈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即便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提前撤走,陪伴你的,只有空荡荡的日子。你必须学会独自生活和品尝孤独。第二种风景,是社会的关注度会越来越小。不管事业曾怎样辉煌,人如何有名气,衰老都会让你变成普通老头和老太太,聚光灯不再照着,你得学会安静地呆在一角,去欣赏后来者的热闹和风光,而不能忌妒抱怨。第三种风景,是前行路上险情不断。骨折、心脑血管堵塞、脑萎缩、癌症等,都可能来拜访你,想不接待都不行,这个刚走,另一个又来,直把你折磨得力气全无。你得学会与疾病共处,带病生活,视病如友,不要再幻想身无一点疾病,想重新生龙活虎是不可能的。第四种风景,是准备到床上生活,重新返回幼年状态。母亲最初把我们带来人世,是在床上;经过一生无所不能的奋斗,最终还要回到人生原点———床,去接受别人的照料并准备骑鹤远遁。 第五种风景,是沿途的骗子很多。很多骗子都知道老人们口袋里有些积蓄,于是想尽办法要把钱骗走,打电话、发短信、来邮件,试吃、试用、试听,快富法、延寿品、开光式,总之,一心想把钱掏空。对此得提高警惕,捂紧钱包,别轻易上当,把钱花在刀刃上。天黑之前,人生最后一段路途的光线会逐渐变暗且越来越暗,自然增加了难走的程度。这就需要一束束光照亮,这种爱之光的光源无外乎三类,一是他人,包括老人的亲人;一是社会,包括政府和慈善组织;还有就是老人自己,每个老人经过一生的历练,在心底都积聚或多或少的爱意。三处源头释放的爱意交汇后,发出一种华彩之光,为人生最后一段路途铺上温暖的底色。这或许能帮助老人们顺利走到生命的终点,再换乘另外的交通工具,无憾地进入另一个世界。(转发)</p> <p>6点45分惊醒(这次足足睡了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看间隔又该撒尿了,解完手拉开窗户,七点多了,自己又躺下睡了,今晚我又可以上楼睡了,这三天实践照顾脑梗老人,不一定仅仅是体贴入微,还应该有在安全不跌到情况下的放任,因为你离的太近又无微不至,可能对太亲的亲人,她会有依赖而去欺负,跟丫鬟一样不停的使唤(站着旁边不能走,盖被子,喊人,扶起,更衣穿鞋,躺下起来等),反正是旁边不能没有熟悉顺手的人(所以才有一换人就闹,一醒就喊小宏以前是喊宏霞),而我每次刚接班为了讨好每次都跟老太太睡在一个床并握着老太太的手嘘寒问暖,相反老太太反而会闹得更厉害,因为她不放心(害怕),怕失去了小宏(回石家庄了),折腾的来人没法呆,有的时候脑梗病人不糊涂,老太太亢奋时说的话都在理上,闹的最厉害时说的话,有的就是至理名言[偷笑]</p> <p>这段在老娘家值班忽然有了给父母整个美篇,记录爸爸妈妈出身,家庭,往事及革命生涯,但爸爸离开我们十二年了,妈妈现在卧床不能完全表达意识,父母生活中又是个普通平凡的人,即没有传记回忆录,也许也不大愿意向我们晚辈谈起老王家的历史(父母都姓王,爸爸上辈是晋商,妈妈家是书香门第,姥爷王友增是山西第一批国民党员,曾当过小学校长,长治财政局长等),在那个年代家庭如果有这个经历也许会被出身不好(我们小时候出生填的是革命军人),所以我们老王家是从哪里来?爸爸妈妈十几岁就参军跟着共产党搞革命,枪林弹雨,戎马生涯一应该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或者事,我们这一辈有责任去整理挖与挖掘,父亲家族好在现在还有一个81岁的堂姐,能给我提供一些爸爸家的历史及事件,我今年60岁了还算机密(宣化话明白的意思),把小时候听说的网上看到道听途说的写出来,用美篇音乐相册记录,起码可以给老王家的后人留点什么吧[偷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