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西藏(下)

平姐

<h3>D14、拉萨——定日,536公里。定日海拔4300米。</h3><h3><br /></h3><h3>雅鲁藏布江</h3> <h3>318国道5000公里纪念碑</h3><h3> 318国道的管理部门在这里建了一个服务区,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服务区有一个卫生间,我走了进去,我进去的时候卫生间里外都没有人。不一会儿有人拉我这个蹲位的门,拉不开还用力咣当门。我想,什么人呀,那么多蹲位(有30—40个)怎么就认这个。我出来后在外间遇到一个藏族中年妇女,冲我伸出两个手指头,我明白了,是要收钱。我比划着没有钱,指了指停车场,表示去拿钱。她急了,冲我瞪着眼睛,目光非常凶狠。我想,两块钱,至于吗?我又比划了一遍,她似乎明白了,点了一下头,我到车里拿了钱给她。服务区是公路部门修建的,是为了方便过往的行人。可是这些人却在这里圈地收费,以饱私囊,还那么理直气壮。</h3> <h3>318国道5000公里里程碑</h3> <h3>  日喀则被称为西藏的粮仓。</h3> <h3>D15、定日——珠峰大本营——吉隆,453公里。吉隆县县城海拔4200米。</h3><h3> 珠峰大本营北大门。珠峰门票每人90元(半票),每辆车400元,平均每个轱辘100元。</h3> <h3>  站在世界海拔最高的观景台,观看世界最高、最美的风景。眼前有4座高峰,海拔高度均在8000米以上,从左到右依次是:马卡鲁峰,8463米(第五高峰);洛子峰,8516米(第四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第一高峰);卓奥友峰,8201米(第十高峰)。是不是很高大上。世界上8000以上的高峰有14座,站在这里能同时看到4座。在右边还有一座是希夏邦马峰,8012米(第14高峰),可惜我没拍到。</h3> <h3>  不知道转过了多少山头,珠穆朗玛峰突然出现在眼前,一下子被惊到了。好大的山!珠峰所带来的震撼、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历尽艰辛,满怀期待来到这里,只为看你一眼,从此不会忘记你的容颜。你是那样高大,那样洁白,那样神圣。世间的一切在你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我想,在以后的行程中遇到再多的艰难、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站在你的脚下,我可以大声说:不虚此行!</h3> <h3>  我们现在可以到达的是珠峰大本营停车场,珠峰观景台还要向前走几公里,以前有环保车载游客到那里,现在不知为什么不能去了,游客只能再向前步行大约一公里。</h3> <h3>  在珠峰大本营停车场遇到一家北京人,三口人,父母带一个儿子。儿子看样子像是一个高中生,大概17、18岁。儿子是个残疾人,腿脚残疾,走路很不方便,大本营地面非常不平,有许多大石头,妈妈一直扶着他。我非常佩服这对父母,儿子身体是这种情况,千里迢迢带着他到这里来,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一路上又要付出多少精力,可怜天下父母心!</h3> <h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的邮局</h3><h3> 我本来是想在这里买几张明信片,盖上邮戳。可是,邮局工作人员翘班了。看到邮局旁边的那个人了吗?他已经等了一个小时了。</h3> <h3>  拍盘山路无意中拍到珠穆朗玛峰。</h3> <h3>佩枯措</h3><h3> 佩枯措位于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h3> <h3>D16、吉隆——拉昂错——普兰,722公里。普兰县海拔3900米。</h3> <h3>希夏邦马峰</h3><h3> 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排名第十四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以上的高峰。</h3><h3> 2002年8月7日,北大山鹰社登山队的5名队员在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遭遇雪崩,5名队员全部遇难。</h3> <h3>  从吉隆县到萨嘎县有一段路非常难走,都是砂石路和搓板路,长约120公里。</h3> <h3>自由自在的藏野驴</h3> <h3>  阿里真的很遥远!原以为过了拉孜没多远就会到阿里,可是跑了好几百公里才看到这个大门。说是"天上阿里"可不是吹牛,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海拔就在4500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到4800米,看不到一棵树。</h3><h3>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域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一万人。</h3><h3> 阿里是西藏以西的西藏,是高原之上的高原,是神秘之中的神秘,是遥远之后的遥远。</h3> <h3>  走在阿里这一段路上,住在哪里是一件很纠结的事。 </h3><h3> 219国道旁边有一个霍尔乡,因为紧邻219国道,住在这里无疑是最方便的,但是听说这里条件很差。走到霍尔乡,果然很简陋,一片平房,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加油站。我们继续向前走,不到20公里,遇到一个加油站。这个加油站处在一个丁字路口:向左转走上207省道,走85公里可以到达普兰县,路两边是圣湖和鬼湖,如果沿219国道继续向前走25公里,到达巴嘎乡。如果住在巴嘎乡,明天早上就要返回来,看圣湖和鬼湖。最后,我们决定去普兰县。</h3><h3> 住在普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海拔较低,普兰县的海拔是3900米。这个高度如果是在川藏线上,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在阿里已经算是很低了。</h3> <h3>拉昂错</h3><h3> 拉昂措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圣湖玛旁雍错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是"鬼湖"之名的由来。拉昂措湖水呈深蓝色,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没有人迹(只有游人)。</h3> <h3>  据说鬼湖无风三尺浪。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湖边没有风,浪不停的拍打着湖岸,浪并不高。</h3><h3> 鬼湖和圣湖原为一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它俩分开。鬼湖与圣湖是近邻,风光同样美丽,湖水同样蓝的另人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名,被打入另册。拉昂错湖水不知疲倦的拍打着湖岸,就像是在向人们诉说她心头的委屈,那一层一层的浪涌上岸来,是在诉说自己不平的命运。其实,拉昂错不必委屈也不必不平,她美丽的风景是任何力量都挡不住的。</h3> <h3>纳木那尼峰</h3><h3> 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h3> <h3>D17、普兰——玛旁雍措——冈仁波齐——札达,360公里。札达县海拔3700米。</h3><h3>玛旁雍措</h3><h3> 玛旁雍措人称"圣湖",湖面海拔4587米,湖水深77米,水域4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h3><h3> 在佛教经典中只将一处湖泊称为"世界江河的母亲",就是玛旁雍措。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西天瑶池"。藏语的玛旁雍措就是"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h3> <h3>  玛旁雍措果然雍容、大度,但是我还是喜欢拉昂措的妩媚、多姿。</h3> <h3>  湖水共蓝天一色。</h3> <h3>  离开玛旁雍措沿219国道继续向前走,走了20多公里向右转去塔尔钦,一根横杆挡住去路,旁边还有一个售票小屋。有一辆大客车停在那里,两个小伙子手拿工具,正在煞有介事的清扫车轱辘,其实车轱辘挺干净的,没有泥土。他们进行的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进入神山要拂去凡间尘土。大客车进去后轮到我们了,他们说:进去要买票,票价每人150元。我们问:都要买票吗?回答:都要买。问:能看到神山吗?回答:看不到,神雾挡住了。我们决定不进去了,调转车头就走。这两个人又说,可以进去吃饭、住宿。也就是说,进去吃饭、住宿是不需要买票的。我非常吃惊,这是什么地方?前面是神山,后面是圣湖,在这里也敢满嘴跑火车?刚才说都要买票,见我们要走,又变了,这样出尔反尔不怕佛祖怪罪吗?说好的童叟无欺呢?在金钱面前信仰是那样的苍白无力。</h3><h3> 其实进入塔尔钦是不需要买票的,只有转山的人才需要买票。以前,售票处也不在这里,是在塔尔钦里面。现在售票处前移了,要进去就留下买路财,蒙一个是一个。</h3> <h3>  向前走一公里左右,就可以看到冈仁波齐。</h3><h3>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高度6656米。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本教、印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敎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峰顶终年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虔诚与惊叹。</h3> <h3>  今天,冈仁波齐的山顶上一直被云雾遮挡,附上一张别人拍的冈仁波齐的照片。</h3> <h3>  告别了神山我们一路直奔今天的目的地——札达县。219国道到札达县的路基本上都是山路,弯道很多,但是路况很好,大概刚竣工不久,路面很平,有一小段路比较窄,两辆车错车有困难。</h3> <h3>去往札达县途中的五彩山</h3> <h3>  札达土林位于札达县境内,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形成,是一种独特的岩石地貌,其地貌分部高度海拔3750—4450米,分布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极为独特壮观。</h3><h3> 札达县城就在土林的包围之中,札达县城很小,街上人也不多,很干净。</h3> <h3>  我们住在土林城堡酒店,是这里最好的酒店。酒店很有特色,像沙漠中的城堡。酒店餐厅布置的很别致,一半是书店,一半是餐厅,装潢布置很有文艺范儿。在阿里这地界儿,这样的布置显得很别具一格。</h3><h3> 就是酒店的价格有点儿贵,普通标准间每天700元。为什么这么贵,一位女经理说,这里没有自己的发电厂,这里的电是从新疆送过来的,每度电3块钱。就是这样也不能保证用电,经常停电。不过,我们住在这里的一个晚上没有停电,我想可能是因为花了700块钱。在阿里地区只要想住的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酒店都很贵,我们在普兰县住的酒店是550元。</h3> <h3>酒店走廊</h3> <h3>D18、札达——古格王朝——班公湖,440公里。班公湖海拔4240米。</h3><h3>古格王朝</h3><h3> 古格王朝建立在壮观的土林之上,其建筑群体量之巨大仅次于布达拉宫。古格王朝遗址占地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各类殿堂房屋445座,洞窟879座,碉楼58座,各类佛塔28座,塔墙1道,防卫墙10道,隧道或暗道4条,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h3><h3> 古格王朝曾经辉煌了700年,在300多年前突然由盛而衰,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现在人们在形容古格时,总是说,他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偌大的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遗物。古格,从此成为西藏神奇地域的谜中之谜。成为"藏西秘境"最好的注脚。</h3> <h3>我们路过的第一个达板</h3> <h3>  我们原来计划今天住在日土县,到达日土县迎宾酒店时已经没有房间了,日土县只有这一个像点儿样子的酒店,标准间350元。酒店老板说,他在班公湖有一家酒店,可以帮我们联系,标准间380元。我们又向前走了十几公里,到了班公湖,住进了小木屋。可能是看到我们两个人年龄大,也可能因为我们是老板介绍过来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两个电褥子,还是新的,其他人可没有这个待遇。小木屋看着很漂亮,班公湖的景色也很美,但是卫生状况不敢恭维。因为在傍晚赶到了班公湖,看到了班公湖傍晚的美景,也是很值得了。</h3><h3> 天黑以后,又来了不少人,这里也没有房间了,老板把平时不用的房间也打开了。<br /></h3> <h3>  班公湖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位于阿里地区和克什米尔交界处。湖面海拔4240米,班公湖面积604平方公里,中国实控413平方公里,约占68.5%,长度约110公里。印控中国拉达克地区为191公里,约占31.5%,长度约40公里。湖长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东部最大水深41.3米。湖水清澈,透明度3—4米。</h3><h3> 班公湖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由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即,东部为淡水湖,中部为半咸水湖,西部为咸水湖。西部湖水苦涩不能饮用,也没有鱼类生长。</h3><h3> 班公湖周边景色非常优美,四周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点点。班公湖地处我国最西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游客很少到访,自然环境保护完好,几乎处于原始状态。</h3> <h3>D19、班公湖——三十里营房,565公里。三十里营房海拔3700米。</h3><h3> 219国道是一条真正的天路,不但大部分路段的海拔在4500米以上,还要翻过十几个达坂。红土达坂是219国道上最高的达坂,海拔5378米。</h3> <h3>  界山达坂在海拔高度上排在第二位,海拔5347米。界山达坂是西藏和新疆的界山,过了界山达坂我们就到了新疆。</h3> <h3>泉水湖</h3><h3> 往来的司机和这里的本地人把这里叫"死人沟"。死人沟名字的由来:1950年,第一批进入阿里的解放军一个连(也有一种说法是一个营)的人马在这里露宿一夜,第二天没有一个人醒来,因为缺氧全军覆没。当时人们对高山反应还没有多少认识,觉得这个地方神秘可怕,夺人性命于无形,便起了这么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死人沟海拔5118米,氧气含量不到海平面的百分之六十。</h3><h3> 在泉水湖这样高海拔的地区居然有一个检查站,检查站有常驻警察和武警官兵15人。泉水湖环境非常恶劣,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45度,房间里生着火也冻的发抖。虽然有一个湖,但是湖中的水不能饮用,要从其他地方运水,水还没运到,在半路上就冻住了。不知道谁的主意,一定要在这么高的地方设检查站,百思不得其解。</h3><h3> 泉水湖检查站隶属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一级检查站。</h3> <h3>  虽然这个地名让人毛骨悚然,但是,这里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天空呈现出湛蓝的色彩,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呈现出晶莹的蓝色,与天空遥遥相映,远处有雪山点缀。只是这里海拔太高了,岸边没有任何植物,好像在提醒人们这里自然环境的严酷。</h3> <h3>  在来阿里之前,我以为阿里一定很荒凉。海拔高、空气稀薄,少有植物,是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到这里以后,看到的阿里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想到这里会这么漂亮。荒漠与美景并存,秋水供长天一色。这里不但有神山、圣湖、土林、古格王朝这样的风景区,走在路上也有看不完的美景,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湿地、湖泊。而且,阿里非常洁净、透明,不论是雪山还是荒漠,都像是刚刚被水冲洗过,一尘不染。</h3><h3> 我知道,我看到的美景是因为季节的关系,到了冬季,这里环境非常严酷,天气异常寒冷,而且这里的冬天长达几个月。走在路上,我看到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雪深标尺",大约有2米高,下雪的时候提示人们注意安全。</h3><h3> 人们都说:阿里最能代表西藏。可是,到阿里以后反而觉得藏味儿不那么浓了。这里没有铺天盖地的风马旗,没有随处可见的"六字真言"。也许西藏就是这个样子。</h3><h3> 无阿里,不西藏。</h3><h3> 一入西藏误终身,从此天堂成路人。</h3> <h3>  这是三十里营房。以前这里只有军营,后来有一些人在这里开了旅店、餐馆,慢慢人多了起来,现在这是一个乡,有乡政府。</h3><h3> 这个乡只有一条大街,除军营之外只有两座楼。一个是我们住的宾馆(黄色的三层楼);一个是乡政府,乡政府的房子与一街之隔的民房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政府是由安徽省援建的)。这条街的另一端就是检查站,过了检查站是加油站。</h3><h3> 这里没有电,靠发电机发电。我们住的宾馆是当地最好的,一个房间280元,房间到晚上才能供电,只能用于照明和给手机充电。天黑之后,又来了很多人要住在这里,房间很快就没有了。老板说,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要知道就涨价了。</h3><h3> 我们问好了,每天早上8:00检查站开始工作。第二天早上,很早起床,准备出发。昨天晚上从服务台拿的一个暖壶里的水已经冰凉,拿着保温杯向老板要一杯热水,老板很不情愿。没洗脸、没刷牙,也没吃饭,就走了。</h3><h3> 到检查站排队,等候检查。8点了,检查站并没有开始工作。因为还没发电,没办法,只能等。还好,负责发电的人起的不算晚,8:20就开始发电了。排队的人很多,每个人都要刷身份证,每位司机和车辆的信息都要由工作人员用手工逐一登记。我们通过检查站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h3> <h3>  已经记不清过了几个达坂。</h3> <h3>  开始的路还是挺好走的。转过几座山,路就不好了。这段路上是一层浮土,大约有十公分厚,车辆走过,带起的土遮天蔽日,后面的车如果跟的近一点儿,什么都看不见。还好这段路不长,不到十公里。</h3> <h3>  新藏路确实不好走,接下来又是一段砂石路面的盘山路。走过了许多的山路,但是走这段路真的很紧张。这段盘山路非常高,山底下的车辆只是一个小的甲壳虫。我并不恐高,但是也不敢向下看,真有万丈深渊的感觉,要命的是,路边没有任何防护。</h3><h3> 从三十里营房到叶城,从海拔5000米到海拔1100米,一路下坡,开车一定要格外小心。一路上我们看到好几辆事故车的残骸,或倒扣,或侧翻,或冲上路边的山坡。</h3> <h3>  过了三十里营房检查站就以为噩梦结束了,以为以后再也没有令人抓狂的检查站了,没想到只是噩梦的开始。新疆的检查站没有最差,只有更差。这就是库地检查站。库地检查站是我们遇到的硬件条件最好的检查站,路面有三条通道,路两侧各有一栋房子,很新,很漂亮,很高大上。但是,这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很低,感觉是在磨洋工。检查、登记信息只开一个窗口,两个方向的人、车辆轮流接受检查,轮流通过。检查站有三条通道,但是只开一条,两边车辆轮流通行。不管你有多着急,他们的工作永远是慢条斯理、漫不经心。一个个子不高,二十岁左右的少数民族模样的女警察态度极其恶劣,对过往行人横眉立目,高声喝斥,有的人年纪较大,可以当她的奶奶了,她也不知尊重,照样冲人家吼叫。感觉她前世的职业是狱警。一路旅游的好心情,在这里被破坏殆尽。</h3><h3> 新疆反恐形势严峻,任务重,这大家都知道。但是反恐措施难道不应该尽快疏散群众吗?难道不是避免人群聚集吗?美国拉斯维加斯惨案,那个凶手连瞄准都不用,就杀害了几十个无辜的人,不就是因为人员密集吗?</h3><h3> 这次是第二次进藏,和去年相比,西藏的检查站有很大变化。他们在努力改变工作方法,使工作流程更加人性化。</h3> <h3>  在路上遇到了野骆驼,这些野骆驼比在一些景区看到的供游人骑的骆驼漂亮,毛色有光泽。</h3> <h3>  这是G219的起点,新疆叶城。</h3><h3> 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全程2140公里。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它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达坂,全线经过的大部分地段为"无人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最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h3><h3> 走完新藏公路,我觉得去西藏最好不走新藏线,路况不好,沿途吃住条件差,环境恶劣,一路上风景一般。到阿里可以走大北线返回,也可以原路返回,总之,都比从新疆返回强。</h3><h3> 最后说一说关于高反的问题:</h3><h3> 高反是因人而异,对高山反映比较强烈的人是少数。去年第一次去西藏,不知道高反是怎么回事,有些紧张,每天吃红景天,喝葡萄糖水。到了海拔高的地方还是头疼,尤其是在晚上,夜里要醒两到三次。</h3><h3> 今年去西藏,因为对高反有些了解了,心情放松了,不再把高反当做头等大事,高反的症状反而轻多了,没有出现头痛、失眠的情况。在海拔5300多米的达坂,也没什么高反症状。</h3><h3> 如果出现高反症状,我觉得还是要吸氧,吸氧对高反是最管用的,压缩氧气罐只吸2、3下就能缓解高反症状。见效最快,效果最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