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此次旅行的行程:<br>广州>中山港(在此办理香港入境手续及行李托运,而后坐船至香港机场)>香港>伊尔库茨克>环湖小火车>利斯特维扬卡镇>塔尔茨木屋博物馆>奥利洪岛>伊尔库茨克>香港>广州。<br>时间:2017.08.30-2017.09.06,共计八天。<br>签证:跟团游,免签;自由行:需要提前办理签证。<br>另: 回程香港入境时,可在港自由逗留3-7天,具体时间长短看您的人品。全程持护照及旅行社相关证明即可,不需要港澳通行证。<br>属于说走就走的一次意外旅行,出发前没做任何攻略,边走边拍边读。</b></h1><h1><b>温馨提示:俄罗斯境内英语基本不通用,开口Say Holle一般只会换来白眼。需要自懂俄语或者懂俄语和汉语的导游带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环湖小火车</b></h1> <h3> 贝尔加湖环湖铁路(Train Around Lake Baikal)修建于十九世纪,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主持下,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属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也是沙皇俄国跨向现代化的象征。现在仅存一小段供游客乘坐体验。</h3><div> 所谓的环湖小火车之旅,不是真正的环湖一周(环湖一周约2000公里),只是沿着湖边从位于贝加尔湖的出口安加拉河的河口处、利斯特维扬卡镇对岸称为贝加尔港的地方,至贝加尔湖最西角的云母市的斯柳江卡火车站。终点和起点也可以互换,因为这趟旅游列车是双向发车的。大家在各种游记里看到的环贝加尔湖火车照片也大都是拍于这短路上。</div><div> 这段铁路长81公里, 完全沿湖蜿蜒铺设,湖岸几乎全是坚硬的岩石,致使铁路不断地穿行于隧道中。期间穿过38个隧道, 每一个隧道都有自己的名字,如贪婪隧道,大隧道等等,最长的807米的一条隧道,称为半隧道。大部分的隧道都很短,有的只有十几米。经过47座桥梁和高架桥,280处挡土墙。这些看似简单的“构成”,展示了建筑工程的奇迹。如今,这些19世纪建造的建筑物、铁路至今仍在使用,几乎完整地保留了超过80%的道路基础设施(火车站、隧道、会让站),包括车站,沿线的水利设施,水塔,公寓等。<br></div><div> 许多人,尤其是古代原住民,习惯将贝加尔湖叫做海,因为她实在太浩瀚无边了。铁路路基离湖岸如此之近,但不用担心发大水等状况,一百多年来,从来如此。安静而稳定地横卧在欧亚大陆的腹地。 </div> <h3> 这就是贝加尔港,我们从伊尔库茨克市坐车直接到这里,坐船过渡去小火车的起点站。 </h3> <h3> 这段路的风光自然是没话说,但是如果不是处于深秋,而且又见过无数大海的同学,这段旅行自认为可以免去,当然,如果想充分体验异域风情,那不防走一遭。价格不便宜,票价分三等,分别为800、1000和1200RMB(这是跟团自费项目的报价),其中1200RMB的一等票包含一顿俄餐午餐,其他票价不包餐,但全程提供热水。三个等次的车厢座位差别不大,都挺舒适,全程可以自由在车厢间穿行。个人觉得三等票性价比高。</h3><h3> 对于喜欢花花草草的我来说,这一段的旅程相当充实,可以遭遇许多的奇花异草。火车走走停停,给旅行者充足的拍照时间和野餐时间,甚至有时司机会把车停在他喜欢的地方,然后下车脱掉制服躺在湖边晒太阳。有些游客家庭在某个停靠比较长时间的点,还让孩子们直接脱了衣服下湖泡水游泳。不足的地方在于整个行程的时间很长,大部分人一大早从伊尔库茨克出发,一天下来回到伊尔库茨克都已夜深。我们坐的这趟,从中午12点至晚上10点,足足10个小时。期间消耗了大量的朱古力方便面等零食。而且火车时刻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作调整,具体列车时刻以达到后再咨询为准。</h3> <h3>古老的蒸汽火车头</h3> <h3> 火车本身颜值挺高。整个行程,停靠点有六个,每次停靠前,导游会告知停留的时间。然后或跟着导游边听讲解边游览,或是自由四处散去。时间到,火车会鸣笛三声,三声过后,即开启下一段旅程。</h3> <h3> 列车前进的左边,是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贝加尔湖。美丽的贝加尔湖近在咫尺,望着深蓝色浩瀚无垠的湖面,不禁心生敬畏,让我浮想联翩。试想这样有2000万年历史的湖,水面下不知埋藏着多少故事。想当年,汉朝大将霍去病率大军征讨匈奴至此,面对浩瀚烟波,怎样挥枪感叹?文臣苏武在这里被囚禁19年,老年返回汉室,又是怎样想念贝加尔湖那位相伴数载的胡妻?那些从沙皇时代开始,一代代被流放到此的俄罗斯人又曾度过了怎样的岁月?湖水默默无语,后世无从知晓。</h3> <h3> 每次停靠,跳下火车,最先做的,就是寻觅铁轨边草丛里的杂花野草。虽然贝加尔湖地域上离中国不远,但是离广州却也有十万八千里远,这里的植物种类,自然有很大的不同。每当遇见初次谋面的花,总能带给我很多的欣喜,仿佛初恋一样,惊喜甜蜜充盈着我所有的感官。虽然无法得知它们的名字,但是,能彼此遇见,已经就是一种幸运一种福分了。我知道,它们就在这里,只要我回到这里来,它们还会在这里。或者以后不经意在某片旷野或某页书扉再次遇见,那种感觉,如同在他乡偶遇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切舒适,无需寒暄,只那一眼一霎,彼此就可以心领神会欣喜雀跃。</h3> <h3>像新娘子捧花的花</h3> <h3> 一直很喜欢白桦树,苗条秀丽,在俄罗斯,它用来代指肤白貌美亭亭玉立的俄罗斯姑娘。黑白斑驳的树皮,纹理清晰,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像油画般细腻舒服。我喜欢它,没来由地喜欢,无论在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是在风景如画的喀纳斯,每次或远或近地看到它,都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带给我无限的安静和遐想。</h3> <h3>意大利风格的护山墙</h3> <h3>停靠点闲聊的工作人员及游客</h3> <h3> 随意爬上停靠站点湖边的山坡,抬头望天,纯净的蓝天映照下,树木葱茏一片。 </h3> <h3> 白桦树和这种坠满红果子的植物,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整个旅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间。但一直都无法得知它的名字,一直,一直,到现在……没有刻意去寻求它的名字,仿佛它也能理解我的所思所想,一直在回应我:有缘再相会,勿念……</h3> <h3> 车窗外时不时飘过如童话世界般梦幻的森林和多彩的木屋。让人时时有坐在哈利波特里驶往魔法学校的列车上的错觉,车内的喧嚣和车外的宁静,又让人有时刻在不同的时空中交错漂移变换的幻觉。</h3> <h3> 大部分村庄都很小,只有几户人家,有些山坳里,甚至只有一座木屋别墅。想象着夜深人静之时,恐怕会有野兽打门,不由得心生害怕😨。跟导游交流后得知,俄罗斯地广物博人稀,这些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子,已经算是很大的村子了。那些木屋别墅,是城里人的,他们特别是老人会在夏天或者平时周末的时候来这里住,在湖光山色里享受阳光,享受湖色。待到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季,这里就应该是另一幅银装素裹静谧神秘人迹罕至的景象了吧。</h3> <h3> 在这个村庄,因为是午餐时间,停留的时间稍长,大概有一个小时左右。买了一等票的游客,在这里会安排在当地居民家里用餐,同时有足够的时间到处闲逛。</h3> <h3> 门前屋后,无论院子是大是小,无一例外,种满鲜花,繁花开满院落。</h3> <h3> 路遇三个俄罗斯大汉,背负着看起来是露营的大背囊,沿着铁轨一路走来,走下湖边,在简易的桌凳前或躺或坐,随意地聊天。心里暗暗吃惊,如此青壮年,他们的心态该有多么地放松,才会在这个工作日跑出来休闲露营。不敢太过放肆地拿起相机当面拍,随意地爬上旁边的山坡树林后,在茂密的枝叶间回头偷拍了一张,让大家见识一下俄罗斯男士的“熊”壮。</h3> <h3> 一幢木屋别墅二楼楼梯平台处,孤独的俄罗斯老人背影。我想,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孤独的,只是,我们习惯将其忽视隐藏或不愿意承认,这位老婆婆倔强落寞的身影却在明晃晃地宣告:我知道我的孤独,我享受我的孤独,游客你好,请勿打扰。所以快速抬起相机轻轻咔嚓一声后,我默默地走过,不搭讪,不打扰,仿佛什么都没有看到。互相尊重,就是最好的遇见了吧。</h3> <h3> 暖暖的斜阳,在颜色绚丽的木屋客栈前,将我的身影拉得那么长那么长</h3> <h3> 车窗外不时掠过满庭满院的繁花,总让我的心充满欢欣,即使这些都不属于我,能时不时地突然显现在眼前,让我的眼睛我的镜头捕捉到,也已经心生十二分的满足。能遇见,就已是莫大的恩赐了,不是吗?</h3> <h3> 晃晃荡荡8小时后,我们到达小火车之旅的最后一个停靠点,在这里补充食物。然后就开向漫无边际的黑夜,昏昏欲睡,幸好天气微凉,只有睡意而无烦躁之感。</h3> <h3>这个火车站有点古老,厚重庄严又不失文艺味。</h3> <h3> 火车站的后面,有一座教堂,周围又是布满怒放的各种菊花,顾不得细看教堂,又是对着鲜花花痴一样的狂拍,直至时间耗尽,跑步跳上列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利斯特维扬卡镇</h1> <h3> 利斯特维扬卡镇,距离伊尔库茨克约70公里,是贝加尔湖与安加拉河交汇的地方,这是一座四周围绕着落叶松的小镇,被称为贝加尔湖大门。沿着湖岸绵延约5公里的山谷里,传统的小木屋布满了小镇。</h3> <h3> 从伊尔库茨克到利斯特维扬卡小镇,有一条"俄罗斯最短的联邦公路"贝加尔湖公路,据介绍,这条公路是50年代时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计划访问贝加尔湖而突击4个月修建的,但修好路时美苏产生矛盾,艾森豪威尔却不来了,人们依然把这条路称为总统路。从伊尔库茨克到利斯特维扬卡的贝加尔湖大道,短短几十公里却要上下坡各37次,有点坐过山车的感觉。道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大多是白桦或松树,春夏时郁郁葱葱,秋天时一片金黄,而冬天则枝干挺拔,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观。(下图来自网络)</h3> <h3> 游完环湖小火车的当晚半夜时分,大巴带着我们这车昏昏欲睡的旅客,摇摇晃晃地来到利斯特维卡镇的一座木屋客栈。做工精致厚实的木屋,让我们的疲惫暂时消退,冲了个长长(因为等了许久许久才来的热水)的热水澡。电话没信号,网络没信号,客栈wifi暂时没心思去搞清楚,断了任何跟外界联络的念想,钻进温暖舒适的小床,满足地睡去,一夜无梦到天亮。</h3> <h3> 据导游介绍,俄罗斯的床,都非常小,只够单人睡。为什么呢?俄罗斯民族是战斗的民族,以前战时需要随时睡随时起床迎战,战士都是趴着睡,两手垂至床底,床底放着打仗的武器。战斗的号声一响,就可以随手拿起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加入战斗。床虽小,却是非常舒服,被褥非常松软暖和,让人一沾床,就不由自主地放松放松再放松……</h3> <h3> 饱睡一晚后,第二天起床往湖边走,回头看客栈的样子。</h3> <h3>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座在我心里一直充满暖意的客栈</h3> <h3> 清晨,喜欢就这么呆呆地坐在窗边的床沿,静静地看远处的湖面。天晴时,湖面一片蔚蓝,下雨时,湖面会升起一排横跨湖面的白雾,像海浪一样由远而近地向前推进推进,只不过比起真正的海浪,它推进的速度慢很多,很多。慢到我疑惑,疑惑它因何而起,又向何而去……</h3> <h3> 有时,我们也会在无人的湖边静静地感受它的平静和迷离,放空自己</h3> <h3> 每家每户的前院,照例种满鲜花。那天早上,我的脚步没有再往湖边挪步,就定格在了这户人家的前院,欣喜若狂地拍了将近一个小时。</h3> <h3> 贝加尔湖畔的切尔斯基峰,是眺望贝加尔湖的好地方,尤其是可以清楚看到唯一流出贝加尔湖的河流安加拉河,这条河从贝加尔湖浩浩荡荡流出奔向远方直至汇入北冰洋,切尔斯基峰海拔700米,耸入云霄,上面设有观景台,可步行或乘缆车到达山顶,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从那里远观烟波浩淼的贝加尔湖和利斯特维扬卡小镇。 </h3> <h3> 旅行社安排坐缆车上到切尔基峰的最高峰,一路上去一路心里在念叨,这山也没多高啊,一会我要争取徒步走下来。</h3> <h3> 有时间的同学,建议徒步上下山,应该会有更好的体验。</h3> <h3> 从山顶看镇的全貌,可惜当时天气不佳。不过,重要的是,我来过了,我记住这里了。</h3> <h3> 经过争取,我们果然被允许徒步下山了,那个开心,自是不必言说。</h3> <h3> 伊万花,听说还可以制成茶,叫伊万茶,没有品尝过。</h3> <h3> 工艺品和特产小市场。这里的工艺品做工还算过得去,价格可以稍微讲价,这里的俄罗斯大妈最亲切,笑容可掬,特别是拿起计算机噼里啪啦你来我往讲价时,气氛融洽得仿佛是姐妹一样,我买了一堆的木质工艺品,有小木屋、木质葡萄串、杯垫等等。满载而归。花光兑换好的卢布后,直接用人民币杀。</h3> <h3> 贝加尔湖鱼类众多,秋白鲑、奥穆尔鱼、鲱鱼和贝加尔油鱼、龙虾等,都是贝加尔湖特产的鱼类,尤其是秋白鲑鱼,味道鲜美,是贝加尔湖最负盛名的湖鲜,除了现场美食,还可以购买鱼干,手信自用两相宜。</h3> <h3> 成串成串的贝加尔湖熏鱼,甜中带腥,我捏着鼻子吃下了1/4条。</h3> <h3> 这位帅哥卖的松子味道很不错</h3> <h3> 不知道什么果,形状很讨喜,味道像蟠桃,不错。</h3> <h3> 此镇的景点还有海豹馆,海豹表演很棒,不允许拍照,所以无图无真相。海豹馆售卖的海豹抓绒玩偶很不错,并且比在其他地方卖的做工更细腻,手感更柔滑,颜色也更纯白。小朋友非常喜欢,一直放在枕边陪她入睡。在这座小型村落中,可以看见贝加尔湖岸边渔民最纯真的生活方式。还有一座小型的博物馆,是了解贝加尔海豹的最佳去处,贝加尔湖特有的鱼类也是博物馆展出的另一亮点。</h3> <h3> 小镇街景。小镇居民不多,只有2000人口左右。镇面非常小,但很整洁,除了车声,湖水拍岸的水声,即使是周末的下午,人稍微多了那么一些些,街面给人的感觉也是那么的闲暇安静不急不躁。紧靠湖边的大道称做“高尔基大街”,五个和湖岸垂直的山谷,是小镇居民住的地方,很多都是原汁原味的小木屋,每个山谷就是小镇的一条街,每个木屋也都有自己的门牌号。</h3> <h3> 小镇依山面湖而建,湖边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种简易的木棚,每个棚都有编号,棚里有木桌木凳,棚外配有垃圾桶。这种棚在后面所到几处都有,开始不知其作用,后来才知:俄罗斯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虽不如从前,收入也不是特别高,但因为教育和医疗这些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福利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没有了后顾之忧,普通老百姓家庭最注重的,就是如何过好周末。所以每个周末,俄罗斯人都会以家庭为单位,呼朋唤友在郊外或野炊或野钓野烤,在户外享受大自然消磨时间,这些木棚,就是供大家免费使用的。而每次离开之前,也会自觉将垃圾清理干净放进垃圾桶。这种由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大众自觉维护,养成全民共护环境的好习惯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