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知青,一个时代的印记。我们就是记录这段时代印记的历史亲历者。</h1><h1> 2017年10月5日上午,我们一行11人回到了阔别四十多年的法库县卧牛石乡麻子泡村(七十年代为铁岭地区法库县卧牛石公社麻子泡大队)。</h1><h1> 卧牛石乡位于法库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5公里;麻子泡村距卧牛石乡5公里。麻子泡村四周为丘陵,中间是一望无际的旱田,主要农产品是玉米、高粱,还有少量地瓜、花生、大豆、小米。这次回来看到大地里片片红灿灿的朝天椒,应该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产品。</h1><h1> 麻子泡大队的1975、1976年两批知青,主要是辽宁省计委、煤炭局、外经局、统计局的子女。 1976年末,60多人的青年点一分为二,煤炭局子女去了调兵山柏家沟;其余三个单位的22名子女也于1977年4月1日撤离麻子泡,转到了卧牛石公社新成立的针织厂。在卧牛石公社青年点,1977年7月迎来了最后一批2名知青。</h1><h1> 当年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战天斗地,生活条件虽苦却也苦中有乐。这片土地承载了我们太多难以忘怀的喜怒哀乐。</h1><h1>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归来寻梦!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h1> <h1>麻子泡村界碑</h1> <h1>身后的房子就是七十年代我们的青年点,位于麻子泡村最高的坡顶上。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一丝痕迹也没有留下。</h1> <h1> 麻子泡!归去来兮!离别四十多年,今天我们终于回来看你了!离开时我们是懵懂少年,归来时我们已历经沧桑。你是否仍记得我们?昔日的青年点、大队部、上下山坡路、水井、深水沟你在哪里?往日一起劳作的队员你们在哪里?</h1><h1> 记得当时麻子泡大队党支部的主要成员有高书记、白会计、蒋书记、进点老贫农于大爷。</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1976年11月26日青年点成立了新的点委会,成员有:(点长)陈陆,(副点长)王兴众、林爱华,其他成员姜萍、都李伟、隋铁亮、周艳芬、刘伟、严颖。团支部成员:王兴众(书记)、苏奇(副书记)、金锐、栗亚莲、佐少明、宋永生。</h1><h1> </h1> <h1>青年点旧址留影</h1> <h1>留存于坡顶上的残垣断壁。七十年代麻子泡村民家的房屋大都是土坯房,石头做地基,黄土掺上草一层层垒上去做墙壁。条件好一点的村民才用红砖砌在房子的正面,有这样房子的基本是大队干部或会计家。</h1> <h1>村里通往山上青年点的坡路</h1> <h1>昔日,我们每日带着欢声笑语往返于这段坡路</h1> <h1>坡路上的沿途水井,也是我们青年点主要供水源</h1> <h1>青年点房后的沟壑,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吹雨淋仍然留存于此。可能比四十年前更深、更宽、更沧桑了吧</h1> <h1>徐丽萍,1975年下乡。陶然共忘机群的秘书长</h1> <h1>姜萍,1975年下乡</h1> <h1>苏奇,1975年下乡</h1> <h1>邹红英,1975年下乡</h1> <h1>刘伟,1975年下乡</h1> <h1>汪志平,1976年下乡</h1> <h1>王广惠,1976年下乡</h1> <h3>陆慧,1976年下乡</h3> <h1>乔楠,1977年下乡</h1> <h1>王晓刚,1977年下乡</h1> <h1> 流连于坡顶青年点旧址,走村串巷,寻访麻子泡村民,重温四十年前的知青岁月。由于是秋忙,村民大都不在家,留在家中的多是体弱高龄的老人。从多位村民的口中,了解到青年点的房子在八十年代做了一段学校后早已拆掉了。现在有一户村民在此建房居住。房子前边的深水沟,我们曾经洗衣、担水吃饭的水源地已经干涸,长满了荒草。坡顶上种植了玉米、高粱、朝天椒、谷子、大豆、花生、向日葵。</h1> <h1>寻找过去的痕迹……</h1> <h1>坡顶留守家中的老人,原以为可以打听出一些往事,无奈这位老人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h1> <h1>这是昔日三队一位村民家。后院堆满了刚收回来的玉米,一家三口坐在院内扒玉米皮。老爷子已经80多岁了,其儿子是1966年出生的,我们下乡时他才10岁,可是还依然记得马占和张立新。</h1> <h3>刘伟遇到昔日一队队员</h3> <h1>王广惠找到了当年五队的傅队长,互相留下电话</h1><h1>其他同学比较遗憾,没能找到自己所在队的社员。如7队的陈相吉、张二哥、6队的郭大嫂等。留些遗憾,下次再来吧。</h1> <h1> 秋天,是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是收获果实的季节;是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沉甸甸的高粱穗,红彤彤的朝天椒,金灿灿的玉米棒,绿油油的花生秧……我们在这里留连忘返,驻足留念,享受着秋收后的快乐,体会着重返故乡的喜悦 </h1> <h1>老公陪同故地重游,既当司机,又当摄影师</h1> <h1>秘书长走路都飘了起来,心里高兴,脚下生风</h1> <h1>这是蓖麻仔吗?以为认识,其实不然。网上科普了一下,可能是刺苹果</h1> <h3>听听,说什么悄悄话?</h3> <h3>现场采访姜萍,听她重返故乡的感受</h3> <h1> 从麻子泡村驱车出来,直奔卧牛石乡,继续寻找过去的印记。就连“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究未能达成如愿”坐守沈阳的刘向军,也在微信上遥控指挥:“还有磷肥厂、原厂区、公社原址原貌,这些都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地方”。</h1><h1> 1977年初,我们22人由麻子泡大队转战卧牛石公社,成立了针织厂,挂靠在公社工厂,并在沈阳市第三针织厂经过短暂培训。</h1><h1> 到公社后,青年点又成立了新的点委会,其成员是:程兵(点长)、苏奇(副点长)、刘伟(生产委员)、汪志平(宣传委员)、姜萍(生活委员)、林爱华(学习委员)、李建华(文体委员)</h1><h1><br></h1><div><br></div><div><br></div><h1> </h1> <h1>卧牛石乡政府新址</h1> <h1>卧牛石公社旧址</h1> <h1> 王广惠逢人便打听公社、工厂、砖厂、磷肥厂等旧址</h1> <h1>公社旧址留影</h1> <h1>房子身后就是昔日的卧牛石公社工厂</h1> <h1>工厂旧址留影</h1>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的法库县卧牛山公社农机修造厂,照片中为刘向军</p> <p class="ql-block">左起:知青战友王杰、刘向军、闫伟合影</p> <p class="ql-block">机修厂孙厂长</p> <p class="ql-block">左起,后排:陈秀萍、乔楠、徐丽萍、陆慧</p><p class="ql-block">前排:汪志平、刘向军、王晓刚</p><p class="ql-block">这几位是留守工厂的最后7人,直至1980年陆续返城</p> <h1>坚守到1979年的最后几名留守者</h1> <h1>王晓刚记忆中的秦家沟磷肥厂最后也没有确定,不知这是磷肥厂旧址还是砖厂旧址,因为工厂的工人告诉我们这不是秦家沟,他们到这才20来年。目前这是一家砖厂</h1> <h1>中午在卧牛石乡海城馅饼店吃饭</h1> <h1>菜单。最受欢迎的菜是扁豆炒粉,血肠里边淀粉多了些,肉菜剩的最多。啤酒男生一人一瓶,女生四人一瓶</h1> <h1>徐秘书长最后结账账单</h1> <h1>刘向军请假单:</h1><h1> 女士们、先生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究未能达成如愿。鄙人实在对不起“主”、“秘”及诸位的器重与希望,辜负了大家的一片苦心,我深感内疚。至此,以十二分的歉意敬上。不能与大家一道随同前往,实属憾事一桩,我深知本次活动意义非凡。心潮起浮,激情满怀,好在此次活动有部分同学未随心愿。对此,我已萌生第二批“入法之行”计划。明年遇一合适时机,前去拜访,不知您(们)意下如何?谢谢!以群主为首的众乡亲,带上所有的重托和情意,祝你(妳)们一路欢歌,一路情,收获满满,凯旋而归。大家高兴快乐,吾心足矣![耶]</h1> <h1>苏奇感言:</h1><h1> @武黎华 早上好!没能参加“返乡”一日游有些遗憾,相信大家的影相分享会弥补那份缺憾.说句心底的话,“返乡”真的令人难忘…知青同学之间那份情是常人感受不到的.大家聚在一起,信口开河,无拘无束,无大无小,想说就说,随意拍照,回归自然,无所顾忌,相聚中嬉笑声此起彼伏,真的无处可找这么一伙人可玩在一起,群主一声呼唤,秘书长实施细则,群友们积极响应,各尽其能……还望常相聚,笑声无尽!!!</h1><h1> 真的好暖心.十一假期,知青同学相聚就占了两天.尤其是“返乡”一日游,使相聚更添色彩,意义非比寻常.尤其是对我而言…谢谢陶然共忘机的知青同学们,愿我们相聚相伴到永远!!!</h1> <h1>王广惠感言</h1><h1> 感谢大家一天的陪伴,感谢老杨,感谢刘伟,感谢徐丽萍一天的辛苦付出。今天终于圆了四十年的梦,让我有幸见到了当年五队的付队长,这是麻子泡唯一能让我记得的人,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今天的返乡之旅,让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同学又有了新的话题,增添了新的内容,更延续了我们之间纯洁的情义,期待今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经常举办,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精彩。谢谢!</h1> <h1>乔楠感言</h1><h1> 我也到家了!今天非常高兴,感恩我们一起在广阔天地里战斗的那些日子,感恩四十多年以后我们还在一起,缘份呐[呲牙][呲牙][呲牙][偷笑]</h1> <h1>汪志平感言</h1><h1> 苏奇和广惠同学“返乡之旅”后的感言,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以此共勉,去追寻健康快乐友谊,永远在路上!😄</h1> <h1>刘伟感言</h1><h1> 双节期间,感谢群里同学的参与和付出,祝愿群里的每一位同学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期待下次相聚</h1> <h1>徐丽萍结束语</h1><h1> 苏奇明天就启程返美了。回程十几个小时就让知青回忆相册一路伴随着你吧,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相聚的美好时刻,此情此景永难忘怀。美好的十一国庆,美好的中秋佳节我们相聚此刻,感谢🙏🙏群主的召集,感谢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感谢老杨和刘伟一天的付出,感谢晓刚、红英、乔楠提供的酒水,感谢陆慧、姜萍、广惠提供的巧克力、月饼、水果。感谢小黎、广惠、志平、向军能克服困难前来参与。大家其乐融融。丽萍用十二分的情意谢大家了!期待着下一次你的一个提议,就是我们相聚的☝️必要条件。期待!!!两次活动的账已结清。</h1> <h1> 再见<span style="font-size: 20px;">,麻子泡!再见,卧牛石!此次归来,我们重温了过去的记忆,重走了乡村小路,听到了久违的乡音,看到了乡村的变化。这段刻骨铭心、浸入骨髓的青葱记忆将永远伴随着我们前行!</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我们互道珍重,健康快乐永远在路上!期待着你的下一个提议是我们再相聚的必要条件!</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册中的我们,虽韶华不在,但童心依旧,归来仍是少年!</span></h3> <h3> 王广惠看美篇《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有感:</h3><h3> 一篇普通的“美篇”, 能像红彤彤的朝天椒,点赞,阅读量噌噌往上蹿,只能说明这是一篇新旧对比,构思新颖,文图并茂,计录当年的知青带着同样的追忆,同样的乡情,返乡之旅的好文。让人百看不厌,留下的都是满满愉快的回味。</h3><h3> 一是记录过程真实。没有作秀排摆的痕迹。有找到旧识、看到旧迹的真实兴奋;也有找不到记忆痕迹的真实沮丧;有与老乡的叙旧唠家常的自然神态;也有触景生情追忆往昔的真实感叹。把从归故里的点滴都详尽的收录。</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是记录着老乡的纯朴亲切热情。当介绍我们是当年知青时,每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乡亲都热情的不厌其烦指点,介绍,这里有耄耋之年的老人亲自带我们找旧地;有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年小的人介绍着当地的变迁等。作者都一一做了记录。</span></h3><h3> 三是耳顺之年,童心未泯的喜悦。各种农作物丰收的景象,像色彩斑斓的画,铺洒在广袤的田野里,美景美色让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情不自禁的躺坐在苞米堆里帮着扒苞米,尽情回忆青春的岁月,享受着乡村秋的芬芳。作者镜头摄下了这一幕幕带有感情色彩的画面。</h3><h3> 四是感慨,感悟。这些感后言,虽是只言片语,却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四十年的沧桑巨变,许多景物已不复存在,只能深深的残留在我们不年轻的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消失。最是画龙点睛一笔,是向军的请假条,满满的露着无奈和遗憾。无奈与喜悦的对比,这是“美篇”与众不同的地方。呵呵!</h3><h3> 愿我们永远保持着知青的活力,保留着知青的记忆,满怀着知青的梦想,让夕阳焕发出朝阳的光芒。</h3> <h3>曾经的点长、今日的海外游子程兵,看到美篇《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后,发表了深情的感言(苏奇代转),看后无比感动。就让这篇感言为我们此部美篇划上圆满的句号吧!</h3> <h3> 程兵感言:</h3><h3> 这篇美篇写得很好,我非常喜欢这个标题-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我不禁在这个标题下停留了几次,是啊,一晃四十多年、半生过去了。我在照片里仍然可以找到同学们当年的年少容貌和笑容,也让我回忆起很多当年的往事。但当年曾经熟悉的村庄、街道、房屋却显得非常生疏。还有几个走出一生的同学,回来的只是关于他们年少的记忆和思念。</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从青年点出来以后,很多同学我就再也没见到,所以很多印象也就都停留在40年前。每次看到关于青年点同学的聚会,旅游、特别是回青年点的报道和照片,都会使我回忆起往事。有时会翻开我当时的日记,在脑海里再重新过一下当时的日子。在青年点的时间不长,但那里充满了欢乐、友谊和艰苦的磨练。也尝试了迷茫、失望、甚至绝望。我感到非常幸运当时能结识我们青年点同学,并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真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再回麻子泡看看。</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感谢陆慧的图文并茂的美篇,记载下了这个难得、难忘的时刻。祝老同学们一切都好,健康愉快!</span></h3><div> 真想把这些留言在她的美篇上,但现在美篇需要绑定电话,而且必须是国内的电话。所以没有办法在她那上留言。就请你(苏奇)转给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