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重新编辑版</p> <p class="ql-block"> 流逝的时光永远不会再耒,但时光凝结的符号是永远不会消失的。2005年10月19日~11月1日,我参加了“新疆野马大片幅工作室”组织的十几位影友一同前往疆南采风活动。当时穿越五、六百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心情极不平静,看着这茫茫沙海,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沙漠上修筑公路,简直是个奇迹。过去只听讲沙漠环境如何的恶劣,这次活动让我有了更深认识。不过还好,没有遇上满天飞沙走石的情景,算有幸运了。我们就是冲着沙漠而去,奔着胡杨而来。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除了非洲撒哈拉沙漠(906万平方公里)外,世界第二大沙漠非塔克拉玛干沙漠莫属了(33.7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胡杨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来最古老的树种。说胡杨,中国最值得骄傲,因为全世界百分九十以上的胡杨在中国;说胡杨,新疆又是最值得自豪的,因为在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还因为好奇,人们都说胡杨生是沙漠的精灵,死是沙漠的魂魄。我们为寻觅“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前去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当年, 新疆野马大片幅工作室的行动计划,是沿着566公里沙漠公路拍摄金秋沙漠胡杨,主战场主要放在尉犁县罗布人村寨、轮台县城南沙漠公路70公里处的胡杨森林公园、沙漠公路145公里处以及558~561公里之间、公路左右两旁徒步进入2~3公里处拍摄散落生长在茫茫沙海中的胡杨树。活动一直延伸到和田、喀什,最后到达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往返共15天。一路走来,手中积压了不少片子,其中既有胶片机的反转片,也有当时尼康入门单反D70的片子,闲时翻出片子来PS,编辑个美篇,一是好让自己日子过得更加充实些,二是抛砖引玉让朋友们分享更多更好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 人工植被护路 胴体般的沙丘 以下为尉犁县罗布人村寨的部分胡杨图片 虽死犹生 抱团抗争 以下为塔里木胡杨公园里部分胡杨图片。胡杨森林公园足足有100平方公里。 撕肝裂肺(正片误负冲的结果) <p class="ql-block">以下为沙漠公路145公里和558~561公里之间、路左右两旁徒步进入2~3公里处的部分胡杨图片。甘愿苦累的人儿就这么折腾着。</p> 静谧的卡拉库勒湖<div><br><div><br></div><div><br></div></div>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合曼乡民宅 <p class="ql-block">这次南疆行摄,真是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初步见识了浩瀚的大沙漠。大漠曾经无情地吞了一片又一片的绿洲,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家园。然而在这“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漫漫沙海、苍凉大地上,竟然还有绿洲、河流和湿地的存在,竟然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宝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p><p class="ql-block"> 其次,初步了解了胡杨树的惨烈与傲骨。胡杨树在茫茫沙海大地上或昂首挺立,或曲膝触地,或躯体撕裂,或枝干扭曲变形,变形都失去了原来摸样。即便如此,胡杨意志依然坚强如钢似铁,胡杨品格依然坚毅自强不息,胡杨精神依然坚韧不拔,在风霜雪雨中忠诚护卫着一个又一个家园。胡杨不仅仅是树,它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其三,初步见闻了南疆的民俗风情:有维吾尔民族一家老少,喜气洋洋驾着驴车干巴扎;有塔吉克族别开生面新婚仪式:在新郎家吹着鹰骨笛,不分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宰羊迎亲及宾客,叼羊竞技等以示庆贺;更有塔吉克人鲜为人知的礼仪和域泰民安的经典。塔吉克人谦和热情,塔吉克人以“吻”为见面礼仪,长辈与晚辈,平辈与平辈,都有严格规定。路遇不相识的人,以双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声“更艾力麦古卓”;长幼相见,晚辈要急步迎向前去吻长辈的手,长辈则吻晚辈的额头等等;更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塔吉克自治县,自1954年建县设立监狱以来,一直传颂着没有收容、关押过任何一个犯人。这说明塔吉克人,民风之好,治安之稳定,我们能不敬佩吗。</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重新编辑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