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坚守

刘 明

<h3>1935年,伟大的长征在经过乌蒙山时,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七律 长征》这首豪迈诗篇:</h3><h3>红军不怕远征难,</h3><h3>万水千山只等闲。</h3><h3>五岭逶迤腾细浪,</h3><h3>乌蒙磅礴走泥丸。</h3><h3>80多年后,在红军经过的乌蒙山,一座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矗立在了乌蒙山横跨云贵的两座山峰之间。实现了"乌蒙磅礴走泥丸"从精神到现实的跨越。</h3><h3>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哪怕是在生活最艰苦最动荡的时期,也能创造出那个年代的不朽精神。</h3><h3>"农业学大寨",一个曾经在中国农村产生影响深远的运动。如今,我们只能偶尔在一些历史资料和旧照片上,看到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情景。</h3><h3>在宣威市境内北盘江大桥附近,就有一个叫做攀枝嘎的小山村。这里山高谷深,丛山峻岭,重崖叠嶂,土贵如金。这里九分石头一分土。那个时候的生产水平极低,年年都要靠国家拨给救济款。村里曾流传着"不怪爹来不怪妈,只怪祖宗搬错家,新田坝子他不在,偏偏搬到攀枝嘎"的说法。70年代初,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攀枝嘎人不信邪,他们决心"不要国家救济粮,青石板上种庄稼!"</h3><h3>村支书蔡润告诉我,在攀枝嘎这石头窝窝里造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得把石山砸平,然后砌石埂。之后全村老老小小背着背箩到四处石头缝里找土。一捧捧、一框框背回来,直到土的厚度达到10多公分。这样一块土地才算是基本完成。</h3><h3>就是靠着一双双手和肩,攀枝嘎人经过4年的努力,劈开了11个山头,填平了3条大沟,在海拔1600米到2400米的悬岩陡壁上,凿通一条25里的盘山公路;在乱石滚滚的大沙河,建成1260多亩梯地,使"山高谷深坡陡,人多地少难耕"的攀枝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攀枝嘎也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演绎成了红遍全省的"攀枝嘎精神"。从省级领导到各地群众,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h3><h3>时光的流逝,如今的"攀枝嘎精神"何在?攀枝嘎人还那么执着么?</h3><h3>走近村口,山凹里一个石头堆砌的小山村就在眼前。如今攀枝嘎人仍未摆脱对石头的眷恋。尽管用混凝土已经比用石块便宜得多,但他们初心不改。建房用石块、修路用石块、砌田用石块。把个攀枝嘎村建设的古香古色。为更好的起到示范作用,村支书蔡润自己的家也用传统的方法建设。在这里,农业学大寨时期的各种建筑,也得到了很好保护,至今还在作为学校和商店使用。村支书蔡润,已经在宣威办了企业,割舍不下家乡的父老乡亲和这片土地,于是又回到家乡,踌躇满志地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谈到发展中的问题,他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怎么以现在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h3><h3>攀枝嘎村民对生活的态度很是认真。我们来到71岁的村民蔡兴祥家,他的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两口带个孙子,在村子里生活。家里的院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老人喂了两头猪,全喂的是猪草。我问他为什么不喂猪饲料?他回答说,我们认为,猪是有灵性的家畜,应该像家庭成员一样,吃自己家加工的食物,不应该吃饲料。一头猪约每天吃40斤左右的猪草,我每天上山去打。猪草主要是些鱼腥草、卜公英、车前草、红白萝卜、洋瓜、苕子、红薯之类的植物。别的地方猪养几个月就屠宰了,我们的要养一年到一年半才宰杀做火腿醃肉等。</h3><h3>朋友说,难怪宣威的火腿好吃,原来这里的猪吃的全是生态菜呀。</h3><h3>对传统的坚守,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对历史的遵重,是对未来的负责,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文化。这应该就是"攀枝嘎精神"应有的新的内涵。</h3><h3><br /></h3><h3>世界第一高桥 北盘江大桥</h3><h3> </h3> <h3>走近村口,山凹里一个石头堆砌的小山村就在眼前。</h3><h3> </h3> <h3>农业学大寨时建设的梯田。</h3> <h3>石头窝窝里的菜地。</h3> <h3>收获。</h3> <h3>如今攀枝嘎人仍未摆脱对石头的眷恋。尽管用混凝土已经比用石块便宜得多,但他们初心不改。建房用石块、修路用石块、砌田用石块。把个攀枝嘎村建设的古香古色。</h3> <h3>正在建设的石头房子。</h3> <h3>充滿喜庆的石头屋子。</h3> <h3>坚固整齐的石墙。</h3> <h3>攀枝嘎村民对生活的态度很是认真。我们来到71岁的村民蔡兴祥家,他的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去了,老两口带个孙子,在村子里生活。家里的院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种满了各种树木花草。</h3> <h3>老人喂了两头猪,全喂的是猪草。我问他为什么不喂猪饲料?他回答说,我们认为,猪是有灵性的家畜,应该像家庭成员一样,吃自己家加工的食物,不应该吃饲料。一头猪约每天吃40斤左右的猪草,我每天上山去打。猪草主要是些鱼腥草、卜公英、车前草、红白萝卜、洋瓜、苕子、红薯之类的植物。别的地方猪养几个月就屠宰了,我们的要养一年到一年半才宰杀做火腿醃肉等。</h3> <h3>釆摘柿子。</h3> <h3>村支书蔡润,已经在宣威办了企业,现在又回到家乡,踌躇满志地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谈到发展中的问题,他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怎么以现在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h3> <h3>学大寨时期的招待所。</h3> <h3>小学校</h3> <h3>老供销社的房子仍然在使用。</h3> <h3>攀枝嘎曾经的辉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