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万里到埃及,解密千年神庙

且行且悟

<h3><font color="#808080">  神庙是古埃及诸神崇拜的圣居,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中王国时期则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国时期拉和阿蒙相结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国家统一崇拜主神的同时,各个地方仍然崇拜原来地方的神。由于古埃及人极重视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建造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此次埃及之行主要参观了三个神庙,分别是埃德夫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埃德夫神庙<br>(Temple of Edfu)</font></b></h1> <h3>位于阿斯旺的埃德夫神庙(Temple of Edfu)也叫荷鲁斯神庙(Temple of Horus), 里面供奉着鹰头人身的天空之神荷鲁斯,规模仅次于埃及最大卡尔纳克(Karnak)神庙,最后由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或译克娄巴特拉)七世的父亲建造完成,距今2200多年。</h3> <h3>神庙左右两侧分别有台阶,与鹰的动作有关,一侧旋转的楼梯,代表盘旋向上;另一侧是直线,代表向下俯冲。</h3><h3></h3> <h3>神庙公元前237年开始兴建(当时在位者为托勒密三世),直至公元前57年完成(当时的统治者为托勒密十二世),后经罗马帝国狄奥多西一世于公元391年颁令严禁偶像崇拜后,这座作为宗教遗址的神庙就一直被弃置。</h3> <h3>这座神庙完成的时候,在当时地中海对岸,罗马还处在三巨头时代,即凯撒、庞贝、克拉苏。</h3><h3></h3> <h3>托勒密十三世和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兄妹(同父异母)结婚,他们杀了庞贝献给了凯撒。后来埃及艳后又杀了自己的弟弟托勒密十四世,依附于罗马独掌埃及,并和凯撒之后的安东尼生了两个孩子。当罗马的后三巨头时代(安东尼、屋大维、雷必达)尘埃落定之时,埃及艳后自杀,托勒密时代结束。公元前27年,罗马人开始统治埃及。</h3><h3></h3> <h3>荷鲁斯(Horus),是王权的象征,法老的守护神。他是太阳神奥西里斯(Osiris)与保护女神伊西斯(Isis)的儿子,是分管爱情和欢乐的哈特尔女神的丈夫。</h3><h3></h3> <h3>其36米高的巨大塔门很是让人震撼,尤其是塔门上展示托勒密十二世拖着敌人头发预备在荷鲁斯面前打碎他们头骨的壁画,逼真动人。塔门两边上部浮雕站立的是献祭的法老,坐着的是鹰神荷鲁斯、女神哈特尔等诸神。中部两边各有一只猎鹰,门楣正中是象征太阳的符号,四个凹槽是用来插旗的。</h3> <h3>传说荷鲁斯的左眼代表太阳,右眼代表月亮。在和叔叔赛特的一次战斗中,左眼被赛特夺走了。不过后来在月亮神孔苏的帮助下,荷鲁斯打败了赛特,夺回了左眼,并把它献给了父亲奥里西斯,用以保护奥里西斯在黑暗的冥界不受伤害。荷鲁斯之眼成为古埃及人最常用的护身符,它拥有非凡的魔力,可以辨别善恶,捍卫健康和幸福。</h3> <h3>塔门前是两尊鹰形荷鲁斯的花岗岩雕像,有两米高,线条很优美。左侧神鹰雕像的腿部还有托勒密法老自己的雕像,象征着自己得到神鹰的保护。右侧神鹰戴着上下埃及的皇冠,很是威风。</h3> <h3>每年的3月,荷鲁斯神庙都会进行一个盛大的仪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哈特尔女神,哈特尔神庙的祭司用帆船运载哈特尔的雕像到埃德福,让他们夫妻相聚,共享天伦。</h3><h3></h3> <h3>从塔门进去看到的是几乎完整无缺外柱厅,壁画上可看到托勒密九世对荷鲁斯敬拜的画面。</h3> <h3>多个世纪以来,埃德夫神庙一直埋在12米的沙土以及由尼罗河沉淀的淤泥下。1798年当法国远征队到来,神庙塔门的顶部才得以被发现。到了1860年,才开始发掘神庙的工作。</h3><h3></h3> <h3>内柱厅入口左边这尊老鹰被称为“埃及最美的老鹰神”。</h3> <h3>其头顶王冠,人气颇旺,总是围着很多人合影,相比之下,右边的那只就显得有些落寞,矮人一截。</h3> <h3>从外墙、前庭到内柱厅,甚至最里面的神龛,结构依然非常完整,屋顶也都还在。为了防止小鸟在此驻巢,所以整个内柱厅都用纱网罩住。</h3><h3></h3> <h3>室内的光线很昏暗,许多壁画都看不清楚,倒是那些圆柱的顶端颇有些风光。</h3> <h3>跟埃及其他地方的神庙一样,由于基督教是当时埃及最具势力的宗教,因此神庙上很多铭刻都被抹去。被薰黑的天花板,据说是由于纵火造成的,目的也是要摧毁古埃及多神教的信仰。<br></h3><h3></h3> <h3>内柱厅内刻有托勒密王朝时期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厅内还有不少用来储存祭品的储物室,而围绕着圣殿的十间圣所则是属于其他神祇的。</h3><h3></h3> <h3>圣殿外厅是用作摆放供品的地方,而圣殿核心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精美圣龛,本来是摆放了荷鲁斯的黄金雕像的,但是雕像早已不知所踪。还有就是荷鲁斯圣船的复制品,真品现陈列在法国卢浮宫,是荷鲁斯护驾死去的法老穿过阴界转世时乘坐的。<br></h3> <h3>圣所内环境非常的幽暗,充满神秘气氛。</h3><h3></h3> <h3>神殿最后方的墙壁为“胜利走廊”,雕刻了荷鲁斯和其杀父仇人赛特的战斗,整面墙精美宏达。</h3><h3></h3> <h3>神庙内墙上雕刻的象形文字及图腾是在埃及见到的最多的,石头图书馆真是名不虚传,仿佛穿越回了几千年前。</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卡尔纳克神庙<br>(Temple of Karnak)</font></b></h1> <h3>位于尼罗河东岸卢克索城市中心的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祭奉太阳神“阿蒙”的崇拜中心,是古埃及规模最大的神庙建筑群,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底比斯最古老的神庙,凝聚了古埃及建筑艺术的精华。</h3> <h3>神庙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中王国时期的第十二王朝,其后先后有五十多位法老参与建造,比较著名的有图特蒙斯一世、阿蒙霍特普三世、塞提一世、哈特谢普苏特女法王、拉美西斯二世,前后持续了近2000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神庙历经毁建,布局结构十分复杂,置身其间恍若迷宫。</h3><h3></h3> <h3>神庙损毁严重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废墟,隔着圣湖站在神庙断壁残垣面前,面对这些古老而鲜活的历史碎片依然令人恍然入神,心存激动!</h3> <h3>在通往卡尔纳克神庙第一座塔门的神道两旁,有两排狮身公羊头的雕像。据说,历史上这条由羊首狮身像护卫的神道,一直通往 3公里外的卢克索神庙。塔门高43米,厚15米,长113米,塔门入口处墙面的浮雕已荡然无存。</h3><h3></h3> <h3>狮身公羊像是太阳神"阿蒙"的化身之一,每座狮身公羊像下都站立着一个小法老像,以接受神的庇佑。</h3> <h3>入塔门后是第一中庭,两侧有两排石柱,石柱前各有一排残存的羊面狮身像。庭院的左手是塞提二世的祠堂,供奉着阿蒙、穆特与孔苏;右手是拉美西斯三世的小神庙,门前立有两尊神像。</h3> <h3>拉美西斯三世的小神庙庭院。</h3><h3></h3> <h3>小神庙东南方向为舍桑克一世道路与庭院。</h3><h3></h3> <h3>第一中庭院中间原有10根高21米塔哈鲁王石柱,现在仅存一根完整,其余的毁于地震。</h3><h3></h3> <h3>石柱的后面有尊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是卡尔纳克神庙的重要标志,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手拿弯钩,一手拿连枷,标准的法老姿势,十分宏伟壮观。</h3><h3></h3> <h3>在他两腿之间的是他心爱的王妃纳菲尔塔莉。虽然位置和大小和他本身神像相差较大,但是在古法老历史上能做到将自己爱妻和自己放在一起的也就是拉美西斯二世一人,可见其爱情伟大。</h3> <h3>第二塔门。</h3> <h3>第二塔门入口残留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神秘符号的石墙。在整个神庙里可以看到很多象这样的壁画、雕像、柱子都是用泥土和石块将支离破碎的古迹重新复位、粘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卡尔纳克神庙从开始建造至今已有4000多年,建造完毕至今也有2000多年。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神庙曾经是面目全非,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和多少考古人员的心血才将目前的卡尔纳克神庙展现在世人面前。</h3><h3></h3> <h3>第二塔门的门楼后是建造者法老荷伦布的雕像。</h3><h3></h3> <h3>再往里走就是著名的大柱厅。大柱厅占地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竖立着134根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过道两排12根石柱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要六个人才能合抱。</h3> <h3>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据说能同时站上去100余人,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h3><h3></h3> <h3>其他石柱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h3> <h3>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参天大树的森林,神密而幽深。</h3><h3></h3> <h3>神殿石柱和横梁上的彩画,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依然色彩鲜艳,石柱上柱顶残留的象形文字可以想像出卡纳克神庙4000年前的风采。</h3><h3></h3> <h3>相信很多人对此不会感到陌生,美国大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企图杀害女富翁的石头,就是从这些柱子上推下来的。另外《木乃伊》、《木乃伊归来》也有场景取自此庙。</h3> <h3>大柱厅有如一本读不完的历史书,巨柱上,石墙上刻满了优美丰富的浮雕图案和象形文字。表现宗教内容,战争的惨烈,田园生活的幸福,对国王的歌功颂德,神灵与法老的亲密……告诉你遥远而辉煌的过去。难怪有人说大柱厅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用来阅读的!<br></h3> <h3>走到大柱厅的尽头,穿过第三塔楼,便进入了神庙的中部庭院。实际上,这里才应该是整座神庙的核心部分,是神庙中最神秘的地方,全埃及最高贵最神圣的太阳神阿蒙.拉居住的地方。</h3><h3></h3> <h3>但这里却是遭破坏最严重的地方,眼前的一切,除了能够看得出极小极小的局部的残存结构,整个中部庭院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全分辨不出来了。当然一切又都是如此合乎逻辑,太阳神从拉,到拉和阿蒙的结合,再到阿吞;从底比斯地方主神,到全埃及的主神,再到妖魔鬼怪,每一次变化的背后都是一次巨烈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人世间鲜血与生命的社会冲突,捣毁对方精神支柱的附着物显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斗争手段,那么太阳神居住的地方被反复摧毁反复重建就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了。</h3> <h3>这些神殿、神像、巨柱历经千年风霜,遭受天灾人祸而残破不堪。神像大部分只剩下半身,当初欧洲人发现卡纳克神庙的时候,对卡纳克神庙采取的政策是能拆的拆,能拿走的拿走……上半身不是在大英博物馆就是在卢浮宫,剩下的在开罗博物馆。</h3> <h3>历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庙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最终形成了现今留存下来的极大建筑群。在这片残垣断壁间有两座高耸的方尖碑特别显眼。<br></h3> <h3>方尖碑是古埃及的杰作,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右边这座较近是图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原来有一对。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其中一座运回君士坦丁堡,安放在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现在仍然保存完好。</h3> <h3>眼前的这座方尖碑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高29米,重320吨,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埃及方尖碑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第四王朝,新王国时期开始流行,多成双立于神庙的庭院、王宫大门的两侧,碑上刻有象形文字和图案。据说目前埃及国内仅存5座方尖碑,而流落国外的多达16座(意大利12座,法国、英国、美国、土耳其各一座),其中佐凡尼广场上的方尖碑高达32米,为世界上最高的方尖碑。 </h3> <h3>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原有二座,而另一座已然倒塌,下半部留在原地,上半部则被遗弃在神庙旁边的圣湖边。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开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代盛世的图特摩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立志要当全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辅佐丈夫图特莫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即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当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当法老的世俗压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仅9岁的图特莫斯三世当了法老。无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当年事稍长,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动。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废黜三世并把他赶到卡尔纳克神庙里来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这才加冕登极。22年后,被女王贬到神庙里当祭司的图特莫斯三世依赖祭司集团的势力,重新夺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废黜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对女王进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统统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统统毁掉。但图特莫斯三世没有推倒女王在卡纳克神庙里建造的这两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墙把它们遮挡了起来。结果是高墙的遮挡反而更好地保护了女王的方尖碑,在顶端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高墙遮挡的印记。</h3> <h3>沿着神庙的中轴线可以直达神殿和圣坛,在古埃及,那是只有法老和祭司才能进去的神圣之地,神殿圣坛犹在,圣坛上的神像早已不知去向。<br></h3> <h3>这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内卡尔纳克神庙内数以千计的浮雕当中公认最为精美的部分,上面有太阳神阿蒙.拉的彩绘浮雕像。</h3> <h3>被遗弃在圣湖边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充满爱恨情仇的历史,但也让人有机会近距离的观赏。方尖碑打磨的非常光滑,上面的象形文字雕刻得非常精美,雕刻着阿蒙神和女王的图案。方尖碑的尖端镶有金、铜等金属,象征着太阳,光芒四射。碑上一般都雕有铭文,记录着法老的丰功伟绩,以此使法老名垂青史、万古流长。</h3> <h3>在不远处有一个圣甲虫的石雕,不少游客围着圣甲虫石雕绕圈,据说转上7圈可以心想事成。在古埃及,屎壳郎是吉祥物,被奉为神明赫普里(Khepri),认为是它每天创造太阳,并推着太阳升起。在很多神庙和法老墓穴的壁画上都能看到法老祭祀人身圣甲虫头的赫普里神。</h3> <h3></h3><h3></h3><h3>在方尖碑的周围和不远处,还有一些小型神庙,不过已经残缺不全,乱石遍地。</h3> <h3>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建筑已经倒塌,然而透过那残缺不全的建筑,依然能感受到卡尔纳克神庙当年的浩大、宏伟和震撼。</h3><h3></h3> <h3>墙柱上无处不有绘画,虽已斑驳,但清晰可辨,栩栩如生,精美动人。</h3> <h3>这两根孤独立柱虽不算高大,但仿佛仍然能触摸到遗留千年的历史痕迹,令人浮想,不忍离去......</h3><h3></h3> <h3>在向南中轴线上的第七塔门两旁各有一对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保存的较为完好 。</h3><h3></h3> <h3>一为站立状,一为行走状。具说站立状代表已死去法老的动作,双手下垂、左脚向前行走状代表法老生前雕刻的。</h3> <h3>这几根略显单薄,但十分优美纸莎草捆扎状石柱,仍能体现出其当年的气势恢弘。</h3><h3></h3> <h3>卡尔纳克神庙其实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的阿蒙神庙、供奉阿蒙妻子战争女神穆特的神庙、以及孟修神庙。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阿蒙神庙,其他部分尚未发掘。</h3> <h3>卡尔纳克神庙的建筑元素先后影响了古希腊、古罗马和世界的建筑,因此有位哲人曾说,没有古埃及的文明,就不会有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卢克索神庙<br>(Luxor Temple)</font></b></h1> <h3>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位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底比斯的三位神:太阳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孔苏而建造的,到了第十八王朝的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的扩建,形成现在留存下来的规模。</h3> <h3>卢克索神庙距卡尔纳克神庙2600米,神道的两边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狮身人面像,护卫着太阳神由东向西回到妻子的怀抱。</h3> <h3>大道前是内克塔内布一世造的前院,如今前院的围墙已经所剩无几,引人注目的就是前院北部这座由泥砖建的赛拉匹斯小神庙。</h3> <h3>卢克索神庙距今3400多年,塔门上的浮雕同样已荡然无存,原有六尊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雕像,如今只剩下四尊较完整,还有一尊仅存头部,虽已残破不堪面目全非,但依然隐隐透出法老当年的威风。</h3> <h3>塔门前原来傲然耸立着两座高达25米方尖碑,但今天只剩左边的一座还挺立在原处,另外一座于1836年被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送给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现在巴黎协和广场上),作为交换穆罕默德·阿里为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获得了一座钟塔。</h3> <h3>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是一位强大的国王、战无不胜的将军、和蔼可亲的父亲、不知疲倦的建设者。头顶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长达67年,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拉美西斯二世的长寿也可称奇,居然活到了90多岁,有一百多个子女。</h3><h3></h3> <h3>法老身旁(左边)最宠爱的奈菲尔塔利王后的雕像历经三千多年漫长岁月,不离不弃忠实地陪伴着她的夫君。</h3> <h3></h3><h3>卢克索神庙是由前院、塔门、第一庭院、第二庭院(廊柱大厅)、神殿圣坛和方尖碑等组成。走进塔门便来到第一庭院,也就是著名的拉美西斯庭院。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时期是新王国时期最后的强盛年代。</h3> <h3>造型奇特的石柱,象征捆成一束的纸莎草。</h3> <h3>庭院的北面是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一座小圣堂。东面侧是阿布.哈格固清真寺,因为19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这座清真寺,直到后来神殿被发现并挖出后,形成现在这般清真寺比原神庙地基高出五米。</h3> <h3>东面的一排廊柱,夕阳渐斜,柔美的光线,石柱通体金光,灿烂浩荡。</h3> <h3>置身神庙内,内心凛然,那高大、巍峨而残毁的建筑,给人以肃穆、神圣的况世沧桑之美!</h3><h3></h3> <h3>庭院南面有两尊高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的雕像。</h3> <h3>其中一尊非常完美,容貌俊秀、神态祥和,身材匀称、魁梧。</h3> <h3>左侧那尊拉姆西斯二世则面容尽毁,从其坐像的底座石刻图案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尼罗河神手持上埃及的标志莲花和下埃及的标志纸莎草,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h3> <h3>残缺的石像。</h3> <h3>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脸部被刮伤捣毁,是因信奉基督教时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拜。</h3><h3></h3> <h3>走出第一庭院南出口便是一道由阿蒙霍太普三世始建,他的孙子图坦卡蒙最后完成的柱廊。由7对纸莎草盛放式廊柱组成,两侧筑有围墙,柱顶芦苇草茎的造型非常优美,每一根柱子都体现了法老的威严。</h3> <h3>大柱廊起始处的右侧,是法老图坦卡蒙和他的王后安娜可苏纳蒙座像,由雪花膏石雕刻而成,可以看出法老及王后都很年轻。小法老图坦卡蒙19岁就死了,还来不及有所建树,在神殿中也只能在过道一隅谋得一席之位。他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墓葬里留下的无数珍宝,保存完好,现被收藏在埃及国家博物馆里。<br></h3> <h3>这两尊雕像更是残破不全了。</h3><h3></h3> <h3>柱廊的后面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的第二庭院,庭院三面有双排纸莎草捆扎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南面是一座廊柱殿,大殿由4排立柱、每排8根架构而成。</h3> <h3>1989年在这里进行修复时在三米深处发现了多座法老、神和狮身人面像,现在陈列在卢克索博物馆。</h3> <h3>第二庭院里,林立的纸莎草式廊柱壮观典雅,集中展现了古埃及列柱建筑的独特的风貌。</h3> <h3>穿过石柱阵就能看到另一座不同于古埃及风格的建筑,就来到在罗马时代祭奉皇帝的圣厅,目前只剩下两根具有罗马风格的石柱、弧形的祭坛和残破的基督教壁画。石柱的造型和柱头的样式与亚历山大城的庞培古柱几乎一样,祭坛的弧形形式也可以在欧洲的教堂里找到。</h3> <h3>圣厅后有一条通道通到一个有2x2根柱的廊柱厅,此后便是圣殿,这里是放阿蒙的担架的地方。</h3> <h3>墙上浮雕显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众神前以及他的加冕。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小神殿,这两座小神殿分别是奉献给姆特和孔斯的,北面的门里还有一座诞生厅。</h3> <h3>神庙的墙壁上保留着许多叙述阿蒙霍捷普三世法老生平的浮雕。阿蒙霍捷普三世法老是其母与阿蒙神结合生下的,从受孕到阿蒙神将权杖交给自己的儿子阿蒙霍捷普,整个过程一幕幕铭刻在圣殿的墙壁上。</h3> <h3>此外,在大殿的墙壁上还刻满画了古埃及人详细的日常劳作,战斗和祭祀的流程与场面。另外万物的创造者阿蒙在各神庙中出现最多的神,被描绘为人形,头戴一个笔直向上伸出两根长型羽饰头箍,在当作地方神出现的时候是生殖之神,亦是丰饶之神,法老们都要在他前面播种粮食并割下第一捆收获。</h3><h3></h3> <h3>卢克索神庙浮雕的结构与神庙的建筑面积形成了统一的整体。</h3><h3></h3> <h3>从墙上的壁画和象形文字中你又能解读到什么呢?</h3><h3></h3> <h3>圣殿后的廊柱厅。</h3> <h3>当夜幕降临时,再次来到了第二庭院,残壁柱廊在灯光的映照下神秘莫测,和白天看到的感觉迥然不同。</h3> <h3>夜色中的柱廊。</h3><h3></h3> <h3>灯光照耀下的神庙别有一番风光。</h3><h3></h3> <h3>古埃及人用庞大的规模,简洁稳定的几何形体,明确对称的轴线,纵深的空间布局来达到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h3> <h3>卢克索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宫殿之城,虽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昔日宏伟的殿堂庙宇都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但人们依然还是能够从中想见它们当年的雄姿,它们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展的见证。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h3><h3></h3> <h3>神庙建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埃及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其中积淀着古埃及人的美学观念、宗教情感、艺术思想等文化内涵,在文化和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