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旅行一北疆自由行(七)禾木村

顺其自然

<h3>禾木村座落在同属喀纳斯景区的禾木草原,按当地人的说法,喀那斯区域最美的秋色在禾木,层林浸染,绚丽多彩,是一处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h3> <h3>禾木河从村庄旁边淌淌流过,穿过禾木草原,滋润着这片美丽而广袤的原始牧场。这里居住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一一蒙古族图瓦人,他们是我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h3> <h3>他们的房屋都是木制的,那尖尖的屋顶是为了防雨防雪的,这里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达600mm。冬季降雪时间长且早,现在这个季节,已经降了好几场雪了,远处的山顶上已是一片银白。</h3> <h3>你看她指向的即是我们在这里居住的小木屋。</h3> <h3>禾木村的街道。班车就是沿着这条道把游客们送到不同的小客栈一一小木屋。</h3> <h3>黄昏时分的禾木,山是那么地美。盖着积雪的山峰笼罩在层层云雾中,如人间仙境。</h3> <h3>站在禾木大桥上,远眺是雪山,桥下是湍急的河水,河两岸是茂密的树林和静谧祥和的村庄,晃若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h3> <h3>正宗的新疆烤肉串,看那烤炉有多漂亮。戴着钢盔烤肉串你见过吗?这是因新疆维稳而使然。目前新疆各处安检措施甚严,连上厕所都要通过安检门(做安检设备的可发财啦),本地人都说,新疆的治安空前的好。</h3> <h3>来上几串解解馋!真的好吃,比内地的不知好上多少倍!</h3> <h3>刚出炉的新疆烤囊,外脆里嫩,香甜可口。</h3> <h3>天气是风和日丽,大家吃得满意,玩得尽兴,直到太阳落山。一天旅途劳累,回到我们的小木屋就抓紧时间休息了。明天早起,准备登山去观景台看禾木最美的景色——晨雾、炊烟。</h3> <h3>清晨醒来推开窗,外面的景色令我们惊呆了,一片银装素裹,鹅毛大雪还在下着,雪花漫天飞舞,好一派北国风光。据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的小木屋老板讲,在这个季节还没下过这么大的雪。</h3> <h3>禾木的雪好美!厚厚的积雪足有二三十公分,像一条巨大的鹅毛被,覆盖着整个禾木草原,那么洁白,柔软…</h3> <h3>赶紧跑出小木屋,拍下这难得的景色。</h3> <h3>这景色一下子让我喚醒了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每逢下雪,就要堆雪人,打雪仗…好难得的雪啊,在北京多少年也没见过如此大的雪。今天也年轻一回,和孩子们一起堆个雪人,一家人开心地照个合影,留个纪念。</h3> <h3>雪虽然美,但问题来了。禾木是在山坳里,要出山都是盘山路,一下雪路就被封了,我们被困在了山里。</h3> <h3>游客们焦急地等待着出山的消息。此时谣言满天飞。说是谣言,其实就是人们的主观猜测和各种议论,但足以让人心神不安。有人甚至说连续三天都有暴雪,我们有可能一直出不了山。糟了!后面的行程怎么办?不光不能继续玩了,上班的人也不能按时回京上班…</h3> <h3>又有山外的朋友传来信息:不要着急,不要惊慌,这是初雪,不会封山太久,政府会想办法让大家尽快出去的,只要有吃的有喝的就有希望。听到这些怎么让我感觉像是遇了难,正等待亲人解放军来解救一样。不管怎么说,算是个好消息。</h3> <h3>整个村子里的游客们都在躁动,三三俩俩地站在街上议论着。已经就有人拖着行李向禾木山庄游客中心运动了。这里离中心有三公里山路,本来是有班车接送的,人们已经顾不得等班车了,都想尽快到游客中心去,一旦通车,能赶上第一班车下山。</h3> <h3>看来村子里是呆不住了,一颗心早己飞向了山外,哪顾得上再去赏景,原来的好心情顿时全无,有的只是焦躁和不安。无奈,我们也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加入了出走的大军。山岥上,出走的人群像支逃难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很是壮观。据说当天这里滞留的游客有五千人。从人们匆匆的脚步和焦急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盼望能尽快的逃离这山坳。</h3> <h3>聚集在中心的游客有数百人,排起了长龙一样的队伍,绕了一圈又一圈,把个禾木山庄的广场挤的水泻不通。好在此时雪已经停了,人们到处打探何时能出山的消息。村里面继续有大批的人向这里集中,看这人头攒动的样子,就像热锅上的蚂蚁。</h3> <h3>在等待了数小时后,终于听到了好消息。在大批武警官兵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出山的道路被疏通了,可以发车了! 人们欢呼着、雀跃着,此时己是下午三点多,在工作人员的有序维护下,开始陆续登车,终于可以出山了。</h3> <h3>出山的路还是挺险的,有些路段还结着簿薄的冰,车走得异常地小心,经过近一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逃出了深山。 这一段用了较多的篇幅,只是想深深地记录下这次历险的经历。遇险不险,化险为夷,也算是欢乐旅途中的一段蛮有意思的插曲。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