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退休之后老战友们在一起喝酒聊天,总是说要回当年当兵的浑源看看, 计划了两三年,终于成行了,过了国庆节我们四人就踏上重返军营之路。一路上我们一直沉浸在军旅生活的回忆之中,在我们的脑海里呼市到浑源不止是距离上的遥远,而是记忆中的遥远。驾车走呼大高速、孙右高速,一路聊着4个小时跑了320公里路程,轻轻松松来到浑源。</h1> <h1> 1972年12月我们应征入伍,从呼市来到了驻扎在山西省浑源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25团。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他是我军组建最早的坦克团之一。他诞生于1950年12月,参加过抗美援朝,也是我军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同美军交过手的坦克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参加战斗二百余次,在金城反击战中痛歼美韩军队,立下不朽的战功。能在这样的部队服役是我们一生的荣幸!(我们就是从这里进城,开始寻旧之旅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 在东辛庄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兵集训,新兵集训我们同在新兵营二连一排,在东辛庄我们正式佩戴上了领章帽徽。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后, 我们四个人被分配到指挥连。下连时韩海顺连长去东辛庄接的我们,这个小个子连长,两个大眼睛很有神,一双皮鞋擦的锃亮。我们跟着他来到县城,穿过粮食局大院,老兵们已经在伙房东面列队迎接我们,我们高呼:"向老兵学习!向老兵致敬!"。</h1><h1> 当时指挥连的编制是一排(侦察排):一班、二班、三班(摩托),二排(有线通信):四班、五班、六班(摩托),三排(无线通信):七班(两瓦)、八班(两瓦),一台(150瓦)、二台(15瓦)、三台(15瓦),修理室,炊事班。一起分到指挥连的呼市兵有17人,一排:贺巩民、武旺旺、弓动动、成永祥、杜福义,二排:王金增、王玉德、王亮、谢喜贵,三排:赵文龙、段建平、王忠义、要还旺、乔克强、闫四毛,电台:张瑜、沈忆成。照片上从左至右:闫四毛(七班)、段建平(八班)、王金增(六班)、沈忆成(电台)。由于1972年没有征兵,73年征的兵比以往都多,指挥连73年兵,除了呼市的,还有河北定县、完县、及北京市的共36人,超过了全连兵力的三分之一。在25团这些73年兵一下连很快就成为了部队的骨干,入党提干都很快,几年之后就成为了25团中坚力量。</h1> <h1> 浑源是座古城,据说商代就有了,秦朝建县。坦克25团原驻扎在大同市,由于战备的需要1970年5月进驻浑源县,当时没有营房部队都住在老乡家。团部住在县城,指挥连与卫生队住在团部附近的一座四合院里。1977年25团移防怀仁,我们在这里生活工作了五年。<br> 44年过去了,眼前的浑源变的面目全非了。我们开始寻找老营区,几经周折找到了浑源县体育场,当年我们叫它"大操场"。眼前的体育场是我们曾经每天早晨出操的地方吗?真的根本认不出来了。这是从大操场南面拍的原来的主席台在东面现在早已挪到了西面。</h1> <h1> 穿过体育场向南,我们一眼认出了体育场南面这座塔,看到它就可以找到我们曾经的"家"了。快到家了我们的情绪一下子激动了起来,触景生情,满满的回忆骤然涌出。</h1> <h1> 这座塔叫圆觉寺,当年它是不开放的,现在政府已经把它保护起来了,游人可以进去游览。塔东面原来是我们经常洗澡的浑源浴池,现在它已经拆掉了。</h1> <h1> 这是从连队到大操场必经的小巷子,叫石桥巷。我们全连每天早上列着整齐的队伍,喊着"一、二、三、四",穿过它到大操场出早操。这张照片是由北向南拍的,现在看它的基本没变,还是老样子。</h1> <h1> 石桥巷两边的旧民宅,还是那副破落的样子,没有一丝变化。</h1> <h1> 由于县城地形较低的原因,那时的浑源县城一到冬季,居民取暖生火的烟尘不能及时散开,整个县城每天早晨都被烟雾笼罩着,要等到十点以后才能散尽。我们整个出操的过程都是咳嗽和吐痰的声音,所以我们都不喜欢浑源的冬天。</h1> <h1> 石桥巷路东的这个院子,曾经是个历史人物的住宅,被政府挂上了“历史建筑”的牌子,予以保护了。</h1> <h1> 石桥巷的南端,就是横穿浑源县城东西的大街,浑源县城叫永安镇,这条街就叫永安大街。这条浑源当年最宽阔的大街,只有两台汽车的宽度,现在已经拓宽了许多。</h1> <h1> 石桥巷的南端东边是浑源邮电局,没想到它还在。王金增在团部值班时,天天来这里发取"机要"。团部收发也每天来此取报纸信件。</h1> <h1> 浑源邮局东边是原浑源电影院,这是当年县城里最宏伟的建筑。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浑源县在这里搭建了纪念灵堂,指挥连在这里为毛主席的灵位站岗。</h1> <h1> 沿着石桥巷向南,穿过永安大街,就快到团部了。</h1> <h1> 沿着这条路向南4百米,路东就是当年的25团机关大院了。这里驻扎着团司令部、政治处和指挥连的四班、五班、总机、电台、修理室、武器库、三班和六班的摩托车库。</h1> <h1> 它在25团来浑源之前是县委党校,也是浑源县城里最好的房子,这么大一个坦克团住在县里,给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增加了不少负担。浑源的政府把最好的房子给了解放军,浑源县以前没有住过军、只有武装部和看守所有十几个军人,这里的老百姓对我们太好了!那时候是真正的拥军爱民,那时25团的代号是1880,老百姓都亲切的称我们是80部队。我们在寻找老营房时,专找老年人问路,一说我们是80部队的老兵,回浑源看望老部队营房,都非常热情。这就是我们团部的大门,门洞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大铁门,原来是没有大门的。</h1> <h1> 原团部大礼堂还在。这也是浑源县当年最好的礼堂了,团部的电影就在这里放映,这也是我们比其他营连优越的地方,他们都是打着背包在露天看电影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王金增在他们原来的摩托车库前留影,现在它是县招待所的洗澡堂。</h1> <h1> 团部礼堂的大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肯定是25团留下的。</h1> <h1> 25团离开后浑源后,这里改为浑源县政府招待所。原来的建筑除了这座大礼堂外,其它的都已不复存在了,只留下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榆树,永驻于此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它的下边原来是机关炊事班和指挥连五班宿舍。</h1> <h1> 这里原来是团部收发室,刘志敏和赵文龙的"官邸"。</h1> <h1> 过去团部大门没有岗楼,遇到雨雪天气,哨兵就得在露天里淋着。74年连里决定在这里搭建一个简易岗楼,由六班的谢喜贵领着几个战士施工,那个岗楼的材料都是到处凑的,大家都是外行,用了一天多的时间才盖起来,韩海顺连长不满意,批评说:"磨磨唧唧一天半!"。现在岗楼不见了。</h1> <h1> 岗楼南边,原是附近老百姓买自来水的地方,白天老百姓在这里排队打水。</h1> <h1> 团部大门对面(路西)的一个院子,当时这个院子里有个裁缝铺,我们曾在那里改军帽,改工作服。</h1> <h1> 早年的浑源县印刷厂还在。</h1> <h1>这个地方曾经是指挥连和卫生队的简易厕所。</h1> <h1> 路左边是指挥连和卫生队住的小四合院。小院保存完好,越是没有变化,就越是觉得亲切呀!只是它已经变成了大杂院,原来就很小的院子,被住户们圈上了自家的小院。小院最早的主人,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去了,据说他的后人还在,这大概是它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吧!</h1> <h1> 这是指挥连的院子,正房是六班、一班、二班、三班、一排长、三排长的住处,西屋(左面)是连部,东屋住七班,南屋是炊事班和八班。进到这个院子我们的眼睛湿了,我们就是从这个小院开始了艰苦又灿烂多彩的军人生涯。满满的5年在我们的生命中并不短暂,我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凝聚在这里了。</h1> <h1> 这是炊事班的住房。</h1> <h1> 这是指挥连连部。在这里住过的连首长有:韩海顺(连长,60年兵,山西繁寺人)、王志田(指导员,63兵,河北承德人)、古应堂(副连长,60年兵,山西繁峙人)、谢成恩(副指导员,66年兵,山西运城人)、赵树春(指导员,70年兵,河北遵化人)、何瑞生(副连长、连长,65年兵,河北武清人)、刘志敏(指导员,68年兵,山西榆次人)、冯守明(副指导员,69年兵,河北大名人)。他们都已经步入老年,有的已经逝去,可是我们永远记着他们。</h1> <h1> 闫四毛在他们班门口留念,原来七班是双开门。进屋两边是大炕,由于屋子大八班的几个战士也与七班一起住在这里。</h1> <h1> 王金增在六班宿舍前留影,六班住在小院的西北角,整日看不见一丝阳光。后面的那个老大哥,从我们搬走后就一直在这里住,对我们80部队记忆犹新。</h1> <h1> 这个门洞原来是堵死的,里面是指挥连的粮库,现在打开了。</h1> <h1> 这是指挥连与卫生队共同的大门洞。站在这个大门前留影百感交集,希望这张照片能给所有在这里生活工作过的战友们带来快乐,也感谢逝去的岁月居然把这个地方保留至今,让我们来此回味美好的过去!</h1> <h1> 大门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是我们在时留下的!</h1> <h1> 指挥连司务长和给养员(上士)住的屋,闫四毛曾经当过一年多"上士"。旁边是指挥连的伙房,现在的住户是原县武装部的毛参谋的儿子,我们在浑源是都认识毛参谋,他后来转业在浑源县,这是转业时分给他的住房。毛参谋已经去世了,老伴还健在。</h1> <h1> 卫生队卫生班的宿舍。</h1> <h1> 通往卫生队后院的夹道。</h1> <h1> 卫生队后院,正房是队部,西屋是手术室。那棵老榆树还在。</h1> <h1> 小院东面的粮食局大院,这里曾有指挥连的菜窖,1976年我们为了防地震在这里搭建的帐篷。</h1> <h1> 我们熟悉的浑源县城老城区的大街几经改建,还是留下不少过去的建筑,这是路南的几间老店铺。</h1> <h1> 浑源县图书馆还在老地方,只不过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h1> <h1> 紧挨着浑源县图书馆的“州衙”遗址。</h1> <h1> 浑源县的凉粉很有名,“小媳妇凉粉店”是当地的知名品牌。小店就在团部出来的街口西南角。</h1> <h1> “小媳妇凉粉店”装成礼品盒,是馈赠亲朋的佳品。</h1> <h1> 店里的调料罐,是浑源南部大磁窑的产品。它当年是我们探家时必带的浑源特产,现在我们许多人家里还有这个东西,也成了我们曾在浑源待过的见证。</h1> <h1> 我们在小店里品尝地道的浑源凉粉,味道不错!说真的在浑源驻扎了5年从未吃过这东西。</h1> <h1> 浑源县的新区在县城的东南面,老东关十字路口向南是新开辟的恒山南路,宽阔的马路,一直修到恒山脚下的唐庄,哪里曾是坦克一营的驻地。照片是恒山南路的夜景。</h1> <h1> 老东关一带已经是浑源县最繁华的商业区。</h1> <h1> 古老的浑源已是今非昔比了,展现给我们一幅靓丽的风采。</h1> <h1> 过了东关向东路南是“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原来叫浑源师专,指挥连曾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军训。王金增和沈忆成就是军训教员,回想起那时年纪相仿的学生称我们为“解放军叔叔”,我们很是自豪和害羞。</h1> <h1> 当晚我们下榻的大东方酒店,就在“浑源师专”附近。</h1> <h1> 来浑源一定要再看看恒山、翠屏山、悬空寺。</h1><h3><br></h3> <h1> 这里已经成为了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正逢国庆中秋小长假,人满为患。来此的观光的车流从县城一直堵到悬空寺。</h1> <h1> 远眺恒山水库大坝</h1> <h3> 悬空寺前留个影。</h3> <h1> 悬空寺景区建设的非常好了,以前寺下就是一条沙河。</h1> <h1> 远眺恒山北麓,当年我们曾多次从北坡登上北岳恒山的主峰。连队每年七一都要组织我们爬恒山北坡,在这里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h1> <h3> 在浑源住了一天,前往怀仁的路上,老哥四个游览了应县木塔。</h3> <h1> 离开应县,直奔怀仁。导航仪的终点就是"怀仁九中"。</h1> <h1> 1977年3月25团搬迁到山西省怀仁县,并在这里建造营房。直至 1998年坦克7师缩编为63集团军装甲旅,25团作为63集团军装甲旅主力部队,移防大同市,营房移交给怀仁县九中。</h1> <h1> 我们曾参加了25团新营房的建设,对这片出过力流过汗的地方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团部一进门的两棵柏树就是1979年段建平种下的。</h1> <h1> 段建平在他亲手栽培的柏树下留影。</h1> <h1> 营房移交给地方后,怀仁九中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我们能看到的老营房已经所剩无几了,这是残存的步兵连的营房,房山角上的“步兵连”三个字依稀可见。</h1> <h1> 这是特务连的营房,可惜再往北的通信连营房已经不存在了,建起了学生宿舍楼。</h1> <h1> 残留的老营房还有原二营的伙房。</h1> <h1> 营房西北角的水塔,是25团留下的现在还在使用。</h1> <h1> 团部的大礼堂,还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h1> <h1> 小车班车库</h1> <h1> 团部大门口的收发室。</h1> <h1> 虽然我们亲手建造的营房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有些伤感。但是但是我们亲手平整的大操场还在,满院子我们亲手种下的树木已经长大成材。看到这些漂亮活泼的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我们心里很是欣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他们面前是无愧的,我们在历史面前是无悔的。</h1> <h3> 我们离开了老营房,通往县城的道路边已经盖满了房屋。门口这条路叫军营路,希望他的名字永远不要改变。叫后人知道这里曾经驻扎过解放军52892部队,曾经有一群热血军人,在这里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开拓了这片当年的荒芜的土地。</h3> <h3> 从怀仁出来后,我们直奔大同,去探望老连长韩海顺。老连长是60年兵,山西繁峙人,电台报务员出身,1971年任指挥连连长,1978年转业到大同市邮电局工作。老连长在连队创造了两项第一,在连队工作时间最长18年,任连长时间最长将近8年。</h3> <h3> 老连长今年76岁,患有心肺疾病,但他仍然思维敏捷,讲话声音洪亮,记忆力非常好,对40多年前连队的事如数家珍,73年呼市入伍的兵每个人的名字都能叫的出来。对我们的到来他非常高兴,和他聊了3个多小时,从他那里知道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h3> <h3> 对老营房老连长的探访之旅短短3天,我们重温了那段青春之路,感慨万千,特编此短片献给25团指挥连的战友们,共同分享。希望多提宝贵意见,转发给更多的战友。 2017年10月9日</h3><h3> </h3> <h1> 这个美篇发表之后,短短一天就得到了许多老战友的点赞,有一个网名叫Susanna的网友,不知是那个老战友的后代也做了很感人的评论,很是让人感动。还有人还提出了修改意见和补充信息,我都一一采纳了,修改了一下重新奉献给大家。这段历史是我们这些当年的"浑源人"的共同精神财富,共同情感寄托,希望有此情节的战友们把它转给更多的"浑源人" ,有好的建议和材料请和我联系,我的微信号是shen yi cheng_540602。 2017年10月10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