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学生的学校

夜半钟生

<h3><font color="#010101"><br>2016年春节后开学的第二天,路遇这间只有一名老师和二名学生的微型小学。对这位为山区教学四十多年默默坚守的黄水木老师肃然起敬。<br> 据了解,1974年,黄水木成为社学新福分校的代课老师,凭着对教师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他在这里坚守了40多年。岁月培育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而他却成了社学新福分校留下的唯一一位老师。 <br> 以个人的清贫换取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和未来,这是黄水木老师对这所学校的守望方式。 <br> 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沿着龙寨公路驱车约14公里,在大山环抱的最深处,就是社学新福分校的所在地,层层的盘山公路,让学校与外面的喧闹隔绝。在这里,今年已63岁的黄水木和他的2个学生就是一所学校。每天响起的朗朗书声,是大山中孕育的希望。 <br> 40多年前,黄水木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代课老师。<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怀着满腔的热情,黄水木把全副精力都用到教学上。1980年,他所教的第一批学生多人考上县重点高中,且后来有2人考上大学,这是新福村石破天荒的事情。也点燃了村民们的希望,纷纷把适龄的孩子送到学校来,尊师重教在当地蔚然成风。在短短的几年,当时人口不足400人的新福村,最多的时候新福小学开设了5个年级,学生达六七十人。 <br> 然而,到 2013年,由于大多村民都把孩子送到县城或别的地方读书了,社学新福分校进入了招生低谷,每年只有一两个学生,而且只能设一年级教学。 <br> 眼看学生越来越少,村民们担心黄老师不教了。“村民的期待,我无法拒绝。”黄水木深知自己的去留对这所小学和新福村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br> 新福分校的教学质量有目共睹,40多年来,村里几乎有一半的村民曾是黄水木的学生,从新福分校走出后来考上大学的接近20人,其中更有考上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大学生、博士生。 <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今的社学新福分校依旧简陋,虽然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对教室进行了粉刷,也安装灯管和风扇,也修建了一间厕所。占地百余平方米,没有升旗台,教学用具几乎没有,最高级的配置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使用至今的塑料立式算盘。两间平房教室,前方围起一个小院,一目了然。 <br> 然而,这背后隐藏着黄水木的全部心血。上个世纪80年代,社学新福分校原校舍是一座低矮的砖瓦房,破旧不堪,冬天漏风雨天漏雨,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在历年山洪的冲刷下,破旧校舍成了危房。 <br> 筹集资金改建学校改善教学环境,成了黄水木的最大心愿。黄水木开始积极奔走于村民之间,一家一户表达他那个筹钱建校的想法,争取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历时10年,1993年,新福分校校舍改建成功,原来危危欲坠的瓦房变成了两间砖混结构的教室。“依靠村民力量建成学校,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村民们都说这是黄老师的功劳。 <br>  2014年3月,黄水木达到退休年龄,所幸,当年底他顺利通过了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成为一名公办老师。遥望身后无人接棒的山村教学,黄水木欣然接受学校的邀请,返聘继续任教。“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教下去。”黄水木如是说。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谁能想象这曾是北大生的启蒙学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校门曾经走出近二十名大学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该校的毕业生在刊物上发表的对母校的回忆文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6月1日,社会爱心人士冒着36摄氏度的高温探望慰问新福分校,给学校送来学习用品和教学用具一批。</font></h3>

新福

黄水

分校

学生

社学

村民

学校

教学

老师

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