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整个国庆假期不是进行扶贫工作,就是在扶贫工作的路上,难得今日半日空闲。陪娃到钟楼广场一转,随着一声响亮鞭子声,那是抽打大“犟牛”的声音。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br> “犟牛”学名陀螺。小时候,“犟牛”是我和伙伴们的最美的玩具之一,疯玩起来根本不知疲倦的滋味。<br></h1> <h1> 那时候,我们的玩具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做“犟牛”最重要的是削“犟牛”,其次是绑鞭子。<br> 我第一个“犟牛”也是自己用粗一点木头棍子一下一下削出来的,鞭子是用杨树棍加旧布条做的,外表比较粗糙,也不好看,但不影响玩耍的兴致。</h1> <h1> 我第二个“犟牛”是我姨夫给做的,姨夫是个木匠,那个“犟牛”做相当的精致,电刨子上加工的。我记得是一次夏天姨家过会,姨夫得知我想要一个“犟牛”,不一会就给我做了一个,当姨夫把做好的“犟牛”递给我,我高兴的不得了。这个“犟牛”使我在小伙伴中倍有面子。</h1><h1></h1><h1> 在同伴的赞美声中和羡慕的眼神中,我不断的对“犟牛”进行改进,我用小刀用力在“犟牛”尖部钻了一个小圆坑时,从父亲工具箱内翻出报销的车轮钢珠,拿斧子用力的砸进去。又找来废旧的三角带撕开,制成皮鞭,从此我的“犟牛”便战无不胜!</h1> <h1> 那时侯,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的活动场地,基本上都是土地面,学校操场也一样。但只要是一块平地,就阻挡不了小伙伴打“犟牛”的热情,伙伴们左手捏紧“犟牛”,用鞭子缠着“犟牛”,放在地上,右手握着鞭杆儿,接着右手用力一甩,“犟牛”便会在地面上飞速旋转起来。为了让“犟牛”不停地旋转,伙伴们使劲地挥动着鞭子,不停地抽打,越打转的越好,越打转的越欢。如果时间长了不打,它便会倒下。这时,你就必须赶紧再给它几鞭子,接着它就会再转起来,“犟牛”就是这么任性。这也许就是我们不叫它“陀螺”,而叫“犟牛”的原因吧。</h1> <h1> 如今,生活环境条件越来越好了,“犟牛”制作的也越来越精致了,打“犟牛”的也只有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了。孩子的玩具家里一堆一堆的,木制的、金属的、布绒的、塑料的玩具,就是没有自己制作的,再也没有自己制作、不断改进的那种成就感了…………!</h1><h1><br></h1><h1><br></h1><h1> 乌里阳.诺夫</h1><h1> 2017年10月7日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