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独生子女教育探讨</h3><div> 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小孩,独生子女的教育是每个家长面临的新课题。本人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自己摸索着教育培养孩子。现在我把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div><div>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要以鼓励为主,不能用你真笨,没出息之类的语言训斥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的。在孩子开始懂事起,我就对孩子说,咱们四肢健全,五官端正,一样也不比别人少,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的,甚至别人做不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遇事不要畏畏缩缩,勇敢面对,敢于实践,做不好没有关系,但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div><div>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也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也正好考取上海财经大学。我对儿子说你上一年级爸爸也上一年级咱们一起好好学习。我们成为学习伙伴。在家里也没有打麻将打牌的不良嗜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在学习上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我对他说只要你认真了,考多少分多没有关系。也没有对他有多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出生在普通的家庭,我父母都是农村出来的,也没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只要他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就行了。心态很好。但儿子的成绩却一直都不错,也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div><div> 在儿子还没有上学开始,我就教儿子下象棋围棋,开拓他的思路。坚持了十多年,欣慰的是我的付出也有收获,在考取大学的第一学期,他在学校的围棋比赛中就获得了冠军。学校就让他担任棋牌社社长,紧接着又担任学生会的一些职务,这样他在学校就多了一些锻炼机会,为今后踏上社会打好基础。虽然杂务事比较多,但学习成绩也不差,也成为三好学生,还拿过奖学金。</div><div> 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候我对儿子说:现在工作很难找,你不一定非要理想的工作,工资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有地方工作,你就去,这样可以积累工作经验,也有了工作经历。因为好一点的单位都要你有工作经历。他确实是能吃苦耐劳,工资再低也能坚持。有了工作经历,就有了跳槽的资本。后来就应聘到一家韩国企业,做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由于专业不对口上来是非常困难的,经常出错。有一次他主管对他发火说,你打辞职报告吧。回来他真的也写辞职报告了,我就问他你试用期满了吗?他说还没有,我就说:儿子你听爸一句话,你坚持到试用期满,不行咱们自己走人。还好他听的。结果后来的情况出人意料,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工作越做越好,能力越来越强。他主管后来对我们说,现在我越来越离不开你儿子了。其实就在量变到质变转化的关键时候,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div><div> 现在回想起来在关键的时候对孩子及时的提醒和指导非常关键,如果那次打了辞职报告以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前功尽弃,后面不知要做多少弯路。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在下乡插队离开无锡时候,我父亲对我说:咱们家没有背景的,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的。这句话对我受用一辈子,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用这句话提醒自己,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不敢懈怠,努力工作,做一个正直的人。 在知青回城参加工作后,我是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通过不断努力学习,补上了高中的学科,取得了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专文凭。我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一步地从会计员一直考到注册会计师,现在是国家公务员民建会员。儿子也受我的影响,工作的同时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习任务。不到30岁就取得了人力资源师的资格。我夸奖他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爸爸40多岁才考到会计师。通过不断努力,儿子也一步一个脚印,从学徒到现在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