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行天下之 无悔《墨脱》

lucian

<h3>  去墨脱是在去年10月行走七藏沟时不经意间与队友定下的行程,那时只知道墨脱徒步线路上了央视,路上有塌方、蚂蟥,后来得知该徒步线路系风险之首,心中不免打了退堂鼓,但在曾队的鼓励以及那坚守信念的性格下,还是决定走这一遭。</h3><h3> 记忆里,一直有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喜欢她的行走,比喜欢她的文字更甚。这辈子,我不能像她一样走遍万水千山,但我将尽可能地,把我的足迹,印到足够高,足够险,足够远的地方去,避如,墨脱。也许,这也是敢于冒险的理由之一吧!</h3><h3> 你要问我,全程凶险吗?我悄悄的告诉你,10月14日,墨脱县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强降雨、降雪频繁,派墨徒步线路沿途气候相当恶劣,常发生塌方、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加上目前派墨公路也正处于施工阶段,对徒步线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禁止游客徒步进入墨脱。</h3><h3> 你要问我,走完后悔吗?我大声的告诉你:NO!<br></h3> <h3>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派墨徒步线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首,线路沿途经过松林口、多雄拉山口、拉格、汉密等地点,可观赏到雪山草地、原始森林、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瀑布等诸多“绝美”自然景观。</h3><h3> 墨脱县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辖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邻察隅县,南与印度交界(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西接米林县、隆子县、错那县,北连波密县、巴宜区,总面积31394.67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6367.3893平方公里)</h3><h3>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正式通车。</h3><h3> </h3> <h3>【线路安排】 拉萨---林芝 ---派乡---拉格---汗密---背崩---墨脱---80K--波密---林芝---拉萨 。</h3> <h3>  2017年9月24日深圳宝安直飞拉萨贡嘎。</h3><h3> </h3><h3> 第一晚,布达拉宫的夜景,震撼。</h3><h3> </h3><div><br></div> <h3>  布达拉宫,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h3><h3> 是我们徒步线路的第一站,也是为了适应高反。一到就见识了西藏蓝,蓝的那么纯粹。</h3><h3> 大家知道布达拉宫的白墙是用什么刷的吗?…纯…牛…奶!!!</h3> <h3>  你来,或者不来,它就在那里,大爱无言,大音希声,这是佛的力量。</h3> <h3>  2018年2月17日18时40分左右,大昭寺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的后殿二楼右侧通风室着火,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博处处长贡布次仁说,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完好无损,主体建筑完好无损,登记的6510件文物无任何损失。</h3><h3> 总算是佛祖护佑,有惊无险。</h3><h3> 虽是到了大昭寺,但因出布达拉宫时间太晚过了进大昭寺的时间,只能下次有缘再去了。大昭寺门口众多虔诚的信徒,大多是来自千里之外,见识了信仰力量的强大。</h3> <h3>  路过林芝的远景。</h3><h3> 文中的图片除了线路图外均是华为M9手机拍摄,保持原汁原味。国产手机还是值得点赞的,不是吗?</h3> <h3>  林芝寄存行李宾馆前的近照,处处是风景。</h3> <h3>  傍晚的南伽巴瓦峰。兄弟客栈拍摄。</h3><h3> 我们一行八人于9月26日傍晚从林芝租车到达派镇兄弟客栈。</h3><h3>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会处,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是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克什米尔的海拔8125米南迦一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00公里)。</h3><h3> 南迦巴瓦峰是一座独立的雪山,虽然没有珠峰高,但是至今无人登顶。</h3> <h3>  为明天的徒步饯行。</h3><h3> 左起分别是:老许(侦查兵),放飞(队医),石油工人(领队),我(跟班),老曾(收队),豆豆(组织),权哥夫妇(先锋队)。未经本人授权,以上均使用网名,不是真实姓名。</h3><h3> 还有布衣大哥因飞机延误,到第二天上午才只身赶上我们的队伍。</h3><h3> 我们分别来自香港、新疆、江苏、深圳和东莞等地。<br></h3> 签订《生死协议》。如各位看官有类似需求,可免费提供样本。 全员在十天前均已购买意外保险。 <h3>  兄弟客栈老板何姐,也曾是一位资深驴友,8年前不远千里从湖南老家来到派镇,接手了这家以徒步墨脱为主题的客栈。一路走来,兄弟客栈正是驴友们理想的出发点与栖息地,兄弟客栈就是驴们在派镇的另一个家。</h3><h3> 晚饭后何姐开始我们上课,很仔细地用电脑视频把路线和注意事项串联一起娓娓道来,哪条路不要走,那条河应该过,都说的清清楚楚。</h3><h3> 兄弟客栈内景。多舒服的床啊。</h3> <h3>  满墙留言中的些许片段。</h3> <h3>  黎明的南伽巴瓦峰。</h3><h3> 据说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h3><h3> 我们有幸见到真容,预示着这次徒步将完美收官。</h3> <h3>  记得上次坐东风牌货车已是二十年前了,多么幸运和缘份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挤上同一台车,奔向同一个目的地。</h3><h3> 车上的那位兄弟格鲁(独行客)是偶遇的同行者,最终我们因为这次行走而成为了朋友。</h3> <h3>  能看出远处的雪山有多高吗?</h3><h3> 7782,你信吗?</h3> <h3>  D1 派镇—松林口(3550米)—多雄拉山(4221米)—拉格(3250米)</h3><div> 先从派镇坐卡车到达松林口,才开始真正的徒步。上雪山的第一台阶坡度超过65%,碎石路,海拔直线爬升几百米,如果是五六月 ,半山腰就会开始出现大面积积雪,整个山顶被冰雪覆盖,极容易迷路。第一台阶再往上坡度明显缓和了下来。从垭口下山的路却比上山更加危险,不时跨越冰河、瀑布、雪坡和溪流,通常需要向导和背夫的协助。经过一片开阔的草 地之后,抵达第一天的宿营点—拉格。<br></div><div> 这就是松林口。</div> <h3>  松林口的线路牌。</h3><h3> 这张照片是布衣大哥补拍而得。</h3> <h3>  徒步起点,全程乱石。看上去似乎不是很陡。</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脚就是起点。</font></h3> <h3>  权哥,来自HK,办理通行证费了些周折。他是我们的先锋队,他俩夫妻一直冲在最前面。大家一定觉得他还年轻吧?是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耳顺”年轻人。</h3> <h3>  第一个休息点。</h3><h3> 领队(中间最后的那位)安排我们每走伍公里小憩几分钟。并要求我们按自己的节奏前行,慢慢适应高反。</h3> <h3>  垭口两边的山峰,以诗为境。</h3><h3> 《初入洞霄》 作者: 倪思</h3><div> 踏雪来游大涤宫,缘崖一一访仙踪。</div><div> 回环九锁银为阙,峭拔千山玉作峰。</div><div> 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div><div> 清寒入骨非入境,知在云霄第几重。</div> <h3><font color="#010101">  兄弟客栈何姐说的第二个平台,到了这就离垭口不远了。</font></h3> <h3>  今天真是好天气,我们制定行程时,担心烈日和暴雨,显然都没有。人品爆棚。</h3><h3> 有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h3> <h3>  收队在钓蚂蟥。</h3><h3> 曾队每年都走无数条线路,经验丰富的老驴。也正是他的鼓励和护航我才得已按原计划艰难的走完全程。</h3> <h3>  一到垭口就起雾了,能见度马上降低,温度也急剧下降。</h3> <h3>  翻过垭口后的第一次补给,馒头加鸡蛋。</h3><h3> 就在这,吹了吹水,一只雄鹰立马在头顶盘旋,心知大错。</h3><h3> 领队石油工人(驴头级:在户外的出行中,总是把一切困难都提前考虑到,把危险和难度降到最低,把快乐和收获扩展到最大,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思考者,别人可以在途中安稳的睡觉,他们却必须考虑哪条线路最省时省力,什么时间扎营什么时候赶路,力求每一次出行都能获得最大的快乐。除了自己身上背个最大的的背包外,还得协调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人落泪,还要在很多紧要关头提醒那些新驴们注意安全,保护环境等。)马上提醒我要敬畏自然,万物有灵。</h3><div> 事实证明,有驴头的提醒有多重要。这是后话,且听下回分解。</div> <h3>  多雄拉山未融化的冰川。</h3> <h3>  路遇驮队,因为修路,驴子上驮的是柴油。驮队均是从派镇出发,而没有从背崩出发的。</h3><h3> 因为路窄,知道驮队来了,必须早早的避开。</h3> <h3><font color="#010101">  风云突起。</font></h3> <h3>  从多雄拉山口下山的路上,经常会碰到山顶流下来的溪水。这些溪水望上看就是一条瀑布,下面则是暂时看不到的另一条瀑布。下山的过程就是一路欣赏瀑布风景的过程。当然,再说一遍,这是因为我们幸运地碰到了好天气。</h3> <h3>  这种小溪一路淌过无数条。所以鞋一定要好。</h3> <h3>  布衣大哥神一样的出现了。</h3><h3> 我们出发时,布衣大哥还在米林机场,竞然一路飞奔,追上了我们。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有火吗?抽支烟,休息一下。</h3> <h3>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石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声,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四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h3> 从多雄拉山口开始就是一路下行直到海拔最低的背崩,虽然在汗密背崩之间有一些起伏的山路(这些山路挺耗费体力的)。<div>  一路的景色也随着海拔的不断降低而呈现出不同,几天的时间就可经历四个季节;多雄拉山是终年积雪的冰冻地带,雪被下是寒带灌丛草和草甸带,再往下属山地暖温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在汗密以后进入亚热常绿带,到背崩则是低山热带雨林地区。</div> <h3>  我和老曾都没火,布衣只有不停的往前追。</h3> <h3>  中间那位就是我们的女侠豆豆。追了那么久,直到布衣大哥出现才追上她,也追上了石油,布衣终于可以坐下来抽支烟了。这是多么的惬意啊。</h3> <h3>  看到杯子上的小东东吗?</h3><h3> 它就是传说中的跳蚤吗?不管是不是,反正我们的队医放飞已被叮得到处是包。</h3> <h3>  拉格海拔3270米,是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地方。其中一个老板娘是门巴人,名叫措勐。她们只在每年5-11月份在那里住,招待过往游客,一下雪她们就回墨脱了。这地方,塑料布一围就是房间,木板一支就是床铺,看着星星睡觉,听着溪声入梦。</h3><h3> 这会豆豆正在享受权哥夫人的推拿术,只叫我们羡慕嫉妒恨。</h3> <h3>  D2 拉格—汗密(2240米)<br></h3><div> 是墨脱徒步中最轻松的一天。海拔不断下降,告别雪山,踏过无数溪流,走入原始雨林中。经过大岩洞,抵达汗密。徒步里程28公里。<br></div><div> 第二天临行前的合照。一个个精神焕发,笑容灿烂,看来昨晚睡得都挺好。</div><div> 多么开心的开始。</div><div><br></div> <h3>  回头望望,又是风起云涌。雪山在云雾里时隐时现。</h3> <h3>  伸手的是谁呢?是格鲁吗?</h3> <h3>  从拉格到汗密,就进入了松林密布的原始森林。</h3><div> 整整一天,几乎都是在森林里面走过的。一颗接一颗巨大的铁杉、冷杉,高达几十米,占据了每一个空间,遮挡住阳光,吞噬了天空。地面上一层厚厚的松叶,有点地方还有树叶覆盖的积水,昏暗暗、阴沉沉,人走在其中,不得不小心翼翼,寻找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或树木落脚,一脚踏空,就会陷进腐水或腐土中。</div><div><br></div> <h3>  植被茂盛,生机盎然。</h3> <h3>倒下的树,就地处理。</h3> <h3><font color="#010101">植被丰富,古树参天。</font></h3> <h3>  看到树上长什么了吗?</h3><h3> 大…灵…芝!</h3><h3> 能猜出有多大吗?肯定比你们家的脸盆大。</h3> <h3>  时不时下起毛毛雨,全副武装,砥砺前行。</h3> <h3>  老许,最前面高高帅帅穿红衣服的那位。攻略最到位的就是他啦。不懂就问他,准没错。</h3><h3> 他说红衣服防蚂蝗,但蚂蝗属环节动物蛭纲类,难道蚂蝗还长了眼睛👀?</h3> <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说,第一天的行程几乎随时都可以欣赏到挂在山上的瀑布,那么这一天就只有透过树冠才能欣赏了。不过,不绝于耳的流水和松涛声伴随了我们一路。</font></h3> <h3>  进入蚂蟥区前的准备。老许开始往袜子里倒盐了,他说,蚂蟥最怕这个。老许的攻略好到了极致。为了不被蚂蟥咬,三天没冲澡,理由就是蚂蟥怕盐。事实证明了,老许中枪最少。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h3><h3> 左边的那位墨脱之行中的生死战友,一位硕美的女子,也就是那位豆豆大侠。</h3><div> 不怕吃苦,一天徒步几十公里,单日爬升千米以上,都不在话下。</div><div> 个性豪爽,说话直率锋利。虽出发前犯了感冒,还笑称蚂蟥不是事。</div><div> 豁达大度,多天的朝夕相处,此大侠从不与他人计较,反而成了大家的"开心果"!</div><div> 直到第三天过蚂蝗重灾区时才"原形毕露",蚂蝗上身那一刻,吓得她晕头转向,浑身哆嗦,惊惧像疯狂的子弹一样袭击着她,眼泪也不受控制唰唰的流淌着,尖叫声把她脚上的蚂蝗们都吓呆了,吓得我们都不知所措,原来大侠也有花容失色的时候啊!</div><div> 看此刻的大侠还是多么的不屑。</div> <h3>  布衣这装备我也是服了,这不,铁拐吕格鲁在后面偷偷的……</h3> <h3>  夫唱妇随,羡煞旁人。</h3><h3> 权哥夫人那可真是女中豪杰,年轻又漂亮,整个徒步过程都处于领先位置,让我等是望尘莫及。</h3><h3> 而且还是理疗的高手,一身酸痛的肌肉,经她三两下,马上舒展许多,让你主刻又龙马精神。</h3><h3> 权哥真是好福气。</h3> <h3>  传说中的大岩洞。洞呢?</h3> <h3> 在大岩洞补给后,整束装备,稍作休息,继续前行,正式迈入蚂蝗区。</h3> <h3>  找了一遍,没有发现蚂蟥。</h3> <h3>  这是笑我呢,掉队了。</h3><h3> 这时的他们已经不敢在路边歇息了,只敢在光溜溜的石头上停留。</h3> <h3>  不告诉你这树有多大。自个量吧!只知道比这大的树比比皆是。</h3> <h3>  光荣负伤,崩带也用上了。</h3><h3> 多亏了放飞、石油和老许。</h3> <h3>  第一条蚂蟥。</h3> <h3>  据说正在修建汗密公路,这是勘察队的营地。</h3> <h3>  看到这条门,就知道离营地已不远。</h3> <h3>  这就是传说中的曾眼镜客栈。站在走廊口等候我们的就是先锋队权哥夫妇。</h3> <h3>  站着的那位就曾眼镜。</h3><h3> 入住著名的曾眼镜客栈,曾眼镜已经为我们烧好洗澡水,虽然只是一个装满热水的大桶,但这对于疲惫不堪,几天都未冲凉的我,已算奢侈。</h3><div> 整个客栈只有曾眼镜一个人,他是遂宁人,打扫卫生,做饭烧水全靠他,在汉密开客栈已经16年。陪伴他的只有偶尔过往的驴友与马帮,所以他对待每个人都那么热情。我们都不明白,他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条件艰苦的地方可以坚持如此之久,我问过他,他也只是笑而不答,很多事情原本就没有答案,我们又何必苦苦追寻……</div><div> 晚饭时与曾眼镜小酌两杯,听他讲16年之间发生在这条路上的传奇故事,当我要求他讲有关于遇难驴友黄春燕的故事时,曾眼镜猛喝一口酒,摘下眼镜,擦拭着眼角的泪花,遗憾的说了一句这是我唯一没有救出来的驴友……</div><div> 2005年4月18日,一队驴友从派镇出发,翻越多雄拉雪山时遭遇60年一遇大风暴,所有人被困在下山第二平台处。接到救援任务后曾眼镜与其他8人组成临时救援队赶去救援,当他找赶到时看到黄春燕已经奄奄一息,把她背到一处没有雪且避风的山洼里,再去喊救援队过来帮忙时,黄春燕趴在离山洼四米的雪窝中已经离世……两年后,黄春燕的前夫又来到这里,在第二平台为黄春燕立了块墓碑,从此这块墓碑也就成了过往驴友的指向标。</div><div> </div> <h3>  用他的曾氏疗法,费了一瓶红星二锅头为我疗伤,辛苦辛苦啦!</h3><h3> 在他炉火纯青的手艺下,我的腿伤立马好了九成,又可健步如飞,佩服佩服啊!</h3> <h3>  所有的鞋、袜都集中到了这里。记住鞋底一定不能朝向明火这一面。</h3> <h3>  D3 汗密—背崩(最低600米) </h3><div> 32公里的路,将跨过蚂蝗区、老虎嘴、塌方区等声名狼藉的路段。从汗密出发先经过蚂蝗区,今天赶上下雨天,蚂蝗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甚至会有“空降兵”落在身上。经过阿尼桥(一号桥)便到了老虎嘴,老虎嘴是解放军从悬崖峭壁上凿出来的一条路,此路一直沿着峡谷行进,最窄处半米宽,需要侧身经过。之后经过二号桥、三号桥,这一路会经过多处大大小小的塌方区,一些危险路段,只能一次一人经过,需要有队友观察上方是否有落石。过了三号桥再经过解放大桥抵达背崩乡。<br></div> <h3>  今天已来不及拍集体照就出发了,而且出门就下雨。</h3><h3> 昨晚吃饭时,领队就已命令,明天只许往前跑,不要拿手机。</h3><h3> 一开始就经过一片塌方区。如果是雨季,这里就是比较危险的地方。<br></h3><h3> 然而这只是开始。</h3> <h3>  蚂蟥开始多了起来,只要一碰到路边的草和身边的灌木,蚂蟥就会沾上来。在吸血之前,蚂蟥小小一长条,十分不起眼,可一旦喝饱了血,它就变成一个大圆球,十分狰狞可怕。蚂蟥上了身只会凉一下,马上就会感觉不到,等发现拍死蚂蟥后,整个衬衫都会染成红色。一队友(知名不具)憋不住了到草丛里小便,结果可想而知。</h3><div> 幸运的我没被蚂蟥破身。三个诀窍:一是穿裤脚有松紧带的速干裤,牢牢扎在高帮登山鞋上,袜子两双,蚂蟥钻不进不去;二是随身带一袋盐,事先涂在鞋子和裤脚处,蚂蟥轻易上不来,即使有蚂蟥上身,朝它一抹就下去;三是前臂裸露,尽量不戴手套,为什么,自己猜想吧。</div><div><br></div> <h3>  天公还算作美,没有下暴雨,否则落石,滚木,泥石流的概率要大很多。甚至小溪都没有办法顺利淌过。</h3> <h3>  我走在最后,老曾一直伴我左右,不时还要停下来等我,以至于让蚂蟥光顾多多。</h3><h3> 可以评为年度最佳收队!最佳队友!</h3> <h3>  这一天的路程基本是下山(背崩海拔只有九百多米),但中间上上下下的山路很多,十分消耗体力。可也正因为这些山路,使一路的景色与前二天又大不相同。落差极大的多雄拉在这里形成了几个瀑布,轰鸣的落水在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一道道的彩虹。这里的山峦,高大、幽深、雄伟,一座座、一层层,一望无际、无始无终;这里的山峰始终被云雾缠绕着,云层在半山处漂浮,衬托出层层峰林像白色海洋里的座座岛屿。</h3><div><br></div> <h3>  最后一天 ,走了最长的路却拍了最少照片。从汗密到解放大桥,32公里,沿途有蚂蝗密集区,塌方区,还有老虎嘴,脚下是奔流不息的多雄拉河,万一失足,据说会到印度。</h3> <h3>  两山的中间就是呼啸的江水,伴随耳边的是巨大的轰鸣声,奔流不息,而且水势依着山体,时而弯曲,时而奔泻不已,像千军万马一样,那种气势也只有在这深山秘境中才能看得到了。</h3> <h3>  相互捕捉对方身上的蚂蟥。</h3> <h3>  塌方处不能紧密跟随,需有间距的前行。</h3> <h3>  看到左边山中中间的那条缝吗?那就是我们要穿行的线路,下面就是奔腾的多雄拉河。</h3> <h3>  传说中可怕的老虎嘴到了。深嵌入悬崖峭壁中的山路形似虎嘴,延绵几百米,下面就是咆哮的多雄拉河。走在这里,要十分小心不要摔倒,因为背着包,重心高,一旦脚底打滑,很容易把人甩出去,咫尺之外可就是让人眼晕的绝壁。传说中,常有走墨脱的人失踪,我想在这里的可能性最大,特别是单个行动的时候。走墨脱,迷路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一条路走到头就是墨脱,除了老虎嘴,出了事不被人发现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h3><h3> 看客一定说都有护栏怕什么。要知建护栏处正是去年墨脱旅游局向导掉下去的地方!至今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h3> <h3>  多么帅气朝气的小伙,这时已经木然。</h3> <h3>  蚂蟥的舞蹈。</h3><h3> 知道它们冲着哪奔吗?</h3><h3> 知道左右手的杖哪根杖上蚂蟥多吗?</h3> <h3>  第三天有太多比这塌方更严重的路段,但我们已无暇去拍照,只有拖着沉重的双脚在泥泞中飞快的迈进。</h3><h3> 过了这段,雨也下得更大了,我默默的,极度不忍的将手机收进包里。</h3><h3> 一、二、三号桥,横跨多雄拉河的三道钢索桥遗憾的未进入我的镜头。摇摇晃晃渡桥的影像时不时在梦里浮现。</h3> <h3>  远处就是三号桥,三号桥上方就是塌方处。我们是从塌方处爬过来,爬…过…来!那种感受只有天知道。</h3> <h3>  这里就到了与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这时的体力几乎用到了极限,这里的角度几乎可以用垂直来形容。</h3> <h3>  终于到终点了,有人喜极而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并誓言不再重来。</h3><h3> 豆豆女侠呢???怎么看?</h3> <h3>  终于到背崩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村镇,清澈的山水、薄薄的云雾、悠闲自得的马帮、错落有致的木屋,勾写成一幅迷人的画卷,呈现出现实版的世外桃源。<br></h3><div><br></div> <h3>  磨难后的狂欢。</h3><h3> 石锅鸡怎么能少。</h3><h3> 这晚我们差不多都醉了。</h3> <h3>  一早起来,小朋友竞还在。以至于今早起来还有人提着血淋淋的裤子大喊中招了。</h3> <h3>  雅鲁藏布江</h3> <h3>  墨脱县旅游局里的沙盘。</h3> <h3>  放飞、石油、布衣在墨脱旅游局三楼办公室。</h3><h3> 放飞我们队的神医,有她在,就无后顾之忧。</h3><h3> 不但医术了得,那走起山路来,也似一阵风一样,眨眼就不见了。</h3><h3> 负重也是把好手,反正我扛不过她。</h3> <h3>  因国庆放假,旅游局内徒步证明自己亲自盖印上戳。</h3> <h3>  2017年9月30日完美收官。</h3> <h3><br></h3><div> 看到墨脱了,没有想象中神秘,也没有期望中原始,更没有传说中浪漫。它已经现代化了,让人无话可说。与之相比较,我更喜欢背崩,原来墨脱有的,已经挪到背崩去了。现在的背崩就是原来的墨脱。</div> <h3>  墨脱县城远景。俨然一幅田园山水画。</h3> <h3>  三剑客</h3> <h3>  旅行有一种魅力就是你曾暗无天日的虐我千百遍,未来的日子我依然恋你无数遍!</h3><h3> 措木及日冰湖</h3> <h3>  巴松措彩虹。</h3><h3> 应了那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h3> <h3>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11月18日0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北纬29.75度,东经95.02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止18日15时,西藏林芝地区在数小时内共发生7次地震。</h3><h3> 所幸此次地震无人员伤亡。</h3><h3> 所幸我们已在地震前穿越!</h3><div> 墨脱有多险,从照片上是看不出来的,我的文字也无法形容,据说每年都有五六百人进去,但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永远留在墨脱。就在回林芝的途中,车上坐了一位边防战士,他哽咽说到他的一位战友就在十天前执勤时因为落石而永远留在墨脱。走过了墨脱,我也只想说,生命比任何梦想都宝贵,更值得尊重!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div><div> 来墨脱徒步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同伴,这也是徒步的魅力所在,在路上认识不同的人,同时更加认识自己。当遇上默契、肯担当、同进退的同伴时,徒步会因此变得更加愉快,对徒步的感受也更加深刻,成为一段难忘的回忆……</div><h3> 无悔《墨脱》!</h3> <h3><br></h3><div> 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div><div><br></div><div> ——凯鲁亚克 在路上</div>

墨脱

蚂蟥

徒步

蚂蝗

瀑布

客栈

背崩

我们

塌方

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