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游长城,准备好了吗?

星空夜夏

<h3>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大家再熟悉不过了,10月6日我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关沟古道的八达岭长城。</h3><h3> 安检之后就可以看到墙下的“北门鎻鑰”的门牌楼。虽然后经修复,但是还能感觉到当年的古韵气息。继续往里走,就能看到北魏修建的八达岭长城城墙,在人群中还能看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城门,已经破成一块烂铁了。登上长城,雾气蒙蒙,人山人海,墙壁上有一排排的出水口,是古时雨天排水用的,细心观察整条八达岭长城古道,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形状 。爬三四十级台阶往下看有断壁悬崖,有百年古树,还有绝崖直山,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没有运输车,没有起重机,更没有十分平坦、快捷的道路,就是在那种科技及其落后的时代靠人力见起了跨越整个中国的万里长城,不禁令人赞叹古人的毅力以及智慧!</h3><h3> 在山峦重叠、形势险要的山顶上有无数的关城,墩台(墩台又称烽火台、狼烟台)共计1316座。爬上一个墩台,墩台的高度大约五丈,周围建小城放狼烟通报敌情,高两丈,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吊桥,外设陷阱,但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有些已经被彻底看不到了,八达岭的墩台全部都是十个狼烟口,一个狼烟口2个小卒把守。</h3><h3> 越下上走,越来越陡,最大的坡度大于四十五度,最高的台阶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膝盖相当。我们一直走到北三楼,穿过了三个墩台开始下城,下城的道路也十分险要,穿过北三、二、一楼下坡不断,有些坡度往下跑就会摔倒,出八达岭长城景区时已是中午一点,我已筋疲力尽,真是充实啊!</h3><h3> 旅游结束后我在手机得知八达岭长城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犯而修建,在明代的《长安夜话》中作者写到:“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最早开发的地段。</h3><h3> “八达岭长城”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坚强的毅力,让游人不禁赞叹一番,真是充实的一天啊!万里长城永不倒,我爱您!</h3> <h3><font color="#010101">人山人海的进城口,然而真正到达顶峰的人却屈指可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连绵不断的山峰,城墙还在延续</font></h3> <h3>虽然累,但是每个人都很开心</h3> <h3>城下美丽的景色</h3> <h3>万里长城永不倒,真是美丽啊</h3> <h3>墩台门口的裂痕都是历史的印记</h3> <h3>景色美丽,但是不敢往下看了</h3> <h3>触摸墙壁,感受万里长城不息的气息</h3> <h3>第三个墩台,北三楼,北峰最高墩台</h3> <h3>秋色美丽,坡势较小</h3> <h3>雾气蒙蒙,看不到远处的长城</h3> <h3>精巧墩台的内部设计</h3> <h3>下城道路十分险要</h3> <h3>长城,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