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难忘的歌 (一)插队生活拾零

一平

<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8日,我和同学们插队来到了海城毛祁公社张家堡子大队,距今整整50多年了。回忆起那段插队的生活。至今印象都非常深刻。把点点滴滴的记忆汇总拾零,用文字记载下来也许非常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挑水囧事</p><p class="ql-block"> 当满载我们同学和行李的汽车开进村,当锣鼓喧天的迎接队伍散尽。当欢迎大会结束。把我们安排到了老乡家后,马上想起妈妈的嘱咐,要向当年的解放军部队学习,到老乡家挑水扫院子干农活。洗洗涮涮收拾卫生。都少不了水呀。对了,挑水去!我挑起一副水桶。来到了水井边,印象中应该是有手摇辘辘的,可是一看没有!怎么才能把水取上来呢?啊!看到了旁边一根拔水杆子,三四米长。头上有一个大钉子。啊就是用它把水从井里提上来的。我把拔水杆子.头上的钉子穿过水桶梁,向井里一看,还行,水不算太深。两三米深的样子。我把水桶慢慢的送进了井里。水桶在水面上漂着。晃了好几下也不向下沉。打不上来水怎么办?真想着呢,突然,水桶被浮动的水一搅动,一下子脱离了铁钩。打了两个旋儿就掉到水里。没影儿了!糟了,这可咋办?我赶紧趴到井沿上。用钩子在水里搅动,试图寻找到那个桶。犹如泥牛入海。毫无踪影。愣了片刻。不能空手而归呀!又把第二只桶送到了井里。试图打上一桶水,拎回去。这次特别小心。终于把水桶,按到了水下。挺高兴把这桶水拎起来就好了。不料,水桶刚刚离开水面。没想到满满一桶水竟然这么沉!差一点把我拉进了井里。手一哆嗦。铁钩和水桶铁梁分家了,这一次,这桶水沉得比前一个更快!完了!两只水桶都让我给掉到井里了!彻底傻眼了。愣了半天垂头丧气的回去了。进屋就向大娘道歉:"水桶掉井里了。两只都掉井里了!”大娘赶紧说:"没事儿没事儿。你老哥回来让他捞!”我说水还没弄上来呢!大娘下地到邻居家借了一副水桶。和我一起到井边,教我怎么用拔水杆子提水。当我抢着挑起这副水桶的时候。才感觉到水的分量如此之沉。压得肩膀生疼啊!东倒西歪,趔趔趄趄好不容易把水挑回来,汗都下来了。农村用点水这么难呀!很快,青年挑水把水桶掉井里的趣事,传的很多人都知道了。真丢人!</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我每次再挑水时都带一段小绳。把铁钩和水桶梁绑上,这样就免得水桶再掉到井里了。这样渐渐的熟了以后。不绑绳子水桶也不会脱钩了。免得再闹笑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井里的蛤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挑水,刚向井里一探头,清清楚楚的看到一只蛤蟆从井下的石头上跳到了水里。几下就没有影儿了。我一看,完了!这水,不能吃了。成蛤蟆洗澡水了!挑着空水桶回去吧。一进门看见大娘正烧火,我立刻就跟大娘说:“大娘啊!这附近还有井没?“大娘很奇怪,“咋啦?”我说:”街口的井水不能吃了!”大娘更奇怪了。“咋回事儿?”“井里有蛤蟆了。水被弄脏了,不能吃了。”大娘一听抚掌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半天才喘过气儿来,断断续续地笑着说。"傻丫头,老话说"井里的蛤蟆,酱里的蛆。菜里的虫子常有嘀!”井里要是没有蛤蟆。井水就有毒了。哪个井里都有蛤蟆!去挑水吧没事儿!你们不都是吃了很长时间这个井水了吗?是不是什么事儿也没有哇!”我一听,我的妈呀!我们天天吃的就是蛤蟆洗澡水呀!心里别提多别扭了。没办法硬着头皮还得去挑啊!心里可好长时间拧不过劲儿来。好嘛,天天吃蛤蟆洗澡水。不吃也没有别的可吃呀!吃吧!也没看哪个吃出病来!</p><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也习以为常了。挑水时,经常能看见蛤蟆在井里蹦蹦跳跳的。好自在!我们还得天天喝它的洗澡水!没法子!这又成了一段笑话。想起来就被大伙儿叼咕叼咕!都留“话把”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割荆条</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了住处。我们第二天就参加队里劳动了。10月正是秋收的季节,生产队大概是太缺筐了,安排我们跟社员去山上割荆条回来好编筐,借我们一人一把镰刀。示范了几下就开干!这镰刀到我们手里一点都不好使。连拽带砍,得使很大的劲儿才能割下来一把。没办法,使劲干吧!没想到这一下用力太猛了。镰刀割下了荆条后,直接砍到了自己的脚上。脚上的解放鞋胶面砍开了一道口子,脚疼的够呛。脱下鞋一看,太万幸了!鞋和袜子砍破了。脚趾头只是破了不大的一道口。没太多的血。揉吧揉吧。穿上鞋袜继续干。这回可得加小心了。队长说够了。把荆条捆好扛下山吧。别人帮着扛上了肩,这一大捆真沉!刚一转身。一脚踩到了刚割完的荆条茬子上,尖锐的荐子尖,差一点把鞋扎穿,幸亏我没踩得太实。否则脚就该受伤了。只是胶鞋底扎坏了,脚底只是破了不太大的一块皮表伤,有惊无险的经历。给我上了一堂安全课,今后干什么都得注意安全了。没人照顾你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挖树坑</p><p class="ql-block"> 公社给任务,要求基干民兵挖公路两旁的树坑栽行道树。任务是要求每人挖50个长宽各一米,深一米的树坑。这可是较真儿的任务。每数50个树坑儿安排一个人。偌大的一条公路上。远远的才能有一个人。谁也帮不上谁的忙。公路两边的土质,由于车辆的碾压。和没有开垦,土质十分坚硬。几乎全是用大镐头来刨。这活儿真累呀!对于从校门出来的我们这是一个十足的考验。我暗自庆幸,自己从小到大,由于家里没有男孩,一直把我当儿子使。所有的重体力活,我几乎都干过。所以大镐还是会用的。父亲曾经告诉我,使用农具一定要攥紧。否则手会磨出水泡的。我几乎不喘气儿的干。一会用大镐一会用铁锹。拼尽全身力气。到收工时我才挖了34个合格的树坑。没有完成任务!还差16个。完成任务的当地民兵。都过来帮忙。把我没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我心里特别歉疚。只恨自己无能。最后集中时,领导宣布完成任务数。我一听,青年中我算是中上游吧。有比我强的,有比我弱的。我想大家都卖了最大的力气。因为这活儿偷不得懒的。每个人都要付出最大努力。才能跟上队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埸院装车</p><p class="ql-block"> 地里的庄稼运到场院里集中。装车卸车是每天的必备。我们青年点15个同学。初三10个,初一5个,其中有两名才刚刚15岁。完全是个孩子。个头倒长得挺高。苗苗条条的身材。在场院里干活非常出众。队长知道刚来的城里孩子没有多大体力,特意给安排的轻巧活,俩人给扛麻袋的人搭把手,把麻袋搭上肩背就完事儿了。下一个,再继续搭把手。他们看人家扛起麻袋几乎带小跑的样子。也想比试比试。就跟队长说。让我也扛一把试试。队长说,你们没长成,不行没有劲儿。他们非要试试。拉开架子,在车下面等着。两个人抬起一个麻袋,刚给放到肩背上,就给压的趴地上了!队长吓坏了。这要是给压伤了可咋办?赶紧扶起来看看伤没伤到筋骨!还好没大事儿。只是脸羞得通红。一再说服了服了?这事儿也成了笑话了。城里孩子没干过力气活嘛!笑就笑吧!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修梯田。</p><p class="ql-block"> 秋收差不多了。大队组织修梯田,把不能耕种的山坡地,计划修成了梯田后然后种上果树。将来好有个好收成。这个活儿。几乎天天在开山,铁锹大搞,锤子钎子齐上,上山的几乎全是年轻人。那时叫基干民兵。插着大红旗。各个生产队比着干!每天都有进度数。很多青年手都磨起了泡。要是说不卖力气,那真是假的。每天累的呀。腰酸背痛。手生疼啊!吃完饭啥也不想,就想睡觉。早上都返不过来乏起不来炕啊!那时候。如果有现在的挖掘机,人都决不能累成这样!可惜没有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挑粪上山</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农村生产队,几乎全都是凭借肩挑人扛所有的活儿都是重体力。冬季修完梯田就挑粪上山,这样的力气活,想偷一点儿懒都不可能。凡是牛车马车送不到粪肥的山上地块,必须得人背肩扛,挑着满满的两筐粪肥,扁担上肩步步向上坡走。不卖力气绝对不好使。我曾经计算过从山下把肥料挑到山顶。中间只放下担子,喘口气儿。就需要35分钟时间。小棉袄里全是汗。到山上寒风一吹立刻冷的彻骨。不敢歇息赶紧下山。一个上午,能往山上送五六趟粪肥,就把人累的够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种秋收,农村的活永远都干不完!春天打茬子,平整土地,施肥,播种,踩格子,全都干到了,其中的辛苦,完完全全品尝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拔稻苗,插秧</p><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小队有十亩水田,由于数量不多,每年不便于自己畦苗,需要上十多里以外的另一个村儿买稻苗回来插秧,这个活儿早上起大早,挑着土篮子带着中午饭(两个苞米面大饼子,没有菜)到水田后脱鞋光脚下水田,虽然说是5月末了,但是那水,彻骨的凉。一把一把的把稻苗拔起来,捆绑好,集中到一起装筐,满满的两筐稻苗,挑起来由于连泥带水,重量比挑水还要沉。光着脚踩在稻田中间的小路上,一跐一滑的,随时都能连人带筐及稻苗摔倒稻田里,真是步步惊心哪!十多里的路,中间走走歇歇,要跟上大家的队伍,真是咬着牙才能不掉队。挑着稻苗回到村里时,天色都非常晚了。第二天,还是要起大早,赶紧把拔来的稻苗插好,否则太阳一出来,稻苗就会被晒死的。这是和时间赛跑哇!水田里,光着脚插秧,水凉彻骨不说,水里还随时有蚂蝗叮人,时不时的就有人惊叫,被蚂蝗叮了,我也一样没能幸免,蚂蟥叮人的感觉太疼了,而且,钉在腿上打都打不掉!老乡喊:"千万别用手揪,揪断了,蚂蝗前半截就钻到肉里了!"哎呀妈呀!这是什么破虫子?太坑人了。腿上被叮的左一块右一块的伤口,血还止不住的流。后来才知道。蚂蝗也叫水蛭,它的口器里分泌一种溶血酶。可以抗凝血。把人叮过以后,血液很久不会凝固。我真是实实在在的尝到了这种苦头了。十亩地稻苗插完,插秧的双手十指指甲周围全是“倒枪刺”,那是一下一下和泥土摩擦的结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间苗,铲地,打农药。</p><p class="ql-block"> 亲手种下的庄稼出苗了。煞是喜人!需要间苗了,这个活儿,需要手急眼快。几乎不让抬头。要求20公分左右留一颗高粱苗。要留下茁壮的,去掉瘦弱的。一上垅,社员像赛跑一样。我跟都跟不上。人家的活干的可整齐立正了!我是手忙脚乱跟不上。还怕把好苗儿给伤了。那腰弯的呀,跟虾米差不多。还得不停的手脚并用。真难!妇女队长跟在后面,一个劲的督促大家。“千万别伤了好苗哦。”一棵苗就是是四两粮食啊。”哎呀妈呀!那汗呀,顺着脸往下淌。根本顾不上擦一擦。这我还拉在后面呢!心急手忙脚乱。别提了!干过大半天后。手也熟了。眼也快了。渐渐的就跟上了大家的速度。而且质量也上来了。不能落人之后啊!晚上回到青年点。那种累。特别是腰疼的呀,就甭提了!这样的活儿,一直干了十多天。渐渐的就适应了。真不容易呀!</p><p class="ql-block">小苗长起来了。需要铲地,不会用锄头。也是一点一点的学。新锄头的把有毛刺儿。也没有砂纸打磨打磨。手上几乎掉了一层皮一样的疼。晚上躺在床上。就感觉到手火辣辣的疼。而且使劲攥紧锄头把的手筋全痛。想起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腹”诗句。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盛夏到了。庄稼地里的腻虫。(蚜虫)越来越多。该打农药了。由于我们小队男劳力绝大多数都到矽砂矿采石场干临时工了。打农药的活儿几乎都落到了女劳力身上。打农药有毒,妇女"四期”是不允许干的。有怀孕的,有哺乳的。都不能干。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些姑娘们了。人手越少,干的时间越长。还没有任何劳保用品。打药的活就一干干了20多天。每天穿着厚厚的衣服。外面是农药水。里面是汗水。湿漉漉的贴在身上。在庄稼地里穿行。那种感觉甭提多难受了。农药的味道特别呛人。还没有口罩。和手套帽子保护。妇女队长也怕大家中毒。总在喊,“到上风头,到上风头,别把药水喷到自己身上。"“还好。我们生产队虽然全是姑娘媳妇儿们。但还没有中毒的。我们就遇到过,沟里某大队一下子就中毒了好几个人。马车飞跑往海城方向送医院抢救。妇女队长过后说,她们之所以中毒。主要是给果树打农药。需要抬头仰脸向天空喷洒药水,落下来的药水从天而降。非常难以躲避。特别容易中毒。我们庆幸我们打药的庄稼都是1米5左右高的。如果是果树。我们也在所难免。农民种庄稼真的很难!很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忙的秋收,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秋天到了。山上地里的活更忙了,用农民的话来说"三春不如一秋忙。”的确是这样。成熟的庄稼不进到粮仓里,就不是粮食。非常容易损失了。高粱,玉米,大豆,棉花,水稻,谷子,蔬菜全都要抢收回来,季节不等人啊!我们从春天开始就是每天早上3点起床。下地干活到6点回来吃早饭。饭后马上下地干活儿,一直干到中午12点。中午饭后有一个小时“歇晌”,下午一直到太阳下山六七点钟吧,回来吃晚饭。每天周而复始几乎只有五六个小时的睡眠。秋天比这还要累。时间更长。人和牲畜都非常劳累。人手不够把家家户户的老头老太太甚至有病的人都动员出来干活。为的就是抢季节。我们还有什么话说呢。只有干在前面才能对得起乡亲们。因为我们是十八九岁的好年龄。割高梁,割豆子,割稻子,收玉米,起地瓜。拔花生。摘棉花。所有的农活我都干过。而且。都抢在前面干。但不敢超过妇女队长。因为评工分是有等级的。春天,队里就安排我当记工员,我除了干好活还要记好工,这是我的责任。每天揣着记工本,四五十人的妇女劳动力。每天要记得清清楚楚。那可是社员的命根儿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预防鸡瘟打预防针。</p><p class="ql-block"> 记得好像是在端午节前后。队里派给我一个活儿,和另一个当地农村姑娘给鸡打预防针。预防鸡瘟。这个活儿得起大早,在每家每户鸡沒出鸡窝之前,堵着鸡窝,一个一个的抓鸡,打针。我负责抓鸡,按住,她负责给鸡扎针。因为我没扎过针,下不去手。在鸡的主人帮助下才能抓到鸡。就这样,手也没少让鸡抓破过。挨鸡啄也是常有的。一连七、八天吧,总算把全小队各家各户的鸡全都打了鸡瘟疫苗。没想到,不久后还是有几家的鸡得了鸡瘟病。死了几个鸡。一天上早工时,当鸡的主人拎着死去的鸡找我和那个姑娘说道时,我的脸像被打了耳光一样的发烧,难受。我们都尽职尽责了。为什么还会瘟鸡呢?他说"四英子,每次你打的疫苗都是从你家附近开始,打到咱们这边就到末梢了,这些家回回死鸡,你家那边从来不死鸡,咋回事儿呢?以后从咱们这边先打不行吗?”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回城后有机会看到了有关书籍。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论什么样的疫苗。都是需要冷藏和冷链运输的。一旦脱离了冷藏。疫苗就会逐渐的失效。这就是为什么,先打疫苗的鸡不得鸡瘟。后打疫苗的鸡因为疫苗失效而没有起到防御的作用死鸡的原因!如果我当时掌握了这个知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老乡家的鸡受损失了。我们被称为知识青年。其实我们有多少知识呢。充其量只念过九年书罢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会做饭</p><p class="ql-block"> 插队前.,我们很少有人会做饭。到农村后做饭,成了一个每天的必须。一日三餐。顿顿都得吃饭。这是对每个人的考验。18个人的伙食。最愁的是缺柴火,没有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p><p class="ql-block"> 说心里话,我宁可在队里干重体力活,也不愿意留在青年点里做饭。18个人吃饭。都是能吃饭的年龄。干着重体力活。缺这少那这饭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最缺的是烧柴。有个同学会电工。不知在哪弄了一个鼓风机。二手的。弄点煤面子燒,这比烧柴禾费劲多了。鼓风机还三天两头罢工。这饭可咋做?每个人都得学会烧煤。喂猪。真不容易呀。</p><p class="ql-block"> 开春后,冬天储备的蔬菜吃光了,新种的蔬菜还没有下来。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是最缺菜的。我们曾经只有饭而没有菜。伴着咸盐水吃饭。我们曾经采过野菜。老乡看见帮我们挑。几乎全是有毒的野菜。我们都不敢吃了。老乡没少送给我们野菜。帮助渡过难关。把咸盐水在锅里头煮开。搅上点苞米面儿成了咸盐糊。这样吃起来还真好。可以蘸野菜或拌到饭里吃。大家说这是一大发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搅米,小毛驴欺负人。</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人吃饭,需要经常加工粮食。因为都是未经加工的高粱玉米吗!刚开始,需要把高粱加工成高粱米,两个15岁的小伙跟队里借了一头小毛驴驮高粱,队里的人帮助把高粱驮好,挺顺利的把小毛驴赶到了加工厂。卸下高粱进屋去搅米,加工好后。再想把.米和糠驮到小毛驴背上时,小毛驴儿欺生,说啥也不让驮了。跟两个人转圈儿。怎么也放不到它的背上,刚放好它就给甩下来。折腾了一大阵子,栓驴的绳子还开了。结果小毛驴一溜烟儿的跑掉了。丢了驴只好自己扛吧。结果160多斤的高粱米和糠,费了很大的劲才扛回来。当满头大汗沮丧的两个人到饲养员跟前,解释驴丢了的时候,老头哈哈大笑说,"怪不得小毛驴怎么自己跑回来了呢?我还奇怪呢!”俩人这个不好意思啊!</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我们再搅米磨苞米面都用扁担和水桶挑了。别再出这样的笑话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包饺子趣事</p><p class="ql-block"> 一次,我们一队的耕牛失足滚了坡,摔伤很严重。已经治不了了。队长挥泪宰了牛,给社员分了。一队五个青年分了十斤左右的牛肉。正赶上我做饭。大家非要包饺子。这可太难了。这得包多少饺子才够吃呀!大家还都出工。没有人手咋办?中午午休时间有人帮剁肉馅和面,我和xq洗菜剁菜馅。大家伸手帮忙,忙了整整大半天的时间。可算把饺子包好了。下锅煮饺子。捞起来赶紧装盆。大家吃上了一顿牛肉加菜馅儿的饺子。都很满意。最后回来的小伙到处找脸盆洗手。找到后.傻眼了。里面竟然装饺子了,吃的只剩底了……。都知道脸盆是洗脸,洗衣服,带洗脚的。吃的人顿时倒了胃口……。人多手杂,忙中出错。这也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人调侃,“青年点的饺子太好吃了,连洗脚水都喝了”。你说,这有多气人!有你什么事儿?😂: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过年杀猪。</p><p class="ql-block"> 要过年了。头一个年是上级号召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所以是在贫下中农家过的。,第二个年大家都准备回家过,提前把点里养的猪杀掉改善改善伙食。我们养的猪实在太小了,同时抓得猪,社员家已经养到了200多斤重,可我们的猪才有140来斤,原因是我们不会喂,大家轮流做饭掌握不好它的胃口。经常从圈里跳出去,害得我们到处找猪。人家的猪吃饱了就睡一一长肉。我们的猪经常跳圈到处跑一一不爱长肉。不过没关系。毕竟是年猪吗!收拾好了就煮了一锅肉。一锅饭。大家吃得很香。遗憾的是没放菜。有点儿缺憾一一量少了点。最可气的是,第二天,一男生问女同学:”昨天的饭菜咋样?”大伙都说好啊。他告诉大家,"昨天杀完猪,大锅忘了用碱水刷,肉味很难闻。你们没吃出来吗?″</p><p class="ql-block"> 你说多可气!这不恶心人嘛?你不是也吃了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住处一一青年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地方,刚一开始住老乡家,后来集中盖的新瓦房。一共八间,和大队部并肩。大队部在东侧,青年点儿在西侧。八间房中间开门,是厨房。东屋两间是男宿舍,再往东走一间是仓库。放粮食和农具杂物。西边四间,从最西边开门,第一间灶间,放水缸。女同学农具。往里走,三间房是相通的大房间。非常宽敞,可以开会使用。做女生宿舍。南北全是玻璃窗,按理说条件是非常好。可是住在里面就知道了。由于是新房,地面非常潮湿跳蚤很多。非常咬人。想什么办法都灭不掉,每个人都被咬得浑身小疙瘩。痒得很。夏天根本不敢开窗。蚊子能叮死人。土炕非常热,屋里非常闷。加上蚊子跳蚤咬人。很难入睡。打农药时,我曾经跟队长说过,想要点农药把跳蚤杀一杀,队长大惊失色,说这农药毒性这么大。会出人命的。坚决不给。没办法咬着吧!身上的疙瘩是新的压旧的。一层压着一层。被抓伤的地方留下一道道紫红色的印记。回城后3、4年才逐渐的褪去。每逢下雨,屋脊处经常漏雨,挂在中柱晾衣绳上的衣服经常被打湿。穿着湿衣服上工是很平常的事儿。一到冬天,房子四处都是冷的,好像挡不住任何寒风。墙面上布满了一厘米多厚的冰霜。我们戏称…我们住到了“水晶宫。”男生向我们介绍经验。大家都聚集到炕头吧。挤着睡暖和多了。上面的被子可以叠加变成两层到三层。大家往一块凑,凑到炕头那一边。果然暖和多了。但是半夜起夜回来就没有地方了,得半天才能钻进被窝。大队领导没少给我们修房,但是那时候就是这样的条件。找不出房子的任何毛病。但就是冬天冷,夏天热。老人们说这就是因为上梁时遇到阴雨天。淋雨潮湿造成的。没关系!我们照样住。每天还是该干啥干啥。毫无怨言。</p><p class="ql-block"> 每当开会,女生宿舍炕上地下坐满了人。能容纳五六十人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露天电影</p><p class="ql-block"> 插队后最缺的就是文化生活了,看不到报纸,看不到书籍。长篇小说就更甭想了。每天也就是公社广播站转发的有线广播了。由于和电话线是走一条线路。有广播就不通电话了。有电话广播就得停。每天的广播里除了新闻就是八个样板戏。和语录歌曲。文化生活极少。偶尔轮到放映露天电影,就像过年了。尽管电影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列宁在1918》尽管这样。每次放映都成了过年。乡亲们还是挺愿意看的。因为实在没有别的了。耳熟能详的电影。台词都能背下来。演到经典处往往是台下的观众先念出了台词。"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银幕上的人,过后才会念。鬼子进村儿的乐曲。全都会唱。台上台下一起唱。即使是这样,还百看不厌。从这个村跟到那个村。一遍一遍的反复看。我都曾经和同学们和当地的青年为了看一场电影,晚饭后跑20多里路到海城,看完半夜再赶回来。那种对电影的痴迷现在都难以想象。当时的文化生活的确太少了。这不怨老乡们,农民也需要文化生活呀!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农民家,家家有电视。用不着再奔波劳碌去看露天电影了。这几十年,变化多快呀!</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知青,情系曾经插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8号的下乡插队。距今整整50多年了。将近半个世纪前的回忆,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回城工作后。我们曾经数次结伴回到我们的第二故乡一一毛祁。因为那里是我们曾经洒过汗水,和泪水的地方。那里的乡亲们,特别是同龄人还都在。每次回去都非常感慨。</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对那片土地的眷恋!</p><p class="ql-block">对那片土地上乡亲们的眷恋!</p><p class="ql-block">这个照片,就是我们前不久重回青年点。</p><p class="ql-block">与当地的老乡们在老屋子前面的谈话情景。</p><p class="ql-block">人,往往不记得他享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人,却忘记不了他曾经艰苦奋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代知青的“知青情结。”</p><p class="ql-block"> 祝願一代知青同学们,朋友们,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