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布拉格街景</h3> <h3> 有许多人对布拉格有着自己的印象。</h3><h3> 尼采曾说,如果用一个字描述布拉格,那就是神秘。 </h3><h3> 尼采1900年,就已经和这个世界告别。</h3><h3> 死于1900年的尼采是幸福的,因为他没想到,有人居然因为他的思想撕裂过这个世界,一战或者二战,都有人用他的思想,有意或无意的给自己找到杀戮的理由。</h3><h3> 尼采生前的布拉格,是波西米亚的起源地和核心区。</h3><h3> 多元的生活,各民族的汇聚,特殊的地理区位,让布拉格成了欧洲多元思想汇聚的核心。</h3><h3> 神秘构成了布拉格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h3><h3> 但二战后的布拉格显然有着不一样的特点。</h3><h3> 一代代知识分子,成了这个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h3><h3> 是他们最终引领了捷克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h3><h3> 在西方的知识分子运动中,俄国的十二月党人有过这样的担当,现代只有捷克的知识分子,承担了这个责任。</h3><h3> 记得有人说过,布拉格是个有着知识分子担当的城市。诚者斯言!</h3> <h3> 我们经常会引用塞菲尔特的这句诗,来赞美女人的善良:</h3><h3> 若是让女人来</h3><h3> 操作大炮,</h3><h3> 落到人世间的</h3><h3> 只能是玫瑰。</h3><h3> 但我相信,这样的诗汪国真或许会写得更好。</h3><h3> 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不会那么浅薄。</h3><h3> 这句诗后面一定有着更深的意思。</h3><h3> 果然,当我们引用这前面意境的浪漫以外,把诗人要表达的更深层的意思,有意无意省略了。</h3><h3> 诗人在这后面,还有两句诗。</h3><h3> 也许-----是,</h3><h3> 也许-----不是。</h3><h3> 诗人,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天真。</h3> <h3>捷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塞菲尔特</h3> <h3> 在布拉格有条聂鲁达街,不知道捷克文学的外国游客很容易以为这是纪念智利诗人聂鲁达的。其实智利诗人聂鲁达因为喜欢布拉格的杨.聂鲁达,才用聂鲁达做了自己的笔名。</h3><h3> 我的爱情过去了,是那么短暂</h3><h3> 为了这一切我曾痛哭流涕</h3><h3> 但又归于平静。</h3><h3> 这是杨.聂鲁达的诗句。</h3><h3> 我要</h3><h3> 在你身上去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h3><h3> ……</h3><h3> 爱情如此短暂</h3><h3> 而遗忘太长</h3><h3> 借着如同今晚的夜</h3><h3> ……</h3><h3> 这是智利聂鲁达写的爱情诗的节选,聂鲁达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h3> <h3>捷克诗人 杨.聂鲁达</h3> <h3>智利诗人 聂鲁达</h3><h3>因为受布拉格诗人杨.聂鲁达的影响,所以用聂鲁达作为自己的笔名。</h3> <h3> 卡夫卡像</h3> <h3> 一个人的使命感,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h3><h3> 卡夫卡这个现代文学之父,从出生到死亡,似乎注定就是一个文学的弃儿。</h3><h3> 卡夫卡的父亲具备布拉格成功商人的所有优点,唯一不能接受自己的长子,对文学的热爱。</h3><h3> 父亲的严厉,让卡夫卡从小就害怕和父亲相处,就算想和父亲有个很好的沟通,也不是面谈而是写信,那封写给父亲的信,到死都没能交给自己的父亲。</h3><h3> 他热爱文学,可必须去学法律,他渴望写作,但必须帮助父亲去管理商业,他希望有随性所欲的创作,可不得不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h3><h3> 这个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实际到死也不过是个业余的作家,在繁杂的俗务中,写着大家看不懂的小说。</h3> <h3> 卡夫卡纪念馆前的卡夫卡塑像</h3> <h3> 黄金巷22号 卡夫卡纪念馆</h3> <h3> 这是黄金巷22号,靠近布拉格城堡。</h3><h3> 由于曾经有许多术士在此炼金,故称黄金巷。</h3><h3> 这里原来是个贫民窟,因为有了卡夫卡,黄金巷成了全世界文艺小资们向往的圣殿。</h3><h3> 在这里,卡夫卡和她妹妹住了好几年。</h3><h3> 卡夫卡注定不是来做老卡夫卡的儿子的。</h3><h3> 和父亲相比,卡夫卡基本就是他的反面。</h3><h3> 父亲是个商人,卡夫卡对商业没有兴趣,父亲强壮有力,卡夫卡孱弱忧郁,父亲合群,卡夫卡孤独,父亲融合在整个布拉格,而布拉格融合在他的世界。</h3><h3> 这个敏感孤独的灵魂,是上帝派给文学的使者,他不是为他的父亲而存在,他是为了他的文学而存在。</h3> <h3> 这里主要销售有关卡夫卡的作品及相关纪念品的书店</h3> <h3> 卡夫卡是不幸的,终其一生没有因文学成名,甚至担心后人的误读,卡夫卡甚至打算销毁自己所有的作品。</h3><h3> 卡夫卡也是幸运的,在人生最后的时刻收获了爱情。</h3><h3> 卡夫卡最初的爱情观类似于柏拉图,他认为做爱会失去爱情,一次次解除婚约,是卡夫卡惯常的对爱情的态度。</h3><h3> 1923年,卡夫卡遇到了19岁的朵拉。</h3><h3> 这位19岁的少女,犹如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特地为卡夫卡而绽放,这让数度有过自杀念头的卡夫卡,对生命有了从未有过的渴望。</h3><h3> 只是这爱情来得太晚,1924年卡夫卡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在安葬卡夫卡的时候,朵拉跳入墓地要和卡夫卡安葬在一起。</h3><h3> 朵拉一直反对通过阅读卡夫卡的作品了解卡夫卡。</h3><h3> 卡夫卡死后,朵拉和朋友说过:要了解卡夫卡,除非他允许你看着他的眼睛,或是握着他的手。而这些,他当然已经做不到了。</h3><h3> </h3> <h3> 卡夫卡之墓</h3> <h3> 如果某一天醒来,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只甲壳虫,你会有怎样的想法?你的家人将会怎么看你?</h3><h3> 格里高尔.萨姆沙就是这样的一个可怜虫。这个从人变成虫的格里高尔,品尝到了亲人从尊重到厌恶的整个态度转化和心路历程。</h3><h3> 人的异化,边缘、冷漠、遗弃、到最终的死亡,这个变成了甲壳虫的格里高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现实的场景:生活的压力远大于亲情的美好,最美好的亲情在现实的压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h3><h3> 这看似荒诞的故事,写出了现代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中的人性异化。</h3><h3> 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h3><h3> </h3> <h3>捷克作家 克里玛《布拉格精神》</h3> <h3> 克里玛可以说是卡夫卡的继承者,由于生活在极权统治时代,克里玛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性爱和社会两个方面。</h3><h3> 性爱作为个人存在的方式,成为躲避强悍制度、荒凉现实的最好庇护!</h3><h3> 所以克里玛的小说基本就围绕着情欲和死亡。</h3><h3> 前者关乎人的生存,后者关乎人的毁灭。</h3><h3> 在捷克克里玛和昆德拉一样出名,捷克人说:他们读昆德拉,我们读克里玛。</h3><h3> 昆德拉在极权统治时期离开了捷克,而克里玛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h3><h3> 一直以自己的良知和这个充满屈辱的国家在一起。</h3><h3> 克里玛作品:</h3><h3> 《汉娜的手提箱》 《布拉格精神》《一日情人》</h3> <h3> 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它而推迟了死亡!</h3><h3> 这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说的话,这个它就是他写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h3><h3> 我们犹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精华!</h3><h3> 这是赫拉巴尔在书中引用的犹太教法典的预言。</h3><h3> 这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散文诗般的小说,无非就诉说着个人的情感,收废纸的汉嘉,最终和自己心爱的书在一起选择了自杀。</h3><h3> 这是赫拉巴尔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小说,这也是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1997年,他用书中多次写到的从五楼跳下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h3><h3> 那一年,他84岁,刚过完自己的生日。</h3><h3> 这个过于诗意的书名,让我们对孤独有了更切身的体会。</h3><h3> 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人而已。</h3><h3> 主人公汉嘉的独白。</h3> <h3>赫拉巴尔 捷克作家 主要作品有《我曾伺候过的英国国王》和《过于喧嚣的孤独》。</h3> <h3> 赫拉巴尔作品</h3> <h3>米兰.昆德拉</h3> <h3> 昆德拉作品</h3><h3><br /></h3> <h3> 生命到底能承受多大的重量?</h3><h3> 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似乎就想给我们这样的一个答案。</h3><h3>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生命,他的生命不是来自于那些弘大的叙事,不是重大的时刻,而正是生活中鸡毛蒜皮,鸡零狗碎,让我们最终在这看似渺小的现实面前,感受到了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h3><h3> 一个不相信爱情的托马斯,居然坠入了爱河,而对爱情充满渴望的特丽莎,经常被托马斯的背叛所痛苦。一个从小在父母忠实爱情中长大的萨宾娜,一直选择着背叛爱情的生活,这种讨厌忠诚,厌恶媚俗的行为,让她的人生处在虚无的状态。</h3><h3> 就是这些背叛和忠诚,渴望和恐惧,接受和拒绝,在当时捷克布拉格之春这样的宏大背景下,表现了生命的不能承受之轻。</h3><h3> 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春》,获得巨大成功。</h3> <h3> 布拉格保存着七个世纪的各种建筑,这些各个时代的建筑和文化积淀,给每一代布拉格知识分子提供着养分。这是一个知识分子有担当的城市,不只是因为有胡斯,还有卡夫卡、哈维尔、昆德拉、克里玛等等,捷克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h3> <h3> 了解更多欧洲旅游咨询,请查阅优游欧洲或私信加微信号。</h3>